原產南美的食蚊魚,本來是滅蚊高手,為啥如今卻在中國泛濫成災?

2020-09-12 超級路橋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物種入侵事件,在這個年代並不少見,如今是一個全球一體化的時代,各國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多,這也導致了物種入侵事件的不可避免,很多過去因為地緣隔離,很難到別的地區的物種,都跟隨著人類的交通工具被引進其他地區。

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這些年來的改革開放,對外貿易的普遍,也使得我國也遭受了很多物種入侵事件,甚至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受物種侵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據統計,入侵我國的外來有害生物達到544種,其中危害嚴重的達100多種。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入侵物種中,有50餘種都已經入侵中國,我國每年因此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樣物種,它的原產地是南美,本來是為了消滅蚊蟲才被引進中國,如今卻已經在中國各地泛濫成災,你們是否有見過這種魚類呢?

原產南美的食蚊魚,因為是「滅蚊高手」而被引進各國

食蚊魚,又稱柳條魚,是一種淡水小型魚類,它的原產地是南美,但如今這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魚類,幾乎在全球各大洲的各個國家,都有它的蹤跡,這種魚之所以會從南美擴散到全球,正是因為它的「滅蚊功能」。

食蚊魚是一種暖溫性小型魚類, 生活於水庫、湖泊、壩塘、沼澤、稻田、水渠、窪地等各類靜水水體,它以水生無脊椎動物為食,此外它特別喜食蚊的幼蟲孑孓,一尾成魚每天吞食孑孓2000餘只,是當之無愧的滅蚊高手,因此在20世紀初,被專門培養來消滅蚊蟲, 後被世界各國所引進。

中國幾次引進食蚊魚,最終泛濫成災

中國也幾次引進了食蚊魚,最初是在1911年,從日本將食蚊魚引進臺灣,卻在路上死亡了大部分,後又在1924年,從菲律賓引進上海,1926年又從美國漁業局運來一批通過較長期馴育和適應, 食蚊魚已在上海郊區小河、池塘大量自然繁殖。

經過這三次的移植,食蚊魚在中國徹底適應下來,在上世紀50年代,食蚊魚被引進我國南方地區的多個省市,但是食蚊魚的繁衍能力太強了,如今它已經成為很多水域的優勢物種,數量龐大,並給當地的生態系統造成破壞。

這也是很多國家引進食蚊魚會出現的問題,雖然食蚊魚有很多好處,它可以消滅傳播瘧疾和黃熱病病源的蚊子幼蟲,達到防治瘧疾等傳染疾病的目的,也可以作為觀賞魚,但是卻沒有什麼食用價值,繁衍能力也將,很難徹底解決。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呢

每天分享更多各個國家的小知識和奇聞異事,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或者分享給更多的人,也可以關注看到更多文章!

相關焦點

  • 中國泛濫成災的「滅蚊高手」,原是南美的魚,你們見過嗎
    的魚,是中國為了引進回來消滅蚊子的,而後卻在中國泛濫,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在中國泛濫成災的「滅蚊高手」食蚊魚,也是一種淡水魚,現在在全球都會有它的存在,原因就是因為它是「滅蚊」的好幫手,之後便成為了世界性的魚,你們見過這樣的魚嗎?
  • 中國為滅蚊引進「食蚊魚」,如今卻四處泛濫,吃貨們都拿它沒辦法
    ,但如今卻已經泛濫成災。雖然滅蚊魚的體型比較小,但是你可不要小看它的滅蚊能力,一條成年的食蚊魚一天能吞噬2000隻左右的蚊子幼蟲。不過滅蚊蟲雖然在滅蚊方面有著不俗的實力,但並不招人喜歡,因為滅蚊魚是屬於外來物種,原本在中國是沒有滅蚊魚的存在的,但因為世紀初我國科技並不發達,國內發生了許多瘧疾等蚊蟲傳播疾病,因此我國就向國外引進了滅蚊魚,而且中國不只有一次引進了食蚊魚。
  • 因滅蚊而引進的「食蚊魚」,如今好心辦壞事,泛濫在中國多地水塘
    當中比較出名的就是前蘇聯,1925年前蘇聯從義大利引入食蚊魚,並在當地發揮了不小的作用,所以目前在俄羅斯索契也還存在一個「食蚊魚雕像」,用來紀念這個「滅蚊英雄」。,中國引進食蚊魚的機率有過幾次,最早是1911年從夏威夷引進600尾食蚊魚到臺灣,而第二次是1924年的時候從菲律賓引進到上海,1926年又從美國引進一批,所以上海郊區小河,池塘中有這著自然生長的大量食蚊魚,也廣泛一直到南北各個省市,為滅蚊大業做出貢獻。
  • 俗稱「大肚魚」,嗜食蚊子幼蟲,經3次才引進我國,如今泛濫成災
    導讀:俗稱大肚魚,因滅蚊而引進,如今在國內泛濫,網友:油炸倍兒香文/農夫也瘋狂進入五月以後,尤其是立夏節氣過後,溫度也是越來越高了,這個時候有一種美食又要開始風靡全國了,那就是小龍蝦了。大肚魚又名柳條魚、山坑魚等,它還有另外一個響噹噹的名字,那就是食蚊魚。顧名思義,這種魚就是很喜歡吃蚊子的幼蟲,因此而得名。食蚊魚是硬骨魚綱、鱂形目、胎鱂科、食蚊魚屬的一種淡水小魚,它原產自美洲,主要是生活於水庫、湖泊、壩塘、沼澤、稻田、水渠、窪地等各類靜水水體。以前去農田裡幹活,就常見到這種小魚成群的在水上層活動,行動非常的迅速、敏捷。
  • 原本在我國泛濫的食蚊魚,現如今怎麼樣了?
    德國、日本、埃及等幾十個國家,在滅蚊方面都收到了不錯的效果,蚊子幼蟲的數量和蚊子叮人的比率都明顯下降,瘧疾傳播也顯著減少。食蚊魚「滅蚊能手」的稱號得到了世界範圍內的認可!在食蚊魚的「世界巡演"中,中國也是重要的一站。作為防治蚊蟲的物種,食蚊魚於1911年首先從菲律賓被引入到我國臺灣省,又於1924年引入杭州西湖。
  • 為滅蚊中國引進「大肚魚」,泛濫成災卻毫無辦法,吃貨:下不去嘴
    為滅蚊中國引進「大肚魚」,泛濫成災卻毫無辦法,吃貨:下不去嘴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人們外出旅遊越來越喜歡去一些大自然的景點,可能是已經見慣了城市的喧囂和繁華,所以更想去風景秀美的山川河流看看。咱們中國境內有著無數的山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給這些山脈營造了各色各樣的綺麗風景,還孕育了許多不同種類的生命。
  • 食蚊魚入侵全球:是「天使」還是「惡魔」?它就在你家樓下水域內
    ,但如今這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魚類,幾乎在全球各大洲的各個國家,都有它的蹤跡,這種魚之所以會從南美擴散到全球,正是因為它的「滅蚊功能」。通過較長期馴育和適應, 食蚊魚開始廣泛移植至中國南北許多省市。而我們釣魚人的餌料,一般都是腥香居多,餌料入水後短時間招來大量食蚊魚。 食蚊魚體型很小,嘴也比較小,即使魚鉤很小,釣的時候也很難釣。 碰到食蚊魚鬧窩,令人煩不勝煩。
  • 一直以為「食蚊魚」是滅蚊英雄,真相卻如此不堪!
    工具是地籠,餌料為蝸牛,蝸牛在天台泛濫成災,正好藉此機會消滅一部分。我將蝸牛壓糜,裝進地籠餌袋,用抄網推遠下水。大約一個多小時後,起網——不出所料,捕獲很多河蝦,但多數是小蝦,然意外的是,裡面還有幾尾大肚魚!當時如獲至寶,因為依稀記得大肚魚便是食蚊魚!
  • 食蚊魚是入侵物種?官方:適量投放(圖)
    市水務局   適量投放不影響生態   針對向水體投放食蚊魚滅蚊可能會造成生態影響的疑慮,市水務部門昨日向本報表示,本次投放食蚊魚主要是根據防控登革熱疫情的嚴峻形勢和分布範圍,選擇部分湖泊
  • 食蚊魚一天能吃2000條蚊子幼蟲,懷卵量10萬枚,可能嗎?
    連它們的名字都和蚊子有關,被人們稱之為食蚊魚。因為昨天養魚老道寫了一篇關於小麥穗魚的文章,很多魚友問道,它們就是傳說中的食蚊魚嗎?其實不是的,食蚊魚和小麥穗魚,那可是沒有半毛錢關係,它們和魚友們經常飼養的孔雀魚,倒是有點近親關係。
  • 食蚊魚論
    食蚊魚論作者:咬你一口原文來自環境與生活廣州投放  尤需謹慎    2003
  • 因滅蚊引進的「大肚魚」,為啥中國吃貨都拿它沒辦法?答案很無奈
    但問題是並不是所有入侵物種都能夠通過吃來解決,比如說有一種因被滅蚊而被引進的大肚魚,這種魚也在中國的自然水系中掀起了驚濤駭浪,然而為啥這次中國吃貨都拿他沒辦法呢?正因為大肚魚身材迷你,所以我們才將它引進,想要利用它吃掉蚊子在水中繁衍的蟲卵,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除了吃掉蚊子蟲卵之外,這群食蚊魚
  • 因滅蚊引進的「大肚魚」,曾在中國泛濫成災,如今怎麼樣了?
    因滅蚊引進的「大肚魚」,曾在中國泛濫成災,如今怎麼樣了?而當時國際上就在流行用大肚魚,也就是食蚊魚來消滅蚊子,因為它們可以吃掉蚊子的卵,從根本上解決蚊子的問題,而這個大肚魚在引進之後,就開始在中國的各個地區泛濫
  • 「食蚊魚」在中國泛濫,吃貨拿它們沒辦法,美國人:你也有今天
    現如今,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我們對其他國家已經並不陌生了,以前我們為之嚮往的旅遊景點,現在都能親自去到遊玩。無論是法國的浪漫、紐約的繁華、日本的櫻花都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還能結識許多外國朋友,可謂是很有意義的事情了。
  • 中國曾引進的「大肚魚」如今億泛濫成災,各路吃貨都拿它毫無辦法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現在很多人在閒暇之餘喜歡去河邊釣魚,在河邊你是否常常見到一種體型小又扁長,但是肚子很大的小魚,這種小魚叫做食蚊魚,也叫大肚魚,是一個在中國南北省市中都可以看到的一個物種,應該很少有人知道這種魚不是產自我國,而是一種入侵物種。
  • 原產南美的惡草,在多國泛濫成災,來中國卻被當成火鍋底料
    原產南美的惡草,曾在多個國家泛濫成災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入侵物種,叫做牛漆菊,這是一種原產地在南美的物種,牛膝菊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80釐米,牛膝菊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80釐米,時常生長在潮溼、日照長,光照強度高的環境,這是一種繁殖能力非常快的惡草,已經在多個國家泛濫成災,中國南方地區,雲南、貴州、西藏等省區也時常可以看到這種物種。
  • 曾經的「滅蚊能手」,現在竟淪落為「入侵物種」,究竟為何?
    說到食蚊魚,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何物,但對於它的另一個名字——大肚魚,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沒錯,食蚊魚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大肚魚」,也被稱為「柳條魚」,我們經常可以在水坑、水窪、溝渠、小溪、稻田、魚塘裡看到它們的身影。
  • 蚊子殺手「大肚魚」,一天能吃2000蚊子幼蟲,為何被列入黑名單?
    如今,外來物種在世界各地泛濫,許多國家每年你都要花費巨量的資金用來治理入侵物種的問題。很多入侵物種,最早都是由國家引起,有一些是作為經濟物種引入,在偶然情況下進入自然環境,然後泛濫成災,比如我國的福壽螺。
  • 20世紀初,我國引入食蚊魚治蚊,現在卻泛濫成災吃貨也沒辦法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食蚊魚被引入到了國內。食蚊魚原產於美國,第一次是在1911年,食蚊魚被引入到臺灣,但因路途遙遠,到站後僅有100多尾小魚存活,最後因適應當地氣候,隨即在臺灣泛濫開來。第二次是在1924年,菲律賓贈送了一批食蚊魚,我國隨即在上海進行試養。第三次是1926年,老美又送來一批食蚊魚。然後,然後就沒有國家送來食蚊魚了,因為食蚊魚已經適應我國環境,開了大肆生長。
  • 為控制蚊患引入中國,卻導致本土魚險些滅絕,如今已入侵世界各地
    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一種魚,在1913年為控制蚊患引入中國,卻導致本土魚類險些滅絕,如今已成為全球入侵物種。這種魚就是大肚魚,聽到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已經猜到了,這種魚的肚子特別大,是的您猜的沒錯,這種魚最大的特點就是肚子對於身體來說出奇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