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外來物種在世界各地泛濫,許多國家每年你都要花費巨量的資金用來治理入侵物種的問題。很多入侵物種,最早都是由國家引起,有一些是作為經濟物種引入,在偶然情況下進入自然環境,然後泛濫成災,比如我國的福壽螺。而有些物種是作為一種功能性物種引進,能夠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問題,但是最後卻超出我們的控制,最終在自然界泛濫成災,農村地區,我們經常能夠看見的「大肚魚」就是這樣一個物種。
為消滅蚊子引進的大肚魚
相信來自南方農村的孩子,都見過這種大肚魚。我小時候就經常到小河溝或者小水塘中撈這種魚來養著玩。這種「大肚魚」的真正名字叫做食蚊魚,顧名思義,這種魚是一種喜歡吃蚊子的魚。
食蚊魚的體型很小,一般只有2到3釐米左右,喜歡生活在農田、沼澤和一些小水塘中。它最喜歡的食物就是蟲子的幼蟲孑孓,成年的食蚊魚,一天就可以吃掉2000隻蚊子的幼蟲。
正是因為愛吃蚊子的特點,很多國家都將它引進,作為一種滅蚊的物種,可以有效防止由蚊子引起的瘧疾和黃熱病等,在俄羅斯,食蚊魚就被認為是英雄,還專門給它建築了一個雕像,歌頌它的功績。
我國也曾經為了同樣的目的,將食蚊魚引進了中國。食蚊魚的適應力很強,中國的眾多水域成為了它的樂園,所以很快它的數量就快速增長。食蚊魚的到來,對防治瘧疾和黃熱病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
食蚊魚泛濫,被列入黑名單
然而,凡事有利有弊,它的到來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疾病的傳播,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食蚊魚的繁殖速度這麼快。食蚊魚每年可以生產3到4次,每次能夠生產超過200條幼魚,很快,它就遍布中國大量的水域。
然而,食蚊魚不僅僅吃蚊子的幼蟲,就連各種魚的卵以及小魚都是它的盤中餐。數量過大的食蚊魚,讓我國本土擁有相同功能的鬥魚、青鱂等魚類的數量受到了抑制。甚至導致了某些魚類功能性滅絕。最終,我國不得不將食蚊魚列入黑名單當中,開始著手消滅食蚊魚。
不過,目前食蚊魚的治理極為困難,因為它的數量多,而且體型小,沒有肉,又不能吃,用生物防治的方法也很難達到效果,所以治理食蚊魚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FL分享更多有趣景點和故事,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或者分享給更多的人,關注作者還可查看更多文章,謝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