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長不到4CM,20年前河裡泛濫,1天吃2千隻蚊子,其實是入侵物種

2020-12-06 農夫也瘋狂

導讀:體長不到4CM,20年前河裡泛濫,一天吃2千隻蚊子,其實是外來物種

文/農夫也瘋狂

現在雖已經是冬季了,可是在南方的晚上偶爾還是有蚊子,這樣的蚊子在睡覺的時候在耳邊嗡嗡嗡地飛來飛去,甚是煩人。

蚊子這種小昆蟲,是名副其實的害蟲,它可以說是毫無用處。不僅會叮咬人畜,影響人的睡眠,而且還會傳播疾病。要是能想辦法把蚊子這種生物除掉,那該多好啊。

其實為了消滅掉蚊子,世界各國也想了很多的辦法,而我國就曾專門引進過一種魚,它的體長不到4CM,一天能吃掉上2千隻蚊子。在20年前河裡泛濫,如今也是非常少見了。這種魚就是農村過去常見的「大肚魚」

「大肚魚」科普

農村的很多小夥伴,在童年的時候應該沒少撈魚、抓魚,就應該見過一種個頭很小,體長普遍是兩三釐米,且頭和尾巴很小,但是肚子卻很大的魚。這種魚就像是懷孕了一樣,肚子鼓鼓的,所以民間普遍叫它「大肚魚」。

大肚魚又名柳條魚、山坑魚等,學名叫食蚊魚。這是一種很小型的魚,它的特性也比較明顯,其中身體的背部是橄欖色的,而腹部則是的耀眼銀白色,並且在鰭上還有細小的黑點。它主要是生長在一些水庫、湖泊、沼澤、稻田和水渠等各類有水的地方。

大肚魚的肚子雖然大,但是行動卻很敏捷,它們常常在水的表層活動。以前農村的很多稻田的水溝裡面,就常見到這種魚成群的活動,當時非常多。說它泛濫成災,也一點不誇張。

大肚魚的價值

大肚魚在過去一直沒人吃,就算是撈到了也基本是放生了,或者是把它拿回家給雞鴨吃了。畢竟這種魚實在是太小了,在當時農村可吃的魚類資源很豐富,誰還會吃這種小小的沒啥肉的魚呢?老輩人還說這種魚很苦,所以更沒人吃了。

不過大肚魚也並不是一無是處,我國當時多次從國外才把它引進過來,算是一種入侵物種了。其中目的也比較簡單,那就是希望它能滅蚊子。這主要是和大肚魚的食性有很大的關係。

大肚魚的肚子很大,那是因為它吃得多。這種魚主要是以水生無脊椎動物為食,在幼魚的階段,主要是食用輪蟲、纖毛蟲等,而成魚則主要是攝食各種昆蟲、枝角類、橈足類、小球藻,尤其是愛吃蚊子的幼蟲。

一條成年的大肚魚一天要吞食掉2000多隻蚊子的幼蟲。可見它在捕食蚊蟲這一方面的貢獻還是很大的,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多個國家紛紛引進大肚魚,就是希望能一定程度上消滅掉蚊蟲。

大肚魚在我國的現狀

大肚魚原產自美國,而我國是在20世紀初才從北美開始利用食蚊魚來滅蚊,但是經歷過多次引進,才最後成功。這種魚的適應能力還是非常強的,並且繁殖速度也很快。

它是一種卵胎生的魚類,雌性的大肚魚每隔30-40天就能產一次,一次能產卵20-40尾,而一年最低繁殖3次,最多可以達到七八次。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剛孵化出來的小魚仔,就能自由遊泳和捕食了,而經過一個月左右就能達到性成熟了,然後又可以繁殖後代了。

正是由於這種魚剛引進我國後,發揮了它入侵物種的特性,適應性強、繁殖能力強,可是又沒人捕撈,也就是沒有天敵,所以很快在野外到處生長、繁殖,然後從南到北到處都是,達到了泛濫的地步。可是在最近幾年,大肚魚在農村也很少見了,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大量使用農藥、化肥,還有藥魚和電魚等原因,導致它們的生存環境受到了影響,所以數量也少了。

不過在有些環境不錯的地方,大肚魚的數量還是比較多的,但是由於大肚魚是入侵物種,對當地的環境危害不小,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早就將它列入世界百大入侵種,而我國也於多年前將其列入了黑名單。其實把大肚魚油裹上麵粉炸著吃,還是挺香的。

可是,對於喜歡釣魚的朋友來說,這種魚可能是噩夢。你說呢?

相關焦點

  • 曾為滅蚊子而引入我國,一天能吃2千隻孑孓,如今在南方卻泛濫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這樣的物種,曾為滅蚊子而引入我國,一天能吃2千隻孑孓,如今在南方卻泛濫。這就是食蚊魚,又叫大肚魚、柳條魚,食蚊魚為溫暖性小型魚類,基本上只要有淡水的地方,都可以生存,即使是稻田裡的水很淺的時候,也可以生存。而且它們是成群地在水的表層活動,行動上也是非常的活潑。
  • 同為中國入侵物種!藍蝦個頭大,1隻可達1斤,為何沒小龍蝦火?
    在我國,有兩種比較出名的蝦類屬於入侵物種,其中一種是非常受歡迎的,還有一種吃不到,一種就是小龍蝦,還有一種就是藍蝦,但是從聲譽上來說,小龍蝦的歡迎程度比藍蝦高很多,讓很多人也難以理解,同為入侵我國的兩種蝦類,為了藍蝦就是火不起來,並且藍蝦的個頭還比小龍蝦大很多,所以該物種沒有備受大家的關注真的很奇怪,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入侵我國新物種——藍蝦。
  • 國內外來物種泛濫,數量多且規模龐大,中國吃貨:這我可幫不了
    相信很多國家都有一個「心病」,那就是外來物種入侵,這些外來物種有著極強的適應能力,不僅能夠快速的適應當地的環境,同時還會迅速的生長繁殖,有些外來物種泛濫還好,但是它還會破壞周邊的生態環境,影響當地人的生活,甚至對經濟還會造成很大的損失。
  • 混得最失敗的入侵物種,千辛萬苦來中國,還沒開始泛濫,就被吃了
    混得最失敗的入侵物種,千辛萬苦來中國,還沒開始泛濫,就被吃了。我們中國美食的種類可以說真的是有很多種的,相信大家應該都是這麼認為的吧,我們中國可以說是有很多吃貨的,我們的這些吃貨可以說在他們心目當中,只要好事都能夠稱得上是美食,美食,其實是不分高低貴賤的,只要是好吃就行,當然我們中國的吃貨可不管食物是什麼,只要是好吃就能夠吃可能大家應該在新聞當中經常會看到國外受到一些外來物種的入侵,就比如說澳大利亞的兔子開始泛濫,還有哪個地方的海老鼠也遭受到了入侵等等之類的,
  • 號稱要把入侵物種吃滅絕的吃貨們,為何允許小龍蝦在雲南泛濫?
    去年,雲南省發布了《雲南省外來入侵物種名錄(2019版)》,是我國首個省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該名錄將入侵生物按照危害程度高低分為5大類,分別是:Ⅰ級惡性入侵類、Ⅱ級嚴重入侵類、Ⅲ級局部入侵類、Ⅳ級一般入侵類、Ⅴ級有待觀察類。
  • 曾經的「滅蚊能手」,現在竟淪落為「入侵物種」,究竟為何?
    儘管近些年由於化肥農藥的濫用,它們在很多地方已不多見,但這依舊否認不了它們是入侵物種的事實。在2016年我國環境保護部公布的《第四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中,食蚊魚赫然在列,可見它的危害並不小。食蚊魚原產於美國,因喜吃蚊子幼蟲而得名。20世紀初,北美開始利用食蚊魚進行滅蚊,隨後食蚊魚被作為滅蚊手段而引進到世界各地。
  • 入侵物種第二名!廣東珠三角地區已泛濫,被多個國家嚴禁引進
    人類雖然是世界上最聰明的物種,但是面對一些奇特的物種之時,在很多方面都呈現出無力從心,像是面對一些特別會繁殖的物種,當達到一定數量泛濫後,幾乎是無法殺滅的,就像是在各大江河都存在的清道夫魚,幾乎很難全部清除。
  • 入侵物種變異了?廣東釣友釣到8斤重羅非魚,體長近50公分
    入侵物種變異了?廣東一釣友釣到8斤重的羅非魚,魚頭快比手掌大,體長近50公分!文/釣魚七天樂羅非魚,在釣魚人的印象中,是一種非常貪吃,但體型又很小的魚。在野外可見不到這麼大的羅非魚,否則南方的釣友也不可能對這種來自非洲的入侵物種感到十分苦惱:什麼地方都是這種魚,魚餌剛扔下水,就被吃光,有時候甚至連空鉤都釣得上來。可見小小的羅非魚在南方水域,已經到了泛濫的境地。但這條能長到8斤重的羅非魚,到底來自哪裡?是不是入侵物種變異了?
  • 「入侵物種」大都泛濫成災,有沒有入侵失敗的物種?
    尤其是澳大利亞的穴兔泛濫已經持續了一百多年了,儘管澳大利亞每年都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滅殺穴兔,但是穴兔的數量依然維持在100億隻左右,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那麼,什麼是入侵物種呢?所有的入侵物種都是成功的嗎?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羅氏沼蝦可能入侵,體長最大可達一米,有人擔憂泛濫,網友笑了
    我國對於入侵物種的關注非常大,畢竟入侵物種可能會成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生態平衡,改變或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生物。「民以食為天」,對於中國人來說,而是關注著這些入侵物種到底能不能吃,就像福壽螺,水葫蘆這類。
  • 蚊子殺手「大肚魚」,一天能吃2000蚊子幼蟲,為何被列入黑名單?
    如今,外來物種在世界各地泛濫,許多國家每年你都要花費巨量的資金用來治理入侵物種的問題。很多入侵物種,最早都是由國家引起,有一些是作為經濟物種引入,在偶然情況下進入自然環境,然後泛濫成災,比如我國的福壽螺。
  • 7個來勢洶洶的「入侵物種」,可惜到了中國,差點吃成瀕危物種!
    美國的鯉魚,澳洲的兔子,丹麥的生蠔,一個物種的泛濫註定會給其他的物種帶來災難,進而影響人類的生存。而很多時候物種的泛濫,就是因為它不好吃,或者是不會吃,但是這種情況在中國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像雞屁股、豬大腸這些讓外國人無奈只能廢棄的邊角餘料,在中國吃貨的手裡都是絕佳的美味。所以很少有哪個入侵物種能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泛濫!1.羅非魚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就是非洲鯽魚。
  • 「藍蝦」入侵我國,體長40釐米,肉質堪比小龍蝦,或將泛濫成災?
    物種入侵是指某種生物從外地自然傳入或人為引種後成為野生狀態,並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一定危害的現象。
  • 我國660種入侵物種裡,哪些是能吃的?靠吃能解決物種入侵嗎?
    在網上經常看見這樣一些說法,「最沒尊嚴的動物就是中國的入侵動物」、「任何物種入侵中國,都會被吃成保護動物」、「中國吃貨就是入侵物種的天敵」、「美國、澳大利亞物種入侵問題那麼嚴重,是他們不會吃,派中國吃貨去一定能解決問題」。此類言論我將其稱為「吃貨無敵論」,從我第一次接觸到這種言論,就知道這是毫無根據、娛樂性質的段子,一笑了之就行,不必當真。
  • 因滅蚊而引進的「大肚魚」泛濫,國人叫苦不迭,吃貨都無心吃它
    我國是世界上面積第三大國家,也是世界上入侵物物種危害最為嚴重的一個國家。從氣候區域劃分,不難看出我國是跨越著5個氣溫帶的國家,所以生活在世界上大多數地區的物種,都能夠在我國存活。一旦這些物種找到機會,就會成為入侵物種變相來到我們中國,有的物種還會因為當地生態環境缺少天敵的緣故而快速泛濫。
  • 農村河裡常見的6種魚,一般人看不上,其實很珍貴,第2種千元一斤
    農村河裡常見的6種魚,一般人看不上,其實很珍貴,第2種千元一斤。相信在農村長大的小夥伴們,童年都有掏鳥巢、摘野果、下河抓魚的經歷。小時候,河裡有各種各樣的魚類,調皮的孩子們赤腳入水用網撈、用手抓,總能收穫滿滿。
  • 中國「搞不定」的物種,如今泛濫,專家都「無從下手」
    引言小夥伴們大家可能都聽說過「物種泛濫」這個詞,很多都是在新聞上聽到某個國家的某個生物出現了物種泛濫的情況,隨著現在全球進程的不斷加快,物種入侵開始變得頻繁。而在我們國家,卻很少聽說過物種泛濫這個詞,但是此次我們國家也沒轍了,這些物種不能吃不能賣,引進我們國內109後卻泛濫了。
  • 暴風雨後,雲南河裡出現緬甸泛濫物種,當地人:太棒了
    這不,這一場暴風雨後,雲南河裡出現了緬甸的泛濫物種,當地人:太棒了。既然說是&34;那自然對應緬甸來說,這樣的物種並未給當地造成很大的損失,但是當地人看到此物種後卻是非常歡喜,這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這7種「龐然大物」,作為入侵物種所向披靡!
    這7種「龐然大物」,作為入侵物種所向披靡!在這世界上有許多體型遠超同類物種的生物,它們一旦因為各種原因進入其他地區以後,就會作為一種擁有無敵體型優勢的入侵物種,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龐然大物」吧!
  • 四川發現太陽魚蹤跡,這種日本的入侵物種,會在我國泛濫嗎?
    中國人對於入侵物種,應該可以說是再熟悉不過了。前後小龍蝦,後友非洲大蝸牛,這些離我們的生活都特別的近。每次一有生物在我們這泛濫,都會友網友好奇:這玩意能不能吃!畢竟,中國可是能靠吃來治入侵物種的。入侵物種之所以能夠泛濫,是因為他來到了一個新的環境,在這邊的各種生態環境有利於它的生長,再加上沒有天氣繁殖的也快,很快就會在這個地區泛濫並且破壞當地的自然環境,給當地帶來不可估計的經濟損失。最近,有人在四川發現了太陽魚的蹤跡,並且已經開始快速的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