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雨後,雲南河裡出現緬甸泛濫物種,當地人:太棒了

2020-09-04 你時代感呢

我們生活在這個偉大的地球家園,每年可能都會面臨著或大或小的自然災害,比如一些旱災、洪災、地震、疾病等。今年更是一個雨水比較多的一年,很多地方都面臨著洪流的來襲,有很多家園遭到破壞,不過中國一直以來都信奉著&34;的號召。

災難總歸是無情的,帶給人類的不僅是身體上的傷害,在經濟上有時候也會讓人們損失慘重。這不,這一場暴風雨後,雲南河裡出現了緬甸的泛濫物種,當地人:太棒了。既然說是&34;那自然對應緬甸來說,這樣的物種並未給當地造成很大的損失,但是當地人看到此物種後卻是非常歡喜,這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該物種叫做&34;,羅氏蝦也是一道很美味的菜餚,放在中國就能把它做成各種各樣的美食,但是這種物種在緬甸卻是泛濫成災,並且該物種也沒有任何的天敵,繁殖速度比較快,由於在緬甸很常見,也就不足為奇了。

羅氏蝦由於繁殖速度很快,導致當地的人吃的速度還趕不上它繁衍的速度,再加上今年的山洪爆發,一些養殖場為了避免洪水溢上來,就會打開閘門放水,很多的羅氏蝦就會趁此機會迅速跑出去,而雲南因為挨著緬甸的緣故,就導致很多羅氏蝦跑了上來。

在中國,這種羅氏蝦其實也很常見,在各大超市也會經常看見有賣,而對於河水裡漫延出來的羅氏蝦,喜歡吃海鮮的朋友便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它抓上來了,再也不用跑去市場挑了。

學過生物我們都知道可能一些外來物種的入侵會導致當地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而對於羅氏蝦的到來,雖然還沒有研究表明它會對雲南的農業生態環境帶來破壞,但是任何物種一旦過多繁殖,勢必會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相關焦點

  • 雲南出現「入侵物種」,還會變顏色,當地人:有劇毒
    雲南人「能吃」算是在我們這個網絡發達的年代裡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但這個「能吃」可不是淺顯的字面意思,這個能吃包含了許多常人都聞所未聞的食物和食物做法,比方說首當其衝又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各種蟲子這一類的了,什麼螞蚱、蟬蛹、幼蟲,等各類形態的蟲子那是應有盡有。
  • 號稱要把入侵物種吃滅絕的吃貨們,為何允許小龍蝦在雲南泛濫?
    然而就在我國擔心養殖的小龍蝦不夠吃時,另一邊我國也是遭受小龍蝦泛濫之苦的國家,尤其是雲南各地區,當地小龍蝦泛濫成災,為了保護當地特有物種和生態環境,整個昆明都將小龍蝦納入了防控範圍,並從2013年至今,捕撈野生小龍蝦10多噸,才勉強控制住小龍蝦的泛濫,但目前仍未徹底解決問題。
  • 中國入侵物種第一名!雲南80%土地被席捲,全球多國嚴厲禁止
    中國入侵物種第一名!雲南80%土地被席捲,全球多國嚴厲禁止。相信每個國家在發展的途中都有一塊心病,那就是物種泛濫,一個物種一旦泛濫,就會給當地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不僅危害周邊動植物,同時還會造成環境破壞,帶來很大的壞處。
  • 邢立達:穿著緬甸裙子與當地人「鬥智鬥勇」
    直到2013年,昆蟲學家張巍巍在緬甸發現了一塊帶有蜥蜴的琥珀。當時,張巍巍以為是恐龍的腳,於是給正在雲南考察的邢立達打了電話。一聽發現恐龍的琥珀,邢立達拿著手機就往有信號的山頂跑。結果,他一看照片便認出不是恐龍,而是蜥蜴的腿。在此之前,全世界的蜥蜴琥珀不超過十個,這塊琥珀極其稀有。而這次的發現,冥冥之中為邢立達的科研打開了一扇窗。
  • 體長不到4CM,20年前河裡泛濫,1天吃2千隻蚊子,其實是入侵物種
    導讀:體長不到4CM,20年前河裡泛濫,一天吃2千隻蚊子,其實是外來物種文/農夫也瘋狂現在雖已經是冬季了,可是在南方的晚上偶爾還是有蚊子,這樣的蚊子在睡覺的時候在耳邊嗡嗡嗡地飛來飛去在20年前河裡泛濫,如今也是非常少見了。這種魚就是農村過去常見的「大肚魚」。「大肚魚」科普農村的很多小夥伴,在童年的時候應該沒少撈魚、抓魚,就應該見過一種個頭很小,體長普遍是兩三釐米,且頭和尾巴很小,但是肚子卻很大的魚。這種魚就像是懷孕了一樣,肚子鼓鼓的,所以民間普遍叫它「大肚魚」。
  • 雲南河道出現黑斑怪魚,釣魚人:非常兇
    釣魚愛好者大都是半個「魚類專家」,然而下面這位雲南怒江的釣魚愛好者,在河裡釣魚時,卻碰到一群完全認不出來的「怪魚」——看起來像羅非又像是鱖魚,並且數量極多……水庫裡跑出來的怪魚?其實是外來物種「淡水石斑魚」這種黑斑怪魚最早是在廣東、海南一帶開展養殖的,當地人一般俗稱它淡水石斑魚——因為它外形跟海裡的石斑魚頗為相似。
  • 亞洲鯉魚在美國泛濫,造成極大損失,當地人:只有這種魚能治它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如今這個時代,物種多樣性已經是我們熟知的了,發展至今,人類已知的動物就達到了150多萬種,這其中還不包括人類未知的還有已經滅絕沒被發現的,而如今物種太多也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物種入侵泛濫,物種入侵泛濫這詞我們太數了,什麼澳洲的野兔,丹麥的生蠔或者是歐洲的
  • 雲南出現許多緬甸美女,她們是怎麼謀生的?
    在中緬邊境的雲南省,就湧入大量的緬甸美女,她們到底是靠什麼生活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緬甸是東南亞的一個農業國家,與我國的雲南接壤。每年我國有不少遊客通過雲南的邊境,到緬甸去旅遊。近年來緬甸發展緩慢,國民生活水平不高,受教育程度也不理想,所以就有很多人湧入雲南的邊境城市來謀求生活。在雲南的騰衝和瑞麗這兩個城市,湧入大量的緬甸美女。
  • 雲南一河道出現許多黑斑怪魚,釣魚人:有點像鱖魚,兇得很
    釣魚愛好者大都是半個「魚類專家」,然而下面這位雲南怒江的釣魚愛好者,在河裡釣魚時,卻碰到一群完全認不出來的「怪魚」——看起來像羅非又像是鱖魚,並且數量極多.....
  • 中國吃貨「沒轍」的泛濫物種,是越南美食,當地人:你們不懂美味
    但是,有一些入侵物種,就連我們也拿它沒轍。這種物種的名字就叫做這就遭遇到了嫌棄,甚至還有人把清道夫魚放生到水裡,所以造成了清道夫魚的泛濫。這種魚千萬不要放生。越南為了這種魚,還研究了很多烹飪的方法,但是最常見的就是燒烤,還會加上當地人製作的調味料。不過,這種魚在我們眼裡,不管怎麼烹飪,到最後的結果也還是不好吃就對了。
  • 中國東部人民的美味,麥穗魚為何在雲南成入侵物種,並且泛濫歐洲
    和河鱸一樣引發物種滅絕危機的麥穗魚在東部可以說也是一種美味,東部人民喜歡用麵粉一裹,再往油鍋一炸,外焦裡嫩,特別香酥,但是麥穗魚進入雲南之後,卻成為了雲南土著物種的噩夢,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所以麥穗魚在引入一定區域後,短期內,可建群並擴散至其他區域。麥穗魚雖然善於捕食蚊幼,但是也會消耗大量的餌料食物,同時還吞食魚卵,通過競爭餌料、捕食魚卵,因為在雲南並不存在天敵,麥穗魚直接損害土著魚類種群的繁衍。雲南的滇池、洱海和撫仙湖就有多種土著魚類因麥穗魚等入侵種而日趨減少或瀕臨滅絕。
  • 泛濫雲南的「惡草」,排名中國入侵物種名錄第一位,至今沒能解決
    在其中,中國就是一個深受入侵物種困擾的國家,截止2014年11月查明的數據中,中國外來物種乳清的植物有72科285屬515種,並且其中有50種位於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物種,由此可見我們中國物種入侵的嚴重。所以在03年的時候,由國家安全環保總局和中國科學院發布的《中國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就深刻的記載了這些入侵物種的模樣,而在其中最先列舉的第一位,也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主角「紫莖澤蘭」。
  • 澳洲專家想不明白:物種已經泛濫,中國人為何還要養殖?
    說起物種泛濫,相信大家都是比較了解的,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出現過物種泛濫的情況,一般來說,物種泛濫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最主要的一種原因就是繁殖能力強,而且沒有天敵,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會對環境造成巨大的影響,需要儘快處理掉才行!
  • 在暴風雨後,美國海灘上出現奇特生物,其是一種不錯的食材
    就在不久之前,有外媒報導稱,在美國西部海岸的某處海灘邊,當地人發現了又一種未知的海洋生物,並在當地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根據當地人的描述,在一場暴風雨過後,在海灘很多地方都出現了他們未曾見過的神秘生物,其外觀也是相當奇特,當地人甚至笑稱這種生物長得有點像男性的生殖器。
  • 非洲這種入侵物種泛濫,各個體大肥美,中國吃貨表示:放著我來
    相信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一塊「心病」,那就是物種泛濫,有些物種具有極強的適應能力,能夠適應極其惡劣的環境,並且快速生長和繁殖,然而,有些物種泛濫還會對周邊的生態造成嚴重的破壞,不僅影響當地人們的生活,同時還對當地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 繼兔子後,又一物種在澳大利亞泛濫,這次連吃貨都無能為力了
    我國的吃貨文化,其實也是非常強大的,很多在我國是物種入侵的生物都成為了我國人民的盤中餐。但是也並不是所有的生物泛濫之後都會成為盤中餐,比如說這一次泛濫的水母,就讓大家感到十分的頭痛,而且沒有辦法通過做菜的方式把它們處理掉,畢竟水母中其實也含有一定的毒素。
  • 美國被這幾樣物種入侵,真是讓當地人傷透了腦筋!
    美國被這幾樣物種入侵,真是讓當地人傷透了腦筋!自然界中,有些新植物或動物物種的出現會打破原來固有的生態循環系統,有時甚至給當地環境帶來壓力和災難,造成生態系統退化。下面小編盤點了美國最嚴重的外來入侵生物,聽說一個比一個難處理呢!
  • 國內外來物種泛濫,數量多且規模龐大,中國吃貨:這我可幫不了
    相信很多國家都有一個「心病」,那就是外來物種入侵,這些外來物種有著極強的適應能力,不僅能夠快速的適應當地的環境,同時還會迅速的生長繁殖,有些外來物種泛濫還好,但是它還會破壞周邊的生態環境,影響當地人的生活,甚至對經濟還會造成很大的損失。
  • 小龍蝦上榜雲南入侵物種名錄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孫航表示,雲南外來入侵物種的原產地來自6個區域,其中來自美洲的種類最多,有223種及1變種,佔全部入侵種類的50.1%,「《名錄》將在推動雲南生物多樣性監測等方面提供科學支撐,也將為我國其他區域外來入侵物種名錄的編研提供經驗和借鑑」。
  • 四川發現太陽魚蹤跡,這種日本的入侵物種,會在我國泛濫嗎?
    中國人對於入侵物種,應該可以說是再熟悉不過了。前後小龍蝦,後友非洲大蝸牛,這些離我們的生活都特別的近。每次一有生物在我們這泛濫,都會友網友好奇:這玩意能不能吃!畢竟,中國可是能靠吃來治入侵物種的。入侵物種之所以能夠泛濫,是因為他來到了一個新的環境,在這邊的各種生態環境有利於它的生長,再加上沒有天氣繁殖的也快,很快就會在這個地區泛濫並且破壞當地的自然環境,給當地帶來不可估計的經濟損失。最近,有人在四川發現了太陽魚的蹤跡,並且已經開始快速的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