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人「能吃」算是在我們這個網絡發達的年代裡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但這個「能吃」可不是淺顯的字面意思,這個能吃包含了許多常人都聞所未聞的食物和食物做法,比方說首當其衝又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各種蟲子這一類的了,什麼螞蚱、蟬蛹、幼蟲,等各類形態的蟲子那是應有盡有。
雖然一些別的省份現在也陸續出現了這些特產,但究其根源地還是在我們大雲南啊,但接下來要給大家講的確實雲南人也不敢吃的一種蟲子——竹蝗蟲。那就有的小夥伴問了:雲南不是一直都有吃蝗蟲的風俗嗎?怎麼加個竹子就不敢吃了?
但小編就要為我們的同胞正名了,不是不敢吃,而是不能吃,這個物種是「入侵物種」,那一提起入侵物種可能又會有小夥伴會問了:入侵物種不是從國外入侵的嗎?這蝗蟲能飛這麼遠?但其實這麼問也是不正確的,入侵物種嚴格來說只要不是當地原產的物種入侵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都算入侵。
而這種蝗蟲就是一種29-40毫米的小型蝗蟲,但其破壞力卻可見一斑,不容小覷,而竹蝗蟲也是危害毛竹、剛竹、水竹的特大號害蟲,當他們「大軍壓境」的時候,就能將竹葉全部吃光,而竹林也就像火燒過一般,裡面的嫩竹子會直接枯死,纖維完全腐敗到沒有任何營養價值。
可見其的恐怖威力了,而更重要的是,這種竹蝗蟲為什麼吃不得呢?因為雲南當地人就算吃蝗蟲吃的也是無公害汙染的蝗蟲,而這種竹蝗蟲所引發的蝗災,就跟普通蝗蟲完全不一樣,因為它們呈「大部隊」進攻的時候,蝗蟲的身體就會變顏色,而所釋放的一種5-羥色胺物質讓它們聚集的時候還會產生對人類有害的毒素。
所以這才是當地人不吃的原因,唉,真心希望這些害蟲都能得到根治,不然將造成非常大的隱患,竹子作為雲南特有的特產之一往往也是很多農民的收入來源,大家對這種竹蝗蟲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圖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