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大肚魚」,嗜食蚊子幼蟲,經3次才引進我國,如今泛濫成災

2020-12-05 農夫也瘋狂

導讀:俗稱大肚魚,因滅蚊而引進,如今在國內泛濫,網友:油炸倍兒香

文/農夫也瘋狂

進入五月以後,尤其是立夏節氣過後,溫度也是越來越高了,這個時候有一種美食又要開始風靡全國了,那就是小龍蝦了。估計很多人也對於小龍蝦有所了解,最初的時候它是一種讓農民很頭疼的入侵物種,這種生物對水稻的生長危害不小。但是因為後來有吃貨發現小龍蝦肉質鮮美,逐漸就不討厭它了,並且還因為市場需求大,很多的農民開始養殖小龍蝦,而每年這個時候就是小龍蝦大量上市的季節了。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另外一種入侵物種,它在廣大的農村地區也很常見,可以說是已經泛濫了,它就是俗稱「大肚魚」的一種普通淡水小魚。

在農村裡長大的小夥伴,很多人應該都有下塘下河撈魚的經歷,其中就常常會撈到一種體型小又扁長,但是肚子很大的小魚,它也被很多地方取名為「大肚魚」。這在魚的數量特別多,經常一撈就是好幾十條。因為太過於普通,並且十分常見,很多人也一直以為它就是我國土生土長的一種小魚,卻不知道它其實是一種入侵物種。

大肚魚又名柳條魚、山坑魚等,它還有另外一個響噹噹的名字,那就是食蚊魚。顧名思義,這種魚就是很喜歡吃蚊子的幼蟲,因此而得名。食蚊魚是硬骨魚綱、鱂形目、胎鱂科、食蚊魚屬的一種淡水小魚,它原產自美洲,主要是生活於水庫、湖泊、壩塘、沼澤、稻田、水渠、窪地等各類靜水水體。以前去農田裡幹活,就常見到這種小魚成群的在水上層活動,行動非常的迅速、敏捷。

食蚊魚主要是以水生無脊椎動物為食,幼魚主食輪蟲、纖毛蟲,成魚攝食昆蟲、枝角類、橈足類、小球藻等,尤其是喜歡吃蚊子的幼蟲。別看食蚊魚個頭都不大,但是一條食蚊魚每天要吃掉蚊子幼蟲2000餘只。而我國當時引進食蚊魚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希望它能消滅掉蚊子,並且引進食蚊魚也是歷經挫折,先後經歷三次才成功引進。

在20世紀初期的時候,北美快速利用食蚊魚來滅蚊了,並且是由政府部門大規模飼養繁殖,並且傳播到了南美、菲律賓和其他各地。而我國第一次引進食蚊魚是在1911年,當時是從夏威夷將600尾食蚊魚經日本橫濱運至臺灣,但是大部分都在途中死亡了,僅僅餘下126尾。由於臺灣的氣候適宜,不久就在全臺灣省普及了。

而第二次引進則是在1924年,由菲律賓醫學科學研究所贈送一批食蚊魚運至上海試養;兩年以後的1926年從又美國漁業局運來一批,經過長期的訓育和適應,食蚊魚就在上海郊區的小河、池塘大量繁殖。並且因為它的適應能力很強,繁殖速度也很快,食蚊魚為卵胎生,每尾雌魚年產200~300尾仔魚。而且初生仔魚離開母體就能自由遊泳和攝食,水溫適宜時,經一個月左右即達性成熟。僅僅幾十年的時間,這種魚已經完全適應了我國的環境,並且在南北方都有分布,如今更是泛濫成災了。

但是對於一些吃貨朋友來說,食蚊魚卻又是一種美食,就像一些網友說的那樣,把它油炸著吃特別的像。這個確實不假,食蚊魚雖然沒有啥經濟價值,但是口感還是不錯的,油炸著吃又香又脆,唯一的缺點就是個頭有點小。另外它還有另外一種價值,那就是可以當觀賞魚來養殖。各位網友朋友們,你們喜歡吃食蚊魚嗎?

相關焦點

  • 蚊子殺手「大肚魚」,一天能吃2000蚊子幼蟲,為何被列入黑名單?
    而有些物種是作為一種功能性物種引進,能夠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問題,但是最後卻超出我們的控制,最終在自然界泛濫成災,農村地區,我們經常能夠看見的「大肚魚」就是這樣一個物種。為消滅蚊子引進的大肚魚相信來自南方農村的孩子,都見過這種大肚魚。我小時候就經常到小河溝或者小水塘中撈這種魚來養著玩。
  • 為滅蚊中國引進「大肚魚」,泛濫成災卻毫無辦法,吃貨:下不去嘴
    為滅蚊中國引進「大肚魚」,泛濫成災卻毫無辦法,吃貨:下不去嘴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人們外出旅遊越來越喜歡去一些大自然的景點,可能是已經見慣了城市的喧囂和繁華,所以更想去風景秀美的山川河流看看。咱們中國境內有著無數的山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給這些山脈營造了各色各樣的綺麗風景,還孕育了許多不同種類的生命。
  • 中國曾引進的「大肚魚」如今億泛濫成災,各路吃貨都拿它毫無辦法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現在很多人在閒暇之餘喜歡去河邊釣魚,在河邊你是否常常見到一種體型小又扁長,但是肚子很大的小魚,這種小魚叫做食蚊魚,也叫大肚魚,是一個在中國南北省市中都可以看到的一個物種,應該很少有人知道這種魚不是產自我國,而是一種入侵物種。
  • 因滅蚊引進的「大肚魚」,曾在中國泛濫成災,如今怎麼樣了?
    而這樣必然是會導致物種泛濫的,這其中會有一些好的東西,比如說小龍蝦,但是也有一些壞的影響,所以各個國家對於進出口的活物是檢查的很嚴格的,但是不乏有一些是因為特殊原因,而特意引進的因滅蚊引進的「大肚魚」,曾在中國泛濫成災,如今怎麼樣了?
  • 中國為滅蚊引進「食蚊魚」,如今卻四處泛濫,吃貨們都拿它沒辦法
    ,但如今卻已經泛濫成災。眾所周知蚊子非常的渺小,差不多就和一粒米一般大,所以這就讓它成為食物鏈底端的生物,蚊子有著很多的天敵,常見的有青蛙、豬籠草、蜘蛛等等,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同樣也是蚊子的天敵,那就是食蚊魚,顧名思義就是吃蚊子的魚,他的體型也比較小,長15.5-37.5毫米,其在繁殖期的時候,魚卵都存放在腹部,肚子就特別的大,因此也被稱為「大肚魚」。
  • 原產南美的食蚊魚,本來是滅蚊高手,為啥如今卻在中國泛濫成災?
    ,如今卻已經在中國各地泛濫成災,你們是否有見過這種魚類呢?、稻田、水渠、窪地等各類靜水水體,它以水生無脊椎動物為食,此外它特別喜食蚊的幼蟲孑孓,一尾成魚每天吞食孑孓2000餘只,是當之無愧的滅蚊高手,因此在20世紀初,被專門培養來消滅蚊蟲, 後被世界各國所引進。
  • 1935年我國為滅蚊引進「大肚魚」,後在國內泛濫,如今怎樣
    再比如長頸鹿,最早出現在宋朝,當時它生活在非洲,最開始來到我國中原地區時,給我國也造成了很大影響,同樣破壞了生態平衡,後來隨著人們整治加調整,數量相對穩定住了,影響也就定性了。上世紀30年代,我國引進了一批「大肚魚」,目的是為了消滅蚊子。後來事實證明,這一物種泛濫成災,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吃都吃不及。
  • 原本在我國泛濫的食蚊魚,現如今怎麼樣了?
    世界聞名的「滅蚊能手食蚊魚,顧名思義,就是吃蚊子的魚。不過,它吃的不是蚊子成蟲,而是幼蟲,手段可以說是極其老辣。科學工作者關注這種魚,也是因為它吃蚊子幼蟲的習性。蚊子的危害在衛生防疫領域中,一直是一個難以治理的問題。
  • 體長不到4CM,20年前河裡泛濫,1天吃2千隻蚊子,其實是入侵物種
    蚊子這種小昆蟲,是名副其實的害蟲,它可以說是毫無用處。不僅會叮咬人畜,影響人的睡眠,而且還會傳播疾病。要是能想辦法把蚊子這種生物除掉,那該多好啊。其實為了消滅掉蚊子,世界各國也想了很多的辦法,而我國就曾專門引進過一種魚,它的體長不到4CM,一天能吃掉上2千隻蚊子。在20年前河裡泛濫,如今也是非常少見了。
  • 因滅蚊而引進的「大肚魚」泛濫,國人叫苦不迭,吃貨都無心吃它
    如今大肚魚在我國的南北省市中都可以見到,但因為體積小,很少有人知道它其實是一個入侵物種。,後來隨著水域慢慢流向了美國南部和墨西哥北岸及大西洋沿岸國家當中,它們靠食用魚卵和蚊蟲迅速繁衍,所以如今全世界有很多國家都引進過這一物種來消滅蚊蟲,成果也非常顯著。
  • 一直以為「食蚊魚」是滅蚊英雄,真相卻如此不堪!
    工具是地籠,餌料為蝸牛,蝸牛在天台泛濫成災,正好藉此機會消滅一部分。我將蝸牛壓糜,裝進地籠餌袋,用抄網推遠下水。大約一個多小時後,起網——不出所料,捕獲很多河蝦,但多數是小蝦,然意外的是,裡面還有幾尾大肚魚!當時如獲至寶,因為依稀記得大肚魚便是食蚊魚!
  • 食蚊魚一天能吃2000條蚊子幼蟲,懷卵量10萬枚,可能嗎?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隨著盛夏季節的來臨,小小的蚊子又開始泛濫成災了。關於蚊子的諸多害處,相信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了,隨著它們對於人類無微不至的關懷,一種小型魚類倒是跟著蚊子沾了光,它們因為蚊子的存在、而聞名於世。
  • 原產自中國的小魚,一天可吃上千隻蚊子幼蟲,卻在國外泛濫成災
    現在在中國的水域中,經常出現一種名叫麥穗魚的小魚,這種魚本身是中國的本土魚類,憑藉著堅強的適應能力,在中國的各大領域中都存在著麥穗魚的蹤跡。因為這種麥穗魚體型較小,主要以其他魚類的魚卵為食。而且在發現其他魚類的魚卵之後,它們就會將其他魚類魚卵吃個精光,久而久之就一片魚塘就只剩下麥穗魚的蹤影了。
  • 中國泛濫成災的「滅蚊高手」,原是南美的魚,你們見過嗎
    是中國為了引進回來消滅蚊子的,而後卻在中國泛濫,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在中國泛濫成災的「滅蚊高手」食蚊魚,也是一種淡水魚,現在在全球都會有它的存在,原因就是因為它是「滅蚊」的好幫手,之後便成為了世界性的魚,你們見過這樣的魚嗎?
  • 曾為滅蚊子而引入我國,一天能吃2千隻孑孓,如今在南方卻泛濫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這樣的物種,曾為滅蚊子而引入我國,一天能吃2千隻孑孓,如今在南方卻泛濫。這就是食蚊魚,又叫大肚魚、柳條魚,食蚊魚為溫暖性小型魚類,基本上只要有淡水的地方,都可以生存,即使是稻田裡的水很淺的時候,也可以生存。而且它們是成群地在水的表層活動,行動上也是非常的活潑。
  • 因滅蚊引進的「大肚魚」,為啥中國吃貨都拿它沒辦法?答案很無奈
    答案很無奈,這種魚實在是太小了,也就是一個指肚那麼大。正因為大肚魚身材迷你,所以我們才將它引進,想要利用它吃掉蚊子在水中繁衍的蟲卵,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除了吃掉蚊子蟲卵之外,這群食蚊魚實際上還非常熱愛吃其他動物的卵,於是中國本土魚種的後代也被吃得傷亡慘重。
  • 因滅蚊而引進的「食蚊魚」,如今好心辦壞事,泛濫在中國多地水塘
    不過也並非所有的外來物種都是壞的,有些物種一開始是因為一些好處而被引進的。就比如這個「食蚊魚」就是如此。食蚊魚是胎鱂科的一種小型魚類,主要分布在美國南部和墨西哥北岸大西洋的低洼地和溝渠當中,因為它擁有吃蚊子幼蟲孑孓的作用而得名
  • 認識蚊子幼蟲—孑孓
    ,俗稱跟頭蟲、方學蟲。遊泳時身體劇烈的左右扭動,在水中上下垂直遊動,以水中的細菌和單細胞藻類為食,呼吸空氣。如庫蚊(家蚊)的孑孓尾端具有1條長呼吸管,管端為呼吸器的開口。呼吸時,身體與水面成一角度,使呼吸管垂直於水面;按蚊(瘧蚊)無呼吸管;孑孓尾端的呼吸器開口於身體表面,呼吸時身體與水面平行;若受驚,則馬上潛入水底。
  • 食蚊魚入侵全球:是「天使」還是「惡魔」?它就在你家樓下水域內
    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一種以蚊子為食的魚類。蚊子的幼蟲生活在水中,食蚊魚滅殺蚊子幼蟲孑孓(jié jué)的方式能夠減少蚊蟲的數量,從而在世界上推廣。,但如今這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魚類,幾乎在全球各大洲的各個國家,都有它的蹤跡,這種魚之所以會從南美擴散到全球,正是因為它的「滅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