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泛濫成災的「滅蚊高手」,原是南美的魚,你們見過嗎

2020-09-27 旅行者啟天

文/旅行狂魔啟天(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

」人生有兩次衝動,一次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外來物種入侵也是近幾年來出現的比較頻繁的事情,人們都已經習以為常了,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各國家也是為了本國的發達與其他國家之間的交集也越來越頻繁。所以之間學習對方的文化,習俗而促進各國之間友好的國際友情,所以很多的植物,動物都被隨之帶回自己的國家發展,由於生長的環境不同導致物種更快地繁殖,就引發了很多的外來物種入侵事件。

有著遼闊土地的中國,由於不斷地發展強大,也使得我國經常會受到很多的外來物種入侵的狀況,甚至是最嚴重的國家,世界自然保護組織也曾統計過,在世界的上百種比較危險的外來物種,其中一半都已入侵中國,中國每年因此在經濟,農作,設備等眾多的損失嚴重超出了國家範疇。

最近又發現了一個比較特殊的物種,原是南美的魚,是中國為了引進回來消滅蚊子的,而後卻在中國泛濫,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在中國泛濫成災的「滅蚊高手」食蚊魚,也是一種淡水魚,現在在全球都會有它的存在,原因就是因為它是「滅蚊」的好幫手,之後便成為了世界性的魚,你們見過這樣的魚嗎?

這種魚的生存環境也是是特別簡單,只要有水的地方它們都可以生存,包括在淤泥,水溝等這樣的比較潮溼的地方,它們都非常喜愛食用蚊蟲的幼蟲,基本上一條魚就可以消滅上千隻的幼紋蟲,是消滅蚊子的首席助手,後來很多國家因聽聞這樣的魚還有著如此神奇的功能,便都紛紛將這條魚引進世界各國。

中國曾多次引進食蚊魚,並且將這種魚都分布在不同的城市,也由於這種魚的適應能力特別強,在各地的河水,淤泥裡開始大量的繁殖,沒想到繁衍能力也是非常強悍的,引進回來的短短數年時間中國大把部分地區的水域裡全是這種食蚊魚,而且他們也霸佔了整個水域,導致其他的物種的種類在逐漸消失,給中國的許多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很嚴重的破壞。

作為美食大國的中國,很多朋友表示這個也沒有什麼問題萬物皆可吃,其實食蚊魚對於捕蚊確實是一個好幫手,但如果要把它納入餐桌上的美食就沒什麼必要了,因為它並沒有食用的價值。現在的問題很是煩惱,即不能吃也不能被解決掉,繁衍的速度太驚人。不知道大家對這樣的魚有什麼解決方法。

相關焦點

  • 原產南美的食蚊魚,本來是滅蚊高手,為啥如今卻在中國泛濫成災?
    ,如今卻已經在中國各地泛濫成災,你們是否有見過這種魚類呢?原產南美的食蚊魚,因為是「滅蚊高手」而被引進各國食蚊魚,又稱柳條魚,是一種淡水小型魚類,它的原產地是南美,但如今這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性魚類,幾乎在全球各大洲的各個國家,都有它的蹤跡,這種魚之所以會從南美擴散到全球,正是因為它的「滅蚊功能」。
  • 為滅蚊中國引進「大肚魚」,泛濫成災卻毫無辦法,吃貨:下不去嘴
    為滅蚊中國引進「大肚魚」,泛濫成災卻毫無辦法,吃貨:下不去嘴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人們外出旅遊越來越喜歡去一些大自然的景點,可能是已經見慣了城市的喧囂和繁華,所以更想去風景秀美的山川河流看看。咱們中國境內有著無數的山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給這些山脈營造了各色各樣的綺麗風景,還孕育了許多不同種類的生命。
  • 中國為滅蚊引進「食蚊魚」,如今卻四處泛濫,吃貨們都拿它沒辦法
    ,但如今卻已經泛濫成災。雖然滅蚊魚的體型比較小,但是你可不要小看它的滅蚊能力,一條成年的食蚊魚一天能吞噬2000隻左右的蚊子幼蟲。不過滅蚊蟲雖然在滅蚊方面有著不俗的實力,但並不招人喜歡,因為滅蚊魚是屬於外來物種,原本在中國是沒有滅蚊魚的存在的,但因為世紀初我國科技並不發達,國內發生了許多瘧疾等蚊蟲傳播疾病,因此我國就向國外引進了滅蚊魚,而且中國不只有一次引進了食蚊魚。
  • 因滅蚊引進的「大肚魚」,曾在中國泛濫成災,如今怎麼樣了?
    因滅蚊引進的「大肚魚」,曾在中國泛濫成災,如今怎麼樣了?而當時國際上就在流行用大肚魚,也就是食蚊魚來消滅蚊子,因為它們可以吃掉蚊子的卵,從根本上解決蚊子的問題,而這個大肚魚在引進之後,就開始在中國的各個地區泛濫
  • 原產美國的太陽魚,送給日本後卻泛濫成災,中國引進後怎麼樣了?
    ,如今來到中國後,這種魚依舊不改「兇殘」本色,有泛濫成災的趨勢,你們是否見過這種魚?01原產美國的太陽魚,外表豔麗,味道鮮美今天要介紹的這種入侵物種,是一種淡水魚類,叫做太陽魚,這是一種原產於美洲中南部地區,美國南部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中的魚類,成魚體長24-40公分,
  • 在非洲泛濫成災的巨型魚類,現在中國可是非常搶手的,大家見過嗎
    在咱們中國,很少說有那種大型的魚類讓漁民捕到的了,好多的魚類都是由國外進口來咱們國家的。下面這種在非洲泛濫成災的巨型魚類,現在中國可是非常搶手的,大家見過嗎國內好多的漁民朋友出海作業的時候,都是大魚小魚一塊抓的。
  • 原產南美的惡草,在多國泛濫成災,來中國卻被當成火鍋底料
    而一個外來物種在被入侵地,時常因為沒有天敵的制約而泛濫成災。原產南美的惡草,曾在多個國家泛濫成災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入侵物種,叫做牛漆菊,這是一種原產地在南美的物種,牛膝菊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80釐米,牛膝菊屬一年生草本植物,
  • 俗稱「大肚魚」,嗜食蚊子幼蟲,經3次才引進我國,如今泛濫成災
    導讀:俗稱大肚魚,因滅蚊而引進,如今在國內泛濫,網友:油炸倍兒香文/農夫也瘋狂進入五月以後,尤其是立夏節氣過後,溫度也是越來越高了,這個時候有一種美食又要開始風靡全國了,那就是小龍蝦了。食蚊魚主要是以水生無脊椎動物為食,幼魚主食輪蟲、纖毛蟲,成魚攝食昆蟲、枝角類、橈足類、小球藻等,尤其是喜歡吃蚊子的幼蟲。別看食蚊魚個頭都不大,但是一條食蚊魚每天要吃掉蚊子幼蟲2000餘只。而我國當時引進食蚊魚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希望它能消滅掉蚊子,並且引進食蚊魚也是歷經挫折,先後經歷三次才成功引進。
  • 曾經的「滅蚊能手」,現在竟淪落為「入侵物種」,究竟為何?
    說到食蚊魚,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何物,但對於它的另一個名字——大肚魚,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沒錯,食蚊魚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大肚魚」,也被稱為「柳條魚」,我們經常可以在水坑、水窪、溝渠、小溪、稻田、魚塘裡看到它們的身影。
  • 因滅蚊而引進的「食蚊魚」,如今好心辦壞事,泛濫在中國多地水塘
    ,規模十分龐大,往後的事件中,逐漸被引入南美,菲律賓和歐洲等地。當中比較出名的就是前蘇聯,1925年前蘇聯從義大利引入食蚊魚,並在當地發揮了不小的作用,所以目前在俄羅斯索契也還存在一個「食蚊魚雕像」,用來紀念這個「滅蚊英雄」。
  • 中國泛濫成災的物種,卻成越南美食,當地人:是你們不懂它的美味
    清道夫魚也叫多輻翼甲鯰、吸盤魚,中國一開始沒有這種魚的,後來從美洲那邊引進。不過由於這種魚在我們國家的水域中沒有天敵,引進來後在中國南方的一些地區泛濫成災。清道夫魚其實是一種觀賞魚,這種魚什麼都吃,尤其喜歡吃水族箱裡的殘餌和汙物,能起到清潔作用,於是就有人把它和其他魚類一起養在水族箱裡。
  • 垃圾魚入侵全球,在中國也泛濫成災,能不能靠吃把它絕種?
    要說你常見到的最噁心的魚,可能非清道夫魚莫屬了。清道夫噁心到什麼程度呢?據說在世界東方那個著名的吃貨國度,清道夫是少有的成功入侵物種之一,連最饕餮的吃貨,聽到它的名字都要反胃,更遑論做成菜端上桌了,所以清道夫成功殖民,前兩年就在長江珠江泛濫成災,人們卻束手無策。其實在這個國度裡還有一句俗話,只要能吃,就沒有任何物種能夠入侵成功。
  • 清道夫魚在南美河流為什麼不泛濫?看巨獺一口一條,是魚都在食譜
    在國內,清道夫魚是一種入侵物種,特別是南方一些河流,清道夫魚已成為河流中主要霸主,吞噬其它魚類魚卵,危及本土魚類,已泛濫成災。而在清道夫魚的原產地——南美河流,清道夫魚卻無法泛濫,因為南美河流有眾多清道夫魚的天敵,其中巨獺就是天敵之一,在南美河流中的魚,都在水獺食譜上。
  • 江西紅尾魚泛濫成災,釣不起來全靠錨,釣魚人:這魚賊難吃
    「這個魚只能長這麼大,我們現在這的河道裡一層都是這個魚...」  這些是什麼魚?  從體型看,這些魚有些像是餐條魚,可是魚身更「豐腴」,看起來很肥碩。  紅尾鯝只能長這麼大嗎?  「這個魚吃鉤漂相太亂了,抓不到口,現在只要有信號,馬上就提竿,基本都能錨到魚..」  蘇先生無奈稱,以前沒見過這種魚,大家也不知道怎麼釣——不知道為何今年忽然「泛濫成災」...
  • 觀賞魚?遼寧釣友在老家小河釣到一條「怪魚」,全身藍色你見過嗎
    有人一天可以收穫很多魚,有人釣上半天也沒有收穫,但是還是樂此不疲。大多數釣魚的人都喜歡野釣,因為可以一些從沒有見過的魚。釣魚最大的樂趣,莫過於釣到大魚,或者釣到一些從未見過的未知魚種。遼寧省一位釣友在網絡上發布了這樣一張照片,照片中這位釣友手拿著一條全身藍色的怪魚,顏色非常好看。看起來有點像是鯽魚,可是鯽魚有藍色的嗎?
  • 這種魚你們見過嗎,你們那裡叫啥名字?
    這幾天突然有養觀賞魚的想法,因為想養的面積大點,就整了個刮刀布魚池,按陽臺的面積,設計了一個長1.7米寬0.9米高0.3米,也不知道這個規格合不合適,第一次整這玩意。只放了一點點水先用來泡下池,清洗一下,過段時間,放水草,石頭,躲藏等,等把水草和生態養活了,再放魚。
  • 1935年我國為滅蚊引進「大肚魚」,後在國內泛濫,如今怎樣
    上世紀30年代,我國引進了一批「大肚魚」,目的是為了消滅蚊子。後來事實證明,這一物種泛濫成災,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吃都吃不及。為什麼這樣呢?因為這一物種破壞了當時的生態環境,人們沒有及時的調整和治理。雖然這一物種在滅蚊方面上有好處,但是過度就不好了。
  • 美國的噩夢:在美國水域泛濫成災的中國「四大家魚」
    1、人為捕撈眾多  如果問鯉魚最強的「天敵」是什麼,毫無疑問是人類了,鯉魚是中國餐桌上傳統的美味佳餚,每個人看見鯉魚的第一反應就是「紅燒」還是「清燉」,大量的捕撈者導致野生流域的鯉魚也是越來越少,幾十年前黃河裡還能捕撈到一米多長的大鯉魚,現在一尺長得都很難見到,一個在歐美泛濫成災的魚類,在中國硬生生的被吃成了需要大量人工養殖的地步
  • 原產越南「鉛筆魚」,在越南可超1米,現已在廣東出現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發展,物種也有全球化的趨勢了,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變得越來越多,這些外來物種,也隨著人類的腳步,來到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地區,中國是越南最大的貿易夥伴,自然也有許多越南的物種來到中國。也是來自越南地區,它在越南體長可以超過1米,來到中國後,也十分危險,有泛濫成災的風險。
  • 這麼大的仙人掌你們見過嗎?值錢嗎?
    昨天下午跟同事一起去一個朋友鄉下親戚的魚塘釣魚,我開始選址在池塘入水口處釣了大概半個小時,沒有任何反應,就換到池塘右側排水口位置釣,果然沒多久就有魚吃口了,1個小時左右就釣了2條2斤多的草魚(一直在專心釣魚,所有就沒有拍圖片),釣第二魚的時候,由於起鉤時草魚在水裡掙扎,嚇的水裡大片白鰱魚集體「躍龍門」,從這之後1個多小時就再也沒有魚吃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