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產越南「鉛筆魚」,在越南可超1米,現已在廣東出現

2020-09-24 寰宇日誌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隨著全球一體化的發展,物種也有全球化的趨勢了,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變得越來越多,這些外來物種,也隨著人類的腳步,來到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地區,中國是越南最大的貿易夥伴,自然也有許多越南的物種來到中國。

比如越南的羅氏沼蝦,巴沙魚等等,都被我國引進,而我今天要介紹的這種魚,也是來自越南地區,它在越南體長可以超過1米,來到中國後,也十分危險,有泛濫成災的風險。


原產越南的「鉛筆魚」,在越南體長可超過1米

今天要介紹的這種魚,叫做小盾鱉,鱧科鱧屬的一種魚類。俗稱多曼魚,魚虎,大鉛筆,等等,幼魚時體側則有兩條黑色縱帶中間呈橘色,成魚時體側有一寬黑縱帶,仿佛鉛筆一般,因此有了這個名字。

鉛筆魚的原產地是東南亞地區,印度、緬甸、越南、泰國、 馬來西亞等國家都有它的存在,主要棲息在水塘、池沼及溪流緩水域,捕食魚類、蝦類、水生昆蟲、青蛙和鳥類,這是一種生存能力十分強的魚類,它可以在非常汙穢的環境中生活,並且生存速度也非常快,它最大體長超過1m,體重可達20kg以上,是生長最快的種類之一。

鉛筆魚引進廣東,看見千萬別靠近

鉛筆魚強大的生存能力和生長能力,都使得它在很多國家都十分受歡迎,許多國家都會引進這種魚進行養殖,生長速度快,個體大,肉質潔白細嫩,都是鉛筆魚的優勢,因此我國也在1986年引進這種魚進行養殖。

如今在中國,廣東地區是它的主要分布地帶,但是鉛筆魚卻並未在中國大受歡迎,許多人都不接受這種來自東南亞的魚類,主要是擔心它的衛生問題,這是一種可以在汙水中生存的魚類,很多人擔心它的生存環境不夠衛生。而如今這種魚也逐漸造成了一些生態問題。

隨著廣東地區養殖這種魚,一部分魚逃逸到了野外地區,這是一種攻擊性非常強的物種,它有著護卵和幼體的習性,如果將誰認為是敵人,就會攻擊它,並且會捕食土著種類,導致一些本土魚數量銳減,影響當地的物種多樣性。

除此之外,鉛筆魚對於人類來說,也存在著很大的威脅,它會襲擊人類,親魚會攻擊接近魚巢的人類,曾有遊泳者因太靠近卵和幼魚而被襲擊造成傷亡的記錄,因此如果在野外看見這種魚,千萬不要靠近,以免被它傷害。對於這種魚,你們是怎麼看待的呢?是否有見過這種魚?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每天分享更多各個國家的小知識和奇聞異事,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或者分享給更多的人,也可以關注看到更多文章!

相關焦點

  • 廣東人都不吃的「垃圾魚」,到了越南卻成了寶貝,吃法實在太花了
    相信大家對廣東人這個詞彙並不陌生,前幾年的時候網際網路就爆出「廣東人吃福建人」的趣事,雖然說並非真實,但是可以見得廣東人到底有多能吃,而且聽說以前的廣東人吃的那叫一個野,不管是天上飛的還是海裡遊的,沒有一個能夠逃脫廣東人的掌心,當然,除了辣椒是例外的。
  • 越南官員說「中國產魚油有害」是謠傳
    新華網北京1月14日電 據新華國際客戶端了解,越南衛生部食品安全局日前表示,經實驗證明,魚油保健品能溶解泡沫塑料的特性源於其加工工藝,這一特性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因此,近日社會上流傳的「中國產魚油保健品因可以溶解泡沫塑料而對人體有害」的說法不正確。
  • 「越南魚王」引進中國,卻意圖泛濫起來,如今已「霸佔」長江流域
    每一個生態環境都是一個地區千百萬年來的生態淘汰決定的,都是「適者生存」下結果,是能夠與這個地域的自然水文和諧共處是當地物種的使命,並非說就只有這些物種能夠在這些地方生存,而是這些生物已經和諧構築成一個和自然完美適應的生態鏈,能夠循環發展,生生不息,但這樣的生態鏈其實也是脆弱的,一旦有更加強力的動物出現
  • 「越南魚王」引進中國後,卻想獨佔中國水域,如今已佔領長江流域
    然而這樣的生態鏈是脆弱的,一旦有著更為強大的動物出現,就會破環千百年沉澱而形成的生態鏈。澳大利亞的野兔,美國的野豬就是這種情況的體現,而如今國內也有著這樣一股小型的生物入侵,這個物種已經佔領了長江流域,你知道這個物種是什麼嗎?這個入侵我國水域的物種就是越南的「魚王」巴沙魚,巴沙魚原產於越南的湄公河,是越南國家的二級保護物種,它還有著中文稱號——博氏巨鯰。
  • 越南榴槤產地在哪裡 慶和省慶山縣是越南最有名的榴槤
    越南榴槤產地在哪裡 慶和省慶山縣是越南最有名的榴槤時間:2018-11-03 20:21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越南榴槤產地在哪裡 慶和省慶山縣是越南最有名的榴槤 榴槤的產地十分有限而且集中,越南也是榴槤的出產地之一,那麼,越南榴槤產地在哪裡?中國有種植榴槤嗎?
  • 越南巨蝦泛濫,釣魚沒有釣蝦刺激!
    國內幾乎不會有什麼蝦泛濫,不管是小龍蝦,基圍蝦,還是海蝦,都不可能出現泛濫的情形。一是越南泛濫的大蝦而有一種巨蝦,原產於泰國和緬甸,卻在異國他鄉越南泛濫成災,也在這裡真正的聲名鵲起,名聲大噪,這就是鼎鼎大名的羅氏沼澤巨蝦。不知道是越南的湄公河成就了它,還是它成就了越南的湄公河旅遊,如今越南已經將湄公河釣蝦旅遊項目包裝得越來越成熟。
  • 颱風凱薩娜將登陸越南 對廣東影響趨於減弱[組圖]
    圖片說明:「凱薩娜」未來24小時大風預報圖   東方網9月29日消息:據廣東省氣象臺消息,強熱帶風暴「凱薩娜」於28日加強為颱風,29日上午8時,「凱薩娜」中心位於北緯15.5度,東經109.4度,也就是在海南省三亞偏南方約260公裡的南海中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2級,達到35米/
  • 越南國家概況
    2006年10月率團出席中國—東協建立對話關係15周年紀念峰會暨中國—東協博覽會並順訪廣西,2007年10月出席第四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並順訪廣西、雲南,2008年10月正式訪華並出席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2009年4月來華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09年年會並順訪廣東、香港、澳門;10月出席第十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並順訪四川、重慶。2010年4月出席上海世博會開幕式並順訪上海、江蘇、浙江。
  • 中國的十二生肖傳入越南後,越南有了貓年
    關於貓,最早可回溯至七千年前的埃及:1922年,大英埃及考古學院,在古埃及劃分的上埃及地區,進行發掘,在巴達利找到了距今7000年的貓骸骨。正因為埃及早就有貓了,所以古埃及的十二生肖裡就有貓,而且還有大貓——獅子。
  • 英國遊客去越南旅遊不戴口罩,現已被確診,當地女售貨員也被感染
    英國遊客去越南旅遊不戴口罩,現已被確診,當地女售貨員也被感染。大家都知道因為新冠肺炎,所以今年旅遊業受到了不小的打擊,景區一向都是人群密集的地方。如今雖然國內部分景區已經開始接待遊客,但也要嚴格把守,而且嚴格控制遊客人數。國內對於旅遊景區的把控還是很嚴格的,但國外就不一定了。
  • 越南這一種魚泛濫求助中國吃貨,中國吃貨仔細一看後:告辭
    ,越南這一種魚泛濫求助中國吃貨,中國吃貨仔細一看後:告辭!,這種魚的其實無毒,但是生存能力非常的強,甚至是離開水曬幾天的太陽都不會死,在以前的作用是用來淨化魚缸的水質用的,原廠地是南美洲,但是這種魚一旦入侵,那將是對當地生物的一種毀滅性打擊。
  • 越南「蝦王」入侵長江,在越南各個超過一斤,來中國卻活不過童年
    越南「蝦王」入侵長江,味道鮮美大受歡迎除了小龍蝦外,還有一種外來物種、泰國等國家都有分布,在當地非常受歡迎,並因為其味道鮮美,和可以超過1斤的個頭,被人們稱為「淡水蝦王」,中國也引進了這種蝦類,在中國南方地區,比如廣東,有養殖羅氏沼蝦,而它逃逸到野外後,在長江地區也出現了野生蝦。
  • 越南鯰魚(巴沙魚)在歐洲市場的遭遇
    2010年,WWF將越南鯰魚列入「紅名單」,ASC認證的實施(1)背景介紹:WWFWWF,是一個非政府組織。該節目對越南鯰魚的抹黑、誹謗,導致越南鯰魚在北歐的銷量暴跌,尤其是在德國。很多大型連鎖零售超市停售越南鯰魚。「在德國,沒人再去購買這種魚。」該節目向觀眾介紹稱:越南鯰魚養殖在充滿工業汙染的水中,大量使用抗生素,鯰魚密集地生長在很狹窄的空間裡,宰殺過程非常殘忍,運輸時像承受酷刑,其飼料、養殖、加工的過程皆不利於環境保護,工人像奴隸一樣被對待。
  • 最成功的入侵物種,中國吃貨無人敢吃,可在越南卻吃到幾乎滅絕
    可除了這些之外,其實世界各地還有很多的物種入侵,當然我們中國也是有這樣的現象,不過由於中國號稱吃貨的天堂,所以絕大部分的外來入侵物種在中國的壽命幾乎超不過第二天,就比如小龍蝦和非洲牛蛙。對其中之一就有一種名叫非洲大蝸牛的外來物種,它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廣東等沿海地區。
  • 最成功的外來入侵物種,中國吃貨無人敢吃,可在越南卻很多人在吃
    可除了這些之外,其實世界各地還有很多的物種入侵,當然我們中國也是有這樣的現象,不過由於中國號稱吃貨的天堂,所以絕大部分的外來入侵物種在中國的壽命幾乎超不過第二天,就比如小龍蝦和非洲牛蛙。可凡事無絕對。小龍蝦和非洲牛蛙雖然在中國沒有很好的入侵成功,但有這麼一些生物就在中國入侵成功了。對其中之一就有一種名叫非洲大蝸牛的外來物種,它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廣東等沿海地區。
  • 2020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 11號颱風紅霞登陸越南最新消息!颱風...
    2020颱風紅霞最新消息:「紅霞」預計中午前後登陸越南中央氣象臺9月18日10時繼續發布颱風藍色預警:今年第11號颱風「紅霞」(強熱帶風暴級)的中心已於今天(18日)上午9點30分前後在越南順化省沿海登陸
  • 中國人不敢吃的「垃圾魚」,卻被越南人做成燒烤,一次抓5斤
    中國是一個吃貨大國,所以來到中國的入侵物種不算少,小龍蝦,牛蛙等等都是入侵物種,在澳洲泛濫成災的野兔,在丹麥泛濫的生蠔,都讓中國吃貨羨慕不已,如果在中國出現,可以吃到它們靠養殖為生。不過中國吃貨也不是都能發揮作用的,中國這麼多入侵物種當中,有一個「刺頭」,被中國人當成是垃圾魚,它可怕的外表,和難以下咽的味道,都讓中國吃貨接受不了,直呼這不是給人吃的東西,但在越南。
  • 越南發現一雌性斑鱉,重86公斤、長1米,瀕滅種群重燃一線生機!
    剩下的兩隻斑鱉在越南,但性別不明。如果說越南兩隻未知性別的斑鱉都是雄性,那斑鱉就會成為「殭屍物種」,可以說離滅絕只剩半步了。但「天無絕龜之路」!據英國《衛報》報導,越南河內山西市社(Son Tay)的東莫湖(Dong Mo Lake)於2020年10月捕獲了一隻斑鱉,經過DNA檢測後確認為雌性,體重為86公斤,體長1米,殼長99.5釐米,寬75.5釐米,身體健康且強壯。
  • 越南(上):美國為何發動越南戰爭
    大家都知道,越南戰爭是美國打得最失敗的一場戰爭,在這場戰爭中,美軍死亡了5.8萬人,負傷了約30萬人,因為這場戰爭美國經濟還出現了大幅滑坡,其霸主地位遭到沉重打擊,甚至還導致美國在冷戰中,陷入了被動局面。對此,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便評論稱:「越南戰爭就是一場悲劇,美國根本不應該闖進去。」
  • 中國人也不敢吃的「垃圾魚」,卻被越南人搞定,花式吃法讓人佩服
    」,吃貨束手無策這種中國人也沒有辦法解決的外來入侵物種就是清道夫,雖然它是一種魚,但是中國吃貨對著它也下不去嘴,因此這麼多年來,也只能任由清道夫在我國泛濫成災,釣友釣到這種魚,一般也是就地掩埋,根本沒人想要吃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