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控制蚊患引入中國,卻導致本土魚險些滅絕,如今已入侵世界各地

2021-02-10 三農觀察
點擊藍色字免費訂閱,每天收到這樣的好信息

大自然實在是太神奇了,它孕育了各種各樣的生物。有的生物長得特別奇怪,一般膽子小的人看了就會嚇一跳,有些生物長得特別可愛,經常被人們當作寵物。無論是哪一種生物,對於大自然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食物鏈系統中只要缺少了一環,其他的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各個國家都會出臺相應的保護措施,來保護那些瀕臨的物種。但是物種都具有自己的地域性,一旦強行搬到其他的地方,很可能就會造成物種入侵,破壞原有的生態環境。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一種魚,在1913年為控制蚊患引入中國,卻導致本土魚類險些滅絕,如今已成為全球入侵物種。



這種魚就是大肚魚,聽到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已經猜到了,這種魚的肚子特別大,是的您猜的沒錯,這種魚最大的特點就是肚子對於身體來說出奇的大。這種魚看起來有些討巧,它們的頭很小,看上去感覺尖尖的,尾巴也長得比較細長,相對於背鰭和腹鰭來說,尾鰭要稍大一些。它們的肚子高高的隆起,看上去就好像中年男人的啤酒肚一樣,給人的感覺特別不協調,但也正是因為這個特點讓它看上去比較有意思。



這種魚並不是中國的本土魚類,而是在1913年從美國引進的。那個時候國內的蚊患特別嚴重,大家都知道蚊子是一種害蟲,每當夏天的時候就會叮咬人和其他的動物,靠吸食人和其他動物的血液來生活。蚊子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它在吸食血液的過程中會傳播各種傳染病,所以蚊患成為了很多國家最頭痛的問題,而大肚魚特別喜歡吃蚊子的卵,能夠有效的減少蚊子的數量,於是大肚魚在1913年為了控制蚊患而引入了中國。



大肚魚的生存能力特別強,即使在有汙染的水域裡面也能夠生長,而且這種魚的繁殖速度特別快,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夠擴充到很大的數量。大肚魚自從被引進了中國之後,雖然滅蚊的效果很好,但是它們旺盛的生命力和極快的繁殖速度,卻導致本土魚類險些滅絕。由於大肚魚的滅蚊能力確實很強,所以現在已經被引入到了全世界各地,但是跟中國的情況一樣,引入到當地之後,沒有天敵存在,導致它們肆無忌憚的繁殖,如今已成為了全球入侵物種,成為了很多國家頭痛的問題之一。



看到這裡,您是不是對大肚魚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呢?歡迎您在文章下方留言,說出自己的觀點。


鼓勵作者

相關焦點

  • 曾經的「滅蚊能手」,現在竟淪落為「入侵物種」,究竟為何?
    儘管近些年由於化肥農藥的濫用,它們在很多地方已不多見,但這依舊否認不了它們是入侵物種的事實。在2016年我國環境保護部公布的《第四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中,食蚊魚赫然在列,可見它的危害並不小。食蚊魚原產於美國,因喜吃蚊子幼蟲而得名。20世紀初,北美開始利用食蚊魚進行滅蚊,隨後食蚊魚被作為滅蚊手段而引進到世界各地。
  • 原產南美的食蚊魚,本來是滅蚊高手,為啥如今卻在中國泛濫成災?
    物種入侵事件,在這個年代並不少見,如今是一個全球一體化的時代,各國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多,這也導致了物種入侵事件的不可避免,很多過去因為地緣隔離,很難到別的地區的物種,都跟隨著人類的交通工具被引進其他地區。
  • 食蚊魚入侵全球:是「天使」還是「惡魔」?它就在你家樓下水域內
    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一種以蚊子為食的魚類。蚊子的幼蟲生活在水中,食蚊魚滅殺蚊子幼蟲孑孓(jié jué)的方式能夠減少蚊蟲的數量,從而在世界上推廣。通過較長期馴育和適應, 食蚊魚開始廣泛移植至中國南北許多省市。
  • 原本在我國泛濫的食蚊魚,現如今怎麼樣了?
    這個數字令人非常振奮,它說明食蚊魚能夠有效地控制一個水域中蚊子的種群大小,而它比使用化學藥品的方法既經濟又安全。儘管有些國家還引進了一些其他種類的小魚滅蚊,但難以撼動食蚊魚的地位,這不僅僅是因為它在控制蚊子方面表現出色,更因為它很容易適應世界上許多地區的環境條件。
  • 食蚊魚是入侵物種?官方:適量投放(圖)
    市水務局告訴本報記者,相關專家表示,食蚊魚為暖水性小型魚類,原產北美洲,1924年由菲律賓引進我國,在杭州西湖放養,後來其棲息地不斷擴大,目前已廣泛分布於我國長江以南各地區,在廣州及珠三角地區成為「定居者」已數十年。而這次投放於廣州相關水體中的食蚊魚,來源於廣州周邊地區,並非從國外引進,也就是說,食蚊魚對於廣州市的水體生態系統而言,是本來已經存在的,並非新的入侵物種。
  • 因滅蚊而引進的「食蚊魚」,如今好心辦壞事,泛濫在中國多地水塘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最受外來物種危害的國家,就目前常見的外來物種,中國就發現了29種,並且平均每年遞增小1-2種。而這些外來物種會因為對生態系統的破壞性導致人類社會產生損失。當中比較出名的就是前蘇聯,1925年前蘇聯從義大利引入食蚊魚,並在當地發揮了不小的作用,所以目前在俄羅斯索契也還存在一個「食蚊魚雕像」,用來紀念這個「滅蚊英雄」。
  • 蚊子殺手「大肚魚」,一天能吃2000蚊子幼蟲,為何被列入黑名單?
    如今,外來物種在世界各地泛濫,許多國家每年你都要花費巨量的資金用來治理入侵物種的問題。很多入侵物種,最早都是由國家引起,有一些是作為經濟物種引入,在偶然情況下進入自然環境,然後泛濫成災,比如我國的福壽螺。
  • 世界最嚴重十大外來物種入侵,亞洲鯉魚都排不上名,你肯定吃過!
    目前中國確認的外來入侵物種已達544種,其中大面積發生、危害嚴重的達100多種,物種入侵涉及森林、水域、溼地、草地、農牧區和城市居民區等幾乎所有的生態系統,很多人都認識不到物種入侵的嚴重性,今天小編盤點史上以來最嚴重的10次物種入侵如今全球都面臨著或多或少的物種入侵,說起最嚴重的植物入侵當數
  • 抗蚊「鬥士」還是入侵物種
  • 中國為滅蚊引進「食蚊魚」,如今卻四處泛濫,吃貨們都拿它沒辦法
    在1911年時首次將食蚊魚從美國引入臺灣,但因為距離遙遙,在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就只剩下了100多隻小魚存活,但因為小魚的繁殖能力強,很快就在臺灣泛濫。第二次是在1924年,由菲律賓贈送的一批食蚊魚,第三次在1926年,也是美國送來的食蚊魚,但在這之後就再也沒有引進過食蚊魚了,因為食蚊魚已經適應了中國的環境,而且食蚊魚的繁殖速度非常的快,加上在中國食蚊魚並沒有天敵,因此食蚊魚迅速就在中國泛濫。這時候肯定有很多人都會想起中國吃貨。
  • 食蚊魚論
    食蚊魚論作者:咬你一口原文來自環境與生活廣州投放  尤需謹慎    2003
  • 20世紀初,我國引入食蚊魚治蚊,現在卻泛濫成災吃貨也沒辦法
    我們人類對於自然,自然是希望其中的物種越多越好,比如原產巴西的水葫蘆,因為其美麗的外表,被國人引入種植,但水葫蘆進入了我國,因為沒有其他物種的制約,加之環境適宜,其大肆瘋長,不僅造成多數本土原生物種滅亡,就連人類的生活空間也被侵佔。20世紀初,那時環境生活環境還很惡劣,科學技術也不發達,國內多發瘧疾等蚊蟲傳播的疾病。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食蚊魚被引入到了國內。
  • 中國東部人民的美味,麥穗魚為何在雲南成入侵物種,並且泛濫歐洲
    所以麥穗魚在引入一定區域後,短期內,可建群並擴散至其他區域。麥穗魚雖然善於捕食蚊幼,但是也會消耗大量的餌料食物,同時還吞食魚卵,通過競爭餌料、捕食魚卵,因為在雲南並不存在天敵,麥穗魚直接損害土著魚類種群的繁衍。雲南的滇池、洱海和撫仙湖就有多種土著魚類因麥穗魚等入侵種而日趨減少或瀕臨滅絕。
  • 中國曾引進的「大肚魚」如今億泛濫成災,各路吃貨都拿它毫無辦法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現在很多人在閒暇之餘喜歡去河邊釣魚,在河邊你是否常常見到一種體型小又扁長,但是肚子很大的小魚,這種小魚叫做食蚊魚,也叫大肚魚,是一個在中國南北省市中都可以看到的一個物種,應該很少有人知道這種魚不是產自我國,而是一種入侵物種。
  • 美國魚類入侵中國,明明是「蚊子殺手」,為何還是人人喊打?
    我們都知道,隨著人類交通工具的發展,從前遠隔重山,在大洋彼岸的一些物種,就容易隨著人類的腳步傳播到世界各地。舉個例子,一種美國魚類,就不知道怎麼的進入了中國的水域當中。這種魚就是大肚魚,學名叫做食蚊魚。這種魚類原本生活在美國的東南部,是一種以水體中的蚊子卵為食的魚類,在上世紀,中國的臺灣省引進了這種魚,而後日本和中國的香港,也引進了食蚊魚來處理蚊患。
  • 「食蚊魚」如今在中國泛濫,吃貨拿它們束手無策,它還是魚類天敵
    今天小編向你們介紹魚。這也是蚊子的天敵,是吃蚊子的魚。顧名思義,不能輕視能吃蚊子魚、吃蚊子的魚的驅蚊能力。吃蚊子的魚是外來種,是為了驅除蚊子而引進的,但是吃蚊子的魚現在在我國很普遍,不能吃東西。蚊香魚的危害蚊香魚作為外來種,是中國從美國引入國內的,1911年導入臺灣,1924年進入內陸,在很多省市自然繁殖。
  • 「食蚊魚」在中國泛濫,吃貨拿它們沒辦法,美國人:你也有今天
    現如今,隨著旅遊業的發展,我們對其他國家已經並不陌生了,以前我們為之嚮往的旅遊景點,現在都能親自去到遊玩。無論是法國的浪漫、紐約的繁華、日本的櫻花都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還能結識許多外國朋友,可謂是很有意義的事情了。
  • 600多種物種入侵我國,你以為很遙遠?它就在你家樓下水域內
    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盤點中國5種來勢洶洶的入侵物種,第3種就在我們身邊
    雀鱔,是北美或中美等地區特有的生物,中國著名的入侵物種之一,生性十分兇悍,幾乎會對河流裡的任何魚類發起攻擊,成年的雀鱔身長甚至能夠達到3米以上,現被列為「世界十大最兇猛的淡水魚」之一。非洲蝸牛,屬於中大型的蝸牛物種,被列為中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食性雜而廣泛,甚至會蠶食紙張與同類屍體,且具有極高的繁殖能力,一次可產下數百顆的卵,在我國,嚴重危及蔬菜等農作物的生長。亞洲虎蚊,又稱作白紋伊蚊,是起源於東南亞國家的雙翅目蚊科生物。如今卻成了中國最為常見的入侵生物之一,現今幾乎遍布在我國各個家庭之中,就潛伏在我們身邊。
  • 曾為滅蚊子而引入我國,一天能吃2千隻孑孓,如今在南方卻泛濫
    可後來的事情證明,雖然有一定的作用,但這些天敵的引入還帶來了一定副作用。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這樣的物種,曾為滅蚊子而引入我國,一天能吃2千隻孑孓,如今在南方卻泛濫。這就是食蚊魚,又叫大肚魚、柳條魚,食蚊魚為溫暖性小型魚類,基本上只要有淡水的地方,都可以生存,即使是稻田裡的水很淺的時候,也可以生存。而且它們是成群地在水的表層活動,行動上也是非常的活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