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蚊魚是入侵物種?官方:適量投放(圖)

2020-12-05 人民政協網

  市水務局

  適量投放不影響生態

  針對向水體投放食蚊魚滅蚊可能會造成生態影響的疑慮,市水務部門昨日向本報表示,本次投放食蚊魚主要是根據防控登革熱疫情的嚴峻形勢和分布範圍,選擇部分湖泊、水塘等適量投放,通過食蚊魚攝食水體中的伊蚊幼蟲孑孓,是防蚊滅蚊的方法之一。「並且這個措施是按照愛衛辦有關滅蚊的指引做的,應該是安全的。」相關處室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但是其依然沒有回應「本地和尚能念經,為何請外來殺手?」的疑問。

  市水務局告訴本報記者,相關專家表示,食蚊魚為暖水性小型魚類,原產北美洲,1924年由菲律賓引進我國,在杭州西湖放養,後來其棲息地不斷擴大,目前已廣泛分布於我國長江以南各地區,在廣州及珠三角地區成為「定居者」已數十年。而這次投放於廣州相關水體中的食蚊魚,來源於廣州周邊地區,並非從國外引進,也就是說,食蚊魚對於廣州市的水體生態系統而言,是本來已經存在的,並非新的入侵物種。實際上,食蚊魚在廣州及珠三角地區的河溝、湖泊、水塘中大量存在,近幾年來有不少龜鱉、熱帶魚養殖者收購野外捕撈的食蚊魚作為飼料魚。

  食蚊魚成年個體體長4~6cm,卵胎生,主要食物為水生的昆蟲幼蟲,當水溫適宜時,每條魚一晝夜可吞食蚊子幼體40~100隻,最多能吞食200多隻。利用食蚊魚滅蚊,能把蚊子幼蟲消滅在水體裡,可有效地控制蚊子的孳生。

  「食蚊魚在廣州已經本地化了,不能作為外來物種了。」市水務局相關處室負責人表示,據了解,早在2006年,廣州也曾向公園等水體投放過食蚊魚來滅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迄今為止尚未觀察到對生態所產生的負面影響。

  市城管局

  生物防治效果最好

  針對食蚊魚破壞生態平衡的質疑,市城管委負責人表示,目前確實有區街為了滅蚊在河湖湧放養食蚊魚,數量約有兩千萬條,通過食蚊魚滅殺蚊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實際上自然界食蚊的物種並不只有一種,除了食蚊魚外,還有多個物種都會吃蚊蟲,正是這些物種,組成了自然界對蚊蟲的生物消殺。」負責人稱,生物防治是效果最好的。至於會否引致生態失衡,負責人稱現在談論為時過早,還需要時間觀察,但因為是自然界物種的生態食物鏈行為,所以自然界也會有自我調節,未必會破壞生態平衡。 (文/記者全傑 通訊員成廣偉)

  產地:原產美國東南部、墨西哥和古巴,因對消滅瘧蚊及其他蚊子的幼蟲有一定作用,耐汙染,適應力強,繁殖能力高,被引進到世界各地作滅蚊用途。

  戰鬥力:食蚊魚成年個體體長4~6cm,主要食物為水生昆蟲幼蟲,水溫適宜時,每條魚一晝夜可吞食蚊子幼體40~100隻,最多達到200多隻。

  影響:香港和臺灣地區早年也曾引入,後對本地青鱂魚等物種生存造成影響。食蚊魚因與各地原生魚類進行競爭,破壞生態平衡而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世界百大入侵物種。在澳大利亞,食蚊魚對當地的魚和青蛙造成的巨大競爭,被認為造成布裡斯班附近的亞熱帶河流中彩虹魚的絕種。

 

相關焦點

  • 食蚊魚論
    食蚊魚論作者:咬你一口原文來自環境與生活廣州投放  尤需謹慎    2003
  • 抗蚊「鬥士」還是入侵物種
  • 食蚊魚入侵全球:是「天使」還是「惡魔」?它就在你家樓下水域內
    通過較長期馴育和適應, 食蚊魚開始廣泛移植至中國南北許多省市。食蚊魚在水域內大量吞食浮遊生物和蚊蟲的幼蟲,造成靠這些食物生長的本土魚類食物減少,從而本土魚類大量減少。 入侵物種通過物種間競爭、捕食以及對生存水域環境的破壞等影響到當地的水生生態系統,使一些當地土著魚類瀕臨滅絕,對當地的生物多樣性產生了極大的危害。 在食蚊魚沒有入侵之前,一些本土小型魚類水域內有很多,現在很少看到。
  • 原本在我國泛濫的食蚊魚,現如今怎麼樣了?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國際紅十字會向美國政府提出了一個非同尋常的請求:向義大利和西班牙運送一批食蚊魚。於是,一批接一批的食蚊魚被投放到這兩個國家的各個水域。沒想到,奇蹟發生了!兩年後,義大利和西班牙根除了瘧疾。食蚊魚在這兩個國家首戰告捷後,又繼續向世界各地進軍,先後被引人到前蘇聯、加拿大。
  • 原產南美的食蚊魚,本來是滅蚊高手,為啥如今卻在中國泛濫成災?
    物種入侵事件,在這個年代並不少見,如今是一個全球一體化的時代,各國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多,這也導致了物種入侵事件的不可避免,很多過去因為地緣隔離,很難到別的地區的物種,都跟隨著人類的交通工具被引進其他地區。
  • 因滅蚊而引進的「食蚊魚」,如今好心辦壞事,泛濫在中國多地水塘
    當中比較出名的就是前蘇聯,1925年前蘇聯從義大利引入食蚊魚,並在當地發揮了不小的作用,所以目前在俄羅斯索契也還存在一個「食蚊魚雕像」,用來紀念這個「滅蚊英雄」。,最早是1911年從夏威夷引進600尾食蚊魚到臺灣,而第二次是1924年的時候從菲律賓引進到上海,1926年又從美國引進一批,所以上海郊區小河,池塘中有這著自然生長的大量食蚊魚,也廣泛一直到南北各個省市,為滅蚊大業做出貢獻。
  • 成都9歲女孩逮回食蚊魚飼養 目睹其吞食幼魚過程
    活水公園:清理河道撈出單養 政協委員:外來生物嚴重威脅成都生態    21日,本報曾報導新都出現了魚中殺手——食蚊魚,這種魚體形不大,但卻是全球最危險的100種外來物種之一。
  • 「食蚊魚」在中國泛濫,吃貨拿它們沒辦法,美國人:你也有今天
    「物種泛濫」是現在許多國家都極為頭疼的事情,但是大多數物種在我們中國都翻不起風浪。就比如丹麥苦惱已久的生蠔「入侵」,在我國就成為了燒烤的必備食物。而像牛蛙和小龍蝦這些更不用多說,一個是下酒菜,一個的店鋪已經開始連鎖了。所以在別的國家看來,我們中國的吃貨是「全能」的,基本上一些讓人棘手的物種,吃貨們都能一一解決。
  • 中國為滅蚊引進「食蚊魚」,如今卻四處泛濫,吃貨們都拿它沒辦法
    雖然滅蚊魚的體型比較小,但是你可不要小看它的滅蚊能力,一條成年的食蚊魚一天能吞噬2000隻左右的蚊子幼蟲。不過滅蚊蟲雖然在滅蚊方面有著不俗的實力,但並不招人喜歡,因為滅蚊魚是屬於外來物種,原本在中國是沒有滅蚊魚的存在的,但因為世紀初我國科技並不發達,國內發生了許多瘧疾等蚊蟲傳播疾病,因此我國就向國外引進了滅蚊魚,而且中國不只有一次引進了食蚊魚。
  • 一直以為「食蚊魚」是滅蚊英雄,真相卻如此不堪!
    大約一個多小時後,起網——不出所料,捕獲很多河蝦,但多數是小蝦,然意外的是,裡面還有幾尾大肚魚!當時如獲至寶,因為依稀記得大肚魚便是食蚊魚!顧名思義,食蚊魚是喜歡吃蚊子的,當然不是吃成蟲的蚊子,而是幼蟲的蚊子。我們知道蚊子的幼蟲叫孑孓,孑孓必須生長在水裡,而水裡的食蚊魚便是孑孓的剋星。
  • 曾經的「滅蚊能手」,現在竟淪落為「入侵物種」,究竟為何?
    儘管近些年由於化肥農藥的濫用,它們在很多地方已不多見,但這依舊否認不了它們是入侵物種的事實。在2016年我國環境保護部公布的《第四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中,食蚊魚赫然在列,可見它的危害並不小。食蚊魚原產於美國,因喜吃蚊子幼蟲而得名。20世紀初,北美開始利用食蚊魚進行滅蚊,隨後食蚊魚被作為滅蚊手段而引進到世界各地。
  • 20世紀初,我國引入食蚊魚治蚊,現在卻泛濫成災吃貨也沒辦法
    我們人類對於自然,自然是希望其中的物種越多越好,比如原產巴西的水葫蘆,因為其美麗的外表,被國人引入種植,但水葫蘆進入了我國,因為沒有其他物種的制約,加之環境適宜,其大肆瘋長,不僅造成多數本土原生物種滅亡,就連人類的生活空間也被侵佔。20世紀初,那時環境生活環境還很惡劣,科學技術也不發達,國內多發瘧疾等蚊蟲傳播的疾病。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食蚊魚被引入到了國內。
  • 600多種物種入侵我國,你以為很遙遠?它就在你家樓下水域內
    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第四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發布
    本報訊 環境保護部與中國科學院近日聯合制訂並發布《中國自然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四批)》,指導相關部門和地方防控外來入侵物種。  據了解,第四批入侵物種共18種,包括長芒莧、垂序商陸、光莢含羞草、五爪金龍、喀西茄、黃花刺茄、刺果瓜、藿香薊、大狼杷草、野燕麥、水盾草、食蚊魚、美洲大蠊、德國小蠊、無花果蠟蚧、棗實蠅、椰子木蛾、松樹蜂。
  • 從美國引進的「食蚊魚」,如今已在國內泛濫,吃貨們也束手無策
    每到假期來臨之前,人們就會挑選自己心儀的景點,之後帶上家人或者朋友,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這時候大部分都會挑選一些山清水秀的地方,好好地領略一下大自然的美好,而主打原生態主題的景區就會備受人們歡迎,不過每每來到這些地方的時候,就會發現很多問題,比如物種單一且泛濫。
  • 為控制蚊患引入中國,卻導致本土魚險些滅絕,如今已入侵世界各地
    無論是哪一種生物,對於大自然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食物鏈系統中只要缺少了一環,其他的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各個國家都會出臺相應的保護措施,來保護那些瀕臨的物種。但是物種都具有自己的地域性,一旦強行搬到其他的地方,很可能就會造成物種入侵,破壞原有的生態環境。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一種魚,在1913年為控制蚊患引入中國,卻導致本土魚類險些滅絕,如今已成為全球入侵物種。
  • 俗稱「大肚魚」,嗜食蚊子幼蟲,經3次才引進我國,如今泛濫成災
    估計很多人也對於小龍蝦有所了解,最初的時候它是一種讓農民很頭疼的入侵物種,這種生物對水稻的生長危害不小。但是因為後來有吃貨發現小龍蝦肉質鮮美,逐漸就不討厭它了,並且還因為市場需求大,很多的農民開始養殖小龍蝦,而每年這個時候就是小龍蝦大量上市的季節了。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另外一種入侵物種,它在廣大的農村地區也很常見,可以說是已經泛濫了,它就是俗稱「大肚魚」的一種普通淡水小魚。
  • 引進清道夫魚造成物種入侵,現在卻妄圖讓它來改善水質?那可真行
    談到清道夫,很多魚友的臉色馬上就變。有人說:清道夫能夠清理魚缸,那麼放生清道夫,可以使水質得到改變,可以使水域環境變好。先不說淨化水質的問題,我們來了解一下生態系統物種的多樣性。物種多樣性是為了什麼?最早最早,地球還是一片荒蕪。而現,地球則是一片生機。
  • 這十種魚因為生存能力太強淪為不受待見的入侵魚!
    這十種魚因為生存能力太強淪為不受待見的入侵魚!你們對魚類有什麼樣的了解呢?你們喜歡魚類嗎?聽說世界上還有有一些外來入侵魚類呢?下面小編盤點了世界十大外來入侵魚類,它們競爭力強,繁殖迅速,趕緊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吧!
  • 食蚊魚一天能吃2000條蚊子幼蟲,懷卵量10萬枚,可能嗎?
    連它們的名字都和蚊子有關,被人們稱之為食蚊魚。因為昨天養魚老道寫了一篇關於小麥穗魚的文章,很多魚友問道,它們就是傳說中的食蚊魚嗎?其實不是的,食蚊魚和小麥穗魚,那可是沒有半毛錢關係,它們和魚友們經常飼養的孔雀魚,倒是有點近親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