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全國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回顧

2021-01-08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欒菲報導 6月29日,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18年6月全國主要天氣氣候事件:

  南方地區出現3次大範圍強降雨天氣過程

  6月,南方地區出現3次大範圍強降雨天氣過程,分別為5-9日、17-20日、24-28日。6月5日至9日,受颱風「艾雲尼」影響,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浙江南部、福建大部、廣東、海南等地累計降水量超過100毫米,其中廣東西南部、海南島東北部部分地區250~450毫米。6月17日至20日,西南地區東部至長江中下遊和江南地區累計降水量超100毫米,福建莆田局地達330毫米。6月24-28日,四川盆地西部、甘肅東南部、山東大部、江蘇東北部、安徽東北部及雲南東南部、廣西南部等地累計降雨量100~250毫米,局地達到250~460毫米。中旬以來的強降雨過程造成西南地區東部、江漢至長江中下遊和江南部分地區發生內澇、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災害。其中,6月17日至20日強降雨過程導致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9省(直轄市)37市(自治州)108個縣(市、區)123.5萬人受災。

  颱風生成和登陸個數均較常年偏多,初臺「艾雲尼」連續三次登陸

  6月,有3個颱風生成,較常年(1981-2010年)同期(1.7個)偏多1.3個;有1個颱風登陸我國,也較常年同期(0.63個)偏多。今年第4號颱風「艾雲尼」於6月6日6時25分前後登陸廣東徐聞(8級,20米/秒),6日14點50分前後再次登陸海南省海口市(8級,18米/秒),7日20時30分前後在廣東陽江沿海第三次登陸,成為1949年以來首個連續登陸我國3次的「初臺」。「艾雲尼」具有多次登陸、移速緩慢、影響時間長、累計雨量大、局地陣風風力大的特點。受颱風「艾雲尼」影響,6月5-9日,華南大部地區出現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南海西北部海域、廣東西南部沿海等地部分海域或地區風力有8-9級,陣風可達10-11級。

  內蒙古發生持續性氣象乾旱,草場受災嚴重

  6月1-23日,內蒙古地區大部降水量不足1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2~8成,局部偏少8成以上。同時,內蒙古地區平均氣溫普遍偏高1~2℃,局部偏高2℃以上。受溫高雨少影響,內蒙古地區大部氣象乾旱持續發展,中旬開始中旱以上面積呈顯著增加趨勢,23日達到最大,中旱以上面積為34.4萬平方公裡。24-25日,旱區大部出現10毫米左右降水,旱情略有緩和。

  6月下旬以來京津冀地區出現極端高溫

  6月20-28日,京津冀東南部普遍出現35℃以上高溫,尤其是27-28日有156站日最高氣溫超過35℃,其中50站超過40℃。同期,京津冀共有22站發生極端高溫事件,其中,河北無極(41.8℃)和元氏(43℃)兩站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

  強對流天氣影響範圍廣

  6月,新疆、西藏、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北京、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四川、重慶、雲南、貴州、湖北、湖南、江西、廣東等23省(區、市)局地遭受大風、冰雹、雷電等強對流天氣影響。其中甘肅、吉林和山東等地直接經濟損失達到2億元以上。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2018年6月(1-28日),全國共發布預警信息21449條,其中,國家級發布117條,省級發布917條,市級發布3410條,縣級發布17005條;包括紅色預警436條,橙色預警4353條,黃色預警12772條,藍色預警3828條,未知級別預警60條。國家級共發布預警提示117條,其中暴雨47條,地質災害22條,山洪災害21條,颱風11條,強對流6條,海浪3條,風暴潮3條,海外社會安全事件安全風險2條,海外自然災害安全風險1條,高森林火險1條。全國各省市縣共發布預警21332條,其中,雷電9306條,暴雨5191條,高溫2353條,大風1460條,冰雹800條,大霧696條,雷雨大風558條,其他968條。全國共發布預警21449條,其中氣象發布20918條、非氣象行業發布531條,非氣象行業包括國土434條,水利52條,林業22條,交通7條,海洋6條,住建6條,外交3條,人防1條。

(責任編輯:王美麗)

  

相關焦點

  • 宜春市2018年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報告(圖)
    月24日,宜春市政府新聞辦、宜春市氣象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宜春市2018年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回答了記者提問。  近年來,隨著全球變暖、厄爾尼諾等氣候事件影響,使得有些天氣氣候事件呈現一定的極端性特徵。
  • 中國氣象局公布2018年3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
    中國氣象報記者欒菲報導 4月3日,中國氣象局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2018年3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3月,全國平均氣溫歷史最高,全國平均降水量與常年同期持平。  2018年3月,全國平均氣溫7.0℃,較常年同期(4.1℃)偏高2.9℃。全國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4℃,其中新疆大部、內蒙古中西部、甘肅大部、寧夏、陝西中北部、山西大部和河北西北部等地偏高4~6℃,部分地區偏高6℃以上;全國其餘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低,黑龍江中部局部、西藏南部局部和雲南南部局部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0.5~1℃。
  • 中國氣象局公布2018年2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
    中國氣象報記者欒菲報導 3月2日,中國氣象局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2018年2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2月,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平均降水量偏少超5成。2018年2月,全國平均氣溫-2.0℃,較常年同期偏低0.3℃。
  • 中國氣象局公布2018/2019年冬季全國天氣氣候特徵
    中國氣象網訊 2月28日,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18/2019年冬季全國天氣氣候特徵,主要表現為:全國平均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全國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0次冷空氣過程影響我國。
  • 2006至2007年冬季六大主要天氣氣候事件
    新華網北京3月1日專電(記者樊曦、於文靜)中國氣象局1日公布了2006至2007年冬季六大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包括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高、部分地區出現大到暴雪、大霧和沙塵天氣。  據了解,這六大主要天氣氣候事件有:全國大部地區氣溫顯著偏高;部分地區出現大到暴雪使交通運輸及農牧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中東部地區多次出現大霧天氣,春運受到較大影響;長江以南地區多陰雨天氣;北方地區出現4次沙塵天氣;華北東部、西北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旱情持續或發展。
  • 鹽城公布2016年重大天氣氣候事件 「6·23」龍捲風上榜
    中國江蘇網3月21日訊 3月20日,市氣象局發布2016年度鹽城市重大天氣氣候事件:年平均氣溫1961年以來最高、1月現近30年最低氣溫極值、歷史罕見超強龍捲重創阜寧、夏季氣溫創下「三最」、10月連陰雨為秋季同期歷史最長……這些破紀錄的氣候事件在2016年出現了。
  • 2018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內附中獎名單)
    中國天氣網訊 12月28日下午,在中國氣象局2019年1月新聞發布會上,「2018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山竹』強勢登陸粵港澳大灣區」和「超強颱風『山竹』重創菲律賓」分別成為2018年度最受公眾關注的國內外天氣氣候事件。
  • 2020年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中國天氣網訊 12月31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20年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根據專家評議,2020年度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為: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半個月內3個颱風接連影響東北歷史罕見;歷史首次出現7月「空臺」;今年夏季我國降水多汛情重;初冬寒潮暴雪天氣襲擊東北致部分地區受災;2020年強對流天氣發生早頻次高極端性強;2020年全國霾天氣繼續減少;華南高溫少雨導致氣象乾旱持續發展;8月中旬四川盆地暴雨頻繁致部分地區受災;2020年我國氣候條件利於植被長勢繼續向好
  • 山東年均溫14.6℃創歷史新高,2019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剛剛過去的2019年,山東省年平均氣溫為14.6℃,為1951年以來歷史最高值。1月8日,山東省氣候中心發布2019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颱風利奇馬、夏季高溫少雨、半島持續乾旱、年平均氣溫歷史最高入選。平均降水量180.3mm颱風利奇馬為2019年氣候事件之最「從2019年整個氣候特徵來講,最主要的幾大事件分別是颱風利奇馬,仲夏的高溫持續乾旱,以及半島的持續乾旱。這其中,颱風『利奇馬』是2019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中影響最大、範圍最廣的。」
  • 聯合訪談:從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透視極端天氣
    當2012年即將過去的時候,有哪些天氣事件讓我們記憶猶新?本期「小珺帶您看天氣」欄目為您帶來中國天氣網和中國氣象網的聯合專訪——《從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透視極端天氣》,特別邀請到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首席周兵以及氣候與氣候變化服務室首席艾宛秀,與廣大網友共同梳理2012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並深度解讀極端天氣的出現原因和全球氣候變化趨勢。
  • 氣象局召開發布會介紹一月份全國天氣氣候特徵等
    在新春佳節即將來臨之際,歡迎大家前來參加中國氣象局2013年2月新聞發布會。首先我介紹一下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領導和專家。他們是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陳振林先生,國家氣象中心天氣預報室正研級高工王秀文女士,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與氣候變化服務室主任郭戰峰先生,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大氣成分研究所所長孫俊英女士。
  • 2020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你對哪件印象最深?
    12月31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前赴後繼 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2018年4月全球天氣氣候大事件
    2018年4月,全球暴風雪、暴風雨、滑坡泥石流、颶風、森林火災等事件頻發。肯亞洪災致21萬人流離失所、印度遭暴風雨、罕見暴風雨襲擊巴以地區引發洪水等等,「全球天氣氣候大事件」為你梳理過去一個月全球發生的那些天氣氣候大事。
  • 氣象局發布8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及9月上旬天氣展望
    原標題:氣象局發布8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及9月上旬天氣展望中國氣象局2013年8月2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8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入汛以來全國天氣氣候總體情況、成因解析及對農業影響評估情況等。一、8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一)全國大部降水偏少8月以來,全國平均降水量89.5毫米,較常年同期(96.5毫米)偏少7.3%。
  • 中國氣象局公布2018年全國天氣氣候特徵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玫珏報導 12月28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8年全國平均氣溫明顯偏高,春夏季氣溫創歷史新高;全國降水量較常年偏多,其中北方偏多南方偏少。
  • 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揭曉
    月31日,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2020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等獲評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與拉尼娜前赴後繼,加劇氣候異常不確定性」等獲評國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 中國發布丨2020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公布 全國霾天氣減少等上榜
    中國網12月31日訊(記者 趙曉雯)中國氣象局今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2020年全國霾天氣繼續減少、初冬寒潮暴雪天氣襲擊東北致部分地區受災等上榜。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王志華表示,2020年全年氣候覆雜多變,汛期降水區域和時段集中,暴雨極端性強;颱風生成和登陸個數偏少,颱風影響時段和路徑異常情況多;氣象乾旱階段性、區域性特徵明顯;強對流天氣早發多發;南方高溫天氣日數多,持續時間長。
  • 2019年廣西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第一名居然是…
    2019年的廣西天氣你們還有印象不 根據眾多網友投票及專家評審意見 廣西氣象局3月10日公布了 2019年廣西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吧
  • 甘肅省2020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甘肅省2020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楊唯偉 東知布  1月8日上午,甘肅省氣象局組織氣候專家,對過去一年我省天氣氣候事件進行梳理回顧
  • 德州通報2018年十大氣候事件,颱風影響歷年最多
    1月4日,德州市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2018年氣候影響評價及氣候事件、2018年履行防雷和施放氣球社會監管情況。2018年全年,德州出現了十大氣候事件:冬春大風沙塵多。1—4月,共出現15次大風過程(陣風7級以上),其中4月6日大部分縣市出現8-9級西北大風,持續時間達8小時以上,武城風速最大為22.0米/秒,這是2018年最強的大風過程;沙塵天氣共出現7次,為近十年來同期最多。春季氣溫波動大。3—4月份全市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但冷暖空氣勢力均較為強盛,氣溫變化幅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