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軌火車與陀螺穩定性

2021-01-20 聲振之家

來源:劉延柱科學網博客,作者:劉延柱。

幾乎所有的軌道交通都是在兩條平行軌道上實現的,因為重心在軌道上方的火車車廂必須由兩條軌道支承才能穩定不倒。但隨著軌道交通技術的發展,僅受單條軌道支承的單軌火車也逐漸成為現實。


最早的單軌火車是將軌道改成索道,讓車廂倒掛在軌道下運行。1825年,英國切斯漢特 (Cheshunt) 的帕而墨 (Palmer,H.) 工程師發明了懸掛式馬車用來運石料,偶爾也運載乘客。這種馬拉的單軌車實際上與纜車或索道車無異,還談不上是真正的單軌火車。


當馬拉動力被蒸汽機代替以後,1876年,在美國的費城才出現真正的單軌火車 (monorail),成為慶祝美國建國一百周年活動中轟動一時的新鮮玩意。乍一看來,費城的單軌火車外表和懸掛式火車完全不同,車廂不是懸掛而是跨騎在鐵軌上。仔細觀察還可以發現,火車的乘客座位不在車廂內,而是分布在位於軌道下方的車廂兩側的下伸部分,這裡也作為貯存蒸汽機車用煤的倉庫。於是整個車廂的重心被控制在鐵軌的下方,實際上仍是懸掛式單軌火車的變種(圖1)。

圖1 重心下移的單軌火車


1898年,德國工程師朗根 (Langen,E.) 在德國魯爾區的烏帕塔爾市 (Wuppertal),恩格斯的故鄉,設計建造第一條成功運行的 「漂浮列車」 (Schwebebahn)。自1901年完工後,歷經一個世紀漫長的歲月,古老的懸掛列車至今依舊穿城而過成為市民的出行工具,這在世界工程史中也是不多見的(圖2)。

圖2 烏帕塔爾的「漂浮列車」


懸掛式單軌火車的穩定性不成問題,因為它就是一隻復擺。受到擾動後只能在垂直軸附近作小幅度搖擺。如果將復擺倒立就成了不穩定系統,再小的擾動也能使它傾覆。1852年,法國物理學家傅科 (Foucalt,J.) 創造了世上第一隻陀螺儀。高速旋轉就能保持直立穩定性的陀螺現象,吸引了物理學家和工程師們的注意。當人們對陀螺動力學的知識有了更多了解時,如何利用陀螺效應使一個重心在上的單軌火車也能穩定住,就成為20世紀初發明家們追逐的目標。這一理想在1903年得到了實現,英國人布倫南 (Brennan,L) 在吉林漢姆 (Gillingham) 創造了第一臺用陀螺穩定的單軌火車。1909年11月10日,單軌火車首次在公眾前展示時,40名士兵站立在車廂裡仍能維持穩定行駛引起觀眾極大的轟動(圖3)。

圖3 最早的陀螺穩定單軌火車


要說明單軌火車陀螺穩定的原理,必須先解釋陀螺力矩概念。軸對稱的陀螺轉子快速旋轉時,所產生的動量矩與轉子的旋轉軸,也就是與轉子的對稱軸保持一致。如果安裝陀螺的載體在慣性空間中轉動,必須對轉子施加力矩才能帶動轉子一同轉動。這個力矩的反作用力矩作用在載體上,稱為陀螺力矩,也就是轉子因旋轉軸改變方向而產生的慣性力矩。陀螺力矩的方向由右手定則確定,將食指指向轉子旋轉軸,中指指向載體轉動軸,拇指的方向即為陀螺力矩的方向。


布倫南的單軌火車在車廂裡安裝了兩隻陀螺。陀螺的框架軸垂直,框架內的轉子直徑3.5英尺,重750公斤,在20馬力驅動下以每分鐘3000轉的轉速繞水平軸朝相反方向旋轉 (圖4)。建立與車箱固結的坐標系 (O-xyz),Ox 軸和Oy 軸分別為前進方向和側向的水平軸,Oz 軸為垂直軸。設,二隻陀螺的極軸及繞極軸的動量矩L1 和 L2 分別沿Oy 軸的正向和負向,框架軸Oz1 和Oz2 與Oz 軸平行。當車廂繞Ox 軸朝一側偏轉時,重力mg 產生繞Ox 軸的傾覆力矩Mg ,使車廂繞Ox 軸有傾倒趨勢,導致陀螺的動量矩L1 和L2 繞框架軸Oz1 和Oz2 朝不同方向進動,進動角速度分別為ω1 和ω2,產生陀螺力矩Mc1=ω1×L1 和Mc2=ω2×L2。因陀螺的轉速相反,L1=-L2,進動角速度也相反,ω1=-ω2,所產生的陀螺力矩Mc1 和Mc2 方向相同,與重力傾覆力矩Mg方向相反而互相平衡,車廂可保持原有狀態而避免傾倒。當車廂因火車轉彎繞垂直的Oz 軸轉動時,如框架軸承光滑無摩擦,陀螺的轉子因保持定軸性而偏離原來位置。如增加限位裝置使轉子保持原位,則隨車廂一同繞垂直軸轉動而產生繞水平軸的陀螺力矩。但兩隻陀螺的動量矩方向相反,所產生的陀螺力矩也方向相反而自相平衡,不會影響火車的運動。這種單軌火車只需要鋪設一條軌道,基本設施的建設時間和成本都大為節省。但是,要耗費大量能源去驅動龐大的陀螺,而且一旦電源出故障中斷,陀螺突然停轉車廂就立刻傾覆。因此,布倫南設計的單軌火車未能實際用於運輸。

圖4 雙陀螺穩定的單軌火車


儘管利用陀螺穩定性的單軌火車在實際應用上存在不少問題,但並未降低工程師和發明家們的興趣和創造熱情。在布倫南製造單軌火車的同一時期,1904年,德國漢堡的船舶工程師施利克 (Shlick,O.) 發明了利用陀螺效應的船舶消擺器。消擺器由單個陀螺構成,陀螺的框架軸水平安放,轉子繞垂直軸旋轉,框架下方沿垂直軸利用配重形成一個復擺 (圖5)。當船舶在海浪作用下左右搖晃時,所產生的陀螺力矩恰好能有效地抑制船舶的擺動。在52噸掃雷艇上的實航實驗表明,消擺器能使原來高達14°的橫傾擺幅降低到不超過1°而大獲成功。施利克船舶消擺器的成功使人產生聯想,將這種陀螺安裝在單軌火車上,應該也能起穩定作用吧。出人意料的是實驗結果並不成功,因為遇到了與運動穩定性有關的理論性問題。

圖5 施利克船舶消擺器


運動穩定性理論,是判斷機械系統平衡狀態是否穩定的理論。對於受擾後的線性化擾動方程,利用指數函數特解導出特徵方程,根據特徵方程根的性質判斷穩定性方法最簡單易行。特徵根的實數部分為負值時,平衡狀態為漸近穩定;為正值時,平衡狀態不穩定。純虛數特徵根對應的受擾運動為有界的周期運動,可認為平衡狀態穩定。雖然後者僅限於線性化系統,但作為工程實用的穩定性判斷方法仍被普遍採用。應用上述方法進行分析,原來靜平衡穩定的機械系統只能依靠靜平衡穩定的陀螺抑制擺動。而原來靜平衡不穩定的機械系統,只能依靠靜平衡不穩定的陀螺使不穩定轉為穩定。漂浮的船舶和單軌車廂之間的差異恰好在於:船舶的重心低於浮心,是靜平衡穩定的機械系統,而車廂的重心高於軌道,是靜平衡不穩定的機械系統。因此,要將施利克消擺器應用於單軌火車,陀螺框架上的配重必須從支點的下方移到上方,形成不穩定的倒擺,這種單陀螺穩定方案才得以實現 (圖6)。有關的理論證明在下文中給出。

圖6 單陀螺穩定的單軌火車


單軌火車有降低基建成本、節約空間等優點,適合人口密集的城市。現代化的單軌火車採用了更先進的技術方案。以1952年德國的阿爾威克 (Alweg) 高架單軌火車技術為代表,車廂為跨越式,兩側也向下伸展,但摒棄了重心下移的笨辦法,而是利用增添的側向輪使車廂穩定。狹窄的鐵軌已演化為粗壯的混凝土梁,鐵輪被橡皮輪代替 (圖7)。這種新型的單軌火車以節約空間、簡化設施、快速、低噪聲等方面的獨特優勢,已發展成為實用的交通運輸工具遍及世界各地。如果將主輪和側向輪改為磁懸浮,則發展為磁懸浮列車。2002年開通的上海的磁懸浮列車速度高達每小時400公裡以上,是最早商業運營的磁懸浮交通線 (圖8) 。我國自主研製的中低速磁浮列車也方興未艾。2017年北京地鐵S1號線就採用了磁懸浮技術。在重慶、成都、長沙、開封等多個城市,各種類型的懸掛式單軌火車紛紛出現,成為這些城市的新景觀。

圖7 側向輪穩定的單軌火車


圖8 上海的磁懸浮列車


參考文獻:

[1] 劉延柱. 高等動力學(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6


(原文註:本文改寫自劉延柱. 單軌火車趣談. 力學與實踐,2009,31(4):98-100)

以船體的浮心O 為原點,設陀螺的支承中心與O 點重合,建立慣性坐標系 (O-XYZ),船體坐標系 (O-x0y0z0),和陀螺框架坐標系 (O-xyz)。其中,Z 為垂直軸,與水平軸Y 組成船體橫搖平面。x0 和y0 分別為船體的縱軸和橫軸,y0 也是框架轉軸。z 軸為轉子極軸(圖9)。設船體的橫搖角為ψ,陀螺框架的擺動角為(圖10)。轉動次序為

圖9 施利克消擺器


圖10 參考坐標系


設船體連同消擺器的質量為m1,相對x0 軸的慣量距為J1,陀螺框架連同轉子的質量為m2,相對y0 軸的慣量距為J2。轉子的極慣量距為J,以角速度ω0 勻速轉動,動量距為常值L0=Jω0。僅保留ψ,的一次項,以 (O-xyz) 為參考坐標系,設i、j、k 為各坐標軸的基矢量,船體與消擺器系統的動量矩為

其角速度為

設船體重心O1 與浮心O 的距離為l1,支架的重心O2 與O 點的距離為l2,船體與消擺器系統對浮心O 作用的力矩為

將以上各式代入動量矩定理:

波浪號表示相對 (O-xyz) 的局部導數,投影到x、y軸,得到動力學方程

利用指數函數特解導出特徵方程

其中

解出

以下條件滿足時,λ² 為負實數,特徵根λ 為純虛數:

此條件為系統平衡穩定的充分必要條件。將船體改稱為載體,以下3種情況:





聲明:本微信轉載文章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並不意味著支持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繫我們,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相關焦點

  • 陀螺力矩與「魚鷹」飛機
    快速旋轉且旋轉軸在空間中可改變方向的物體稱為陀螺。陀螺的運動有兩種基本屬性:定軸性和進動性。無力矩作用時陀螺的旋轉軸保持空間中的方位不變,稱為定軸性。有力矩作用時轉動軸在空間中緩慢轉動,其端點的運動方向與力矩矢量一致,稱為進動性。在《抖空竹與歐拉方程》中裡已有過詳細的解釋。
  • 漲知識:磁懸浮和跨座式單軌列車是怎樣變軌的
    眾所周知,汽車靠方向盤轉動,火車轉彎靠道岔。但是磁懸浮列車和跨座式單軌列車如何改變軌道及改變方向呢?讓老師來給大家講講。在我們講到這一點之前,讓我們先簡單談談鐵路道岔。鐵路道岔的原理很簡單,那就是把道岔尖的哪一邊放在車輪邊緣的導軌上,這樣火車就可以改變行駛路線了。回顧了一下鐵路的道岔,現在我們來談重點。磁懸浮列車究竟是如何轉彎的?眾所周知,磁懸浮列車緊緊地緊貼在鐵軌上,有點像我們坐的過山車。中低速磁懸浮轉彎的設備也叫道岔。
  • 你知道火車是怎麼變軌的嗎?
    【機械cax360第219期】火車在錯綜複雜的鋼軌上是怎麼從一個軌道上跑到另一個軌道上呢?這回我們說說火車變軌的那些事。火車變軌是靠道岔的轉換來實現的,通過控制鐵路道岔,實現軌道的變軌。岔軌也能變軌,岔軌是鐵路設備的一種。
  • 火車走完,飛機再起飛...這些奇葩火車與鐵軌
    這篇文章給你帶來了4種奇怪的火車和鐵軌。中國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在建造單軌列車時,建築師和城市規劃者出現了一個獨特的問題。路上有一座19層的公寓樓。軌道交通2號只有兩種選擇:拆除整個街區,或拆除兩層,並使用專用隧道的空間。自隧道建成以來的13年裡,市政官員仍然認為他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這列火車直接穿過一幢公寓樓。這種單軌列車遇到的許多問題是很難解決的。
  • 旋轉的陀螺為什麼不倒?
    可是陀螺下面的再光滑「尖尖」,它與支撐之間有摩擦力,周圍的空氣對轉動的陀螺也是有阻力的,所以陀螺的轉速要漸漸地慢下來,直到「轉過去」的因素鬥不過「倒」的因素,陀螺就倒了。為了讓陀螺不倒,就不能讓「轉速」慢下來,所以要時不時地抽陀螺,保證「轉過去」因素壓過「倒」的因素。以上是定性分析,但「快速轉起來的陀螺不倒」不只是玩具的原理,也不只是騎騎自行車。
  • 陀螺運動─角動量守恆
    圖:一個陀螺翻滾茩蒂V遠處,而旋轉的陀螺保持固定的軸向向前飛去/中新社  過程:王亞平取出一個紅黃相間的陀螺懸放在空中
  • 華燕光纖陀螺家族再添新品
    中國航空報訊:日前,航空工業華燕三軸閉環光纖陀螺、雙軸閉環光纖陀螺和閉環光纖陀螺三項新產品研發成功,為華燕「光纖陀螺家族」再添新成員。此次新研發成功的三軸閉環光纖陀螺產品從總體結構、光路分光、電路功能集以及信號轉化處理,均由華燕公司自主設計。該產品的誕生,標誌著華燕公司閉環光纖陀螺系列產品從單軸到雙軸、三軸產品譜系齊全,同時為後續小型三軸閉環光纖陀螺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即將交付用戶的雙軸閉環光纖陀螺,是華燕目前光纖陀螺家族類體積最小的成員。
  • 山地果園單軌運輸車的安裝使用和維護
    山地果園單軌運輸車的安裝使用和維護為降低山坡果園的勞力強度和省工、省力,單軌運輸車是目前使用較多的一種山地果園運輸車。現將其結構、安裝使用和維護保養的要求介紹如下。單軌運輸車的安裝(1) 安裝前準備① 安裝現場考察及規劃。現場考察是機械設備安裝的重要前提。在單軌車安裝前,首先要對安裝現場進行考察及規劃,主要包括以下內容:一是為便於單軌車運行, 其出發地點最好與道路保持平行,並要為牽引車和臺車建造好的保管庫房,以確保兩者存放的安全性。二是制定安裝計劃路線圖,重點要了解安裝路線的傾斜度以及路線上的地貌、地形和地質等具體情況。
  • 【深度】國外雷射陀螺的發展與應用
    與其它種類的陀螺比較,雷射陀螺具有以下顯著特點:1)精度適應範圍廣,可滿足不同應用領域的需要。美國霍尼韋爾公司GG1389陀螺儀的零偏穩定性達到了1.5×10-4(º)/h,是世界上精度最高的雷射陀螺。該公司GG1308陀螺的零偏穩定性為5~1 (º)/h,是世界上體積最小的產品化雷射陀螺。2)動態範圍大,動態性能好。
  • 雷射陀螺是什麼怎麼用 揭開雷射陀螺的神秘面紗
    雷射陀螺及其軍事應用近日,國內媒體報導了國防科技大學雷射陀螺創新團隊的先進事跡。不過,小陀螺如何與國防科技聯繫在了一起,雷射陀螺是什麼,許多人未必了解。「陀螺原理」及傳統陀螺先從陀螺說起。許多人小時候一定玩過一種玩具陀螺「冰猴」。腳尖身圓的「冰猴」放在地上,用一根繩子做的鞭子猛抽「冰猴」,「猴身」就能轉起來,用鞭子抽得越狠,它就轉得越飛快,不會倒下。
  • 旋轉的陀螺為什麼不倒?事關陀螺設計和製造的秘密
    可是陀螺下面的再光滑「尖尖」,它與支撐之間有摩擦力,周圍的空氣對轉動的陀螺也是有阻力的,所以陀螺的轉速要漸漸地慢下來,直到「轉過去」的因素鬥不過「倒」的因素,陀螺就倒了。 為了讓陀螺不倒,就不能讓「轉速」慢下來,所以要時不時地抽陀螺,保證「轉過去」因素壓過「倒」的因素。
  • 火車螺旋爬向高空,中國首創螺旋式天路
    出品|國器中國打造世界首座三層螺旋,全長高達5公裡的單軌高架在貴州海拔高達2600米的六盤水野玉海,中車株洲特裝公司打破傳統敢於創新,用自己的智慧建造出世界首座三層螺旋,盤升跨座式單軌高架。該單軌高架全長5200米,其圓形螺旋段直徑高達60米,每層坡長約為720米,其建設全都採用架設鋼梁結構,高達47米的立柱撐起三層半螺旋式結構,從遠處觀望該橋時,像只會在科幻片中出現一樣,觀光小火車行駛在螺旋段時就像在爬樓一樣,十分壯觀。那麼這條造型奇特的螺旋單軌高架安全性如何?又有什麼具體的實際意義呢?
  • 中國新型戰機普遍應用光纖陀螺導航系統
    LN260中光纖陀螺零偏穩定性0.001○/h,標度因數穩定性10ppm,其中:  純慣導定位精度0.8nmile/h、姿態精度0.05°、航向精度0.1°;  組合導航定位精度小於4m、姿態精度0.01°、航向精度0.02°。
  • 微機械陀螺的閉環驅動電路的設計與實現
    (MEMS陀螺)已經成為現代陀螺的代表。微機械陀螺外部接口電路可分為驅動電路和檢測電路兩個部分:驅動電路維持陀螺可動梳齒沿驅動方向以固有頻率做簡諧振動,並保持振幅的穩定;檢測電路則把由輸入角速度引起的梳齒間電容變化轉化成相應大小的電信號,處理得到輸入角速度大小。
  • 陀螺是什麼?陀螺就在我們身邊,你卻不了解它
    提起陀螺,大家腦海中浮現的可能就是我們小時候的一種玩具,抽一下會加速,不停抽打就一直會旋轉,只要保持高速旋轉它就不會倒。當然現在已經出現更高級別的玩耍陀螺,什麼指尖陀螺了、傾斜陀螺了等等。但我們今天要說的不是玩具陀螺,而是一種不僅用在軍工(飛機、飛彈、火箭、衛星、飛船)上,而且現在已經普遍用於生活上的陀螺儀。
  • 影響陀螺的因素你知道幾個?不能完全消除,導致它淡出人們視野
    上次課程我們介紹了陀螺儀及它的穩定性中的定軸性,這次小航和大家分享一下雙自由度陀螺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章動,及影響陀螺穩定性的因素。我們首先來看什麼是陀螺的章動呢?什麼是章動呢?可以看到:自轉角速度高,轉動慣量大,穩定性好;快停止時不穩定說明兩自由度陀螺的三軸互相垂直,穩定性好影響兩自由度陀螺穩定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 陀螺漂移率?影響導航精度最重要因素
    前面我們介紹了陀螺的進動性和穩定性,但是我們知道在實際陀螺儀中,由於結構和工藝的不盡完善,總是不可避免的存在有幹擾力矩。例如,框架上支撐的摩擦力矩,陀螺組件的質量不平衡力矩等等,這些都是作用在陀螺儀上的幹擾力矩。
  • 用樂高自行車實驗來解釋自行車的腳輪效應和陀螺效應
    200年來,為解開這個謎團,許多物理學家、數學家孜孜不倦地研究自行車穩定性的原理所在,以期尋求一個合理的解釋,他們發表了近百篇文獻,提出了各種可能。其中兩種「原理可能」就包括腳輪效應和陀螺效應。那這兩個效應到底是什麼原理呢。
  • 陀螺為什麼能長時間轉動不倒?
    陀螺為什麼能長時間轉動不倒?>日本人做了一件事,在最有影響力的廣播電視機構NHK做了一期節目,讓大家做陀螺,兩兩進行比賽,看誰的陀螺轉的時間長。決賽時兩個陀螺轉了近16分鐘還沒停,我們能從中看出來日本強大的精細加工技術和軸承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