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陀螺運動,宇宙之魂
陀螺運動,宇宙之魂司今(jiewaimuyu@126.com)陀螺運動,一個古老而神奇的運動,看似簡單,實質複雜,簡單到兒童可以玩轉它,複雜到天體力學、量子力學等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陀螺運動,在研究方法上
-
瑤山用陀螺運動賺錢
女生表演瑤山陀螺王獨創「花式陀螺」 瑤山古寨的陀螺表演精彩絕倫。表演結束,記者腦海中還能浮現運動員們將陀螺放在手上旋轉的奇妙。循著這份好奇,記者找到寨子裡的「陀螺王」答疑解惑。據了解,陀螺從最初的狩獵生存手段演變成為一項民族體育項目,其種類除了全國民運會上的競技陀螺之外,還有花樣陀螺、銅鼓陀螺、蘑菇陀螺、雲南陀螺、鞭抽陀螺、羅漢陀螺等眾多種類。陀螺的比賽方式有多種,它的玩法與其他民族的玩法有很大不同,其他民族打陀螺是依靠鞭抽,而白褲瑤的陀螺是靠玩者的腿、腰、胯等合力通過繩索放轉。
-
華為nova內置三軸陀螺儀 運動記步更精準
如今很多智慧型手機也都採用了陀螺儀與手機上的其他傳感器配合,如華為最新推出的全新系列華為nova除了擁有常見的光線/距離傳感器、指紋傳感器之外還內置了三軸陀螺儀傳感器。> 隨著手機性能的不斷提升,基於手機操作的應用也越來越豐富,除了日常的聊天分享等交互應用外,例如位置導航、運動健康
-
陀螺角動量如何計算?不要忘記這一速度,地球自轉的牽連運動
上次小航和大家分享了工程中常用的兩個概念——轉動慣量和角動量,我們知道我們的陀螺轉子繞其自轉軸高速旋轉,小航這次就帶大家分析一下陀螺轉的轉動慣量和角動量。轉子的角動量愈大,自轉軸的空間方位愈不容易改變,陀螺特性就表現得愈明顯。陀螺轉子繞自轉軸作高速自轉運動,同時又繞框架軸作牽連轉動。轉子的角動量應當包括自轉運動和牽連運動這兩部分運動所產生的角動量。
-
單軸陀螺儀與三軸陀螺儀的區別
平板電腦方案的三軸陀螺儀 平板電腦方案中的陀螺儀(Gyroscope),是一種用來傳感與維持方向的裝置,基於角動量守恆的理論設計出來的。平板電腦方案的陀螺儀主要是由一個位於軸心且可旋轉的輪子構成。 當它一旦開始旋轉,由於輪子的角動量,陀螺儀有抗拒方向改變的趨向。
-
陀螺力矩與「魚鷹」飛機
快速旋轉且旋轉軸在空間中可改變方向的物體稱為陀螺。陀螺的運動有兩種基本屬性:定軸性和進動性。無力矩作用時陀螺的旋轉軸保持空間中的方位不變,稱為定軸性。有力矩作用時轉動軸在空間中緩慢轉動,其端點的運動方向與力矩矢量一致,稱為進動性。在《抖空竹與歐拉方程》中裡已有過詳細的解釋。
-
從理論力學角度看翻轉陀螺——翻轉陀螺的部分定性結論
參考文獻②與參考文獻③從剛體力學出發給出了翻轉陀螺運動的完整運動方程和翻轉的條件。我們將文獻中的結論概括如下。文獻③的作者假定翻轉陀螺只受到滑動摩擦力。滑動摩擦力使得陀螺的機械能單調減小,直到開始做純滾動。此後陀螺的機械能守恆,其大小依賴對稱軸的傾斜角θ。
-
陀螺是什麼?陀螺就在我們身邊,你卻不了解它
提起陀螺,大家腦海中浮現的可能就是我們小時候的一種玩具,抽一下會加速,不停抽打就一直會旋轉,只要保持高速旋轉它就不會倒。當然現在已經出現更高級別的玩耍陀螺,什麼指尖陀螺了、傾斜陀螺了等等。但我們今天要說的不是玩具陀螺,而是一種不僅用在軍工(飛機、飛彈、火箭、衛星、飛船)上,而且現在已經普遍用於生活上的陀螺儀。
-
單軌火車與陀螺穩定性
如果安裝陀螺的載體在慣性空間中轉動,必須對轉子施加力矩才能帶動轉子一同轉動。這個力矩的反作用力矩作用在載體上,稱為陀螺力矩,也就是轉子因旋轉軸改變方向而產生的慣性力矩。陀螺力矩的方向由右手定則確定,將食指指向轉子旋轉軸,中指指向載體轉動軸,拇指的方向即為陀螺力矩的方向。布倫南的單軌火車在車廂裡安裝了兩隻陀螺。
-
淺析三軸陀螺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5201.htm 陀螺儀有單軸陀螺儀和三軸陀螺儀,單軸的只能測量一個方向的量,也就是一個系統需要三個陀螺儀。而三軸陀螺儀可同時測定6個方向的位置,移動軌跡,加速。所以一個三軸陀螺儀就能替代三個單軸陀螺儀。
-
科學網—旋轉的陀螺,累並快樂著
用一根長繩,一頭拴在小木棍上,一頭拴在陀螺的腰上,彎身從身側把陀螺往前拋在地上,當陀螺離手後,繞在手上的繩尾用力一扯,陀螺就在地上開始旋轉,再用小布繩鞭子不斷抽打陀螺的側面,陀螺就會沿著地面,水平加速旋轉前進,越轉越快,這就是陀螺的基本玩法。 第二種是垂直抽法,是將鞭子高舉過頂,由上向下,邊抽邊打,會這種打法才能參與到比賽中。
-
陀螺為什麼能長時間轉動不倒?
>▲陀螺比賽實況陀螺旋轉時不倒原理陀螺在旋轉的時候,不但圍繞本身的軸線轉動,而且還圍繞一個垂直軸作錐形運動。也就是說,陀螺一面圍繞本身的軸線作"自轉",一面圍繞垂直軸作"進動"。也即陀螺並非垂直立於地面之上,而是對地面法線有一定的偏離,向地面有一些傾斜。所以重力對陀螺的力矩不為零,而陀螺的進動角動量可以平衡重力矩的作用,所以陀螺在旋轉時不會倒向地面。
-
【深度】國外雷射陀螺的發展與應用
雷射陀螺(RLG)是一種以薩格奈克(Sagnac)效應為基礎的光學陀螺,主要用於運動載體的角運動(運動角速度或轉動角度)測量。由於雷射諧振條件的要求,Sagnac效應產生的光程差轉換成了順、逆時針運行雷射的頻率差,因此極大地提高了陀螺的響應靈敏度。當雷射陀螺固連在運動載體上,並相對於慣性空間以角速度Ω旋轉時,該頻率差為:,式中為標度因數,它由環形諧振腔的面積A、環路長度L以及雷射波長λ決定。
-
MEMS流體陀螺基本原理及應用前景
慣性傳感器是利用物體的慣性性質來測量物體運動情況的一類傳感器,包括加速度計和陀螺。其中微陀螺在慣性導航系統如航空航天和航海事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除了傳統的機械式振動陀螺外,各種新型陀螺也層出不窮,如靜電支撐陀螺、磁支撐陀螺、微流體陀螺、超導陀螺等,這些新型陀螺在性能和尺寸上都有各自的優勢,下面就流體陀螺的研究和發展應用前景進行介紹。
-
從民間遊戲到競技運動,賽場上「打陀螺」,她們說得分秘訣是……
河南商報記者張晶晶 /文 楊東華/圖一個陀螺,用繩子纏繞起來,再用力抽繩,使陀螺直立旋轉在比賽固定的區域內。聽起來童真有趣,在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它卻是個競技性極強的項目。河南陀螺代表隊的男子運動員張煜介紹,陀螺的競賽規則是得分高者為勝。在平整無礙的地面上,守方先旋放陀螺,再由攻方拋擲自己的陀螺擊打守方的陀螺,將守方的陀螺擊出比賽場區,或者比守方陀螺在比賽場區旋轉的時間更長就可得分。「陀螺比賽的難點在於,是否能打得正,是否有耐心。」
-
MEMS流體陀螺的研究和發展應用前景
慣性傳感器是利用物體的慣性性質來測量物體運動情況的一類傳感器,包括加速度計和陀螺。人們早就利用它們進行輪船、飛機和太空飛行器的導航,近些年來人們又把這項技術用於汽車的控制、自動駕駛和飛彈的制導等領域。但是傳統的慣性傳感器由於體積大、重量重、成本高等原因,極大地限制了它們的應用。
-
中國新型戰機普遍應用光纖陀螺導航系統(圖)
陀螺儀在我們周圍無處不在 陀螺儀是一種測量運動載體角度或角速率的傳感器, 它在我們周圍無處不在。例如,飛機按照預定航向平穩的飛行是由於陀螺儀構成的航向姿態導航系統,船舶在浩瀚的大海航行而不迷失方向是由於陀螺儀構成的羅盤。在國防領域中飛彈的精確制導、潛艇長期潛伏在水下的精確導航、行進中的坦克保持火炮和瞄準系統的穩定等都離不開陀螺儀。
-
手機中的三軸陀螺儀工作原理
iPhone 4是世界上第一臺內置MEMS(微機電系統)三軸陀螺儀的手機,可以感知來自六個方向的運動,加速度,角度變化。每一次iPhone產品的的發布總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全新的應用。iPhone 4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呢?三軸陀螺儀應該是iPhone 4在硬體配置方面的一大亮點了。
-
全國民族運動會項目科普之陀螺:中國最早的「娛樂項目」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小娟 陀螺,又叫「打陀螺」、「老牛」,是青少年較為熟悉的玩具,也是很多人童年的記憶。如今這項古老的運動已經風靡世界,是一項深受人們喜愛的健身運動。別看市面上各國版本的木製、鋼鐵、塑料陀螺風行一時,其實中國才是陀螺運動的發源地。陀螺在我國可追溯到約公元前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1926年在山西夏縣西陰村灰土風嶺發現了距今4000多年的文物,其中就有陶製的小陀螺,因此陀螺又有中國最早的娛樂項目之稱。
-
力學教學筆記之進動的陀螺:理解角動量-力矩關係
陀螺的自轉角速度為ω,順時針方向,進動角速度為Ω,也是順時針方向。質點A轉到最上方的時候,運動方向向前,質點B在最下方,運動方向向後。在陀螺自己看來,這兩個速度大小是相等的;但是在桌面上看,因為陀螺整體在進動,所以A的速度就小於B,這兩個質點的離心力就不一樣(A小於B),但是都垂直於進動軸(經過接觸點的垂線方向)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