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流體陀螺基本原理及應用前景

2020-11-22 電子產品世界

引 言

MEMS技術的發展使得慣性技術領域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化。慣性傳感器是利用物體的慣性性質來測量物體運動情況的一類傳感器,包括加速度計和陀螺。其中微陀螺在慣性導航系統如航空航天和航海事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除了傳統的機械式振動陀螺外,各種新型陀螺也層出不窮,如靜電支撐陀螺、磁支撐陀螺、微流體陀螺、超導陀螺等,這些新型陀螺在性能和尺寸上都有各自的優勢,下面就流體陀螺的研究和發展應用前景進行介紹。

1 各種流體陀螺簡介

流體類陀螺儀與傳統陀螺儀相比,由於沒有懸掛質量塊,結構大大簡化,製作難度降低,更重要的是,省去了複雜的活動部件,其抗衝擊、抗振動能力大大提高,特別適合在高衝擊、高振動環境下使用。

流體陀螺的基本原理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在外界的控制下流體本身產生角動量,流體作為常規的轉子,形成測量外界角速度的角動量,當外界有角速度輸入時,利用轉動流體與殼體的相對運動來產生敏感變化的輸出信號。另一種則是利用流體系統的科氏加速度來產生敏感變化的輸出信號。

1.1 氣體對流陀螺

圖1是由清華大學設計、中國電子集團第13研究所加工而成的微流體陀螺儀。它是利用氣體流速方向在哥氏加速度作用下發生偏轉的原理,採用微機械加工工藝製作的。此微流體傳感器由隔熱腔體、加熱器和兩對對稱的溫度傳感器構成。加熱器和溫度傳感器懸在腔體上面。加熱器加熱使其周圍的氣體溫度升高,密度減小。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腔體內的氣體發生對流。位於加熱器相等距離上的一對溫度傳感器用來測量加熱器兩邊的溫差。器件封裝在密封的隔熱管殼內,防止外部氣流和溫度對器件的影響。敏感方向無哥氏加速度時,腔體內的加熱氣體只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發生對流,如加熱器水平方向上兩邊相等位置上的溫度相等,兩對溫度傳感器的輸出相等。敏感方向上有哥氏加速度時,腔體內的氣體在重力加速度和外加角速度的聯合作用下交替膨脹,加熱器水平兩邊相等位置上出現溫度差,兩對溫度傳感器的輸出就產生差異。若兩對溫度傳感器採用熱敏電阻,可與外接的兩對參考電阻構成電阻電橋,這樣通過電橋的輸出電壓信號變化便可以測量出外界輸入角速度的值。



1.2 射流微陀螺

射流氣體陀螺是利用強迫對流氣體的氣流束(層流)和敏感元件的熱阻效應來測量角速率的。目前,採用MEMS技術製作的射流微陀螺並不多。報導的射流氣體微陀螺主要由壓電驅動泵、循環氣流通道及腔室、微噴嘴和熱敏元件等組成。它結構簡單,無活動檢測質量,抗過載能力強,成本低,壽命長。它是在哥氏力定理基礎上發明出來的,它通過壓電泵驅動氣體循環,當陀螺有角速度信號輸入時,利用哥氏力使循環氣流束偏轉來實現角參數的測量。循環氣流是由壓電泵激勵而產生的氣體層流束(射流),信號由兩根平行的熱敏絲R1,R2敏感。當輸入角速度為∞時,由於哥氏力的作用,射流束偏離原來所在的射腔的中心位置(見圖2),偏離的角度和方向決定於輸入角速度,這樣通過測量外圍電路電壓的變化便可測量出相應的加速度值。



傳統陀螺是利用高速轉子的定軸性和進動性敏感角速度,而射流陀螺是利用氣流束在慣性力作用下發生偏轉敏感角速度。由於氣體的質量很小,沒有轉動部件,故壓電射流陀螺能承受高衝擊,並有壽命長、成本低等其他陀螺不可媲美的優點。壓電射流陀螺可用於飛彈、飛機、艦船、工業自動化和機器人等技術領域,是測量和控制角速度、角加速度和角度等角參數的關鍵部件。它也是末制導炮彈和機器人姿態控制不可缺少的慣性器件。


相關焦點

  • MEMS流體陀螺的研究和發展應用前景
    除了傳統的機械式振動陀螺外,各種新型陀螺也層出不窮,如靜電支撐陀螺、磁支撐陀螺、微流體陀螺、超導陀螺等,這些新型陀螺在性能和尺寸上都有各自的優勢,下面就流體陀螺的研究和發展應用前景進行介紹  流體陀螺的基本原理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在外界的控制下流體本身產生角動量,流體作為常規的轉子,形成測量外界角速度的角動量,當外界有角速度輸入時,利用轉動流體與殼體的相對運動來產生敏感變化的輸出信號。
  • MEMS陀螺儀工作原理及創新應用
    在2010年6月iPhone 4的發布會上,賈伯斯親自演示了陀螺儀帶來的偵測出物體水平方向旋轉的創新應用—這一應用是單獨基於其他運動傳感器無法實現的。因此,通過了解陀螺儀的工作原理,我們可以切身體會到任天堂和蘋果對陀螺儀曾經的企盼,而且也可以幫助國內的消費電子終端廠商巧妙地應用該器件以實現多樣化的創新應用。 陀螺儀可以對加速度傳感器和電子羅盤進行有益的補充。
  • mems傳感器現狀_mems傳感器製作工藝
    打開APP mems傳感器現狀_mems傳感器製作工藝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19-12-25 10:03:09   3、微機械陀螺   角速度一般是用陀螺儀來進行測量的。傳統的陀螺儀是利用高速轉動的物體具有保持其角動量的特性來測量角速度的。這種陀螺儀的精度很高,但它的結構複雜,使用壽命短,成本高,一般僅用於導航方面,而難以在一般的運動控制系統中應用。
  • 光纖陀螺的基本工作原理
    打開APP 光纖陀螺的基本工作原理 本站 發表於 2009-02-28 11:28:50 光纖陀螺的基本工作原理諧振幹涉式陀螺採用相干光源
  • 三軸陀螺儀基本技術原理解析
    三軸陀螺儀基本技術原理解析 佚名 發表於 2016-10-25 11:17:45   在一定的初始條件和一定的外在力矩作用下,陀螺會在不停自轉的同時,還繞著另一個固定的轉軸不停地旋轉
  • 磁流體密封件的應用原理與特點
    磁流體密封技術的應用原理、特點;具有高飽和磁化強度的磁流體的製備和具有高磁場強度的密封裝置的設計是磁流體密封技術的兩大關鍵要素。
  • 什麼是MEMS傳感器?MEMS傳感器工作原理及應用
    它涉及電子、機械、材料、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醫學等多種學科與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截止到2010年,全世界有大約600餘家單位從事MEMS的研製和生產工作,已研製出包括微型壓力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微噴墨列印頭、數字微鏡顯示器在內的幾百種產品,其中MEMS傳感器佔相當大的比例。MEMS傳感器是採用微電子和微機械加工技術製造出來的新型傳感器。
  • 光纖陀螺的工作原理
    打開APP 光纖陀螺的工作原理 本站 發表於 2009-02-23 11:53:08 光纖陀螺的工作原理光纖陀螺的基本工作原理來自Sagnac效應。
  • 我國首個基於量子技術核磁共振陀螺原理問世
    而在量子傳感領域,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三院33所自主研製的基於量子技術的核磁共振陀螺原理樣機也於不久前橫空出世,使我國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的掌握這項技術的國家之一。「質疑+」激發創新潛能「這就是在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上給中央領導同志看的原理樣機。」
  • 手機中的三軸陀螺儀工作原理
    iPhone 4是世界上第一臺內置MEMS(微機電系統)三軸陀螺儀的手機,可以感知來自六個方向的運動,加速度,角度變化。每一次iPhone產品的的發布總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全新的應用。iPhone 4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呢?三軸陀螺儀應該是iPhone 4在硬體配置方面的一大亮點了。
  • 流體壓強基本介紹篇
    前篇已經總結過固體、液體壓強的基本知識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本篇總結流體壓強的相關知識,流體壓強在生活中的應用同樣較多,之後會儘量全面介紹。流體即是液體和氣體的統稱,流體壓強的主要知識點是流體壓強與流體流速的關係。
  • 手機中的三軸陀螺儀工作原理概述
    iPhone 4是世界上第一臺內置MEMS(微機電系統)三軸陀螺儀的手機,可以感知來自六個方向的運動,加速度,角度變化。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5205.htm  每一次iPhone產品的的發布總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全新的應用。iPhone 4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呢?
  • memsstar 推出新一代微機電系統 (MEMS) 蝕刻與沉積設備
    為眾多半導體與微機電系統 (MEMS) 廠商提供所需的解決方案,蝕刻與沉積設備及技術的領先供應商,memsstar Limited今日推出用於生產微機電系統 (MEMS)的蝕刻與沉積工藝工具 ORBIS™ 平臺。
  • 微流控晶片:流動現象、基本原理及研究進展
    數字微流控技術基於電潤溼的基本原理對液滴進行各種方式的操控,並構建電極陣列以實現複雜的生物、化學分析,是目前生物微晶片研究中一個極具應用前景的新領域。現有的研究表明,電潤溼技術適用於範圍非常廣泛的流體介質,從離子流體(ionic liquid)和有機溶劑,到生理液體(血液、汗液、牛奶等)、含蛋白質和細胞等。
  • 微流控晶片:流動現象、基本原理及研究進展
    數字微流控技術基於電潤溼的基本原理對液滴進行各種方式的操控,並構建電極陣列以實現複雜的生物、化學分析,是目前生物微晶片研究中一個極具應用前景的新領域。現有的研究表明,電潤溼技術適用於範圍非常廣泛的流體介質,從離子流體(ionic liquid)和有機溶劑,到生理液體(血液、汗液、牛奶等)、含蛋白質和細胞等。
  • 陀螺儀工作原理及創新應用
    ●陀螺儀的基本組成當前,從力學的觀點近似的分析陀螺的運動時,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剛體,剛體上有一個萬向支點,而陀螺可以繞著這個支點作三個自由度的轉動,所以陀螺的運動是屬於剛體繞一個定點的轉動運動,更確切地說,一個繞對稱軸高速旋轉的飛輪轉子叫陀螺。
  • 中國新型戰機普遍應用光纖陀螺導航系統
    當前陀螺儀發展的形勢可概括為:應用成熟的機械陀螺(撓性陀螺和液浮陀螺)、不斷改進的雷射陀螺、迅速發展的光纖陀螺和方興未艾的微機械陀螺。 國外光纖陀螺儀發展動態  國外光纖陀螺技術已經臻於成熟,精度範圍涵蓋了從戰術級、慣性級到戰略級的各種應用,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航海等軍事及民用工業領域。
  • 詳解三軸陀螺儀的技術原理
    在一定的初始條件和一定的外在力矩作用下,陀螺會在不停自轉的同時,還繞著另一個固定的轉軸不停地旋轉,這就是陀螺的旋進(precession),又稱為迴轉效應(gyroscopic effect)。  MEMS陀螺儀基本技術原理  要想將陀螺儀技術應用於手機、MID、手柄、滑鼠、數位相機這樣的小型設備中,將傳統陀螺儀小型化是必然,為此,MEMS陀螺儀正全面走進數碼設備、遊戲設備。MEMS是什麼呢?
  • 選購指南,全面分析mems加速度計SiA200系列應用領域
    電容式mems加速度計SiA230外觀圖Mems加速度計SiA200用於慣性測量單元根據國外的市場應用表現來看,mems加速度計和mems陀螺儀構成的慣性測量單元遠遠優於常規導航系統,尤其在武器制導系統、發火控制系統、安全系統等方面。比如國外某著名公司推出的IMU可以實現在高級運動分析與導航航跡推算功能上,也就是在軍事、宇航都高端領域應用,作為國內首款用於中高端慣性領域的SiA200系列,其成本是其它傳感器成本的十分之一。
  • 【深度】國外雷射陀螺的發展與應用
    雷射陀螺的原理光路如圖1所示,採用合光稜鏡使其輸出的順、逆時針雷射以微小夾角合併,經光電轉換後可得到頻率為∆v的拍頻信號,從而實現載體轉動角速度的測量。圖1 雷射陀螺原理光路在實際的雷射陀螺中,順、逆時針雷射通過反射鏡的後向散射或環路中的非均勻損耗發生耦合,導致陀螺輸入角速度小於某閾值時,頻率差∆v為零,這種現象稱為閉鎖效應。為了克服閉鎖效應的影響,雷射陀螺需要採取偏頻措施,即在兩束光波之間人為引入較大的頻率差,使雷射陀螺的工作區遠離閉鎖區域或者減少處於閉鎖區域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