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被認為是河神現在是極度瀕危物種,目前全球就剩三隻

2020-08-19 尉藍星空

上期給大家講述了那顆地球上的獨苗,普陀鵝耳櫟,這期給說說動物,普陀鵝耳櫟雖然對環境極其挑剔,但好歹人家還能人工繁殖,這期要講述的動物可就沒那麼幸運了,它就是——斑鱉。幾乎等於是滅絕,全球只有三隻,而且最後一隻雌性在2019年死亡。



斑鱉是如何陷入生存窘境的?

斑鱉是淡水龜類中體型比較大的,體重最重可以達到200KG,肉食性,性情兇猛,壽命可達100年,同時也是龜類中最瀕危的物種。



對於斑鱉個體為什麼如此稀少,科學家的研究表示,這跟斑鱉的物種生存習性有關,和普通龜鱉相比,斑鱉有很強的領地意識,只要碰上就要互相撕咬。從物種攝食和撫養後代的角度上去解釋,這其實是有利的,斑鱉個體以活體魚,蝦為主,要維持巨大的體型,就需要不停的進食,所以一隻斑鱉就需要很大一片水域,這樣才能保證食物的充足,它需要的長江,太湖,鄱陽湖這樣的大江大湖來作為狩獵和生存繁殖地。隨著經濟的發展,被汙染的水體越來越多,魚類的減少就不再適合斑鱉的生存。



民間迷信,龜鱉壽命長是營養滋補和防病治病的良藥。由於傳統觀念認為這種「河中巨怪」,有很長的壽命且體型龐大,一定吸收了天地日月的靈氣,吃了必然能長命百歲,吃掉一定能強身健體,另外龜板可以入藥,所以在利益的驅使下,斑鱉遭到肆意的捕殺。


黑頸龜


雲南閉殼龜


其實不要說斑鱉了,就連很多中華鱉和烏龜在野外也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中國的野生龜鱉整體正在瀕危的邊緣徘徊。中國野外條件下,雲南閉殼龜、金頭閉殼龜、黑頸烏龜幾近滅絕。




人工繁殖計劃



蘇州動物園為斑鱉人工繁殖做了大量的工作,來挽救這一瀕危物種。很不幸都沒有成功,2019年雌性斑鱉死亡,這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隻雌性斑鱉,這隻雌性斑鱉已經活了90多年,它的死去幾乎可以認定斑鱉這個物種即將滅絕。而越南方面似乎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兩隻斑鱉的性別到現在還沒有搞清楚。



儘管斑鱉已經在地球上頑強生存了幾億年,是壽命最長的動物之一,但殘酷的現實,目前斑鱉幾乎沒有繁殖性的可能。




在此呼籲大家,在野外看見大型龜類手下留情,請不要再食用野生動物。


2019年4月13日,中國最後1隻雌性斑鱉離世。。。。

相關焦點

  • 曾經被認為是河神現在是極度瀕危物種,目前全球就剩三隻
    幾乎等於是滅絕,全球只有三隻,而且最後一隻雌性在2019年死亡。斑鱉是如何陷入生存窘境的?班鱉是淡水龜類中體型比較大的,體重最重可以達到200KG,肉食性,性情兇猛,壽命可達100年,同時也是龜類中最瀕危的物種。對於斑鱉個體為什麼如此稀少,科學家的研究表示,這跟斑鱉的物種生存習性有關,和普通龜鱉相比,斑鱉有很強的領地意識,只要碰上就要互相撕咬。
  • 全球五大極度瀕危物種,有兩種分布中國,最少的僅存三隻
    北方白犀牛,現今世界上只剩下三隻北方白犀牛,而其中一隻雄性北方白犀牛生育能力逐漸下降,這令它們自然孕育出新個體的機率變得微乎其微,時至今日,人們只可能通過科學手段才能延緩這一物種的滅絕時間。西部低地大猩猩,極度瀕危的猩猩亞種,同時也是我們動物園常見的大猩猩之一。
  • 極度瀕危級物種:婆羅洲猩猩
    導語:婆羅洲猩猩近期被列為極度瀕危級物種。物種保護刻不容緩。關鍵詞:婆羅洲猩猩;極度瀕危;保護 圖片來源: Bernard Dupont.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上周宣布婆羅洲猩猩現在為極度瀕危級。婆羅洲猩猩僅生活在婆羅洲,自1950年起,它們的種群數量下降了60%。新的預測結果顯示,截止到2025年,婆羅洲猩猩種群數量將會下降22%,約為47000隻。
  • 越南發現全球第四隻極度瀕危動物斑鱉
    新華社河內4月14日電 據越南媒體報導,動物保護組織日前在越南首都河內市郊的湖中發現一隻極度瀕危物種斑鱉,這一發現將目前已知的斑鱉總數提升至4只。目前,有一對斑鱉生活在中國蘇州動物園,但它們尚未成功繁育後代。還有一隻是ATP於2007年在河內同莫湖發現的野生個體。本次發現讓該物種的全球已知數量達到4只。斑鱉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目前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並被評定為「極度瀕危」。2016年1月,生活在越南河內還劍湖的雄性斑鱉死亡,令該物種進一步接近滅絕邊緣。
  • 雲南昌寧發現全球極度瀕危物種白腹鷺
    原標題:保山市昌寧縣發現極度瀕危物種白腹鷺保山市昌寧縣發現極度瀕危物種白腹鷺。供圖近日,在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更戛鄉,當地村民發現了一隻虛弱的白腹鷺,並將其送往昌寧縣森林公安局救治。白腹鷺是一種體形較大的涉禽,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受脅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極度瀕危名單。昌寧縣森林公安局收容救助白腹鷺。供圖據介紹,昌寧縣更戛鄉村民發現白腹鷺時,正被幾個小孩子追尋玩耍。昌寧縣森林公安局收容後,經過仔細觀察,白腹鷺並無外傷,身體比較虛弱,隨後將其送往保山市野生動物救助站。
  • 現在,世界上只剩3頭野生曲角羚羊了
    這種極度瀕危的羚羊有著棕白交雜的面部和一對螺旋狀的犄角。這些頭頂 " 開瓶器 " 的蒼白色生物也被叫做白羚羊或者旋角羚。它們已經適應了生活在撒哈拉地區嚴酷的環境中,但顯然這還不夠。  世界上可能只有三頭野生撒哈拉曲角羚羊了。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近日公布了這一驚人的消息。在三月,研究者們在尼日的羚羊棲息地裡只發現了三頭曲角羚羊。他們說這幾頭動物擠在一起,看起來 " 非常緊張 "。
  • 5種極度瀕危物種,圖3已失去自然繁殖能力,全球僅剩下3隻
    鰉魚,學名為達氏鰉,是特產於中國黑龍江水域的珍稀魚類,與陸地上的國寶大熊貓一樣屬於極為物種,被人譽為「水中大熊貓」,嚴禁個人捕撈以及宰殺鰉魚。鴨嘴獸,一種為進化完全的原始哺乳動物,距今已經有著長達兩千五百多萬年的生存歷史。
  • 「瀕危」等級降低的物種 不只大熊貓 還有藏羚羊
    而全球僅存六種大型類人猿中的四種都已被列入「極度瀕危」(CR)物種,距離滅絕僅一步之遙。  華西都市報記者從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以下簡稱IUCN)中國代表處獲悉,在本次更新的IUCN紅色名錄收錄的82954個物種中,有23928個正遭受滅絕的威脅,佔比28.84%。此次更新結果可謂喜憂參半,有物種瀕危程度加重,有保護行動取得積極成果,還有曾經歸為滅絕的物種被重新發現。
  • 北大西洋露脊鯨、狐猿及歐洲倉鼠成為極度瀕危物種
    據外媒報導,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周四發布的最新瀕危物種紅色名單現實,北大西洋露脊鯨、33種狐猴乃至歐洲倉鼠都被認為是極度瀕危物種。 這份新名單包括超32000種目前面臨滅絕威脅的物種。IUCN生物多樣性保護組織的全球主管Jane Smart在周四的一份聲明中說道:「北大西洋露脊鯨等物種的急劇減少凸顯了滅絕危機的嚴重性。拯救數量迅速增長的瀕危物種使其免於滅絕需要進行轉型變革,同時還要輔以實施國家和國際協議的行動。世界需要迅速採取行動來阻止物種數量下降、防止人類導致的滅絕。」
  • 極度瀕危的十大珍稀動物
    極度瀕危的十大珍稀動物早在幾千年前時,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有了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然而隨著人類數量不斷增多,需要的資源越來越多,野生動物就成為了人類發展的犧牲品。火蜥蜴火蜥蜴是一種身體上有斑紋的兩棲動物這種會遊泳的火蜥蜴是極度瀕危物種,只生活在墨西哥城南面一片很小地區裡。與其它兩棲動物一樣,墨西哥鈍口螈從曾經廣闊的棲息地裡消失了。火蜥蜴是自然界最奇特的一種動物,它們不僅能再生被切除的四肢、受損的肺臟、重傷的脊椎神經,甚至可以再生部分受損的大腦。
  • 世界極度瀕危的青頭潛鴨再現西安 全球數量不足500隻
    近日,西安市兩位鳥類攝影愛好者於學和、郭陸和在渭河西安段,無意間發現了4對世界極度瀕危鳥類——青頭潛鴨。這是陝西有史以來的第六次記錄,也是西安市自2017年雁鳴湖記錄後的第二次。據於學和、郭陸和介紹,當時他們在溼地裡看到上百隻白眼潛鴨。待仔細觀察發現有幾隻疑似青頭潛鴨隱藏其中。
  • 世界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4年後再現西安 全球數量不足500隻
    1月11日上午,西安市兩位鳥類攝影愛好者在渭河西安段,無意間發現了4對世界極度瀕危鳥類——青頭潛鴨。這是陝西有記錄以來的第七次,也是西安自2016年灞渭橋車遊溼地記錄後的第三次記錄。據發現者於學和、郭陸和介紹,1月11日他們在溼地裡看到幾大群白眼潛鴨,數量有上百隻,躲藏在蘆葦中,待仔細觀察後發現有幾隻疑似青頭潛鴨,最終通過照片放大對比,確定了青頭潛鴨的真身,應該有4對。據了解,100多年前,青頭潛鴨曾廣泛分布在中國、俄羅斯、印度、緬甸、泰國等地。
  • 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 我國境內怒江金絲猴數量增至200餘只
    結果顯示該猴群擁有至少149隻個體,超過20個家庭單元,其中最大的家庭單元由多達13隻個體組成,這也是首次對高黎貢山西坡片馬轄區內猴群的個體數進行較為完整的記錄。       科研人員介紹,怒江金絲猴目前已知有2個猴群,分別位於高黎貢山西坡的片馬轄區和東坡的魯掌轄區。
  • 華南虎:極度瀕危物種之一 野生不到30隻
    1996年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的十大物種之一。於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約附錄Ⅰ保護名單。在中國存活的圈養華南虎僅為70餘只,正在南非野化的7隻,(雌虎「國泰」,雄虎「虎伍茲」,和雌虎「麥當娜」,以及後從蘇州來的雄虎「327」),還有「國泰」的3隻小幼崽,「麥當娜」的1隻幼崽。國內動物園圈養的華南虎只有60多隻,散布在全國19家城市動物園中。
  • 盤點八種極度瀕危物種:侏儒眼鏡猴酷似菲比
    根據IUCN公布的瀕危動物紅名單,自2006年以來,人們只發現一隻雄性雷伯氏飾邊樹蛙,人工繁殖也被實踐證明為一種失敗的嘗試。 很多環保人士表示一場滅絕危機已在來的路上,引發這場危機的因素包括過度捕撈、森林砍伐以及全球氣候變化。雖然形勢令人沮喪,但好消息卻也不時傳入我們的耳朵,一些已被打上「滅絕」標籤的物種仍然健在,並且被人們發現它們的蹤影。
  • 全球十大最瀕危物種 澳洲毛鼻袋熊不過百隻
    ,導致一些本已稀少的物種瀕臨滅絕,甚至有些已經完全從地球上消失。它是國際公認的數量最少的中型貓科動物,目前僅剩不足120隻。 三、澳洲毛鼻袋熊雖然沒有考拉那麼出名,但是這個小傢伙已經沒有多少同伴了,總共不超過100隻。
  • 華南虎:極度瀕危的物種之一 世上少於30隻野生
    目前園內華南虎已繁育到24隻。1996年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的十大物種之一。 於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約附錄Ⅰ保護名單。  在中國存活的圈養華南虎僅為70餘只,正在南非野化的7隻,(雌虎「國泰」,雄虎「虎伍茲」,和雌虎「麥當娜」,以及後從蘇州來的雄虎「327」),還有「國泰」的3隻小幼崽,「麥當娜」的1隻幼崽。國內動物園圈養的華南虎只有60多隻,散布在全國19家城市動物園中。
  • 雲南首次發現極度瀕危物種細嘴兀鷲
    圖為民警救助的極度瀕危物種細嘴兀鷲。 餘澤 攝中新網昆明7月6日電 (李宗穎)近日,雲南省景谷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救助了一隻大鳥,經專家鑑定,該鳥為極度瀕危物種細嘴兀鷲,這是雲南省內首次記錄到該物種,也是雲南鳥類新紀錄。
  • 中國5類極度瀕危的珍貴物種,圖3至今仍出現在人們菜單上
    黔金絲猴,中國極度瀕危的金絲猴物種,現僅少量分布於貴州梵淨山中,生存範圍極其狹小,加之野生數量稀少,估測僅有不到一千隻,被現代科學家譽為「世界的獨生子」。藏原羚,我國青藏高原特有的羚羊物種,常年生存在數千米高的山草原草甸一帶。
  • 保護極度瀕危動物
    中國大熊貓保護取得了很大成功,現在已經不是極危動物,而是瀕危動物。從中國到世界,有一些珍貴動物已經滅絕;還有野生滅絕,比如華南虎,野外生存已經不可能,也就是說無法挽救這個物種,最終只能滅絕;極危動物瀕臨滅絕危險,如果不最大力度保護,很有可能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