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晚報 準時更新
第一時間 追蹤學術熱點
學術熱點
重磅!2020 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出爐,哪些高校表現出色?
11 月 18 日,科睿唯安發布了 2020 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全球 60 多個國家的 6167 位來自各領域的高被引科學家入榜。
中國內地上榜人數繼續激增,入選科學家從 2019 年的 636 人次(佔比 10.2%)上升到今年的 770 人次(佔比 12.1%)。2019 年,中國內地已取代英國成為第二大「高被引科學家」所在地區。2020 年,中國內地仍位居第 2。
中國科學院入選科學家數量排名全球機構第 2 位,清華大學從去年排名第 19 位上升到今年的第 9 位,一舉躋身前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在 2020 年排名也進入榜單前列。
在中國內地上榜科學家中,有 621 人來自 123 所高校。從中國內地高校入選數統計來看,清華大學位居首位,達 55 人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有 30 人次,位居第二;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各 24 人次,並列第三。(來源:軟科)
醫療新聞
梅奧診所改名為妙佑醫療國際
11 月 14 日,全美最佳醫院 Mayo Clinic(梅奧診所醫學中心)在 2020 新診斷國際高峰論壇期間發布新中文官方名「妙佑醫療國際」。
圖片來源:Mayo Clinic 官網
據 Mayo Clinic 官網顯示,自上世紀 90 年代進入中國市場以來,Mayo Clinic 尚未擁有官方中文名稱。為了更好地與說中文受眾交流,樹立中文品牌形象,經過慎重選擇,Mayo Clinic 決定使用「妙佑醫療國際」這一飽含積極寓意的名字作為其官方中文名。
「妙」意味著妙手仁心、妙手回春,在中國的成語中,多用來形容行醫者醫術高明,懷有仁德和慈悲之心的詞語。「佑」有保護和幫助之意,表達了醫者守護患者健康的積極意寓。「妙佑」一詞寓意著懷有慈悲仁德之心的醫者用精湛醫術為患者提供治療和幫助。這與 Mayo Clinic 創立之初,希冀用精湛的醫術救助病患的初衷不謀而合。
日前,「妙佑醫療國際」已經作為官方中文名字,正式在 Mayo Clinic 的中文平臺上使用(網站地址,微博微信 QRcode 或名稱)。今後,Mayo Clinic 將會在中國市場,使用妙佑醫療國際(Mayo Clinic)或妙佑醫療國際,來指代這一百年品牌。(來源:界面新聞、妙佑醫療國際)
新冠疫苗
輝瑞新冠疫苗最快下月出廠,最終試驗有效性達 95%,對老年高危人群保護顯著
美國輝瑞公司(Pfizer)和 BioNTech 於當地時間 10 月 18 日宣布,其新冠疫苗 BNT162b2 三期臨床試驗的有效性分析部分已經完成,顯示在注射第一劑 28 天后,該疫苗可以預防 95% 的新冠肺炎病例。這遠高於兩家公司早先公布的初步有效性數據(90%),也超過了此前 Moderna 宣布的 mRNA-1273 疫苗有效性數據,後者為 94.5%。
疫苗對不同年齡、性別、種族和族裔群體的效力均一致,在 65 歲以上的人群中,有效性只下降到 94%。同時,疫苗安全性數據已達到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緊急使用授權(EUA)要求。兩家公司表示,他們計劃在幾天內向 FDA 提交 EUA 申請,並與全球各地的監管機構共享數據。
公告顯示,在試驗中觀察到的 170 例新冠病例中,有 162 例發生在安慰劑組,只有 8 例發生在在注射了兩劑疫苗的實驗組;在 10 例重症病例中,有 9 例發生在安慰劑組。公告還宣布,在其研究中沒有發現與該疫苗有關的嚴重安全問題。該研究包括 43,661 名志願者,並對不少於 8000 名患者是否出現常見副作用的數據進行了跟蹤,唯一出現頻率超過 2% 的副作用是疲勞(3.8%)和頭痛(2.0%)。與年輕的參與者相比,老年人的副作用較少且較輕。
BioNTech 執行長 Ugur Sahin 對路透電視表示,FDA 可能在 12 月中批准緊急使用,如果一切順利,可能在 12 月下半月獲得歐盟有條件的批准,在聖誕節前開始交付。(來源:BioNTech,路透社)
《柳葉刀》子刊發表中國新冠疫苗臨床試驗進展:安全且能誘導產生免疫應答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團隊 17 日在《柳葉刀 - 傳染病》上發表報告說,對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克爾來福(CoronaVac)開展的 Ⅰ/Ⅱ 期隨機雙盲對照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這一候選疫苗安全並能在健康志願者身上誘導產生免疫應答。
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於 4 月 16 日至 5 月 5 日對新冠滅活疫苗克爾來福進行了 Ⅰ/Ⅱ 期隨機雙盲對照臨床試驗。團隊在中國招募了超過 700 名 18 歲至 59 歲健康志願者參與試驗。
這個階段的臨床試驗主要是評估疫苗安全性以及其誘導產生免疫應答的情況,還需要 Ⅲ 期隨機雙盲對照臨床試驗來確認疫苗有效性。此外,據《柳葉刀 - 傳染病》介紹,疫苗還需要在其他年齡段人士以及那些健康狀況不好的人士中開展試驗和分析。
克爾來福由中國科興生物公司(Sinovac)研發,目前在巴西、印度尼西亞等國開展 III 期臨床試驗。此前,巴西衛生監管機構 Anvisa 以「發生嚴重負面事件」為由叫停了該臨床試驗,後根據多家媒體報導,該事件為一起受試者自殺事件。當地時間 11 月 11 日,Anvisa 宣布恢復試驗。(來源:新華社,路透社,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科研進展
石正麗團隊向 Nature 遞交資料:新冠病毒可能與蝙蝠相關
11 月 18 日,Nature 發布了一份由石正麗遞交的新冠病毒潛在源頭資料,補充說明新冠病毒可能與蝙蝠相關。
圖片來源:Nature
材料顯示,2012 年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曾收治了數例不明原因的呼吸道疾病患者,調查發現,患者曾進入雲南省墨江縣通關鎮礦井清理蝙蝠糞便。石正麗團隊對 4 名患者的 13 個血清樣本進行檢測,結果伊波拉病毒、尼帕病毒、SARSr-CoV Rp3 均為陰性。
最近,石正麗團隊又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LISA)進行了重新測試,確認這些患者也未感染新冠病毒。
2012 年至 2015 年間,石正麗團隊進入該山洞採集了 1322 個樣本,這些樣本共檢測出 293 種冠狀病毒,其中就包括 RaTG13。新冠病毒序列發布後,石正麗團隊將其與未發表的蝙蝠冠狀病毒序列進行了比較,發現它與 RaTG13 具有 96.2%的一致性。(來源:Nature)
《自然》研究揭示人類腸道病毒感染機制
CrAssphage RNA 聚合酶與它結合的 DNA(藍色部分)
圖片來源:Maria Sokolova/Skoltech
CrAssphage 是最常見的感染人類腸道細菌的病毒,它們很可能控制著腸道菌群。11 月 18 日發表在《自然》(Nature)的研究顯示,美國羅格斯大學科學家發現 crAssphage 通過一種獨特的 RNA 聚合酶來複製 RNA 並增殖。通過了解這些病毒如何感染細菌,科學家們有望找到調節腸道菌群組成的方法,從而抗擊相關疾病。
對 crAssphage RNA 聚合酶的結構分析表明,它不同於一般 RNA 聚合酶,但與人類及其他能進行 RNA 幹擾的高級生物中的酶類似。RNA 幹擾僅在高等生物細胞中出現,該過程能夠影響基因的表達,並可能導致某些疾病。這項研究表明,高等生物中催化 RNA 幹擾的酶可能是從細菌或病毒中「借來」的。這一結果為理解高等生物細胞如何通過整合簡單細胞甚至病毒的成分而進化提供了新的證據,還可用於合成生物學,以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基因迴路(genetic circuits)。(來源:Nature, 羅格斯大學)
疫情通報
17 日 31 省區市新增境外輸入 7 例、本土病例 1 例
11 月 17 日,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 8 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 7 例(上海 4 例,山西 1 例,遼寧 1 例,廣東 1 例),本土病例 1 例(在天津);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當日新增治癒出院病例 37 例,解除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 379 人,重症病例較前一日減少 1 例。截至 17 日 24 時,現有確診病例 324 例(其中重症病例 3 例),無現有疑似病例,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 13974 人。當日新增無症狀感染者 5 例(境外輸入 4 例);當日轉為確診病例 2 例(均為境外輸入);當日解除醫學觀察 59 例(境外輸入 21 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 456 例(境外輸入 387 例)。(來源:國家衛健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