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睿唯安發布了2020年「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全球60多個國家的6167位來自各領域的高被引科學家入榜。中國內地上榜人數繼續激增,入選科學家從2019年的636人次(佔比10.2%)上升到今年的770人次(佔比12.1%);中國科學院入選科學家數量排名全球機構第2位,清華大學從去年排名第19位上升到今年的第9位,一舉躋身前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和浙江大學在2020年排名也進入榜單前列。
表現十分亮眼的非蘇州大學莫屬了,在一眾「985」、「雙一流」A類大學中脫穎而出,進入中國內地前十,位列中國高校第五名,與2019年的排名相同,都排在了第五,可見,蘇大的科研水平始終處在領先的位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湖南大學此次上榜有14人,較去年的8位,有將近一倍的提升,與中山大學並列第12名,作為「雙一流」B類的高校,成績是相當突出的。
廣東省的兩所「雙非」大學此次也表現出了傲嬌的成績,廣東工業大學此次上榜8人,與山東大學並列第20名;深圳大學有7人上榜,與南京大學、四川大學和中國農業大學並列中國內地高校第23名,這兩所大學在下一輪的評選中,是很有希望加入「雙一流」隊伍的。
稍有遺憾的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是東三省中唯一一所進入前二十的高校,在高被引、高影響力論文方面還需要加強。
總體來說,高被引科學家名單還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研究人員的學術影響力,也能夠代表其所在大學在拓展前沿和創新方面的研究水平。
對此,大家怎麼看呢?歡迎交流!
(此文原創首發,若需轉載,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