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之父馮·諾伊曼誕辰

2021-01-17 追風箏的人

    在113年前的今天,1903年12月28日 (農曆冬月初十),計算機之父馮·諾伊曼誕辰。

    1903年12月28日(距今113年),約翰·馮·諾依曼生於匈牙利的布達佩斯。他生活在一個非常富裕的家庭裡。從小就顯示了在科學方面的才能。10歲時,他進了布達佩斯的高級中學。以後,他的才能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揮。12歲他就掌握了函數論。不滿18歲,他就在德國的數學雜誌上發表了論文。

    1921年,諾伊曼進入布達佩斯大學學習數學。後來,他在瑞士聯邦工業大學獲化學碩士學位,又在布達佩斯大學獲數學博士的學位。

    1927年,諾伊曼在漢堡大學當了講師。1928年,他又成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客座教授,1931年,他成了該大學的終身教授。

    諾伊曼還掌握了拉丁文和希臘文,能流暢地使用英、德、法語與人交談。

    1942年,美國設立了主要是製造原子彈的洛斯阿拉莫斯研究所。1943年起,諾伊曼以顧問的身份參加了洛斯阿拉莫斯研究所的工作。

    洛斯阿拉莫斯研究所給了諾伊曼許多研究課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諾伊曼必須進行大量的計算。由於這項工作的需要,他開始設想研製高速度的電子計算機。

    當時,最先進的計算機是「ENIAC」。這臺計算機從1946年開始運轉,它有存儲能力,但運算時,要用手操作控制板上的開關。每次改變工作內容時,還要將一組新的配線裝人機器,教給機器程序,而且,機器也很容易發生故障。

    諾伊曼同莫裡克、埃克特一起,研究出把存儲裝置和基本指令組合在一起,把控制指令內藏在存儲裝置中的方法。這樣,改變程序時就無須改變配線了。這就是所謂的內藏程序方式。於是,就產生了離散變量自動電子計算機(「EDVAC」)。就這樣,電子計算機從單純的運算機械進化為孕育著具有無限的可能性的萬能機械。

    諾伊曼還在運算理論上對電子計算機的使用做出了重要貢獻。

    1945後年,42歲的諾伊曼就任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的計算機研究所所長。此後,他和他的同事們又研製出叫「JONI- aC」的計算機。


    在計算機設計上,他們模仿了生物大腦中的某些動作。從此,諾伊曼又開始對神經學進行研究。他從神經學和心理學的角度研究人,進而確立了自動化理論。

    1954年,諾伊曼成為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委員。1957年2月8日他因病去逝。

    在電子計算機的漫長的發展歷史上,沒有哪一個人可以獨佔發明者的席位。但可以說,諾伊曼是一個為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做出了偉大貢獻的人。


【聲明:所有內容均來自網絡,編者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並不對文章觀點負責。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計算機之父」是阿蘭·圖靈而不是馮·諾伊曼?
    小編一直想要寫一些計算機科學相關的科普軟文,一番思考之後覺得開篇一定一定要致敬先驅!先為大家講述一下計算機科學界的大佬,對人類社會做出過傑出貢獻的「計算機科學之父」——阿蘭·圖靈。阿蘭·圖靈在課堂上我們都學習過,世界上第一臺通用電子計算機的設計師是馮·諾伊曼
  • 馮·諾伊曼逝世60周年,他是「計算機之父」,更是開了掛的「科學界...
    今天,距離「計算機之父」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逝世已經整整過去了 60 年。在過去的歲月裡,無論使用何種語言,全世界所有有關計算機的書籍和論文中,馮·諾依曼的名字和另一位也被稱作「計算機之父」的圖靈一起,被無可避免地反覆提及—— 圖靈建立了圖靈機的理論模型,奠定了人工智慧的基礎,馮· 諾依曼則首先提出了計算機體系結構的設想。
  • 計算機之父馮諾依曼軼事
    搞計算機的都知道計算機之父是馮諾依曼和阿蘭圖靈,本文介紹一下馮諾依曼的一些軼事。1、貴族出身匈牙利猶太貴族。
  • 大道至簡——馮·諾伊曼的《計算機與人腦》
    約翰·馮·諾伊曼被稱為計算機之父,這一稱謂當然是至高無上的榮譽,尤其在計算機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工具——甚至是通向未來必不可少的工具時,「計算機之父」的稱謂就更加有意義了。但這個名稱並不能代表馮·諾伊曼的全部成就,事實上,他本質上是個數學家,泛函分析、遍歷理論、幾何學、拓撲學和數值分析等眾多數學領域都頗有建樹,同時,除了計算機之外,他還是美國原子彈、氫彈項目的重要參與者,是量子力學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也是博弈論的創始人之一。可以說,現代科學最主要的幾個方向,都有馮·諾伊曼留下的痕跡。
  • 計算機的爸爸們
    12-28 11:46:38 來源:國家地理中文網 今天是計算機之父馮·諾伊曼誕辰116周年紀念日。說到計算機之父,不得不看看,計算機發展史上,那些重要的人物。查爾斯·巴貝奇 作為「通用計算機之父」巴貝奇於1834年設計了分析機。雖然直至他去世,這臺機器都沒有真正被製造出來,但它卻擁有著類似現代的內存和處理器,可以稱得上是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
  • [湖南新聞聯播]「中國巨型計算機之父」慈雲桂教授誕辰100周年座談...
    [湖南新聞聯播]「中國巨型計算機之父」慈雲桂教授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長沙召開 「中國巨型計算機之父」慈雲桂教授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長沙召開。
  • 楚澤 真正的「計算機之父」
    楚澤 真正的「計算機之父」 本報駐歐盟記者 張興慧     是誰發明了計算機?    一般人會說,是美國人摩徹利和埃卡特基。他倆1946年發明了當時稱為「埃尼亞克」(ENIAC)的計算機。    其實,這是誤解。計算機的正宗發明人應該是一位名叫康拉德·楚澤的德國人。2010年6月22日,是楚澤的百歲誕辰紀念日。    如今,在其出生地柏林市,有一座楚澤博物館,供公眾參觀並了解他發明計算機的全過程。    一般而言,計算機的發明者理應精通數學。
  • 誰是「計算機之父」 德國人還是美國人
    在選擇PC產品的時候,是否也想過是誰發明了計算機呢?  一般人會說,是美國人摩徹利和埃卡特基。他倆1946年發明了當時稱為「埃尼亞克」(ENIAC)的計算機。其實,計算機的正宗發明人應該是一位名叫康拉德·楚澤的德國人。2010年6月22日,是楚澤的百歲誕辰紀念日。如今,在其出生地柏林市,有一座楚澤博物館,供公眾參觀並了解他發明計算機的全過程。
  • 計算機之父是誰?
    >約翰·阿坦那索夫(John Vincent Atanasoff )- 電子計算機之父馮·諾依曼 (John von Neumann) - 現代計算機之父(1)機械時期——計算機的起源畢竟「計算機」就是指用來計算的機器,機械時期有很多代表人物
  • Google塗鴉:集成電路之父、Intel創始人羅伯特·諾伊斯84周年誕辰
    Google今天的首頁塗鴉是為了紀念集成電路之父、英特爾創始人羅伯特·諾伊斯84周年誕辰。羅伯特·諾伊斯(Robert Norton Noyce, 1927年12月12日-1990年6月3日),是仙童半導體公司(1957年創立)和英特爾(1968年創立)的共同創始人之一,他有「矽谷市長」或「矽谷之父」(the Mayor
  • 集成電路之父諾伊斯誕辰84周年,兩次錯過諾獎
    北京時間12月12日消息,谷歌今天的首頁塗鴉換成了電路圖片,以此紀念集成電路之父、矽谷之父、英特爾公司創始人羅伯特·諾頓·諾伊斯(Robert Norton Noyce)84周年誕辰。這位科學家的一生中,曾兩次與科學界最高榮譽—諾貝爾獎失之交臂。
  • 計算機的原理究竟是什麼?靈魂拷問!
    相信在這個時代,工作工程中使用最多的莫過於計算機,那麼你知道計算機的原理是什麼嗎?近期在V2EX論壇就有這樣一個類似問題引起大家的討論,就是計算機的原理是圖靈機嗎?
  • 計算機的歷史——計算機之父 轉字 小黑盒
    說起計算機之父,那就眾說紛紜了,當前我們一般稱馮·諾依曼為計算機之父,嚴格來講他是現代計算機之父,能背負計算機之父名號的人還有好幾個,其中大家最熟悉可能是圖靈了,此外巴貝奇和約翰·阿坦納索夫也在某種程度上被認為是計算機之父。這一期的主題就是講述這四位計算機之父對計算機發展的貢獻。
  • 世界小姐、007新電影、雷鬼之父誕辰,牙買加又要虜獲中國心
    「雷鬼之父」誕辰 牙買加的雷鬼音樂已被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紀念雷鬼音樂巨星鮑勃·馬利(Bob Marley)誕辰75周年而舉行的慶祝活動,也會吸引很多樂迷前來追根溯源。
  • 今年是「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誕辰110周年!
    >不少「精明」的小夥伴學會後還將這個方法熟練運用到了自己的生活中比如放學一回家,就讓媽媽開始做炸雞,與此同時自己開始寫作業,等作業寫完炸雞也做好了,就能一邊啃著炸雞一邊看動畫片了在不斷地學以致用中我們也懂得了應該如何合理、高效地安排時間而《統籌方法》這篇課文的作者就是「中國現代數學之父
  • Google doodle紀念「微生物學之父」列文虎克誕辰384周年
    荷蘭科學家安東尼·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是第一個用顯微鏡來觀察細菌和原生動物的人,其一生還磨製400多個簡單的顯微鏡,因此被認為是「微生物學之父10月24日是列文虎克的384周年誕辰,Google特地製作了一個doodle動畫以示紀念。
  • 計算機原理:理論基礎(圖靈機)與(馮諾伊曼)體系結構!
    相信在這個時代,工作工程中使用最多的莫過於計算機,那麼你知道計算機的原理是什麼嗎?近期在V2EX論壇就有這樣一個類似問題引起大家的討論,就是計算機的原理是圖靈機嗎?只能說圖靈機奠定了現代計算機的理論基礎。關於更多圖靈機的知識大家可以自己看看計算機理論,其中有關於圖靈機的知識講解。馮諾伊曼計算機體系結構相信目前接受過教育或者使用計算機的用戶,肯定都聽過馮諾伊曼這個名字。他所參加的各項研究均是當時科技頂端。
  • 來,認識一下100歲的「計算機之父」
    這是計算機科學家們努力了半個多世紀的結果。但如果沒有一個人的貢獻,這一切也許要推遲很多年。    他是個天才,16歲研究愛因斯坦的理論,不到30歲成為二戰英軍高級情報人員;他是個「怪人」,跑馬拉松參加會議,戴防毒面具「招搖過市」;他還是個同性戀者,被判定「有傷風化」,42歲時服毒自盡,半個世紀後英國政府向他公開道歉。
  • 「計算機之父」童年的故事學習案告訴你計算機的發明過程
    3.讓學生知道阿蘭.圖靈成為計算機理論的奠基人與他小時侯勤於動腦、勇於實是分不開的。教學重點、難點:1.學習帶著問題默讀課文,培養自學能力。2.理解小阿蘭童年的「怪」與長大成為「計算機之父」有沒有關係。教學準備:生字卡、掛圖、小黑板。
  • 消除馮·諾伊曼瓶頸 Imec和GF合作展示新型人工智慧晶片
    從數字計算機時代初期開始,處理器和內存是分開的,因此使用大量數據進行的操作需要從內存存儲中檢索出同樣多的數據元素。而這就是馮·諾伊曼瓶頸(von Neumann bottleneck)。為了解決這一挑戰,Imec 和包括格芯在內的合作夥伴啟動了工業附屬機器學習計劃, 致力於開發新的架構,在 SRAM 單元中執行模擬計算來消除馮·諾伊曼瓶頸。由此產生的模擬推理加速器(AnIA),建立在GF的22FDX半導體平臺上,能效顯著。特性測試表明,功耗效率達到峰值,即每瓦特每秒2900兆次運算(TOPS/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