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大流感時期的美國人民如何「抗疫」

2021-02-13 學葩圈

英文

中文

Spanish flu-era diaries give Ohio family hope

西班牙流感時期的日記給了俄亥俄州家庭希望

The diary entries from a woman in southwestern Ohio about farm work and life during the 1918 flu pandemic and World War I have brought her future generations comfort and hope as the nation grapples with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俄亥俄州西南部一名婦女的日記記錄了1918年流感大流行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農業工作和生活,在這個國家努力應對冠狀病毒大流行的時候,這些日記給她的後代帶來了安慰和希望。

「No school on account of 『Spanish Influenza』」, Lucy Vandervort Cox, who died in 1964 at age 84, wrote in her diary entry on Monday, Oct. 7, 1918, on a 「cloudy and much cooler」 day in Wilmington.

1918年10月7日,星期一,在威爾明頓一個「多雲且涼爽得多」的日子,露西·范德沃特·考克斯在日記中寫道:「因為『西班牙流感』,所以沒有學校開學。」她於1964年去世,享年84歲。

Jennifer Weinbrecht, 63, preserved her great-grandmother's diaries which were written from 1899 to 1964 and later passed down to her from her deceased mother, JoAnne Womacks.

63歲的詹尼弗·溫布萊希特保存了她曾祖母寫於1899年至1964年的日記,這些日記後來由她已故的母親喬安妮·沃馬克傳給了她。

The diaries, which Weinbrecht also refers to as ledgers, show a snapshot of the hard work of farm life and raising a family. Kept mostly in the form of a log of daily activities, they offer some additional snippets of what life was like during the 1918 influenza pandemic.

溫布萊希特也稱這些日記為分類帳,記錄了農場生活和養家餬口的艱辛。它們大多以日常活動日誌的形式保存,提供了1918年流感大流行期間生活的一些額外片段。

「I look up names or words in my great-grandmother’s rather sparsely worded diaries and learn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Weinbrecht told NBC News from Novelty, Ohio. 「Sometimes, it’s fun stuff – like when she said she finished her Mother Hubbard, and I Googled that and found it was a dress that could be worn without a tight corset for working on the farm,」 she said.

「我在我曾祖母寫得很少的日記中查找名字或單詞,並從中了解到大量信息,」溫布萊希特在俄亥俄州新新市接受全國廣播公司採訪時說。「有時候,這是有趣的事情——比如當她說她完成了她母親的哈伯德時,我在谷歌上搜索了一下,發現這是一件可以不穿緊身胸衣在農場工作的裙子,」她說。

露西·范德沃特·考克斯(或稱「考克斯奶奶」)和她的家人。

『Grandma Cox』, as she's affectionately referred to, worked on a vegetable farm in Wilmington with her husband, Henry, and raised two children, Ernest and Elsie. Elsie, Weinbrecht’s grandmother, was the daughter of Cox’s brother but was adopted into the family when the child’s mother died.

人們親切地稱她為「考克斯奶奶」,她和丈夫亨利在威爾明頓的一個蔬菜農場工作,養育了兩個孩子——歐內斯特和埃爾西。韋恩布萊希特的祖母埃爾西是考克斯兄弟的女兒,但孩子的母親去世後,她被收養到這個家庭。

Weinbrecht began years ago to transcribe the diaries in hopes of further preserving her family’s history. The family revisited them recently when her daughter Amy Patterson, 38, wanted to see what advice they could glean as they stayed indoors to stay safe from the pandemic.

溫布萊希特幾年前開始抄寫日記,希望進一步保存她的家族歷史。最近,當她38歲的女兒艾米·帕特森(Amy Patterson)想看看他們留在室內躲避流感大流行時能得到什麼建議時,他們一家再次拜訪了他們。

Patterson, who works as a part-time reporter for the Geauga County Maple Leaf in Chardon, Ohio, wrote a piece for the newspaper about how the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1918 flu could help readers conquer COVID-19.

帕特森在俄亥俄州查登市的吉烏加縣楓葉鎮做兼職記者,他為該報寫了一篇文章,講述了從1918年流感中吸取的教訓如何幫助讀者徵服COVID-19。

「While a global pandemic shuttering schools and businesses feels like new territory, many of our families still bear the scars of the 1918 influenza pandemic,」 she wrote.

「雖然全球大流行關閉學校和企業感覺像是一個新的領域,但我們的許多家庭仍然承受著1918年流感大流行的創傷,」她寫道。

Roughly 50 million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died from the 1918 H1N1 flu pandemic, also referred to as the Spanish flu, according to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lone, about 675,000 people were killed at the time.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全世界大約有5000萬人死於1918年的H1N1流感,根據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命名也被稱為西班牙流感。僅在美國,當時就有大約675,000人喪生。

Ohio has 14,694 confirmed cases of COVID-19 and 656 deaths from the novel coronavirus, according to the Ohio Department of Health.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of Friday, there were 828,441 cases and 46,379 deaths overall, including probable cases and losses. Ohio and many other states have issued stay-at-home orders, with a small number of states opting not to issue such restrictions.

俄亥俄州有14694例COVID-19確診病例,656例死於新型冠狀病毒,根據俄亥俄州衛生部。截至周五,美國共有828,441例病例和46,379例死亡病例,包括可能的情況和損失。俄亥俄州和其他許多州已經發布了家庭指令,少數州選擇不發布此類限制。

As the world grapples with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and quarantines, Patterson felt that looking back into her family’s history might bring some hope, connection and perspective.

當全世界都在努力應對冠狀病毒大流行和隔離時,帕特森覺得回顧她的家族歷史可能會帶來一些希望、聯繫和前景。

Patterson, who has two sons, ages 9 and 11, decided to read through some of the entries to see how they related to her own family’s experiences now.

帕特森有兩個兒子,一個9歲,一個11歲,她決定通讀一些條目,看看它們與她自己家庭的經歷有什麼聯繫。

「It just felt like a really good time to evaluate how bad this is, compared to how bad our ancestors had it,」 Patterson said over the phone from Chardon.

帕特森在查頓的電話中說:「與我們的祖先有多糟糕相比,現在是評估這有多糟糕的時候了。」。

In one entry, Cox wrote about cooking and how her husband, Henry, shucked corn.

在一篇文章中,考克斯寫到了烹飪和她的丈夫亨利如何剝玉米。

「I baked bread and sugar cakes and picked mangoes,」 she wrote on Monday, Oct. 28, 1918. 「Then the children and I went to town in [the] evening after some more medicine to prevent influenza.」

1918年10月28日,星期一,她寫道:「我烤了麵包、糖蛋糕,還摘了芒果」。「然後那天晚上,孩子們和我在吃了一些預防流感的藥後,去了鎮上。」

Patterson recalled how her great-great-grandmother’s younger brother was away serving in the war, how school and church had been closed due to flu precautions, yet Cox continued doing farm work and putting her family first.

帕特森回憶起她曾曾祖母的弟弟是如何在戰爭中服役的,學校和教堂是如何因流感預防措施而關閉的,然而考克斯繼續做農活,把家庭放在首位。

「My kids are struggling with not being connected to their friends at school,」 Patterson said. 「It’s that time of life like, they’re learning how to be social and having been forced to do that in person to doing it across the screen is not ideal, but I feel that we’re almost more connected than we were before.」

帕特森說:「我的孩子們正在努力擺脫與學校朋友的聯繫。「這是人生中的一段時間,他們正在學習如何社交,被迫親自在整個屏幕上做到這一點並不理想,但我覺得我們比以前更加親密了。」

She credits Grandma Cox’s story for some of that. 「We’re sending these family photos back and forth. My kids are asking questions about our family, because of this story,」 she said.

她把其中的一些歸功於考克斯奶奶的故事。「我們來回發送這些家庭照片。因為這個故事,我的孩子在問關於我們家庭的問題,」她說。

In another diary entry, Cox described what seemed to be a normal day, what the family ate -- she baked a cake and some bread, she took a trip into town with the children -- a typical November day that was 「clear」 but had a 「very cold wind.」 The entry concludes with one sentence about the passing of 14-year-old Mary who succumbed to the flu. A very stark reminder of the virus that was taking a toll on her community.

在另一篇日記中,考克斯描述了看似平常的一天,一家人吃了些什麼——她烤了一塊蛋糕和一些麵包,帶著孩子們去了一趟鎮上——這是典型的11月的一天,天氣「晴朗」,但「寒風凜冽」。這篇文章以一句關於14歲的瑪麗死於流感的話結束。這非常鮮明地提醒我們,病毒正在對她的社區造成損害。

Then the following month, she recorded the names of more lives lost to influenza.

接下來的一個月,她記錄了更多死於流感的人的名字。

「But, between the deaths and funerals adding up on Lucy’s ledger, she also recorded signs of everyday life – visits to town, minor injuries to the children and several weddings – in a sign that life was still moving forward, even in the midst of a world at war,」 Patterson wrote.

帕特森寫道:「但是,在露西記錄的死亡和葬禮之間,她還記錄了日常生活的跡象——進城、孩子受輕傷和幾次婚禮——這表明生活仍在向前發展,即使是在一個戰爭的世界裡。」

Weinbrecht, who owns a bookstore called Jane Austen Books with her two daughters, said she has been transcribing and digitizing the decades of diaries. So far, she’s up to 1935.

溫布萊希特和她的兩個女兒擁有一家名為簡·奧斯汀圖書的書店,她說自己已經將幾十年的日記進行了轉錄和數位化。到目前為止,她已經進行到了1935年。

「They can’t stop. Even when [Grandma Cox] says, 'Oh, I feel really bad,' she just has to keep going,」 Weinbrecht said.

「他們不能停下來。即使當考克斯奶奶說『哦,我真的很難過』,她也必須堅持下去,」溫布萊希特說。

NBC News

相關焦點

  • 「西班牙流感」最先在美國堪薩斯州軍營發現,為何卻以西班牙命名
    爆發於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可以說是近代以來最為嚴重的疫情之一,先後在全球造成了近10億人感染,至少5000萬人死亡。這次流感的爆發可以被分為三個階段,其中第一波有記錄的流感,發生於美國的堪薩斯州軍營,然而這次流感卻被稱為「西班牙大流感」,這又是為什麼呢?
  • 西班牙大流感的爆發和流感病毒的分類
    而此時的西班牙由於持中立態度,因此對國內管控較松,人員流動性很大。這直接導致西班牙全國三分之一的人口(約800萬人)感染了流感,此次流感也因此有了一個非常具有地域特徵性的名字:西班牙流感。 大規模流感加速了一戰的結束。然而,一戰結束後,西班牙流感的「表演」才剛剛開始。
  • 【健康】西班牙大流感的爆發和流感病毒的分類
    而此時的西班牙由於持中立態度,因此對國內管控較松,人員流動性很大。這直接導致西班牙全國三分之一的人口(約800萬人)感染了流感,此次流感也因此有了一個非常具有地域特徵性的名字:西班牙流感。大規模流感加速了一戰的結束。然而,一戰結束後,西班牙流感的「表演」才剛剛開始。
  • 西班牙流感 100 周年:人類遭遇過什麼,又改變過什麼?
    更為神秘和令人恐懼的是,這種疾病喜歡攻擊青壯年人群,短短數日,那些強壯的身軀便會痛苦的倒下——後來有研究者認為,大流感帶來的可參戰人口減少,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提前結束的原因之一。大流感流行時期的美國醫院正如它的到來不為人知,它的消逝也並非因為人定勝天的勇猛。西班牙流感,是人類歷史上不斷有人為它著書立說的一次「瘟疫」。
  • 校園防疫:1918大流感期間美國學校的「安全掙扎」
    1918大流感期間,美國各級學校在面臨大流感浪潮時亦經歷了一次驚心動魄的「安全掙扎」。這段罕為人知的美國學校抗疫史,始於教育界、社會公眾對學校安全與否、開學是否必要的細緻觀察及真切傾訴。「危險的學校」與「必要的開學」1918大流感在美利堅肆虐之際,絕大多數美國學校也未能倖免。
  • 西班牙衛生大臣薩爾瓦多·伊利亞:中國抗疫經驗值得學習
    新華社馬德裡12月29日電 專訪:中國抗疫經驗值得學習——訪西班牙衛生大臣薩爾瓦多·伊利亞新華社記者馮俊偉西班牙衛生大臣薩爾瓦多·伊利亞28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專訪時說,中國為遏制新冠病毒的傳播付出了努力,中國的做法值得西班牙學習。
  • 中國抗疫經驗值得學習——訪西班牙衛生大臣薩爾瓦多·伊利亞
    新華社馬德裡12月29日電 專訪:中國抗疫經驗值得學習——訪西班牙衛生大臣薩爾瓦多·伊利亞新華社記者 馮俊偉西班牙衛生大臣薩爾瓦多·伊利亞28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專訪時說,中國為遏制新冠病毒的傳播付出了努力,中國的做法值得西班牙學習。
  • ...首次製造出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時期流感病毒的3D結構模型...
    2018年7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病毒樣顆粒(VLPs)是一種基於蛋白質的結構,其能模擬病毒並與抗體進行結合,由於VLPs並不具有感染性,因此其或許就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疫苗應應對多種感染性疾病,包括流感等;目前關於流感VLPs的細節研究人員認識非常少,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
  • 看看黑死病、天花等大瘟疫,你就會明白!
    新冠疫情發展到現在,可以說這是自1917年西班牙大流感以來人類面對的最大傳染病危機。疫情席捲全球,在死亡陰影的籠罩下,人們才深刻地體會到一種無力感,無法掌控自己命運的無力感。這場疫情過後,又會怎樣改變世界改變我們自身?我們現在還不可知,但知史鑑今,歷史總會告訴我們很多。
  • 新冠肺炎會不會比造成全球幾千萬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更可怕?
    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37971例,高居全球首位,死亡9654例。西班牙累計確診135032例,死亡13055例。義大利累計確診128948例,死亡15887例。德國累計確診100186例,死亡1590例。法國累計確診93780例,死亡8093例。新冠肺炎目前已經傳播到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這樣的傳播規模和傳播速度,在歷史上最值得拿來進行參考的就是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
  • 洪緯|1918年大流感時期的洛克菲勒研究所
    1917年4月,時任美國總統的伍德羅·威爾遜(Thomas Woodrow Wilson)在缺乏充分準備的狀態下宣布美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不久,一場殃及全球三分之一人口的大流感在美國爆發,隨即橫行施虐、荼毒生靈。據估計,這場流感至少造成全球五千萬人死亡,成為現代歷史上最具災難性的公共衛生事件之一。
  • 為什麼1918年大流感如此致命?一段跨越近半世紀的科學追蹤史
    他在當地聽到了一些關於大流感流行的傳說。現在,他知道當年患者的線索,也知道如何在凍土上挖掘操作,也許,他真的可以去試一試,揭開1918年那場大流感留下的謎團呢?整個歐洲都以為,那場大流感最初爆發於西班牙,也就習慣性地叫它西班牙大流感了。這麼說起來,西班牙大流感這個名字,還真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誤會。
  • 不只醫藥事:1918大流感下美國的「口罩社會史」
    1919年1月,《舊金山觀察家報》以「數據形象」支持口罩禁令在大流行時期,強制力介入美國口罩事務的另一優勢是精準、高效地調配了防疫物資。1918年10月底,華盛頓州林登的手術服生產廠被貝靈哈姆市府緊急徵用。依照安排,該廠加急製造口罩,產品由政府方面統籌調配至西雅圖、貝靈哈姆等美國西北部疫情嚴重城市。
  • 《2020春天紀事》今日開播 打造中國科學抗疫的影像樣本
    近百年來,從西班牙大流感到各種新型流感,從愛滋病到伊波拉、非典、寨卡……人類生命安全和健康不斷面臨重大威脅。2020年的春天,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這是一種怎樣的病毒?它的感染機理是什麼?傳播性如何?如何才能有效控制住疫情?
  • 高度懷疑新冠病毒來自1918年大流感的延續
    新冠病毒越來越像是又一次大流感。1918年,美國堪薩斯州發生一種致命的病毒(後被稱為西班牙流感),之後該病毒肆虐全球,奪走了無數人的生命,世界範圍內的死亡人口達到2500萬以上。西班牙流感成為了世界上傳播最廣致死性最高的一次傳染性疾病。
  • 美國歷史學家約翰·巴裡:謊言和錯誤造成美國抗疫悲劇
    近日,法國《費加羅報》發表了對《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詩》的作者、美國歷史學家約翰·巴裡的專訪。在專訪中,巴裡表示,美國的疫情是一場悲劇,美國政府犯下了很多錯誤,代價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可避免的14萬人的死亡。
  • 英國抗疫政策大反轉,群體免疫療法失敗!專家稱那樣做要死25萬人
    新冠病毒疫情在歐洲出現大爆發,義大利、西班牙、德國、法國確診病例過萬針對日益嚴峻形勢,英國政府和人民再也坐不住了,義大利的例子就在眼前,此刻英國防疫政策出現大反轉,政府做出及時調整,不再提倡群體免疫了。
  • 《2020 春天紀事》今日開播 打造中國科學抗疫的影像樣本
    近百年來,從西班牙大流感到各種新型流感,從愛滋病到伊波拉、非典、寨卡……人類生命安全和健康面臨重大威脅。到了2020年的春天,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這是一種怎樣的病毒?它的感染機理是什麼?傳播性如何?如何才能有效控制住疫情?一系列問題擺在了世人面前......
  • 中日殊途同歸:全球抗疫的兩大樣板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美國、義大利、西班牙、韓國、菲律賓等十五個國家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採取措施包括,禁止疫情嚴重國家公民入境、學校停課、關閉大型場所、禁止大型公共活動等。疫情不分國界不論民族,從亞太到歐美警哨四起。《紐約時報》「觀點」專欄刊文稱「中國為西方爭取了防疫窗口期,西方卻白白浪費了時間,錯過了控制新冠病毒傳播的最佳時機。」
  • 1918大流感(2):大流感從何而來
    西班牙大流感既然和西班牙沒關係,那麼,它到底哪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