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流感」最先在美國堪薩斯州軍營發現,為何卻以西班牙命名

2020-12-02 香茗史館

爆發於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可以說是近代以來最為嚴重的疫情之一,先後在全球造成了近10億人感染,至少5000萬人死亡。這次流感的爆發可以被分為三個階段,其中第一波有記錄的流感,發生於美國的堪薩斯州軍營,然而這次流感卻被稱為「西班牙大流感」,這又是為什麼呢?

雖然被命名為「西班牙大流感」,但最早的爆發記錄卻出現在美國

1918年至1920年初爆發的這場大流感,雖然最終被命名為了「西班牙大流感」,但實際上有記錄的最早爆發地,卻並非「西班牙」,而是出現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國。

「西班牙大流感」的爆發,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其中第一波有記錄的流感,發生於1918年3月4日美國堪薩斯州的軍營,但當時的症狀只有有頭痛、高燒、肌肉酸痛和食欲不振而已。同年,該流感3月份在中國、4月份在法國、5月份在西班牙、6月份在英國開始相繼爆發,但始終沒有呈現出致命性,因此並未被人所重視。

到了1918年8月,第二波流感開始爆發,最初爆發於剛離開西非國家獅子山共和國的英國船上,當該船抵達英國之前,便已經有多達75%的船員被感染,並造成了7%的船員死亡,此外多艘船隻也相繼爆發了這種疫情。同月下旬,美國和法國開始相繼爆發,並在9月開始在歐洲和美國普遍傳播,之後數個星期迅速傳至世界各地。

第二波流感便已經具備了相當的殺傷力,尤其是在20歲至35歲的青壯年人群中致死率極高,其症狀除了高燒、頭痛之外,還有臉色發青和咳血等。與此同時,這種流感往往會引發包括肺炎在內的諸多併發症,並最終導致感染者死亡。僅僅在同年10月,美國便有多達20萬人因此死亡。

時間來到1919年冬,第三波流感再次來襲,並迅速在全球多個地方爆發。但到了1920年的春季,這種恐怖的流感便又神秘的開始消失了。在澳大利亞,流感延續到了1919年8月 (南半球的冬季);至於在夏威夷,則是延續到了1920年3月。

「西班牙大流感」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致命的傳染病,短短兩年時間,便造成了全世界約10億人感染,更造成了至少5000萬人的死亡。要知道,當時全球人口不過約17億,感染率已經達到了驚人的59%,而全球平均致死率同樣達到了2.9%以上,與一般的傳染性相比,無疑具有極強的殺傷力。

既然最早並未爆發於西班牙,該病毒為何被命名為「西班牙大流感」

關於傳染病的命名,2015年5月8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新人類傳染病命名的最佳實踐》,「目的是儘量減少疾病名稱對貿易、旅行、旅遊業或動物福利的不必要負面影響,並避免對任何文化、社會、國家、地區、專業或民族群體造成侵犯。」

然而,在《新人類傳染病命名的最佳實踐》頒布之前,人們關於傳染病的命名,其實還是比較混亂的,不僅存在以地名命名的情況,例如中東呼吸症候群、伊波拉出血熱、馬雅羅病毒等等,而且還存在以人名命名的情況,例如耶爾森鼠疫菌、艾希氏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等,以及以動物命名的情況,例如牛海綿狀腦病、牛分枝桿菌、猴痘等等。

「西班牙大流感」便是典型的以地名命名的方式,而以地名命名的方式,其實並不一定會以最初爆發地來命名,畢竟當時通訊和醫療手段有限,再加上正值一戰末期,人們很難確定病毒的最初爆發地,例如第一波疫情爆發時有說法認為是由中國勞工引起,但卻沒有直接證據;又如第二波病毒爆發後有人認為源頭是蘇聯的阿什哈巴德,但因俄國內戰而無法確認。此外,由於美國爆發時該病的致死性並不強,因而並未引起廣泛的關注和重視。

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戰對該病毒的命名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第一波病毒爆發時,正值一戰末期,當時同盟國和協約國的勝負形勢已經極為明顯,因此為了避免病毒爆發對戰爭產生影響,各國都對輿論進行了嚴格限制。等到第二波病毒爆發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戰敗的同盟國自然不願雪上加霜,而戰勝的協約國也不願因這個掃興,因此輿論仍然受到了嚴格限制。

然而,就在其他國家對輿論進行嚴格限制,將「西班牙大流感」稱為無足輕重的「小感冒」時,只有西班牙媒體誠實的將這次流感稱為「災難」,畢竟當時西班牙不僅有多達800萬人受到了感染,而且一戰時西班牙乃是個中立國。更致命的是,就連當時的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也受到了感染。

阿方索十三世

結果,輿論的宣傳對當時的歐洲國民產生了極大的誤導作用,大家紛紛認為自己國家爆發的流感都只是「小感冒」,只有西班牙的流感是「致命的」,進而誤認為這場流感是在西班牙爆發後才廣泛傳播的,因此便將這場災難性的流感命名為了「西班牙流感」,而在當時西班牙國內,其實是將這種流感稱為「法國流感」的。

相關焦點

  • 西班牙大流感的爆發和流感病毒的分類
    而此時的西班牙由於持中立態度,因此對國內管控較松,人員流動性很大。這直接導致西班牙全國三分之一的人口(約800萬人)感染了流感,此次流感也因此有了一個非常具有地域特徵性的名字:西班牙流感。 大規模流感加速了一戰的結束。然而,一戰結束後,西班牙流感的「表演」才剛剛開始。
  • 【健康】西班牙大流感的爆發和流感病毒的分類
    而此時的西班牙由於持中立態度,因此對國內管控較松,人員流動性很大。這直接導致西班牙全國三分之一的人口(約800萬人)感染了流感,此次流感也因此有了一個非常具有地域特徵性的名字:西班牙流感。大規模流感加速了一戰的結束。然而,一戰結束後,西班牙流感的「表演」才剛剛開始。
  • 西班牙流感 100 周年:人類遭遇過什麼,又改變過什麼?
    而這只是戰爭給西班牙流感帶來的影響中極小的一個。1918 年 1 月,美國作為協約國參與戰爭剛滿一年。為了這場全情投入的戰爭,美軍在短短 3 個月內從戰前的幾萬增長到幾百萬。1918 年 2 月,流感來了1918 年 2 月底,幾位年輕人從「重流感」正在擴散的美國堪薩斯州哈斯克爾縣應徵入伍。他們在3 月 2 日抵達福斯頓軍營,兩天後,部隊醫院開始接收第一批流感士兵,三周內,1100 名來自福斯頓的病重者入院治療。
  • 西班牙大流感時期的美國人民如何「抗疫」
    英文中文Spanish flu-era diaries give Ohio family hope西班牙流感時期的日記給了俄亥俄州家庭希望The diary1918年10月7日,星期一,在威爾明頓一個「多雲且涼爽得多」的日子,露西·范德沃特·考克斯在日記中寫道:「因為『西班牙流感』,所以沒有學校開學。」她於1964年去世,享年84歲。
  • 為什麼1918年大流感如此致命?一段跨越近半世紀的科學追蹤史
    1918 年 3 月的一個早晨,美國堪薩斯州的富斯頓軍營裡,一名炊事兵因為發熱、肌肉酸痛去看軍醫,被確認得了感冒。在媒體的掩蓋之下,流感疫情快速擴散。到了 5 月份,西班牙的國王病倒了。西班牙是少數幾個中立國之一,他們的新聞沒有封鎖,所以流感疫情很快得到了重視,西班牙的街頭巷尾不再討論戰爭的消息,各種報紙上都是關於大規模疫情的報導。
  • 美國人還是沒長記性,疫情失控還真不能全怪川普
    環球網本月28日消息,一檔美國節目對美國的新冠疫情和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進行了對比,兩者有頗多相似之處,其中就包括美國是如何應對這兩次疫情的,對比後發現,100年過去了,美國一點記性都沒長。近日,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福奇博士在採訪中就提到,新冠疫情是一個歷史性的流行病,是可以和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相提並論的。人類上一次經歷如此規模的大流行疾病,就是100年前的西班牙大流感。
  • 專家研究發現:歐洲第二波疫情病毒株源自西班牙
    歐聯網11月1日電,據歐聯通訊社報導,近日,西班牙巴塞爾大學、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西班牙高等科學研究理事會科研人員研究發現,引發歐洲大陸第二波新冠病毒株可追的溯源頭來自西班牙。科研人員已將該毒株命名為「20A.EU1」。歐洲第二波疫情病毒株源自西班牙。
  • 新冠肺炎會不會比造成全球幾千萬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更可怕?
    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37971例,高居全球首位,死亡9654例。西班牙累計確診135032例,死亡13055例。義大利累計確診128948例,死亡15887例。德國累計確診100186例,死亡1590例。法國累計確診93780例,死亡8093例。新冠肺炎目前已經傳播到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這樣的傳播規模和傳播速度,在歷史上最值得拿來進行參考的就是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
  • 高度懷疑新冠病毒來自1918年大流感的延續
    新冠病毒越來越像是又一次大流感。1918年,美國堪薩斯州發生一種致命的病毒(後被稱為西班牙流感),之後該病毒肆虐全球,奪走了無數人的生命,世界範圍內的死亡人口達到2500萬以上。西班牙流感成為了世界上傳播最廣致死性最高的一次傳染性疾病。
  • 千面病毒:我們為什麼無法打敗流感?
    而此時的西班牙由於持中立態度,因此對國內管控較松,人員流動性很大。這直接導致西班牙全國三分之一的人口(約800萬人)感染了流感,此次流感也因此有了一個非常具有地域特徵性的名字:西班牙流感。  大規模流感加速了一戰的結束。
  • 美國「兔子伊波拉病毒」爆發,死亡率90%,國外網友留言辛辣亮眼
    據美國The Telegraph網站報導,綽號為「兔子伊波拉」的致命兔子病毒在美國南部爆發。 在整個美國的七個州,包括亞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亞州和德克薩斯州,都爆發了這種稀有且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病毒。
  • 最新研究:歐洲第二波疫情的毒株源自西班牙
    據義大利媒體報導,奮鬥在義大利綜合編譯:近日,西班牙巴塞爾大學、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在西班牙高等科學研究員CSIC的帶領下,調查研究中發現,歐洲第二波浪潮毒株的可追溯源頭是來自西班牙,該毒株被命名為20A.EU1。
  • 研究:歐洲第二波新冠疫情毒株或源自西班牙
    中新網11月1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近日,西班牙巴塞爾大學、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西班牙高等科學研究理事會科研人員研究發現,引發歐洲大陸第二波新冠疫情的毒株可追溯自西班牙。科研人員已將該毒株命名為「20A.EU1」。
  • 百年前遭遇西班牙流感,百年後再歷新冠,最後一位倖存者有話要說
    但20世紀爆發的最大一場災難,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中現在還活著的唯一一位西班牙倖存者,105歲的約瑟·阿馬爾·佩納(José Ameal Peña)卻有話要說。1918年爆發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持續時間約一年半,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無一倖免,導致5000萬人到
  • ...新冠是「中國病毒」,那愛滋病就是美國性病毒,梅毒是美國螺旋體
    3月16日,美國總統川普在推特上將新型冠狀病毒稱為「中國病毒」(Chinese Virus)。這一不負責任的言論隨即引發廣泛批評。3月18日,世界衛生組織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一直以來我們傳遞的信息就很清晰:病毒沒有國界,不區分種族膚色和財富。我們在語言使用上要小心,應避免把病毒同個體聯繫在一起。
  • 中美科學家揭秘西班牙神秘鳥足跡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等中美古生物學家22日宣布,他們在西班牙北部阿斯圖裡阿斯省和中國雲南祿豐發現了一批特殊足跡。足跡顯示在侏羅紀—白堊紀之交,這些地區生活著一類奇特的古鳥或鳥形恐龍。該發現對研究歐洲與中國晚中生代鳥類與恐龍動物群的分布與演化有重要意義。
  • 對西班牙猞猁你了解多少?西班牙猞猁知識大全
    西班牙猞猁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食肉目、裂腳亞目、貓科、貓亞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Spanish Lynx,命名人為Temminck,命名時間在1827年。西班牙猞猁與歐亞猞猁在外貌上分別不大,非常相似,除了體形較小,體色較淺,斑點較深外,其他幾乎沒有區別。尾粗,尾端黑色。耳尖、觸鬚和鬢角各有一束黑色的毛。西班牙猞猁長腿短尾,臉龐上掛著一圈珠子似的毛髮。耳朵豎起,上有黑毛。和印記暗淡的歐亞猞猁相比,它身上有著很明顯的斑點,更像豹的樣子。不過,它的臉部則比其他猞猁更像貓。西班牙猞猁耳上的毛髮幫助它辨別聲音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