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面病毒:我們為什麼無法打敗流感?

2020-11-06 大腦燒荒者

來源:十點科學

流感病毒 來源:圖蟲創意


  作者:玉溪 日本名古屋大學

  經過近一年的疫情洗禮,我們對「病毒」二字早已耳熟能詳。但我們真的了解病毒嗎?尤其是和我們長期共存的「老朋友」們,比如流感病毒。

  流感的特殊之處,在於其善變性。而這不是流感的專利。事實上,所有病毒都有可能變異,包括眼前的新冠病毒

  這種變異性不僅關係到疫苗的開發、特效藥的效用期,也直接關係到病毒對人的實際威力,包括死亡率、後遺症等。

  對它的了解,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看待當前的新冠疫情,以及預計可能的危機。

  流感中的一戰:德國是輸掉戰爭還是輸給病毒?

  1917年復活節,德國秘密情報部門正在操辦一件影響人類歷史的大事。他們知道,如果事成,德意志和沙俄帝國在東線持續四年的廝殺將有望結束。很快,如他們所願,列寧上臺後俄國立刻退出了戰爭。

  一夜之間,德軍百萬東線部隊轉向與英法的對決,並依仗兵力優勢佔到先機。但萬萬沒想到,一波流感疫情橫掃前線,到1918年5月,已有超過100萬德軍染病,每天都增加幾萬人。

  法國藉機發動反擊,德軍在流感和英法美的聯合攻擊下不得已輸掉了戰爭。

  德國參謀在給德皇的報告裡說,德國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流感失掉了戰爭,但實際上,英美雙方也飽受流感的困擾,甚至英國國王喬治五世也染上了流感臥床不起。但因當時整個歐洲打成一團,大家都進行新聞管制,各國都以為只有自己的士兵患了病。

  而此時的西班牙由於持中立態度,因此對國內管控較松,人員流動性很大。這直接導致西班牙全國三分之一的人口(約800萬人)感染了流感,此次流感也因此有了一個非常具有地域特徵性的名字:西班牙流感

  大規模流感加速了一戰的結束。然而,一戰結束後,西班牙流感的「表演」才剛剛開始。

  這次疫情前後共流行了三波,從美國到歐洲,從美索不達米亞到中國黑龍江,甚至躲在北極圈的愛斯基摩人都飽受摧殘。最終,全世界1/5的人染病,死亡人數至今也沒有非常確切的數字,綜合各種資料的數字顯示死亡人數在5000萬到1億之間。

  忽然消失的疫情與背後的驚悚事實

  一年多之後的1919年春天,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人們還沒來得及搞清楚這場疫情的爆發和流行是怎麼回事,病毒突然在全世界消失了!就像一個冷酷的殺手,無聲無息的來,收割了幾千萬人命之後悄然離去。

  如果這就劇終了,那也就罷了,只能說大自然這個編劇太粗暴了。

  但顯然故事不會就這麼簡單。很快,科學家有了一個讓人渾身冒冷汗的發現——人的病好了,豬得病了。

  這一事實令人想到一個可怕推論——西班牙流感並沒有遠離人類,只是轉移到了其他宿主身上,隨時都有可能殺回來。

1918年至1919年西班牙流感肆虐全球。圖為美國堪薩斯州一家美軍醫院,首批病例在這裡登記。來源:公有領域

  為此,科學家對於流感的研究一直都沒敢鬆懈。

  起初,人們期待流感病毒能像曾經肆虐人類的天花病毒一樣,雖然威力強大,但構型穩定,在全世界都普及天花疫苗之後,它就無法再侵犯人類了。

  但在研究流感時,人們深深理解了什麼叫現實殘酷。相比天花病毒,流感病毒的基因變異速度極快,根據當前毒株開發的疫苗,根本應接不暇。

  後來人們發現,流感病毒的基因是天生就極不穩定的RNA(這也是新冠病毒的基因類型), 每一代病毒都不盡相同。面對如此狡猾的病毒,科學家們一時焦頭爛額,長期未獲得實質性突破。

  找到流感病毒的「身份證」

  但人類的意志是堅定的。儘管困難重重,研究者們最終還是發現了其中玄妙:其突破點不在於多變的基因,而在於流感病毒表面兩種「堅挺」的蛋白。

  這兩種蛋白,一種叫紅細胞血凝蛋白(H蛋白),一種叫神經胺基酸酶蛋白(N蛋白)。儘管病毒變來變去,但這兩種蛋白往往同時存在於絕大部分種類的流感病毒表面。因此它們也就成了識別流感病毒的身份證。目前我們看到的高致病性流感均以HxNy命名,比如H1N1、H5N1等,其中的H就是H蛋白,N就是N蛋白,編號表示不同的蛋白質構型。

  流感病毒禍害廣泛,除了人類,其他比如犬,馬,豬,鳥類,海豹、鯨等,陸海空一個都不放過;並且,它還可以在不同物種之間傳播。

  不同毒株有時也會根據其主要宿主來命名,比如說我們熟知的禽流感、豬流感、馬流感、犬流感,等等。

  目前鳥類被認為是流感病毒的最主要宿主。雖然有報導稱禽流感病毒似乎可以在人際間傳播(人傳人),但經過調查發現,幾乎所有被感染的人都與禽類有過密切接觸。

  因此,目前科學界認為,禽流感病毒不能在人群中有效傳播。但基於流感病毒在傳播中的快速變異能力,我們也不得不時刻提防,在某一次變身後,它會獲得在人際間的傳播的能力。

  基於結構分型的流感 「戶口本」

  除了根據表面蛋白結構分類的HxNy,以及根據宿主動物分類的豬流感、禽流感等,我們肯定也聽過甲流。這又是什麼呢?

  簡單而言,這是基於病毒學學科分類的叫法,它依據的不是病毒表面蛋白而是核蛋白。不僅有甲型,還有乙型、丙型和丁型,共四種類型。

  這與依據表面蛋白進行病毒特徵識別的方式並不矛盾。但由於只有甲型流感病毒存在多變的表面蛋白,因此一般所說的HxNy型流感其實都是甲型流感。

  例如甲型流感中就有H1N1、H2N2、H3N2、H5N1、H7N7、H1N2、H9N2、H7N2、H7N3、H10N7、H7N9等諸多病毒構型。

各種甲型流感和它們的宿主們。


  乙型流感病毒表面也存在H和N蛋白,但多樣性遠不及甲型流感,因此一般不採用HxNy的方式進行分類,而直接稱為某某毒株,例如97年山東毒株、2002年香港毒株之類。丙型、丁型流感病毒表面不存在H和N蛋白,不能採用HxNy的命名方式,且因其本身多樣性貧乏,可以認為不存在亞型。

  所以我們可以簡單地認為,表面蛋白結構分類是甲型流感病毒的「身份證」,一個病毒一個編號,而甲乙丙丁是病毒的「戶口本」,一個本子一個家族。

  這些不同分型喜好各不相同。

  其中,丙型和丁型流感病毒最為少見,丙型通常只在孩童身上造成輕微症狀,而丁型主要感染家畜,且目前尚未發現其能夠感染人類的證據。

  而乙型流感病毒最青睞我們人類,但變異速度明顯低於甲型流感,且由於其多樣性較低,我們一般在孩童時期就會獲得對該類病毒的免疫力,所以乙流大規模流行的機率很低。

  對人類社會危害最大就是大名鼎鼎的甲流。野生水鳥是很多甲型流感病毒株的天然宿主,所以禽流感一般都是甲流。

  甲型流感病毒類型多樣,並有跨物種傳播的能力,可以導致包括高燒、流鼻水、喉嚨痛、肌肉酸痛、頭痛、咳嗽和疲倦感等各種症狀,可能的併發症包括病毒性肺炎、繼發細菌性肺炎、鼻竇感染以及造成其他疾病惡化(如氣喘或心臟衰竭)等。

  在傳播方式上,甲流通常由咳嗽、打噴嚏和說話產生的飛沫傳播,近距離接觸時尤其容易發生。因此,佩戴口罩、勤洗手以及保持社交距離等途徑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感染機率。

  一戰中的流感,就是甲流,蛋白構型為H1N1。自那一次之後,雖然歷史上再沒有出現如此強勢的毒株,但人類社會也經過了幾次嚴重的大流感,數百萬人因此死亡。

已知的流感大流行。數據來自維基百科(實際上,自1580年首次有詳盡記載以來,流感大爆發呈現周期性特徵,每隔二三十年就會爆發一次)

   和善變的流感做鬥爭

  為了對抗流感,人類開發了一系列藥物和疫苗。但遺憾的是,目前還沒有針對流感的特效藥,而疫苗在多變的流感病毒面前,也無法提供足夠的防護。

  大部分的流感疫苗是多價疫苗,一般包括在人類社群中最為流行的幾種甲型流感亞型和乙型流感毒株。例如日本今年推廣的4價疫苗,就包含了甲型中的H1N1和H3N2,以及乙型中的山形株和維多利亞株。

  然而,由於流感病毒亞型(或毒株)和自然界宿主眾多,且其中的甲型流感又有很強的易突變特性,人類有時候也實在是防不勝防。

  比如,今年6月29日,中國農業大學和中國疾控中心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研究就報導,在中國境內出現了一種豬攜帶的G4基因型的 H1N1 流感病毒(G4 EA H1N1)。這種由三個不同譜系病毒交換基因,進行「重組」後的病毒,可能導致人際傳播風險增加。

  但好在這種新型豬流感毒力很弱,不會比普通甲流造成更嚴重的後果,而且G4基因型病毒僅侵犯呼吸道上部,一般不會對肺部造成影響,危害性與新冠病毒等「毒霸」不可同日而語。

  並且流感也並不會像新冠病毒那樣突然出現,而是有其自身的規律性,目前我國的流感監測網絡也比較完備。

  儘管興不起什麼風浪,但新型豬流感病毒所表現出的種種特徵,恰將流感病毒系譜雜、宿主多、易突變的特點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可想像的未來,人類或許還是找不到徹底徵服流感的辦法,但我們可以通過對敵人的了解,來減少我們受到的損失和傷害。比如,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流感季節做好個人防護,勤消毒,高危人群積極接種當季流感疫苗等。

  而流感病毒的狡猾,也引發一些人對於新冠病毒的擔心。新冠病毒是否會重走它的路徑?曾經的「西班牙流感」,就仿佛今日種種的預演。過去一百多年裡,流感也一直對我們「不離不棄」,新的變種時時撥動眾人神經。

  不過,就目前而言,雖然新冠病毒具有不少類似流感的特徵,比如相似的呼吸道症狀、高流行性以及廣泛的自然界宿主等。但好在目前為止,新冠病毒並沒有發展出類似流感病毒一樣的極高變異性。

  隨著疫苗的開發和大規模使用,相信人類最終能夠贏得這場戰役。

相關焦點

  • 《哥斯拉2:怪獸之王》為什麼人類無法打敗哥斯拉?
    從激進者的角度來看的話,這些怪獸真的無法消滅嗎?當然我們這裡也確定一個無法改變的前提,消滅哥斯拉所付出的代價是人類無法承受的,因為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哥斯拉就是地球意志的表現。而其中也表達出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如果人類的科技足夠,機械哥斯拉確實能夠打敗哥斯拉,但是其本身也會成為了和哥斯拉一樣的怪獸。當人類對自己的造物失去控制的時候,新的哥斯拉就會在人類的手中誕生。
  • 你們還認為AAO無法被打敗?其實能夠打敗AAO的大有人在!
    AAO無法被人類的思維意識所認知,它非人、非物也非體系,但在漫威宇宙中也能夠算的上是一個角色,神奇的是在漫畫世界裡AAO僅是一種思維但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是客觀存在的。怎麼理解呢?AAO就好比斯坦李或是讀者,也就是我們。
  • 比起流感,為什麼全世界更害怕新型冠狀病毒?
    「從中國撤僑;關閉過境點;遣返確診的外國人;對來自疫區的旅客採取禁止入境或隔離措施」……相較於感染人數與致死人數更多的季節性流感,為什麼全世界都更加害怕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他說,流感具有確定性,「我們可以向民眾保證,隨著三四月的到來,流感患者會大幅減少,我們甚至可以非常準確地預測流感死亡率的大致範圍以及患者的住院情況。」但是,衛生部官員不知道新冠病毒的致命性有多強。就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新冠肺炎比流感更容易致死。
  • 為什麼我們能滅絕天花,卻消滅不了好多傳染病?
    在人類歷史上肆虐了3000多年的天花、保守估計死亡人數達1億並且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西班牙大流感、導致歐洲人死亡1/3的鼠疫以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戰勝的新冠病毒,瘟疫似乎一直如影隨形。為什麼天花能被人類消滅?為什麼鼠疫明明控制住了,還時不時傳出疫情?為什麼每年接種流感疫苗,第二年還是會感染?
  • 書摘| 致命流感:病毒的前世今生
    超過四分之一的工人因為病情過於嚴重而無法工作。過度擁擠和致命的「汙濁空氣」對疾病傳播有巨大的影響。在這場大流行性疾病中,富人和窮人都深受影響,但正如人們預料的那樣,「人群密集或密閉場所,患病率會更高」。 帕森斯不知所措。他無法提供預防流感的方法,因為還有一個重要謎團沒有解開:病因。這是人們的猜測。
  • 奧丁都無法殺死的死亡女神海拉,為何被火焰巨人輕鬆打敗?
    為什麼奧丁當時無法殺死海拉,而火焰巨人蘇爾特爾能夠輕易將她打敗,按理說蘇爾特爾實力明顯略低於奧丁,否則也不會被奪取王冠,但是事實上奧丁無法殺死海拉一方面是因為他不想破壞阿斯加德另一方面還是因為心疼自己的女兒希望她在囚禁中能夠好好悔改,不要誤入歧途。
  • 巴斯德計劃引進創新流感疫苗,助力加強流感防控
    「我們在武漢抗疫一線發現一個現象,在我們收治的50例重症新冠肺炎病人中,31例新冠核酸檢測呈陽性,18例流感核酸檢測呈陽性,新冠病毒和流感合併感染者很多。進入到流感季節,很有可能還將面臨新冠病毒-流感雙流行局面。」
  • 科普丨流感疫苗
    3.打了流感疫苗就100%不會得流感了嗎?4.流感疫苗能預防新冠肺炎嗎?5.流感疫苗能預防感冒嗎?6.為什麼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種?7.流感疫苗可以和別的疫苗一起接種嗎?感染的病原體不同:流感:全名叫流行性感冒,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可分為甲、乙、丙、丁四型,常見的為甲、乙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甲流、乙流。流感病毒每年流行株都不同。普通感冒:是一種由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的常見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
  • 奧特之父打敗安培拉、宙達和雷布朗多星人,為什麼會輸給貝利亞?
    其實大家可以發現,圓谷的設定有時候真的非常扯,奧特之父先後打敗了安培拉星人、宙達和雷布朗多星人,可是為什麼會輸給貝利亞呢?首先說這個安培拉星人,在大家看來夢比優斯奧特曼打敗了他,所以安培拉星人的實力並不算強,其實我只想說,是圓谷嚴重縮水了他的實力。
  • 威海:流感疫苗接種正當時 市民預防流感意識增強
    高發期,接種流感疫苗被認為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人們接種流感疫苗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哪些人群最需要接種流感疫苗?為解答大家的疑惑,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來到威海衛人民醫院預防接種門診,就市民關心的流感疫苗問題進行解答。
  • 流感裡的「α」
    接近明牌的邏輯,我們會否在此前已經飛天的A股疫苗板塊再迎來一個「α」(超額收益)?其中,最有價值的公司又是誰?(提前聲明:本文系對流感疫苗相關公司基本面的探討,不構成投資建議。)01疫苗大年2020年,已經明牌是我國疫苗大年。
  • 為什麼1918年大流感如此致命?一段跨越近半世紀的科學追蹤史
    我們不知道那些病毒為什麼如此致命,也不知道它們的樣子,最可怕的是,我們根本不知道它們什麼時候還會捲土重來。如果可以,我真想重回1918年看一看啊。」還記得前面我們把病毒的進門鑰匙血凝素叫做 H,把出門鑰匙神經氨酸酶叫做 N,那麼,導致1918年大流感的病毒,就可以命名為甲型 H1N1 病毒了。
  • 【前沿】黏黏的青蛙皮,居然是治療流感的良藥!
    雖然親吻一隻黏糊糊的青蛙或許絕不是找到白馬王子的最佳途徑,但是青蛙皮上的黏液已被建議可用來預防流感。
  • 《流感》:病毒的隱喻與危機中的共同體
    《流感》中的這場病毒在時間與空間上都得到了精準的控制,不管過程如何,犧牲幾多,但它確實得到了控制。它最終沒有蔓延出盆塘的區域,也沒有感染任何一個穿西裝的形象。病毒的高感染性與致死性使得它很容易被實體化,它仿佛《漢江怪物》中那襲來的水怪,儘管駭人,但人們可以通過一種可控手段將其打敗。
  • 暖冬延後的流感正在悄悄接近,快看看你最需要的流感攻略
    天祥君還了解到,往年主要是甲型流感,重症流感以並發肺炎居多,經過積極治療大多治癒,因此大家不需要過度恐慌。對於接下來流感的發展趨勢,醫院會一如既往地重視。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流感病情和疾病治療、護理要點。大家記得搬好小板凳,做好筆記~ 如何傳播? 主要通過呼吸道分泌物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
  • 溼度究竟會不會影響流感的傳播?溼度大到底能不能預防流感?
    溼度大到底能不能預防流感?對此,我們採訪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的秦堃博士,請他給我們科普一下相關知識。 首先,秦老師肯定地回答了我們,通過人季節性流感流行病學研究及實驗室條件下豚鼠傳播試驗,結果表明:溫度和溼度是北半球流感季節流感病毒傳播的兩個重要因素。
  • 那些沒能打敗我們的,終將使我們變得更加強大
    我們只知道他們做的好,掙到錢了,而從來不知道,他們每一天都在拼命,他們所有的成績都是用命拼出來的。 正如在學校的時候,都是一天8節課,都是在認認真真的學習,有些人可以考入名校,而有些人確連基本的考試都過不了,差生會說我不是學習的那一塊料,而從來看到過別人的挑燈夜讀。
  • 絕對溼度控制流感傳播
    科學家發現了絕對溼度與流感病毒的生存和傳播之間的聯繫,這可能解釋為什麼流感在溫帶國家的冬季流行。Kohn及其同事發現,流感病毒在絕對溼度更低的環境下生存時間更長,這可能解釋它在更冷、更乾燥的月份裡更有效傳播的原因。絕對溼度為什麼會影響病毒生存的準確原因仍然有待確定。這組作者提出,在急診室等關鍵區域增加溼度可能減少流感的傳播。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來源:EurekAlert!
  • 一覺醒來法國變天,爆發大規模流感,以致數十人死亡
    而如今困擾法國的卻並不是令中國焦心的「新型冠狀病毒」,而是法國當地的季度流感。此次流感並不是大眾常識下的普通流行性感冒,而是甲型H1N1流感和乙型流感,重則可直接威脅人的生命,不容小覷。這次法國爆發的大規模流感,以致數十人死亡。
  • 冬日需防身體流感更要防「心理流感」
    「流感疫苗哪裡可以預約?」「為什麼總預約不上?」「約不上怎麼辦?」近期不管是在地鐵裡、公司裡、還是手機群裡,都聽到大家討論這個話題。冬天,除了易發生身體流行性感冒之外,還是「心理流感」(冬季抑鬱症:季節性情感障礙)的高發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