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姚瓊與她的夥伴們在飼養鴕鳥
近日,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山凹裡突然來了很多人。當地小陶鎮黨委政府的主要領導來了,永安市和三明市政府的畜牧水產部門,以及永安市科技局的領導來了,永安供電局小陶供電所的所長和農電工們來了,一些素不相識的人們也從四面八方趕來。短短的40多天裡,福建永安市小陶鎮堅村與大陶口、桐林交界處的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山凹裡突然熱鬧了起來。四面八方的人們經常三五成群,或步行幾個公裡或騎著摩託來到這裡「鳥」。
閩中深山驚現澳洲鴕鳥
日益增多的看客既來看「鳥」,也來看「人」。人們來到這裡看「鳥」是因為在這裡飼養的「鳥」不是一般的「大鳥」,而是澳大利亞的「國鳥」(澳洲鴕鳥);來到這裡看人是因為在這裡飼養澳洲鴕鳥的人不是普通人,而是3位平均年齡只有27歲,分別來自當地小陶鎮堅村和江蘇常熟,以及武漢的年輕大學畢業生,其中的一位還是大學畢業的美女。
5月28日,筆者聞訊趕到那個山凹裡。只見挨著山坡的平房邊上,還用開有圓形洞孔的金屬廢棄物圍著一個約1000多平方米的空地,金屬籬笆牆內,一隻只頗似笨鵝的黑色「鴕鳥」正幽閒地漫步在空地上,有的則把脖子伸出金屬籬笆牆的圓孔,到籬笆牆外面去採食。
一聲口哨響過之後,一些躲在鳥舍裡的「鴕鳥」也紛紛奔了出來,「鴕鳥」的主人--三位年輕的大學畢業生有的端來臉盆,有著拎著裝有玉米葉子的水桶。玉米葉子一出現在主人的手上,「鴕鳥」便圍了過來,爭著吞食。
央視《財富故事會》演繹出來的新故事
3位大學生怎麼會來到這深山裡養鴕鳥呢?今年27歲堅村人陳躍州,畢業於南京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2004年8月,大學畢業後的陳躍州帶著他在大學裡的女朋友姚瓊來到了福建漳州的一家食品企業打工,這時,他們又認識了來自武漢的華中農業大學動物醫學專業的大學畢業生楊建華。
2007年1月26日,陳躍州和楊建華都被中央電視臺《財富故事會》欄目的節目《最後12隻「鴕鳥」》迷住了。該節目講述了廣東省五華縣的湯湖熱礦泥山的主人吳炯聲為了吸引遊客,以每隻400元的價格買來300隻鴕鳥供遊客來觀賞和照相,然而,一場大雪使得吳炯聲那批鴕鳥相繼死亡288隻,最後只有剩下12隻,經對比發現,死了的288隻鴕鳥無一例外全是二個腳趾,而12隻活下來的鴕鳥全是三個腳趾,吳炯聲跑到廣州的一家動物研究所去一打聽,結果人家告訴他,那種三個腳趾的「鴕鳥」既是鴕鳥又不是鴕鳥,而是一種名叫鴯鶓的動物,它和袋鼠一樣是澳大利亞的象徵,在澳大利亞的國徽上,左邊是一隻袋鼠,右邊是一隻鴯鶓。鴯鶓又叫澳洲鴕鳥,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鳥,也是鳥綱鶴駝目鴯鶓科唯一殘存的物種,它外表像駝鳥,但沒駝鳥高大,擅於奔跑,有著很強的適應能力。所以同樣經歷那場氣溫突變,鴯鶓用事實證明了它旺盛的生命力。
兩位大學生,越看越著迷,看完了電視之後,連同陳躍州的女朋友姚瓊等3位大學生又開始上網去搜索,當在百度裡輸入「吳炯聲鴕鳥」之後,一連串的標題和媒體報導便跳了出來。原來,鴯鶓渾身是寶,其核心部分鴯鶓油是做化妝品、保健品、藥品的最佳原料之一,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鴯鶓的油、皮、毛、蛋、骨頭經綜合加工開發潛力巨大,歐美國家已將鴯鶓產業的開發稱之為「鴯鶓工業」。鴯鶓的肉質鮮嫩,風味獨特,富含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是紅色肉類中最有利於人類健康的一種食品;鴯鶓皮質柔韌,彈性好,是高檔的皮革製品原料,其皮在國際市場每張可售500-800美元;鴯鶓蛋殼不僅是優質的工藝品,而且其萃取的蛋殼精粉是上等的男性保健品的原料;鴯鶓蛋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必須的多種微量元素;鴯鶓油更是被譽為「液體黃金」,被醫學界認為是目前發現物質中最適合人體吸收的一種純天然的營養物質,根據最新研究,鴯鶓與人類皮膚的油脂有極為相似的脂肪酸組成,故而也被人們譽為天然的「消炎藥」。鴯鶓油還含有多種維生素成分,集保溫、修復、防皺、防曬、美白去斑等功能為一體。《財富故事會•最後12隻「鴕鳥」》的結尾曾這樣報導:「吳炯聲還收購了四家鴯鶓養殖場。鴯鶓總量達到一萬多隻,成為亞洲最大的鴯鶓養殖基地。2005年,吳炯聲的新西湖公司與清華大學合作研發出來的鴯鶓油納米保健、護膚產品也正式投入市場」。
查找了網際網路的相關資料後,3位大學生又到廣州等地去考察,最後的結果,3位大學生決心辭去每月2000多元的工作,跟著陳躍州來到福建永安市小陶鎮堅村養鴕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