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10.12美國 聚焦美國傳奇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的生平

2021-01-15 yezijiang

關注微信公眾號:yezijianglive 最新電影第一時間發到你微信上,請回復 觀看說明 。

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

編劇: 喬希·辛格 / 詹姆斯·漢森

主演: 瑞恩·高斯林 / 克萊爾·芙伊 / 傑森·克拉克 / 凱爾·錢德勒 / 寇瑞·斯託爾 / 更多...

類型: 劇情 / 傳記 / 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8-08-29(威尼斯電影節) / 2018-10-12(美國)

片長: 141分鐘

又名: 第一人 / 登月先鋒(臺) / 愛月之人(豆友譯名)

IMDb連結: tt1213641

登月第一人的劇情簡介 · · · · · ·

  影片將聚焦美國傳奇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的生平,重點講述他在1961-1969年間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登月者的過程,同時也展現出人類在這次史上最危險的宇宙探索徵途中所付出的難以想像的國家與個體犧牲。 

  影片根據詹姆斯·漢森的傳記作品《第一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的人生》改編而成。 

  尼爾·阿姆斯特朗,是人類歷史上首位登上月球的太空人。他1930年出生,2012年逝世,是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計劃太空人。在美國航空航天局服役時,阿姆斯特朗於1969年7月21日成為了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太空人,也是第一個在地球外星體上留下腳印的人類成員。

部分豆瓣用戶短評 · · · · · ·

       3.5 做對了很多也做錯了很多。從很私人的角度來講登月,出色的音效設計、手持攝影和大量主觀視角儘量縮短觀眾和角色之間的距離,使得那些成功或失敗的任務都拍得驚心動魄特別抓人,但又在情感表達時顯得過猶不及,最後的煽情大招也落入俗套。而通過加入家庭和社會的視角展現對這項任務的反思,增添了層次感但也一定程度削弱了情感內核的力量。應該能拿到不少奧斯卡技術獎項提名,音效攝影配樂剪輯都很好。

       脫離了爵士樂的Chazelle依然不可小覷(又出現了whip pan!),兩場太空任務成功讓人繃緊神經,IMAX月球行走相當震撼。整體算是壓抑版《太空先鋒》,手持+膠片讓年代感立現且提升代入感,Claire Foy戲份不多但場場出彩,不過其他配角仍然不夠豐滿,對女兒羈絆拍的也很生硬

       模擬登月的主觀鏡頭晃得我口吐白沫!中規中矩的傳記電影,跟驚豔的處女作相比感覺導演退步了,但一些小細節還是很抓人。看完印象最深刻的:一是大氣的配樂,二是高司令逆天的眼睫毛刷...

       航天片本質都是災難片,《地心引力》已經把這個邏輯演示得很清楚,所以《第一個人》說到底也就是《最後一個人》,如果單拎男主倖存之旅這條線,從生理到心理都算精彩好看的。相比之下,家庭戲社會戲篇幅不小,但俗套也表面,畢竟,阿姆斯特朗本質就是一個歷史符號,一個本質裡僅由表徵構成毫無新鮮事可挖的棘手電影題材。倫理關係表述對全片真正傷害是把本片變得囉嗦和拖沓了,也攪亂了災難部分節奏和力度。不過作為航空迷,還是挺喜歡的,比拉拉藍好看。

       特別漂亮:大量手持近景超近景,膠片顆粒極其明顯,色調復古,在舷窗外、在噴射器分離之間,在登月艙打開的一瞬間聲音戛然而止以及太空華爾茲竟然有看2001的錯覺。特別真實:膠片的確還原出六十年代的太空技術的簡陋粗糙,從飛行器試飛到測試再到阿波羅11號,對發射時顛簸、失控時的離心力以及月球地表是浸入試的描繪。細節和手法能看出導演的野心:三五個鏡頭交代喪女初試搬遷,乾淨利落;測試飛行入艙蒼蠅和安全帶失靈的細節都真實又壓抑;喪禮和隕石坑中閃現的女兒的身影飽含深情。

若失效請重新回復電影名字查詢。

相關焦點

  • 尼爾·阿姆斯特朗:永恆的紀念——你知與不知的登月第一人
    在美國,有十多所小學、中學和高中都以他的名字命名,世界各地都有街道、建築、學校和地區以他的名字命名。1969年,民謠歌手約翰·斯圖爾特錄製了歌曲《阿姆斯特朗》,以紀念尼爾本人和他在月球上邁出的第一步。2004年10月,尼爾的母校普渡大學宣布,該校新的工程系建築將被命名為「尼爾·阿姆斯特朗工程大廳」。
  • 阿波羅11號太空人插的美國國旗現在還在嗎?
    在美國宇航局歷史性的阿波羅11號登月行動中,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在月球表面插上了一面美國國旗。美國宇航局於50年前的1969年7月20日登陸月球,此時距阿波羅計劃開始僅8年。這項不朽的成就見證了前兩個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溫·奧爾德林在月球表面行走。從阿姆斯特朗指揮官的「一小步」到美國國旗的插上,超過6億人觀看了登月現場。
  • 當初因「登月計劃」登上月球的12名美國太空人,現在怎麼樣了?
    當初因「登月計劃」登上月球的12名美國太空人,現在怎麼樣了?美蘇科技大競賽時,兩個超級大國都提出了登陸月球的想法,而美國則提前登月,並且成功的向月球前後共運送了12名太空人,直到現在也沒人能打破這項紀錄,在之後的半個世紀,也沒人再登陸過月球,登月計劃過去了近半個世紀了,那這12名登陸過月球的太空人,現在怎麼樣了呢?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 美國女太空人談飛行太空感受:上帝是藝術家 深不可測
    「神舟十號」升空,中國第二位女太空人王亞平引起全世界關注。上周六,美國前女太空人Pam Melroy接受FT中文網採訪時,談到了自己曾經飛行太空的感受,其中特別談到宇宙沒有改變她對上帝的看法,反而更確信,上帝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深不可測。
  • 那一座傳奇的發射塔……
    5天後,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踏足月面,完成了人類首次登月的壯舉。在隨後的3年半時間裡,共有7組太空人從這裡發射升空,12人踏上月球表面,圓滿完成了載人登月的阿波羅計劃。 1981年4月12日,經過改造的39A發射塔架迎來了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 中國成功登陸月球背面,美國拍了一部電影講「登月無意義」
    這部《登月第一人》屬於傳記片,電影對於美國人第一次登上月球,不僅沒有歡欣鼓舞,反而持反思的態度。這是一部「含著金鑰匙」誕生的影片,陣容很豪華:導演是奧斯卡最佳導演達米恩·查澤雷。監製是史蒂芬·史匹柏,主演是跟石頭姐在《愛樂之城》演CP的高司令(瑞恩.高斯林),這部電影作為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開幕片亮相。
  • 1969年,美國太空人在月球插了一面旗,如今拍到,情況有些不對勁
    登月計劃是蘇美冷戰的一部分,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蘇美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展開了一系列科技競爭,兩國在載人航天投入了較多的心血,蘇聯捷足先登,1961年4月12日尤裡·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飛船登上了天空。
  • 阿波羅11號太空人在展開美國國旗之前插了一面瑞士國旗
    1969年歷史性的登月行動中,太空人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在展開美國國旗之前,被巧妙地騙在月球上插上了一面瑞士國旗。美國宇航局在50年前的這個月,1969年7月20日晚上登陸月球。這次歷史性的任務見證了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巴茲·奧爾德林和麥可·柯林斯安全往返月球。
  • 最後一位登月者剛過完85歲生日,他也是唯一一位科學家太空人
    >美東時間7月3日,是阿波羅第12位登月太空人哈裡森·施密特85歲生日。他不僅是唯一一位以專業科學家角色登月的太空人,也是迄今為止最後一位登月者。哈裡森·施密特(Harrison Schmitt)1935年7月3日出生於新墨西哥州聖麗塔,跟阿波羅16登月太空人查爾斯·杜克同歲。
  • 阿波羅11號秘密被NASA太空人揭露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前太空人尼爾·阿姆斯壯(Neil Amstrong)在執行阿波羅11號(Apollo 11)登月任務時,選擇了一件具有紀念意義的禮服,日前他透露了這一秘密。
  • 美國阿波羅太空人發現神秘「三眼女屍」並帶回地球?真相令人氣憤
    據說它是由一個執行過美國宇航局特殊任務的人發布的,這個人的名字叫威廉·拉特裡奇。他聲稱自己在20世紀70年代末參與了美國宇航局的一些秘密任務,而這個神秘的視頻是關於阿波羅20號登月的。據威廉·拉特裡奇說,阿波羅15號曾經在月球的遠端發現了一個巨大的神秘物體,猜測可能是很久以前在月球上墜毀的宇宙飛船。
  • 美國副總統彭斯慶祝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的演講
    1969年7月20日下午10:56分,當尼爾·阿姆斯特朗走下階梯橫檔的照片傳回地球,它們不僅給我的想像力,而且給我們那代人以及此後的每代人的想像力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這是一個意義深遠的時刻,當接到尼爾·阿姆斯特朗從「靜海基地」發出的第一個電話,即便那個時代最偉大的新聞記者沃爾特·克朗凱特也只是搖搖頭,說了兩個字:「oh, boy.」
  • 美國登月是一個謊言嗎?疑點都在這裡了,那真相何在?
    大多數讀者都聽說過,美國太空人在月球上的著陸吧。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是一個傳奇人物,當他和機組人員從太空飛行返回地球後,他的名字響徹了整個世界。但是,在這個故事中,有許多疑點。今天,你將了解到幾十年來被隱藏的細節,以及這次著陸是否是一場巧妙的欺騙呢?
  • 美國宇航局詳細說明了2024年將花費280億美元重返月球
    美國航天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說,阿耳特彌斯月球計劃需要全部280億美元,該計劃旨在2024年前讓太空人重返月球。航天局公布了阿耳特彌斯計劃,將看到第一位女性和下一位男性登陸月球表面。到目前為止,只有12個人,全是美國人,登上了月球。布裡登斯汀在一份聲明中說:「在國會兩黨的支持下,我們21世紀的登月計劃已經遙遙無期。」。
  • 艾倫·謝潑德——美國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太空人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時間上午9時07分,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從拜科努爾發射場起航,在最大高度為301公裡的軌道上繞地球一周,歷時1小時48分鐘,於上午10時55分安全返回,降落在薩拉託夫州斯梅洛夫卡村地區,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願望。
  • 阿姆斯特朗登月太空衣在美國展出,頭盔可阻擋微型隕石撞擊
    東方網·縱相新聞 實習生張馨月 記者 王玲 綜合美國當地時間7月16日,為紀念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尼爾·阿姆斯特朗的阿波羅11號太空衣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進行展覽。這也是這件登月太空衣在13年後重新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