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自治區首批百人計劃高層次人才(海外)陳宇奇博士正式收到了國家知識產權局《一種太陽能集熱器集熱管熱力切換系統》和《一種熔鹽防凝休眠系統及工藝流程》兩項發明專利證書。
據了解,目前太陽能集熱系統中採熱循環迴路系統在整個使用壽命期中,其載熱體始終處於單向流動狀態。採熱循環迴路中根據所受熱應力可分為:有相對低溫載熱體通過的冷段和有相對高溫載熱體通過的熱段。但熱段集熱管長期處於相對高溫狀態,冷段集熱管長期處於相對低溫狀態。熱段的集熱管由於熱疲勞,會導致壽命大大降低,而冷段的集熱管又長期達不到設計工況。
為解決此國內外仍然沒有很好方案的問題,陳宇奇博士《一種太陽能集熱器集熱管熱力切換系統》的發明專利,提供了一種結構原理簡單,能夠延長集熱管的使用壽命,增加採熱循環迴路系統運行可靠性的技術方案。即通過載熱工質在採熱循環迴路中的不同流向,分為第一熱應力態和第二熱應力態,從而實現了第一集熱器和第二集熱器的集熱管熱應力態(冷段和熱段)的交替變換,改善了現有技術中集熱管長期處於熱段造成其熱疲勞以及冷段長期達不到集熱管設計運行工況的情況,延長集熱管的使用壽命,增加採熱循環迴路系統運行可靠性。
而《一種熔鹽防凝休眠系統及工藝流程》的發明專利,則提供了一種熔鹽防凝休眠系統及工藝流程。主要包括熔鹽儲罐、水箱、鹽溶液池;熔鹽儲罐包括儲罐罐頂、儲罐罐體、儲罐罐底,儲罐罐頂設有多個熔鹽進口管;儲罐罐體底部設有入液口和出液口,入液口通過水溶液管道連接水箱,出液口通過鹽溶液管道連接鹽溶液池;儲罐罐體外壁設置冷卻管道;冷卻管道包括冷凍水進水管和冷凍水出水管,儲罐罐體內部設有溫度傳感器和濃度傳感器。
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原理簡單,操作方便,降低了冬季維護成本和整個系統運行成本,能夠使熔鹽在低溫環境下更加易休眠存儲。
圖:2018年9月參加第十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接受記者採訪(圖片來源:經濟日報)
陳宇奇博士介紹,該兩項發明專利自2015年申請,經受理、初審、公開、實審、授權,經近5年的審查,於2020年7月28日取得發明專利證書,既是他個人努力的結果,更是為太陽能熱發電產業在我國長足發展積蓄了前進的動力。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專利是該領域技術最直觀的體現。身處知識經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智慧的結晶需要在專利的保護才能成為行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從而有效地為社會創造價值。作為一名來自新疆兵團的新歸僑,陳宇奇博士2012年被自治區引進為首批「百人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作為「特聘專家」行業領域類引進高層次人才後進入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新疆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投身太陽能熱發電事業。此前因《槽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總體技術及系統集成》獲2016年第六屆中國僑聯貢獻(創新人才)獎,此次兩項發明專利的取得,是其在熱發電行業又一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