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熔鹽光熱電站,利用太陽能,即使在晚上,也可以發電

2020-11-25 騰訊網

最近兩年在國內興起了一種新型的發電方式,稱為光熱發電。其和光伏發電一樣,使用太陽能作為能量來源,但光熱發電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即使雲朵遮住了太陽,或者在晚上的時候,它也能穩定的輸出電量。

光熱發電的基本原理

為了解釋光熱發電能在沒有太陽的時候發電的能力,我們需要了解光熱發電的基本原理。通常一個光熱電站分為集熱鏡場,儲熱系統,常規島三個部分。集熱鏡場的原理與太陽灶類似,無數面定日鏡將收集到的陽光反射到集熱塔上,集熱塔上有一個吸熱器,儲熱系統低溫罐中的熔鹽(通常是290℃)被泵到吸熱器中吸收能量,溫度升高(通常是565℃),流入到高溫罐之中,並儲存起來。在需要的時候,高溫罐熔鹽可以泵出,與水換熱,產生蒸汽,推動汽輪機發電,這一部分原理與常規火電類似,被稱為常規島,這就是塔式熔鹽光熱電站的基本流程。

光熱發電可以在晚上發電的原因

那麼光熱發電為什麼可以在晚上發電呢,這是因為它具有一個儲熱系統。我們知道熔鹽在集熱鏡場收集到熱量溫度升高後,是儲存在儲熱系統的高溫罐中的,能量並不需要實時的用掉,電站完全可以在它想要發電的任何時間,從儲熱系統的高溫罐中抽出熔鹽,與水換熱,產生蒸汽發電。

舉個例子,假設裝熔鹽的高溫罐有14m高,在白天電站運行的時候,從吸熱器出來的熔鹽不斷流進高溫罐中,液位不斷升高。在液位8m的時候,突然來了一團雲朵,遮住了太陽,此時進入高溫罐的熔鹽流量變少了,但是因為儲罐中還有8m高的熔鹽,完全不影響後端抽出熔鹽來發電,所以發電是平穩的。通常到傍晚太陽下降到一定高度後,高溫罐中熔鹽的液位到達14m,此時開始高溫罐中不再有熔鹽進入,後端不斷抽取高溫罐中熔鹽,完全可以使整個光熱電站在晚上持續不斷的發電。這要歸功於儲熱系統將集熱鏡場與常規島解耦了。

光熱電站的優缺點

光熱發電和光伏發電同樣是利用太陽能來發電,而且它們的效率也差不多,因此這兩種技術路線面臨著競爭關係。光伏發電已經經過很長時間的發展了,它在有些地方的上網電價已經下降到0.4-0.5元/kWh左右,但光熱發電目前國家對示範項目的上網電價是1.15元/kWh。即使有這麼優厚的上網電價,還是有很多示範項目擔心收不回成本而放棄建設,可見目前在財務方面光熱電站完全無法和光伏電站競爭。但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對光熱電站充滿期待呢,就是因為光熱電站具有儲熱系統,使它發的電非常穩定,同時可以在需要的時間發電,可以讓光熱電站參與調峰,作為一個地區的基礎負荷。

目前一個事實是光伏電站加鋰電池的成本遠大於光熱電站(含儲熱系統),或許當直接儲電的技術成本降到某個臨界值後,光熱電站會失去它存在的意義,但光熱發電也不是乾等著,光熱發電也在快速國產化,降投資成本,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下次再見。

相關焦點

  • 太陽能,在夜晚也可以發電
    太陽能,在夜晚也可以發電 2021-01-07 1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面提高發電效率&降低成本?來看看塔式光熱電站如何做到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作為主流的光熱發電技術路線之一,塔式光熱發電近年來備受關注。相比成熟的槽式技術,塔式光熱發電有著更高的熱效率和聚光比,地形要求較低等優勢,但也有著風險高、技術成熟度缺乏驗證,控制系統複雜等不足。
  • 光熱電站的「眼睛」?傳感器為何如此重要
    塔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原理圖在光熱電站運行時,主要負責測量項目過程參數(例如熔鹽或導熱油的壓力與溫度等)的傳感器需要準確、實時地將所測參數反饋給DCS系統或者過程控制儀表,為光熱電站各項操作提供決策依據。
  • 塔式光熱發電設計規範包含五大重點技術問題
    我國2013年7月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塔式太陽能熱發電站一期10MW工程順利併入青海電網發電,標誌著我國自主研發的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向商業化運行邁出了堅實步伐。   吸收到的太陽光集中聚焦到塔頂,對傳熱工作介質加熱進而發電的一種聚光太陽能發電技術,不需要管道傳輸系統,熱損減小,系統效率高,同時便於儲存熱量。塔式的工作介質可用空氣、水或水蒸氣以及熔鹽等。
  • 世上最大聚光太陽能坐落南澳洲 2030年達成100%再生能源發電
    作為國家首批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項目之一,由中控太陽能和浙江中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投資的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塔式熔鹽儲能光熱電站於2018年底併網發電。中控太陽能董事長兼總工程師金建祥介紹說:經過消缺、磨合、優化,...
  • 1萬塊鏡子反射的光,溫度超過1000度,還能發電
    亞洲最大塔式熔鹽光熱電站我國西北敦煌的騰格里沙漠,全年日照達3000多小時,這種獨特的自然環境是太陽能發電站的理想場所,上萬面定日鏡,環繞著260米的集熱裝置,聚集的陽光可以形成超過1000℃高溫,這壯觀的場面不是科幻,而是敦煌的新地標——亞洲在建最大100兆瓦塔式熔鹽光熱電站。
  • 中廣核與中控德令哈兩座光熱電站上半年合計發電1億度
    (來源:微信公眾號「CSPFocus光熱發電資訊」ID:cspfocus)西班牙的Termollano槽式光熱電站賣方周五表示,雙方同意以...其目的是保留碟式聚光器高聚光比優勢,探索光熱規模化利用或發電的可能性。
  • 中國沙漠驚現黑科技:亞洲最大太陽能項目8月底發電
    再過5個月,也就是到8月底,這組設備服務的亞洲在建最大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就將投入運行、併網發電,發電量可達3.5億千瓦時。,用水冷卻熔鹽的過程中產生大量蒸汽,推動汽輪機產生電力。目前世界上裝機容量最大的塔式熔鹽光熱發電項目位於美國,總裝機容量為110兆瓦,我們只差一點點。此前,敦煌10兆瓦光熱電站已併網發電,每年可為3萬戶家庭提供清潔電力。
  • 一文讀懂光熱發電行業認可度最高的儲熱介質——熔鹽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發展至今,對充當其傳熱介質的材料進行了多樣化的嘗試,包括水和蒸汽、空氣、液態金屬、導熱油及熔鹽等。隨著光熱發電技術的革新,所需要的傳熱介質使用溫度愈來愈高,要求的傳熱能力也愈來愈強。熔鹽是優良的傳熱儲能介質,在建築供暖、谷電制熱、風電消納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應用前景。
  • 新疆首個光熱電站併入電網發電運行
    新疆頭條訊(記者 張冬梅 通訊員 胡培根 李華 曹瑞德攝影報導)2019年12月30日零時,新疆首個太陽能光熱電站併入新疆電網發電運行。1月2日,記者從國網哈密供電公司了解到,哈密是我國太陽能資源最好的區域之一,戈壁灘、草場面積大,可利用的土地面積廣闊,是我國光熱開發條件最好的區域之一。
  • 百兆瓦級熔鹽塔式光熱電站建成 一文帶你了解太陽能光熱發電產業...
    百兆瓦級電站建成,實現歷上最大的裝機增長率2018年12月27日,中國首個百兆瓦級熔鹽塔式光熱電站在甘肅敦煌光電產業園區建成,這是我國首批光熱發電示範電站之一,也是全球聚光規模最大、吸熱塔最高、儲熱罐最大、可連續24小時發電的百兆瓦級熔鹽塔式光熱電站。
  • 塔式光熱發電創新技術之選擇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眾所周知,塔式光熱發電技術始自上世紀 50 年代,前蘇聯科學家最早建立小型實 驗裝置,在碟式聚光裝置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其目的是保留碟式聚光器高聚光比優勢, 探索光熱規模化利用或發電的可能性。上世紀 80 年代又在克裡米亞建立 5 兆瓦實驗裝 置。
  • 杭汽輪打造國內功率最大塔式太陽能熱發電汽輪機
    青海省德令哈市,青海中控太陽能德令哈50MW塔式熔鹽儲能光熱電站項目裡,在太陽光的聚光效應下,鍋裡裡的水沸騰翻滾,汽輪機在水蒸氣的帶動下高速運轉,將熱能源源不斷地轉化為電能,併入電網。5月19日,記者從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高效發電的關鍵正是項目中由杭州汽輪動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汽輪集團」)製造完成的國內功率最大的塔式太陽能熱發電汽輪機。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科技查新(評估)中心查新結果顯示,「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太陽能熱發電汽輪機」是國內首臺50MW功率等級的塔式太陽能熱發電汽輪機。
  • 熔鹽槽式光熱電站的特點和優勢詳解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德國光熱發電工程諮詢公司CCO Services應記者之邀,撰寫了一篇題為《熔鹽槽式光熱電站的特點和優勢》的文章,將熔鹽槽式光熱發電技術與傳統的以導熱油為傳熱工質的槽式光熱發電技術進行了詳細比較。文章指出,熔鹽槽式光熱發電技術將大大提升光熱發電效率,降低光熱發電的度電成本。
  • 塔式太陽能熱發電站熔鹽系統工況分析
    當地時間2019年11月11日,希臘MINOS 50MW光熱發電項目EPC合同籤約儀式在希臘雅典舉行。浙江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依託我國太陽能熱發電試驗和示範項目建設取得的成功經驗,將以通過驗證的自主研發裝備和技術,全力保障項目建設,力爭將項目建成全球光熱發電的標杆項目。國家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將以專欄的形式,陸續發表其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系列文章,以供業界參考。
  • 以色列Ashalim聚光太陽能光熱電站的四大技術優勢
    眾所周知,塔式光熱發電技術始自上世紀50年代,前蘇聯科學家最早建立小型實驗裝置,在碟式聚光裝置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其目的是保留碟式聚光器高聚光比優勢,探索光熱規模化利用或發電的可能性。上世紀80年代又在克裡米亞建立5兆瓦實驗裝置。
  • 同樣是太陽能發電,為什麼光熱發電一直「默默無聞」?
    提起太陽能利用,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是光伏發電,畢竟,太陽能汽車、太陽能充電寶等我們在平常生活中就可以看到。其實,太陽能還有另一種利用方式,太陽能光熱發電。了解光熱,記住光熱光伏發電、光熱發電,都是利用太陽能發電,差別在於,利用的原理不同。光生伏特效應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基本原理,而太陽能電池是完成太陽能到電能轉換的載體。
  • 白城市100MW塔式光熱發電項目
    採用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避免了昂貴的矽晶光電轉換工藝,可以大大降低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在全球建成和在建的太陽能光熱發電站中,槽式電站數量最多,約佔建成和在建光熱電站總數的80%,塔式電站佔比超過11%,碟式電站最少,佔比不足9%。
  • 電伴熱/電加熱——光熱電站能量管理的「貼身保鏢」
    電伴熱/電加熱——光熱電站能量管理的「貼身保鏢」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目前,熔鹽是光熱電站應用最廣泛的儲熱介質,其作為傳熱介質也正在成為一大趨勢。但熔鹽較高的凝固點為光熱電站運行帶來了一些難題。一旦溫度低於熔鹽凝固點,極易造成管路凍堵,甚至導致整個系統陷入癱瘓。
  • 中國光熱之光!中控德令哈50MW光熱電站發布項目建設全過程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青海中控太陽能德令哈50MW塔式熔鹽儲能光熱電站是國家首批光熱發電示範項目之一,裝機容量50MW,配置7小時熔鹽儲能系統、27135面20m²的定日鏡,鏡場採光面積54.27萬平方米,設計年發電量1.46億kWh,相當於8萬餘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每年可節約標準煤4.6萬噸,同時減排二氧化碳氣體約12.1萬噸,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