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在國內興起了一種新型的發電方式,稱為光熱發電。其和光伏發電一樣,使用太陽能作為能量來源,但光熱發電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即使雲朵遮住了太陽,或者在晚上的時候,它也能穩定的輸出電量。
光熱發電的基本原理
為了解釋光熱發電能在沒有太陽的時候發電的能力,我們需要了解光熱發電的基本原理。通常一個光熱電站分為集熱鏡場,儲熱系統,常規島三個部分。集熱鏡場的原理與太陽灶類似,無數面定日鏡將收集到的陽光反射到集熱塔上,集熱塔上有一個吸熱器,儲熱系統低溫罐中的熔鹽(通常是290℃)被泵到吸熱器中吸收能量,溫度升高(通常是565℃),流入到高溫罐之中,並儲存起來。在需要的時候,高溫罐熔鹽可以泵出,與水換熱,產生蒸汽,推動汽輪機發電,這一部分原理與常規火電類似,被稱為常規島,這就是塔式熔鹽光熱電站的基本流程。
光熱發電可以在晚上發電的原因
那麼光熱發電為什麼可以在晚上發電呢,這是因為它具有一個儲熱系統。我們知道熔鹽在集熱鏡場收集到熱量溫度升高後,是儲存在儲熱系統的高溫罐中的,能量並不需要實時的用掉,電站完全可以在它想要發電的任何時間,從儲熱系統的高溫罐中抽出熔鹽,與水換熱,產生蒸汽發電。
舉個例子,假設裝熔鹽的高溫罐有14m高,在白天電站運行的時候,從吸熱器出來的熔鹽不斷流進高溫罐中,液位不斷升高。在液位8m的時候,突然來了一團雲朵,遮住了太陽,此時進入高溫罐的熔鹽流量變少了,但是因為儲罐中還有8m高的熔鹽,完全不影響後端抽出熔鹽來發電,所以發電是平穩的。通常到傍晚太陽下降到一定高度後,高溫罐中熔鹽的液位到達14m,此時開始高溫罐中不再有熔鹽進入,後端不斷抽取高溫罐中熔鹽,完全可以使整個光熱電站在晚上持續不斷的發電。這要歸功於儲熱系統將集熱鏡場與常規島解耦了。
光熱電站的優缺點
光熱發電和光伏發電同樣是利用太陽能來發電,而且它們的效率也差不多,因此這兩種技術路線面臨著競爭關係。光伏發電已經經過很長時間的發展了,它在有些地方的上網電價已經下降到0.4-0.5元/kWh左右,但光熱發電目前國家對示範項目的上網電價是1.15元/kWh。即使有這麼優厚的上網電價,還是有很多示範項目擔心收不回成本而放棄建設,可見目前在財務方面光熱電站完全無法和光伏電站競爭。但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對光熱電站充滿期待呢,就是因為光熱電站具有儲熱系統,使它發的電非常穩定,同時可以在需要的時間發電,可以讓光熱電站參與調峰,作為一個地區的基礎負荷。
目前一個事實是光伏電站加鋰電池的成本遠大於光熱電站(含儲熱系統),或許當直接儲電的技術成本降到某個臨界值後,光熱電站會失去它存在的意義,但光熱發電也不是乾等著,光熱發電也在快速國產化,降投資成本,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