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寶寶不再吃「寶塔糖」打蟲了?

2020-12-06 騰訊網

最近朋友感到很困惑,孩子快2歲了,總不見長個子,她懷疑可能是腸道裡有蛔蟲作祟,想使用打蟲藥對付它們。可是朋友到醫院藥店問了一圈,都不見有適合低齡小朋友服用的打蟲藥寶塔糖賣。

諮詢消化科醫生後,醫生告訴朋友:隨著環境衛生條件的改善,寄生蟲感染率越來越低,蛔蟲症在臨床也越來越少見,2015年,廣東省對20個縣(市、區)12401名3~6歲兒童進行調查,蛔蟲感染率為0.52%。因此沒必要捕風捉影地給寶寶吃打蟲藥。

此外,打蟲藥在人體需要通過肝臟代謝,2歲以下的寶寶肝臟發育尚不成熟,服用後會損害肝功能,因此不要給2歲以下的寶寶預防性地服用打蟲藥。

朋友很納悶,為何寶塔糖會退出歷史舞臺呢?這裡小麥醫生就來科普下寶塔糖。

過去,在物質缺乏的那個年代,糖一直被認為是絕佳營養品,而寶塔糖更是孩子們心中為數不多的又甜又好吃的小零食。寶塔糖的形狀就像一個小小的塔,通體嫩黃,味道香甜,很容易吸引孩子們的目光,大人不用編故事孩子們也會主動服用。

大部分孩子吃寶塔糖的時候自然是滿心歡喜的,而等到上廁所的時候就嗚呼哀哉了。因為蛔蟲都是活體成蟲,只知道在寶塔糖的藥力的脅迫下暈乎乎的往外鑽,沒有逃出生天的蟲子就只能眼巴巴的卡在肛門口,這個畫面太美......大家可以自行腦補,就不贅述了。

那60,70,80共同的記憶—寶塔糖為何隨著舊時光一起消失了呢?

小麥醫生認為,有以下三點主要原因:

01蛔蟲失去感染途徑

俗語說病從口入,通過嘴巴攝入含有蛔蟲卵的食物是導致蛔蟲病的直接途徑。那個年代孩子們像頑皮的猴子滿山竄,不是上山採野果,就是下河抓蝦蟹;不是追著雞鴨跑,就是被呆頭鵝追。整天都弄得全身上下髒兮兮的。同時飯前洗手、便後洗手,水果削皮等科學的生活習慣並沒有得到廣泛普及,所以在幾十年前,國內的蛔蟲感染率大約在80%~90%之間,吃「寶塔糖」驅蟲是可以理解的。

現如今,隨著城鎮一體化的推行,衛生條件逐漸改善,而且隨著兒童養成教育的普及,孩子們體會到講衛生的好習慣對於蛔蟲症預防的重要性,於是從源頭上切斷了蛔蟲的感染途徑。

蛔蟲症感染率低,而且相對於打蟲藥的副作用,完全沒必要為了預防寶寶感染寄生蟲,就冒著發生嚴重副作用的風險,擅自給寶寶服用打蟲藥。因此寶塔糖也失去了用武之地。

02缺少生產寶塔糖的原料

我們國家缺乏寶塔糖生產的原料:蛔蒿。蛔蒿是一種植物,它的體內含有一種叫做「α-山道車」的物質,可以殺死蛔蟲。

為什麼蛔蒿會成為稀缺材料呢?原來,中國很難滿足蛔蒿生長的氣候條件,而且蛔蒿的保質期非常短,摘下來的花蕾需要在短時間內使用專用機械烘乾,也不方便長途運輸。

03寶塔糖被新型驅蟲藥取代

現在雖然街邊巷角的小藥店還是能看到類似寶塔糖的驅蟲藥身影,但是和過去的寶塔糖相比,它的學名變了,成分也發生了根本的轉變,比如雙羥萘酸嘧啶寶塔糖、鹽酸哌嗪寶塔糖(六一寶塔糖)、鹽酸咪唑寶塔糖等,可以說是完全兩種藥品了。現在新一代的寶塔糖可治療蛔蟲、蟯蟲、鉤蟲等腸道寄生蟲,與傳統的寶塔糖相比,它們毒性更低,療效更好。

另外隨著廣譜、高效、低毒的阿苯達唑(常用商品為腸蟲清)、左旋咪唑(商品名:驅蟲速、驅鉤蛔、腸蟲淨、驅蟲糖、小兒治蟲栓等)、甲苯咪唑(商品名:安樂士、驅蟲康、一片靈、威樂治等)等新一代驅蟲藥的崛起,寶塔糖已經逐漸被人們遺忘在童年。

本文為麥迪森健康原創,歡迎分享收藏,轉載請註明來源。更多健康資訊,歡迎關注「麥迪森健康」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以前農村小孩每年要吃,一種叫「寶塔糖」的打蟲藥,現在很少有人吃
    以前農村小孩每年要吃,一種叫"寶塔糖"的打蟲藥,現在很少有人吃相信很多以前生活在農村的孩子,小的時候都吃過一種寶塔糖,這種寶塔糖吃起來味道甜甜的,相信很多人都跟小豔一樣非常期盼吃這種糖。後來小豔知道,這種寶塔糖並不是我們理解上的糖果,它其實是一種打蟲藥。是幫助我們將身體裡的寄生蟲排出體內的藥物。之所以將打蟲藥製作成甜甜的,小豔猜測可能是為了讓小朋友們更順利的吃下去。那麼,為什麼以前的孩子有打蟲藥吃,而現在的孩子沒有了呢?
  • 小時候的「寶塔」打蟲藥,為何現在見不著了?因為這種植物已消失
    藥還能當糖吃?那當然,當年的打蟲藥可是在孩子們中間很流行的。為了能讓孩子們高興地接受這種藥,生產這種藥的藥廠把它們做成「寶塔」的樣子,吃起來也你其他藥好吃多了。可是後來這種藥漸漸消失不見了,有些藥店雖然還在賣,但感覺已經不一樣了。寶塔糖的祛蟲效果非常明顯,為什麼會被淘汰掉呢?經過內行人透露,原來是因為這種植物才沒的。
  • 小時候常吃的「打蟲藥糖」,現在為啥很少見了?其實原因很現實!
    還記得小時候常吃的那種打蟲藥糖嗎?在以前的時代時,糖果是每個小朋友的最愛,一毛錢就可以買好幾塊,便宜的一毛錢就可以買到十顆糖,媽媽給上一兩毛錢就幸福得很。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糖果的種類也越來越多了,而以前讓人捧在手心裡,念念不忘的糖果卻也消失不見了,就像80、90回憶中的打蟲藥糖,說到這個,很多人都好奇,現在為啥很少見了呢?其實原因很現實!
  • 小時候媽媽讓我們吃的「打蟲藥」, 為什麼現在好像都找不到了?
    導語:小時候媽媽讓我們吃的「打蟲藥」, 為什麼現在好像都找不到了?在我們那個年代,小時候零食是不多的,但是有這麼一樣我卻是記憶猶新,我們當時把它叫做打蟲藥,但其實它真正的名字叫寶塔糖,那是因為它的樣子很像寶塔,所以才會這樣叫,以前在農村可不像城裡人,生活環境不比城裡人,所以小的時候孩子們的抵抗力差,往往會出現肚子疼的現象,那是因為在他們的肚子裡有蛔蟲,那麼這個時候就是母親頭疼的時候,所以為了避免這些蛔蟲,母親就會隔段時間讓我們吃這樣的寶塔糖
  • 為什麼小時候吃的打蟲藥,現在突然沒賣了,護士說出了真相!
    為什麼小時候吃的打蟲藥,現在突然沒賣了,護士說出了真相!縱覽世界美景,細品百味人生,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生活中很多九零後甚至八零後的人,小時候都吃過打蟲藥,因為它非常的甜,所以很多人喜歡叫它糖豆,其實這是一種叫做寶塔糖的藥物,雖然它是一種藥物,但是口感卻非常好,但是之前卻有消息傳出,為什麼小時候吃的打蟲藥,現在突然沒賣了,護士說出了真相!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現在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我們小時候吃的這種打蟲藥,為什麼現在沒有了?終於知道了
    寶塔糖又叫打蟲藥,在以前的時候幾乎每個醫院都會有,有小孩子去醫院的時候就會吃上那麼一兩顆。吃這種糖可以麻痺肚子裡的蛔蟲,讓蛔蟲不能附著在宿主的常閉,隨著腸道蠕動排出來。那會兒真的很喜歡吃這種糖,看到排出來的蛔蟲竟然也不害怕!那這樣好吃效果好的寶塔糖為什麼現在幾乎看不到了呢?其實主要有以下幾點。
  • 蛔蟲藥"寶塔糖"尋遍藥店沒有 80後父母情有獨鍾
    (資料片)  生活日報11月20日訊 (記者 王帥軍)「我們家寶寶臉上長了一個白色的小斑點,他奶奶說可能是蟲斑,要吃打蟲藥,就是那種甜甜的『寶塔糖』,哪個藥店有賣的呢?」日前,在濟南一個母嬰論壇上,一位網友求助。沙沙的,甜甜的,五顏六色,像一個個小尖塔,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對於這種被稱為「寶塔糖」的藥品肯定不會陌生,不過這種藥現在卻挺難找了。
  • 現在的小孩還到底要不要吃寶塔糖?
    這跟當地人喜歡吃魚生(用草魚、鯽魚等河魚做成的生魚片,切得如紙薄,吃時配上花生、芝麻、薑絲、蒜片、香菜、醬油、芥末等十多種調料,味道非常鮮美)有關係。魚蝦是肝吸蟲的主要宿主,人吃了這些感染有肝吸蟲的魚生,就會得肝吸蟲病,造成肝功能受損。廣東肝癌的發病率比浙江高多了,這跟當地人喜食魚生有很大關係。  「還有肺吸蟲。
  • 兒時經常吃的「打蟲藥」,為何後來沒有消息了?看完才明白咋回事
    現在生活條件提高了,相信大家也發現,以前小時候的東西,有很多也見不到了。不過在大多人的童年記憶裡,應該都吃過這樣一種糖,叫做寶塔糖,其實就是像是寶塔一樣的「打蟲藥」。或許現在很多的孩子,對這樣的東西,沒什麼印象,但是在80年代和90年代孩子們的童年記憶中,可謂是風靡一時。
  • 兒科醫生:寶寶到底有沒有必要吃打蟲藥?為什麼現在不推薦了?
    好辦,去藥店買打蟲藥三,吃了就對了!你們曉不曉得,打蟲藥不能隨便給娃兒吃,亂吃打蟲藥不僅可能會引起娃兒肝腎損傷,還有可能引起變態反應性腦炎!不是嚇大家,像我們醫院就收到過疑似因吃打蟲藥,引起變態反應性腦炎的娃娃!為啥現在不主張定期給娃娃吃打蟲藥了?
  • 4歲娃吃打蟲藥致腦炎!吃不吃只看2點!
    擅自給娃吃打蟲藥的後果,看看這個小男孩的遭遇就知道了:今時不同往日,生活環境不斷在改善,現在的孩子究竟還需要打蟲嗎?打蟲藥該怎麼吃?科大大今天就來個深度解析,先從你對打蟲這件事的誤解說起!打蟲藥年年吃提起打蟲藥,我們這代人或多或少都有記憶,誰還沒吃過幾次「寶塔糖」!但是現在這一「驅蟲神藥」卻很少見了!原因很簡單,寶寶們不需要它了。
  • 漲知識:為什麼每到秋天小朋友就要打蟲?
    家有小孩的你,最近應該常常聽到一句話:秋天到了,要給孩子打蟲! 秋天,為什麼要打蟲? 這個蟲,叫寄生蟲,以蛔蟲最為常見。中醫認為蟲屬陰,常在夜間活動、產卵。
  • 寶寶肚子一疼就餵「打蟲藥」,4歲男童被餵成腦炎!這玩意兒,真別隨便給孩子吃!
    嬰幼兒及兒童是蛔蟲感染的高發群體,那麼寶寶肚子疼,疑似肚裡有蟲的時候就要給寶寶吃驅蟲藥呢?要知道驅蟲藥,在殺死寄生蟲的同時對身體傷害也很大。廣東一個4歲的小寶寶,因為臉上有白斑,家裡人就認定孩子肚子裡有蟲,就擅自給孩子吃了打蟲藥,結果引發孩子得了腦炎。萬幸的是孩子經過一系列的治療,最後痊癒了。「打」蟲不是小事,關鍵是要有蟲可「打」,怎麼判斷寶寶感染上蛔蟲了呢?
  • 還記得小時候常吃的打蟲藥嗎?因3個原因慢慢消失,將來再難買到
    (本文內容為超人姑娘獨家原創,侵權必究)還記得小時候常吃的打蟲藥嗎?因3個原因慢慢消失,將來再難買到。你還記得「寶塔糖」嗎?現在再說起它,很多小孩子可能都沒有聽說過。不知道由於什麼原因,當時,好像小孩子的肚子都很容易「生蟲」,於是家長們就會找醫生買這種糖來「打蟲」,然後,小朋友們就被它的味道給徵服了。一般的藥都是苦的,而它不一樣,那種味道是和糖果一樣的甜。在當時那個年代,糖果也非常罕見,所以有的小朋友即使沒有生病也會纏著媽媽買這種藥,一度很受歡迎,可是,現在怎麼買不到了呢?
  • 寶寶臉上有斑就代表肚裡有蟲,需要吃打蟲藥?老一輩的說法別盲信
    文|秘籍君前兩天帶著孩子在小區裡玩,一位老人看到孩子後善意提醒我「孩子臉上有蟲斑,得打蟲了。」還告訴我,她家孫子就是每年固定打一次蟲,現在吃得香睡得好,身體壯壯的。之後她又看了看我兒子說「你家孩子這麼瘦,說不定就是因為肚裡的蟲沒打下來。」
  • 消失的寶塔糖,80後的記憶,你吃過嗎?
    說起童年記憶,對80後來說有太多難忘的東西,甚至有些已經消失,只能留在回憶裡,比如磁帶、寶塔糖、小霸王學習機......今天就來一波「回憶殺」,聊聊80後小時候都吃過的寶塔糖,雖然已記不清它的味道,但寶塔糖仍是80後抹不去的記憶。
  • 因「蛔蟲病」風靡全國的「寶塔糖」,30多年後,為啥消失了?
    那個時候,作為驅蟲藥的寶塔糖就像是一種生活必需品,每家每戶都會常備這種藥,有孩子的家裡父母還會特意把寶塔糖藏起來,因為寶塔糖的本質是並不是糖,吃多了也會有一些副作用。 2、造型獨特像寶塔 寶塔糖原本的名字叫祛蛔藥,但因它的外形是一個三角圓形,周圍壓有很多楞線,看著就像一個小寶塔,因此得名寶塔糖。 寶塔糖顏色也非常豐富,有紅、白、黃、藍等多種顏色,塞一顆寶塔糖到嘴裡,味道甜甜酸酸的,現在想起依然很懷念這種味道。
  • 市區十多年沒見蛔蟲病 如今孩子不吃打蟲藥(圖)
    市婦兒醫院兒保科主任醫師張立琴說,蛔蟲病主要跟衛生狀況有關,如果孩子的手抓了沾有蟲卵的東西,然後不洗手就吃飯,就容易患上蛔蟲病,現在的家長都注意孩子的衛生,發病機率就小了。同時,現在喝的水也經過了處理,很多細菌被殺掉了。另外,現在有機肥用得少了,化肥農藥用得多了,農藥本身就有殺蟲效果,也使得蛔蟲病發病少了。
  • 小寶寶多大開始吃打蟲藥?寶媽早知早準備
    導讀:我們以前小的時候,常常會有吃打蟲藥的習慣,而且也有過肚子裡長蛔蟲的記憶,因此,小孩子們常常需要吃打蟲藥。但現在好像很多孩子都不用吃這個東西了,而且家長們也不知道到底要什麼時候給孩子吃比較好。其實,吃打蟲藥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孩子肚子裡有寄生蟲,因此才需要吃藥來進行驅蟲,而現在衛生條件好了,需要驅蟲的情況也就少見了。但也不排除一些地區有驅蟲的需要,那麼小寶寶多大開始吃打蟲藥?
  • 打蟲藥什麼時候吃合適 吃蟲藥應注意事項
    在孩子小的適合我們都會吃蟲咬的,這是因為我們肚子裡面長了蛔蟲,最好的方法就是吃打蟲藥,那麼打蟲藥什麼時候吃最好呢,在吃打蟲藥的時候要注意哪些事項呢?其實我們有沒有想過,是哪些原因導致我們的肚子裡面長蛔蟲的,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