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卡特裡娜颶風到莫拉克颱風 防災救災啟示錄

2020-12-03 中國臺灣網

  美國新澤西州紐奧良市發生卡特裡娜颶風的災難場景,至今讓人歷歷在目。臺灣新近發生的莫拉克颱風災難又讓人觸目驚心,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天災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傷害?臺灣《中國時報》今日刊發其前任總編的文章,對發生在美國的卡特裡娜災難做了一個詳盡的分析,希望可以從中找出公共職能部門在防災救災過程中的疏忽,給臺當局以借鑑。

  文章摘錄如下,

  「五隻青蛙坐在圓木上,其中四隻決定要跳走,圓木上還剩下幾隻青蛙?答案是五隻。為什麼?因為『決定』和『執行』是兩回事。」這是美國眾議院厚達五百多頁的「卡特裡娜調查報告」中的一句引言。

  這句引言其實也正是全本調查報告的關鍵:紐奧良多颶風也多水患,乃是地勢使然,也是自古即然,上個世紀的十幾次颶風就曾屢次重創這個爵士樂故鄉,血淚史斑斑可考。

  卡特裡娜的前一年,美國聯邦救難總署更曾與路易斯安那州政府與紐奧良市政府,聯合舉辦了一次代號為「颶風潘」的模擬演習,擬定了各種可能的假想以及因應方案,其中就曾分析,如果遭遇三級颶風,可能會有百萬居民流離失所,60萬棟房屋被毀。

  但1年1個月後,三級颶風卡特裡娜來襲,紐奧良卻像是個毫無準備也全無設防的城市,州政府與市政府的救難亂無章法,聯邦救援也姍姍來遲,結果全市8成地區淹在水中,近2000人死亡,損害高達800多億美元,百萬民眾流離失所,其中有數萬人至今仍以拖車為家。

  紐奧良的防災與救災,為什麼會變成像五隻青蛙那樣的有決定但未執行?原因雖然多得不計其數,但其中治水防災經費的不足與救災人力的短缺,卻是最致命的兩個原因。

  紐奧良地勢低,需要大量興建堤防,但小布希執政後,卻每年大刪紐奧良的治水經費,2004年,卡特裡娜來襲前一年,負責興建防洪設施的陸軍工程兵團,提出了1100萬美元的預算需求,但布希卻大刪為300萬,美國國會最後核准通過550萬。2005年,工程兵團又提出2250萬美元的預算,布希又大刪為390萬,國會最後同意核撥570萬。

  治水防洪建堤攸關人命大事,但布希政府卻斤斤計較幾百萬經費的差別,為什麼?理由是聯邦經費有限,經費何以有限?因為錢都花到伊拉克戰場以及減稅上去了。布希打伊拉克的軍費高達上兆美元,減稅也是一減就是幾千億美元,可見聯邦不是沒錢,而是因為預算排擠,打仗與減稅兩個「不急之務」,擠掉了紐奧良的防災經費。

相關焦點

  • 卡特裡娜颶風
    就在她登陸佛羅裡達州HallandaleBeach和Aventura的前兩個小時,卡特裡娜正式到達颶風強度。由於穿越陸地,系統強度減弱,但在進入墨西哥灣1小時後,卡特裡娜再次恢復往昔強度。 一進入墨西哥灣高水溫區域,卡特裡娜增強速度明顯加快,8月27號,卡特裡娜 達到了三級颶風的強度。
  • 紐奧良:卡特裡娜颶風十年之後的訴說
    已成為祖母的溫登說,她原來的房屋在颶風災難中被完全衝毀,「什麼都沒有了」。十年來,有四個孩子的溫登過得極為艱難。溫登說,她不滿意過去10年政府的作為,認為政府沒有幫助災民建設好新的社區。 因卡特裡娜颶風至今失去家園的朱莉·艾倫不願回首往事。她說,「卡特裡娜颶風10周年就要到了。那場災難使我失去了家園,現在還處於傷痛之中,抱歉我不願再接受採訪。」
  • 美眾議院調查報告:颶風卡特裡娜是一場國家失敗
    《華盛頓郵報》刊登眾議院調查報告摘要———  美國國會眾議院特別調查委員會將於15日公布關於去年「卡特裡娜」風災的調查報告。《華盛頓郵報》12日刊登這份報告摘要,抨擊眾多政府機構和高官在風災到來前後準備、組織、協調、反應不力,完全沒能吸取「9·11」恐怖襲擊事件的教訓。
  • 黑龍江省全面部署颱風災後防災減災救災工作
    9月10日,黑龍江省減災委員會辦公室下發切實做好颱風災後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減災委成員單位深入貫徹落實關於防災減災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的工作部署,繼續全力做好各項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通知強調,黑龍江省受三次颱風密集影響,部分地區出現大風、暴雨天氣,因影響區域疊加致使江河水位暴漲,部分房屋倒損和農田受災,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不同程度受損。未來幾日多地還將出現降雨過程,省防指繼續保持防汛Ⅳ級應急響應狀態。
  • 颶風「桑迪」的致災影響分析
    (對於氣旋的不同地區有不同稱呼,西北太平洋沿岸國家稱颱風,東北太平洋及大西洋沿岸國家稱颶風,颱風與颶風的相應級別見附表颱風與颶風對照表)給美國造成經濟損失的多年平均值(142.2億美元),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
  • 卡特裡娜颶風十年:巨災管理的教訓和建議
    最近,第15號颱風「天鵝」北上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廣為傳播。因為對於內陸城市如長春來說,颱風無疑是一個稀客。據國家防總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家團日前表示,今年以來,中國強颱風生成比例高,登陸強度偏強。特別是8月初第13號颱風「蘇迪羅」,生命周期長,深入內陸影響範圍廣,造成多條河流出現超警洪水,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嚴重。  今年是卡特裡娜颶風發生10周年。
  • 看美國如何應對「歷史性颶風」
    8月27日,他前往聯邦緊急措施署,參加了聯邦應急救災部門有關「艾琳」颶風的最新災害報告及電話會議。歐巴馬已授權國土安全部、聯邦緊急措施署的救援資源供受颶風影響的州政府調度使用。歐巴馬原定28日出席的馬丁·路德·金巨型雕像揭幕典禮活動也被取消。  在美國面臨經濟困境等諸多問題之時,對於歐巴馬總統此次休假,美國國內一直爭議不斷,但歐巴馬照休不誤。
  • 美國颶風卡特裡娜過後 霍亂弧菌開始奪命(圖)
    美國颶風災區紐奧良市的救災部隊7日開始撤離「留守」在市內的約1萬名居民。  其實不想走  「我這輩子從來沒有離開過家。我不想走,」86歲高齡、面容憔悴的紐奧良居民安東尼·夏博內搖著頭說。  由於災區的居住條件太惡劣,紐奧良市市長雷·納金6日下令將1萬名仍滯留在市內的居民全部撤離,並授權救災部隊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採取強制措施。納金警告說,市內水源已經受到嚴重汙染,很容易傳播疾病,而且市區內四處都有汽油洩漏,容易引發火災。
  • 「卡特裡娜」帶來的警示 沿海城市如何抗颶風
    熱帶氣旋運動路線說明  「卡特裡娜」帶來的警示  颶風「卡特裡娜」橫掃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各州,颶風帶來的洪水幾乎完全淹沒了紐奧良。據調查,颶風「卡特裡娜」造成巨大災難的另一主要原因是,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海平面每年以約1釐米的速度上升,是全球平均速度的10倍。  一些島國,如馬爾地夫、湯加等島國的大多數人口住在海拔高度不足3米的地方。還有水城威尼斯,如果海平面持續上升,就要真的變成一座「水底之城」。
  • 哈維颶風后恢復期或需20個月! 比卡特裡娜颶風還長!
    美國同城網綜合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一項最新報告顯示,哈維颶風之後的清理和重建工作耗時可能要超過當年的卡特裡娜颶風
  • 為啥美國有颶風沒颱風,中國有颱風沒颶風?
    主要發生在北大西洋上(也有少部分發生在北太平洋東部)的熱帶氣旋,美國等北美地區俗稱它為颶風,英文名叫Hurricane,據說得名於加勒比海言語的惡魔Hurican,亦說得名於瑪雅人神話的雷暴與旋風之神Hurakan。  發生在太平洋上的熱帶氣旋,中國等東亞地區俗稱為「颱風」,英文名「Typhoon」。有學者考證:到明末清初,才出現「颱風」一詞。
  • 解讀:颱風如何命名除名?
    原標題:解讀:颱風如何命名除名? 7月11日,超強颱風燦鴻今天下午在浙江登陸。燦鴻在颱風中屬於「大個子」,其東西和南北方向的螺旋雲帶覆蓋範圍直徑1500公裡-2000公裡左右,相當於北京到廣州的距離。
  • 美國史上破壞力最強的颶風,受災城市8成被淹,扯開美國的遮羞布
    二級相當於我們的14級颱風 三級相當於15級和16級颱風 四級相當於17級的超強颱風 而最高的五級颶風則是頂級的超強颱風,已經超過了目前已有的最高等級定義。
  • 1836人喪生,卡特裡娜颶風10周年歐巴馬稱「這是人禍」
    1836人喪生,卡特裡娜颶風10周年歐巴馬稱「這是人禍」 澎湃新聞記者 黃翱 2015-08-28 15:07 來源:
  • 這次疫情,「北美崔哥」想到了美國9·11和卡特裡娜颶風
    (觀察者網訊)今天(8日),一條講述美國在「卡特裡娜」颶風和「9·11」後如何「痛定思痛,改正缺點」的視頻引起了網友注意,並獲得了@大公報-大公網 的轉載。發布視頻的「北美崔哥」曾經上過北京電視臺的節目,也參加過《魯豫有約》。他以自己過去在美國30年見證的「天災人禍」提出,「任何一件壞事,都可以變成一件好事」。
  • 2005年颶風「卡特裡娜」橫掃美國
    2005年颶風「卡特裡娜」橫掃美國 2008-09-01 10:56:52 來源:中國天氣網
  • 美國民眾紀念「卡特裡娜」颶風10周年
    美國民眾紀念「卡特裡娜」颶風10周年 (1/4) "← →"翻頁
  • 颶風「卡特裡娜」擊潰美國 紐奧良市成煉獄
    五級颶風「卡特裡娜」8月25日就來到美國,首先襲擊了東南部的佛羅裡達州,造成11人死亡,100多萬戶家庭電力供應中斷。之後,「卡特裡娜」穿過佛羅裡達半島,進入墨西哥灣,並在9個小時內迅速加強成為五級颶風。8月27日,密西西比州州長赫利要求所有居住在墨西哥灣沿岸的居民於28日迅速撤離。
  • 美國:「卡特裡娜」颶風導致25萬「氣候難民」
    美國:「卡特裡娜」颶風導致25萬「氣候難民」 」颶風背井離鄉的美國人中至少有25萬已打算在別處安家,這將成為全球範圍內首批大規模的「氣候難民」。
  • 「卡特裡娜」颶風襲美十周年 紐奧良今昔對比
    前圖:2005年9月2日,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紐奧良,卡特裡娜颶風過後(CFP)颶風卡特裡娜(Hurricane Katrina)是2005年8月出現的一個五級颶風,在美國紐奧良造成了嚴重破壞。2005年8月25日,颶風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登陸,8月29日破曉時分,再次以每小時233公裡的風速在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紐奧良外海岸登陸。登陸超過12小時後,才減弱為強烈熱帶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