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恐影響到明年春天 張國煒警告:航空巨頭慘了

2020-11-29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臺灣星宇航空7日的活動班機由董事長張國煒擔親自執飛,許多粉絲興奮地表示,疫情期間能坐上「K董」駕駛的班機出遊,簡直是值回票價。而張國煒近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恐影響到明年春天,越大的航空公司越可能倒閉,這將是星宇航空以及其他臺灣航空公司的機會。

張國煒接受島內《商業周刊》訪問表示,目前受到疫情影響較大的都是大型的航空公司,因為他們手上飛機非常多,且平常是利用現金流維持公司運轉,一旦需求不見,現金流就撐不過去,跟他們比起來,小型航空公司一年的虧損可能是這些大型公司的一個月虧損金額,直言「現在比較危機的,應該是比較大型的,尤其是跨洲際的航空公司」,這也可能是星宇和其他臺灣航空公司的機會。

他也說,這次疫情對星宇的衝擊「還好」,因為才剛開始,對公司壓力比較小,很多資本還沒發出去,受影響程度較小,還開玩笑說:「再撐個三年也沒問題,大不了去搶銀行而已。」

被問及是否會因為疫情而裁員、減薪?張國煒表示不會,基本上只是推遲後面要進來上班的員工,此外,臺當局交通部門的紓困方案也規定不能裁員和減薪。

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星宇航空董事長:疫情下航空巨頭會撐不住 反而是星宇的機會
    圖:8月7日星宇環臺包機啟航,由張國煒親自執飛。(攝影者:商業周刊 韓化宇)   民航資源網2020年8月13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星宇航空7日的「偽出境」活動班機由董事長張國煒擔親自執飛,許多粉絲興奮地表示,疫情期間能坐上「K董」駕駛的班機出遊,簡直是值回票價。而張國煒近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恐影響到明年春天,越大的航空公司越可能倒閉,這將是星宇航空以及其他臺灣航空公司的機會。
  • 無意接手復興航空 張國煒要籌組"星宇航空"
    前長榮航空董事長張國煒籌組「星宇航空」。(資料照/顏謙隆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11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張國煒將上演王子復仇記?《財訊》雙周刊今天報導,張國煒將成立一間新的航空公司「星宇航空」,因此無意接手復興航空。張國煒對外發言管道聶國維也證實,新公司正在籌設階段,已經進行公司登記,最快於明年上半年向臺「民航局」提出申請。
  • 臺灣星宇航空剛開航就遇新冠肺炎疫情 董事長回應:還好飛機少
    航空圈訊 臺灣星宇航空修護棚廠2月29日在桃園機場開工動土,對於星宇航空(STARLUX Airlines)剛一開航就遇上新冠肺炎疫情,出師不利,長榮航空前董事長、星宇航空創辦人、董事長張國煒表示:「還好啦!」
  • 臺灣星宇航空將開航 不打價格戰 董事長會駕駛首航飛機嗎?
    恐無法親自駕機載客。據臺灣媒體報導,星宇航空公關長聶國維11月15日表示,預定明年1月23日開航澳門、越南峴港、馬來西亞檳城等三條航線,當天三個航點會在上午全部飛出去,因為首航相當忙碌,不同的航點也都有慶祝儀式會辦,加上賓客相當多,張國煒當天會很忙,應該無暇親自駕駛飛機載客。
  • 航空巨頭靠賣睡衣自救!這家全球巨無霸公司也破產了
    外媒稱,世界銀行行長戴維·馬爾帕斯20日警告說,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1億人重新陷入極端貧困。這兩天,又一家航空巨頭扛不住了……當地時間8月20日,澳大利亞最大的航空公司——澳洲航空(Qantas)2020年的財報顯示,截至目前,公司已損失19.64億澳元(約合人民幣100億元),這是澳航近6年來首次虧損。
  • 航空產業失業風險擴大,疫情影響全球經濟被低估多少
    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航空運輸行動組織」近日發表報告,到明年年初全球與航空業相關的8800萬個工作崗位將近4600萬個可能會因為疫情被削減。新冠肺炎疫情對勞動世界的影響進一步超之前的評估,勞動力市場很難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 臺灣星宇航空保稅大樓開工動土 預計2022年完工
    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表示:「保稅大樓座落於自建維修棚廠旁,未來將導入高度自動化智慧倉儲設備系統,減少繁雜人力作業進而提升服務品質,為旅客打造最安全舒適的飛行旅程」。  此前12月26日,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與桃園市政府籤訂「桃園市政府×星宇航空 桃園航空城籤署MOU」。張國煒表示,開航後後續土地有需求,航空產業有上下遊關係,希望可以優先進駐航空城產專區。桃園市長鄭文燦強調,會協助但還需要召開評選。
  • 張文宏:明年春天,疫情或還有小高峰!今年南半球的冬天要警惕
    16日隨父母等一家六口乘坐新加坡航空SQ317航班從英國出發,經新加坡轉乘新加坡航空SQ802航班飛往北京。17日抵京,在海關入境檢疫進行體溫登記時,因祖母、母親出現發熱等症狀,患兒隨家長於18日由專車送至北京小湯山醫院。20日,患兒標本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21日診斷為確診病例,臨床嚴重程度為輕型。
  • 臺灣星宇航空首航點曝光 新制服10月登場
    圖:臺灣星宇航空空客A350飛機 圖片來源:空客  臺灣星宇航空(STARLUX Airlines)9月8日證實首航的航點,星宇航空發言人聶國維說,2020年1月23日首航,規劃澳門、越南峴港、馬來西亞檳城三點齊發,每條航線每天至少一班。
  • 長榮航空前董事長「宮鬥」失敗後復出 擬籌備成立星宇航空
    長榮航空前董事長張國煒擬復出臺灣民航界(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11月30日報導,臺灣長榮航空前發言人聶國維證實,長榮航空前董事長張國煒已經向臺當局「經濟部商業司」登記新公司「星宇航空」,目前正積極籌備作業。
  • 剛開航就遇肺炎疫情 臺灣星宇航空宣布3月28日前澳門航班全取消
    航空圈訊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剛開航不久的臺灣星宇航空(Starlux Airlines)2月3日宣布,自2月8日起至3月28日止,澳門航線所有航班取消,預訂自3月29日起逐步恢復澳門航線服務。星宇航空表示,將密切注意疫情後續狀況,機動調整航班。
  • 被酸開飛機降落飛不好 臺灣星宇航空老總反嗆「不然你來飛」
    航空圈訊臺灣星宇航空一架飛馬來西亞檳城的航班,日前降落時疑因側風造成「重落地」,因此取消回程航班,外界盛傳,這架飛機是董事長張國煒親自駕駛。雖然星宇已經澄清,但網上仍有網友轉文,暗酸K董(張國煒)連降落都飛不好。對此,張國煒親上星宇航空臉書社團留言嗆網友。
  • 臺灣星宇航空將敲定引進17架A350
    (原標題:星宇航空將敲定引進17架A350)
  • 英航退休波音747客機 明年春天對外開放
    英國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表示,該公司一架退休的波音747客機將於2021年春天對外開放,作為社會大眾的教育和娛樂設施。對於航空迷而言,這個消息不啻為一項福音。這架註冊編號為G-CIVB的飛機已捐贈給位在格洛斯特郡(Gloucestershire)的科茨沃爾德機場(Cotswold Airport),它將改裝為電影院和博物館等公共設施,同時作為舉辦婚禮等盛會的地點,預計在明年春天對外開放。
  • 斥重金創業航空公司 星宇甫開就遇疫情打擊
    張國煒(星宇航空Facebook)  華夏經緯網3月25日訊:據臺灣媒體《今周刊》報導,隨著全球疫情發展不斷升溫,年三十開航的星宇航空,在不到兩個月內陸續縮減航班。從2月宣布每天3班的澳門航班全部暫時停飛,到3月初,再證實至4月底之前,每天2班的馬來西亞檳城航班也停飛。原本3條航線,只剩下越南峴港一天一班,連表定要飛菲律賓宿霧的航線也從4月,決定延後到7月。  一開航就遇到SARS之後最嚴重的傳染疾病,許多人說斥重金創業的張國煒真是「衰到爆」;從實況來看,星宇航空聘僱員工已達1千人,加上總部租金支出,各項硬體建置成本,可以說件件都是錢。
  • 太慘了!血虧100個億,又一巨頭「栽了」,2萬人待崗,靠賣睡衣自救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澳洲航空曾在6月表示將削減6000個工作崗位,公司運營的747型客機也提前退役。目前,該公司絕大部分國際航班處於停運狀態,國內航班的運力僅約相當於疫情之前的20%。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澳洲航空曾在6月表示將削減6000個工作崗位,公司運營的747型客機也提前退役。目前,該公司絕大部分國際航班處於停運狀態,國內航班的運力僅約相當於疫情之前的20%。澳洲航空公司的利潤在今年4至6月間下降了82%。執行長阿蘭·喬伊斯表示,由於疫情在澳大利亞國內也出現了反彈,很多州再次出臺旅行限制措施,這讓公司的運營再次面臨困境。
  • 疫情恐影響十年!加航出臺新政策:無需14天隔離
    上周,加拿大航空購買了25000多套快速檢測設備。測試結果僅需15分鐘即可獲得。疫情恐影響航空製造業10年由於新冠繼續衝擊航空旅行業,波音公司預計在未來十年各大航空公司對新飛機需求都會降低!該公司今日預測,未來十年全球將需要18,350架新型商用飛機,比2019年的預測下降了11%。
  • 綠色和平組織警告:福島核廢水恐損害人類基因
    該組織發布的《遏制趨勢2020》報告警告稱,廢水中存在放射性同位素鍶-90和碳-14。在該報告發布之際,日本政府正在考慮是否繼續執行將「處理過的」液體排放入海的計劃。報導指出,福島核電站仍有100多萬噸廢水,日本政府多年來一直在爭論如何對其進行處理。漁業組織和環保主義者對排放放射性廢水表示擔憂,但一些科學家認為這對該地區造成的風險很低。
  • 真·航空旅行|飛行觀光新嘗試
    近月來,許多國家或地區的疫情得到控制,飛行管控也隨之逐漸放開,國際航班量也在不斷增加。但是部分國家或地區的疫情依然未得到控制以及疫情的不穩定性,國際航空旅行仍然難以徹底恢復。在疫情初期,即民航最艱難的時刻,航空公司被迫停飛,只有貨運航班還能運營,「客轉貨」成為了當時航空公司自救的方式。而如今在後疫情時代,疫情好轉以及「隨心飛」產品的促銷,使客運量尤其是國內客運量普遍得到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