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來,許多國家或地區的疫情得到控制,飛行管控也隨之逐漸放開,國際航班量也在不斷增加。但是部分國家或地區的疫情依然未得到控制以及疫情的不穩定性,國際航空旅行仍然難以徹底恢復。
在疫情初期,即民航最艱難的時刻,航空公司被迫停飛,只有貨運航班還能運營,「客轉貨」成為了當時航空公司自救的方式。而如今在後疫情時代,疫情好轉以及「隨心飛」產品的促銷,使客運量尤其是國內客運量普遍得到恢復。國內航空旅行繁榮的同時,國際航空旅行依然成為一種奢望。如何滿足旅客的國際航空旅行需求,成為當下航空公司面臨的新挑戰。
國外許多航空公司在這一步上已然走在前列,且效果顯著。或許可為國內航空公司提供借鑑的經驗。
早在七月份,華航便在臺北松山機場推出了「假裝航班」活動,大約有7000人報名參加,首批隨機挑選出60名幸運體驗旅客,旅客可以在飛機上待30分鐘。雖然是體驗式航班,但是該有的程序可一點也不少。旅客從辦理登機手續,到通過護照檢查和安檢、登機,再到坐在飛機上,甚至還有飛機餐提供,整個過程都是完全真實的。
這次華航和松山機場聯合推出的「假裝航班」活動之所以受到眾多旅客的追捧,正是因為疫情導致國際航空旅行無法成行所衍生出的需求。而這次嘗試也讓其它航空公司看到了機會,並在之後推出了更完善且符合自身需求的活動。
就在八月份,作為華航在臺灣省最大的競爭對手,長榮航空也推出了類似的活動。只不過這次是真飛,而非只在飛機上坐坐。長榮航空以慶祝父親節為主題,推出了一個父親節特別觀光航班,使用一架彩繪日本經典動畫角色「HelloKitty」的客機,從臺北桃園機場出發,在2萬-2.5萬英尺上空盤旋2小時45分鐘後返回桃園機場。
同樣,臺灣省的航空公司新秀—星宇航空也是沒有放棄這次好機會,推出了「偽出境」活動班機。而且該航班由董事長張國煒親自執飛,更是吸引了大批星宇航空粉絲。
不僅如此,漫遊飛活動很快就席捲了整個東亞甚至環太平洋地區。在日本,全日空在8月末使用一架空客A380客機,推出了一個「在日本上空盤旋90分鐘」的旅遊項目。在韓國,釜山航空9月10日率先推出無目的地航班。該航班從韓國金海國際機場出發,經浦項、首爾、光州、濟州上空後,最終返回到金海機場。在新加坡,新加坡航空公司計劃推出「空中漫遊」航班,始發地和目的地均為新加坡樟宜機場。在澳大利亞,澳洲航空推出「無目的地」航班,推出了一個飛越澳大利亞內陸和大堡礁的7小時觀光航班,將從雪梨機場起飛,在烏盧魯、大堡礁和雪梨港上空低空飛行,然後返回雪梨機場降落。該活動推出後,受到澳洲旅客紛紛搶購,134張機票在10分鐘內被搶購一空。
無論是「假裝航班」,還是「偽出境」以及「無目的地」航班,都是漫遊飛的一種表現形式,都是為了滿足旅客航空旅行需求以及航空公司自救的一種方式。而從停飛到花式漫遊飛正是疫情好轉的真實寫照。
其實,藉助此類活動,航空公司不僅可以得到一筆收入,還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讓旅客了解更多的登機流程和相關服務設施,甚至是航空安全知識。
而在大陸外颳起的這陣「漫遊飛」風,不知是否會刮到內地來。也不知仍處在「漫長的春天」中的通航,是否會藉助此次大風,大力推廣低空旅遊和短途運輸。
疫情之下,一場民航大洗牌活動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