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臺飛行模擬器的駕駛艙內,能夠體驗到與新舟60飛機完全相同的操控感受!」在西安航空基地,記者見看到了西安藍天仿真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MA60飛行模擬器,該模擬器完全依照新舟60飛機的1:1比例打造。據介紹,在飛行模擬器上進行模擬飛行訓練,是每個飛行員正式飛上藍天之前的必經之路。
近年來,我國民航產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隨之而來的飛行園培訓市場需求快速增長。然而飛行培訓所必需的飛行模擬器研製卻處於法國、加拿大等國的壟斷之下。西安藍天仿真科技有限公司依託北京藍天航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技術成果和工程經驗,以D級飛行模擬器為切入點,以新舟60飛機為原型,開發出了我國首臺民用飛機模擬器,填補了國內高等級飛行模擬器研製生產的空白,實現了民機配套訓練設備的國產化。目前該項目已經獲得3份訂單,成功融入我國航空產品配套體系,成為西安航空基地產業鏈條延伸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藍天仿真飛行模擬器項目的實施,帶動了藍天陽光航空技術(西安)有限責任公司、西安瑞航仿真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項目的快速跟進,一條以飛行模擬器為龍頭的產業鏈快速形成。
據西安航空基地工作人員介紹,飛行模擬器項目的引進和落戶是西安航空基地完善航空產業鏈配套環節的重要舉措。作為中國首個國家級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西安航空基地不斷創新體制機制,以產業鏈構建為主線,全力發展航空與泛航空產業,加速推進航空產業與地方經濟的融合,積極吸引民間資本進入航空產業,著力構建以整機製造為主幹產業,以航空發動機、機載系統、航空大部件、航空新材料為分支產業,以及以航空零部件加工、航空維修、轉包生產、航空教育培訓、航空旅遊博覽等為配套產業的全產業鏈體系,初步形成了航空裝備製造業與航空服務業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截至目前,西安航空基地已有330多家企業入駐,其中民營和外資企業超過85%,這些企業涉及航空製造、航空材料、航空維修、通用航空、飛行培訓等五大產業板塊,成為民間資本投資航空產業的成功典範。
逐步完善的產業鏈條,構建了高效益、低成本的產業配套環境。目前,園區內中小企業向整機龍頭企業配套,以及中小企業之間相互配套的集群互動發展態勢已經初步形成。西安航空基地管委會主任金乾生表示:「在西安航空基地,任何航空企業都可以找到上下遊合作夥伴,實現就地配套。這裡已經成為中國最適合發展航空產業的地方!」
近年來,我國航空產業發展備受關注,眾多城市相繼向這一朝陽產業發力,意欲切分航空市場的大蛋糕。西安航空基地緊抓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和中國航空產業大發展的良好機遇,以產業鏈構建為紐帶,走在了構建民用航空產業體系的最前列——國務院出臺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將航空產業列在重點發展產業的第一位;2010年6月,國務院更將西安航空基地核心園區升級為中國唯一以航空為特色的航空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國民用航空局將西安航空基地蒲城通航園確立為國內唯一「通航產業試點園區」。
空前的發展機遇,造就廣闊的發展平臺。自今年初起,總投資23億元的「皓森熔模精密鑄造生產基地」等八個項目開工建設;投資8000萬美元的「凱旋威飛機與汽車輪轂製造項目」加緊建成;8萬噸大型航空模鍛液壓機項目一期年內投產;金勝飛行學院和鳳凰飛行學院將培育出陝西本土第一批民航商照飛行員;「航空旅遊·低空觀光活動」為老百姓創造翱翔藍天的機會;前不久召開的第十五屆東西部貿易洽談會上,西安航空基地籤下近30個項目投資105.55億元的大單。上下遊配套產業的不斷聚集,產業鏈條的全方位延伸都在不斷向世人證明:西安航空基地全產業鏈構建之勢已經逐步形成,西安航空基地就此邁入產業價值全面兌現的新階段。
來源:中國日報陝西記者站(記者 馬烈) 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