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發飛行仿真系統 培養航空航天複合型人才

2020-12-04 中國網四川站


  司機開車上路前,需要在各種模擬障礙場地中練習「過關斬將」。那飛行員衝上雲霄前,如何進行類似的模擬訓練?這時飛行仿真系統就能派上用場。飛行員在這個近似機艙的仿真系統內,可以「經歷」從起飛到落地間可能發生的各種狀況,以訓練其應對各類突發的能力。而該系統的研發涉及虛擬實境技術,人機工程以及機械等方面。
 

  十年前因為技術問題,為國內大飛機配備的飛行仿真系統幾乎都需進口,而如今國內已可以實現該系統的研發。這背後的智造團隊,就來自四川大學空天科學和工程學院。
 

  「走進佔地十幾平米的飛行模擬系統內部,就如同進入一個真實的飛機操作艙。前方有虛擬場景,飛行員不戴VR眼鏡就可以『觀察』到艙外的晴雨變化。底部有一系列機械裝置,可以相應地模擬出顛簸、下降等狀態,使動作精確匹配到各個場景,讓人有高沉浸感。」四川大學空天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王俊峰介紹,駕駛臺上的任何一個儀表的形狀大小以及功能,都是幾乎百分百還原且能根據模擬情況進行數據顯示。
 

  王俊峰透露,十年前川大就已經開始著手該系統核心技術的研發,籌建了一個由多學科多學院交叉的隊伍。「系統研發涉及多個領域,比如機械製造的專業知識,數學計算以及計算機等,儘管與航天航空相關,但這些專業又分散在各個學院。」
 

  近20年來,隨著國家大力重視發展航空航天的趨勢,加大航空航天工程集成創新型和複合型人才的培養規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已是當務之急。對於川大,這也是加快推進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型綜合大學建設目標的重要一環。
 

  基於國家戰略,區位優勢以及自身條件,2011年空天科學與工程學院順勢而生,讓飛行模擬系統以及航天航空相關的研發有了一個更加穩定的支撐。「沒有成立學院之前,相關的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分散,整體規模不大,優勢不明顯。」王俊峰表示,重新整合成立學院,可以集中如航空航天,計算機,數學,製造,力學等,圍繞航空航天的幾個重要方向,實現研究突破,「而各學科交叉既能相互促進發展,又能往特色的應用方向和領域進行拓展延伸。」
 

  同時,在學科建設上,川大也申報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的博士學位授權點,培養航空航天領域的高水平人才,為學校建設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型綜合大學起到推動作用。
 

  目前,學院在「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下設「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和「航空航天工程」兩個本科招生專業以及「飛行器控制、引導與空天探測」「飛行器結構與強度」「飛行模擬與人機工程」等五個研究生招生方向,重點建設「飛行器控制、引導與空天探測」和「航空航天裝備設計製造及理論」兩個方向。飛行器控制與信息工程專業也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鮮明學科交叉特色專業,全國僅北航、西工大和川大開設。

相關焦點

  • 工程院院士周志成獲聘任為四川大學空天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工程院院士周志成獲聘任為四川大學空天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澎湃訊 2019-03-26 21:49 來源:澎湃新聞
  • 大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專業介紹:鷹擊長空,報效祖國
    >深造:設有博士點的高校較少,競爭相對不激烈,而且可以考慮機械類相關專業進行深造;屬於一級學科,下設數個二級學科,如下:二、特色院校本專業介紹1、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北航的其他學院如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飛行學院、可靠性與系統工程學院
  • 陝西空天動力研究院:破解空天動力領域「卡脖子」難題
    4月16日,陝西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由西北工業大學副校長、陝西空天動力研究院院長何國強主持完成的項目獲得陝西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該項目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成果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為航天領域的技術創新、產業發展、人才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
  • 他們破解了空天動力領域「卡脖子」難題
    4月16日,陝西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由西北工業大學副校長、陝西空天動力研究院院長何國強主持完成的項目獲得陝西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該項目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成果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為航天領域的技術創新、產業發展、人才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
  • 煙臺高新區航空航天產業蓬勃發展
    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和中國航天513所承擔了海上發射支持保障任務。「海上航天裝備技術創新中心」參與並圓滿完成我國第一次商業海上衛星發射海面平臺支持等任務;聯合承擔「海上衛星發射與回收」「海上城市綜合體」「運載火箭海上發射與回收設計及仿真驗證系統」等省、市重大創新工程項目。
  • 商業航天30強丨航天仿真軍轉民,愛太空航天科學教育助力航天大眾應用
    航天工程的進步以發展離不開大量人才的湧入,並在該領域捏開展研究探索。但鑑於已有航天了解渠道有限,而且在傳播以及分享方式上缺乏靈活多樣的表達方式,大眾對於航天的了解還是非常有限。此外,傳統學校教育的模式也相對缺乏創新性以及趣味性的支撐,這也導致了大多數學校培養出來的專業人才創新力相對不足,而這一現狀的存在則為愛太空的發展奠定了意義。
  • 招展通知 | 第六屆空天推進技術展會
    指導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國防工業企業協會、中國航天基金會主辦單位:中國科協航空發動機產學聯合體、中國航天第三專業信息網、中國航空學會、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中國力學學會、中國空氣動力學會、中國複合材料學會、中國中小企業協會高新技術產業分會承辦單位: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西安現代控制技術研究所、瀋陽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 工科:航空航天類類專業綜述與簡介
    近十幾年,航空航天哈類專業由最初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清華大學等少數高校開設,到現在數十所普通高校都開辦了航空航天類專業;專業數量也從最初的4個發展到了現在涵蓋航空航天科學的所有學科,我國逐漸形成了國家重點大學與地方高校共同培養不同層次航空航天人才的格局。同時,航天人才的培養也形成了由學士、碩士到博士的完整學歷教育體系。
  • 想學航空、航天?985、211咱又考不上,這些航空航天類大學不能忘
    瀋陽航空航天大學簡稱沈航,是一所以航空宇航為特色的工科大學。是中航工業參與共建的重點院校。是遼寧省裝備製造業緊缺人才(航空航天)培養基地。沈航與航空航天相關的學院有兩個,即為航空發動機學院、航空宇航學院2個學院,航空發動機學院的主要專業為飛行器動力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航空宇航學院主要專業是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製造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工程力學。
  • 美軍研發「航天母艦」維持空天霸權
    據悉,這架巨型飛機又被稱為「航天母艦」或「空天母艦」,其極有可能成為美軍第一種能夠在天上投放無人機等航空器的巨型飛行平臺。未來,美軍可能會以此為基礎,打造空天戰場上的又一種重要的新型平臺,從而在奪取和保持制空天權上發揮重要作用。
  • 空天創客成功協辦「2020中國拔尖創新人才(航天)協同培養校長論壇」
    (原標題:空天創客成功協辦「2020中國拔尖創新人才(航天)協同培養校長論壇」)
  •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我校研究生在民航的發展建設中大有可為,熱忱歡迎航空航天類、交通運輸類、心理學類、安全類、大氣科學類、電子類、電氣類、管理類、計算機與信息類、能源與動力類、英語和機械類專業等相關專業考生報考我校。航空工程學院  航空工程學院概況  航空工程學院是我國民航機務維修人才培養的主要單位之一。學院現開設六個本科專業、兩個專科專業,並設有民用航空器維修理論與技術(學術型)學科和「航空工程(專業學位)領域,涵蓋了民航飛機維修領域的全部專業。
  •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志成獲聘川大空天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李寰)日前,四川大學傑出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志成受聘為四川大學空天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和四川大學特聘院士聘書。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院士為其頒發了聘書。李言榮校長在聘任儀式上說:「周志成院士作為學校培養的傑出校友,是國內外本領域學術非常活躍的年輕院士,當前正值他本人事業的旺季,此時加盟川大,讓我們很受感動。」據了解,四川大學早在1945年就創辦了航空系,後因國家高校院系調整,整體遷移至北京航空學院。2011年,為了響應國家建設航天強國戰略的號召,川大正式創建空天科學與工程學院。
  • 哈爾濱工業大學:培養新時期航天工程領軍人才
    「哈工大探索出來的航天工程領軍人才培養模式,是學校多年來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生動體現和有力詮釋。」哈工大黨委書記熊四皓說。什麼是微納衛星創新工場?2011年,歐盟發起面向全球高校徵集50顆立方體衛星的項目,搭載由歐盟提供的運載火箭升空,對地球大氣低熱層開展多點原位探測,促進空間能力發展,開展大氣低熱層科學探測等。
  • 中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委員會先進事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隸屬於中共北京市委,所轄27個黨委,5個黨總支,711個黨支部,共有13868名黨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校黨委始終注重把空天強國理念融入學校的血脈基因,把人才培養深植於教學科研一線,把黨的建設夯實於基層,帶領學校在建設空天信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的過程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 上海交通大學第二屆航空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國際會議在莫斯科成功召開
    2018年7月31至8月2日,上海交通大學第二屆航空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國際會議(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 中國空軍航空開放活動驚豔收官 聶海勝勉勵「飛行少年」逐夢空天
    「9·3」大閱兵中飛越天安門的空中梯隊部分飛機,聯袂空軍航空大學「天之翼」「紅鷹」兩支飛行表演隊、「藍鷹」跳傘隊及八一跳傘隊亮劍長空,展現了人民空軍飛行員過硬的軍事素質與良好的精神風貌 。航天英雄聶海勝受邀回母校參加活動,並與青少年航校學子共話「追夢空天」。
  • 王衛紅:攻堅克難科研路,矢志奮鬥航空夢
    在數十載的風雨歷程中,我國航空航天領域湧現了一大批技術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王衛紅就是其中一位。近30年的科研之路,她將主要研究方向放在先進飛行控制、先進仿真技術、機器人控制中,特別是在高性能伺服系統控制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四分之一世紀倏忽已過,而她身上所映照的便是新時代女性航空航天科研人在這項築夢事業中無悔付出、踏實進取的科研奮鬥徵程。
  • 揚州航空航天產業捷報頻頻,江蘇航空航天產業加上引擎
    最近,揚州航空航天產業捷報頻頻,眾多項目助推揚州產業轉型,揚州終於走上了一條高科技之路。一.9月21日下午,中國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揭牌儀式暨2020年開學典禮在揚州生態科技新城舉行。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與揚州共同打造的揚州航空館開館。航空科技館文化館定位博物收藏與科技展示,中國航空"第一「展,中國航空發展史,航空探秘,中國航空名人堂等,通過20餘架中國航空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飛機模型的陳列,展示了中國航空事業的蓬勃發展。航空科幻體驗館包括體能訓練營,小飛俠歷險記主題樂園,航模實驗室,5D影院,飛行模擬體驗,室內無人機競技,航空文創空間等。
  • 航空科研「百年老店」——德國航空航天中心全景掃描
    在原有的「航空、航天、能源、運輸、安全」這五大領域上新增了第六塊「數位化」,並提出了10個全新跨領域項目(其中8個和數位化直接相關),分別是: 1.全球連通-通過衛星和高空飛行平臺保障全球寬帶網際網路接入; 2.未來工廠-數位化生產中的智慧機器人; 3.基於仿真的認證-使仿真成為技術認證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