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1至8月2日,上海交通大學第二屆航空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國際會議(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erospace Syste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ASSE 2018)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成功召開。本屆會議由上海交通大學航空航天學院主辦、莫斯科航空學院承辦。會議以「系統科學與空天創新」為主題,共設系統技術、流體力學和推進、結構材料、導航制導與控制4個分會,內容涵蓋了航空航天系統的主要研究方向。會議同期舉辦了航空航天學院主辦期刊Aerospace Systems第二屆編委會議。
莫斯科航空學院校長Mikhail Pogosyan代表會議承辦方致歡迎辭。Pogosyan提出,當代大學的社會角色和功能正在發生轉變,不僅是人才培養基地,更是科學、教育和經濟發展融合中心,而且是教師、學生、科研工作者、工程師協同工作的平臺,青年人才無疑擔當了這片熱土的「主角」。談及莫斯科航空學院與上海交通大學聯合培養的航空專業人才積極參加了本次大會,Pogosyan表示非常欣慰和驕傲,並希望通過舉辦本次會議進一步加強學術交流,促進國際高校和科研單位之間的對話及合作,為航空航天領域的發展帶來豐碩的國際合作成果。
隨後,大會組織委員會聯合主席Dmitry Strelets教授致辭並做大會介紹。大會程序委員會主席、美國聖地牙哥州立大學航空航天系主任、上海交通大學航空航天學院訪問教授、AIAA JGCD期刊主編陸平教授發表了題為Powered Descent and Landing for Human Mars Missions的演講。
本次會議共收稿件85篇,來自俄羅斯、中國、加拿大、美國高校及科研單位的46位作者依次發表大會報告,百餘位專家借本次大會契機進行了深入的學術交流。參加本次大會的不僅有上海交通大學餘音、楊永勝、陳方、於哲峰、劉龍權、馬威、徐武、劉小華、張星辰等教師,還有交大15名中國學生,以及6名交大-莫航雙碩士項目的俄羅斯學生,大家都在大會中做了精彩的匯報和展示。大會學術氣氛濃厚,現場互動交流活躍。
為鼓勵青年學生敢於學術爭鳴、積極投身科學研究,大會組委會特設「最佳學生論文獎」,陸平教授和Dmitry Strelets教授為本次獲獎的張強、Ejen Gurev、邱展3位同學頒發證書、獎金併合影留念。
最後,上海交通大學航空航天學院副院長戰興群教授致大會閉幕辭。他說,莫斯科航空學院和多倫多大學是航空航天學院最重要的兩大合作夥伴,教育合作已取得豐碩成果,上海交通大學主辦的國際會議和國際期刊逐步成為三所高校間學術和科研合作的重要紐帶。近百名學者在會上和會下開展了充分交流,這對提高學術水平、深化學術合作大有裨益。感謝程序委員會和組織委員會的精心工作,感謝大會志願者的辛勤工作,感謝46位報告人和15位張貼報告人的精彩分享。本屆會議是航空航天學院建院以來首次在海外主辦國際會議,上海交大共有12名教師和21名學生參會,展現了交大師生良好的精神風貌。ICASSE國際會議由上海交大、莫斯科航空學院、多倫多大學輪值舉辦,2017年在上海舉行首屆會議,2018年在莫斯科舉辦第二屆會議,ICASSE 2019將於明年七月在多倫多舉行,大家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