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研發「航天母艦」維持空天霸權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近日,英國媒體報導稱,美國製造的世界上最大的飛機預計於明年試飛。據悉,這架巨型飛機又被稱為「航天母艦」或「空天母艦」,其極有可能成為美軍第一種能夠在天上投放無人機等航空器的巨型飛行平臺。未來,美軍可能會以此為基礎,打造空天戰場上的又一種重要的新型平臺,從而在奪取和保持制空天權上發揮重要作用。

  美軍已經研製多種大型空天平臺

  實際上,為了在技術上保持絕對領先的優勢,美軍一直都在努力研製新型的大型航空、航天,或者是空天通用的平臺,以用於未來航空航天力量的作戰。

  在大型航空平臺方面,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美國海軍就曾提出過建造「空中飛船」的計劃,嘗試用飛艇掛載雙翼戰機。只是由於當時的技術條件難以實現,兩艘試驗飛船都在測試中墜毀而作罷。2014年,美軍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再次提出要研製「空中航母」,主要是作為用於保障無人機空中運載、操作使用和任務控制的大型航空平臺。它能夠在飛行中釋放無人機,對無人機進行控制,以及回收、維護等保障作業。同時,為了降低研發成本,美軍提出「空中航母」應由如B-1B和B-52戰略轟炸機,以及C-130運輸機等現役飛機改造而成。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研製出來的「空中航母」將首先是RQ-4「全球鷹」和RQ-1「捕食者」等型號現役無人機的母艦,這將使其航程和續航能力大大加強,從而明顯增強美軍無人機作戰的綜合優勢。

  在大型航天平臺方面,X-37B則是美軍目前研製出來的最為引人注目的空天飛機。X-37B是由美國空軍研製的可重複使用、具有極強變軌能力的亞軌道飛行器,由火箭發射升空執行任務後可以像普通飛機一樣返回地面。至今,X-37B已經第四次升空執行任務。但是,美軍對其升空的任務和目的諱莫如深,使人感到神秘莫測。人們普遍推測,X-37B將是一種重要的在軌航天偵察打擊平臺。一方面,它將搭載多種觀測設備,對空天地目標進行偵察監視;另一方面,它還可搭載飛彈、雷射器等先進武器,以實施遠程精確打擊。同時,根據不同的任務需要,X-37B還能夠搭載不同的模塊,執行更多類型的多樣化太空作戰任務。其中,包括捕捉敵國衛星、進行衛星投放和實施太空布雷等太空專門任務。

  在空天通用平臺方面,美國波音公司於2004年就正式啟動了代號為「暗星」的「空天母艦」計劃。該計劃準備設計製造長300米、高20米、翼展超過100米,載荷量為800噸的超級平臺,各項指標都遠超空客A380。這種「空天母艦」飛行速度將超過5馬赫,既可以在200千米高度的繞地軌道飛行,也可在大氣層內像常規飛機一樣起飛著陸。

  而在2013年,俄羅斯《起飛》雜誌就曾援引美國航天界一位人士透露的消息表示,美軍有一項代號為「太空怒火」的計劃,旨在2050年左右在太空軌道上部署1~2艘核動力空間飛行器,即「空天母艦」。但是鑑於太空領域競爭形勢的日益嚴峻,美軍準備將首艘「空天母艦」的部署時間提前到2040年左右,力爭在2050年部署一支由3艘「空天母艦」、4架太空梭、2艘太空拖船和1座空間補給站組成的空天艦隊。按照設想,這種「空天母艦」上配備有常規飛彈、高能雷射器、動能武器和偵察監視裝備,可用於實施多維空間戰爭,並能夠從太空對有關國家的空天地重要軍事目標形成無可比擬的偵察和打擊優勢,威懾效應極強。

  「航天母艦」的優勢與困難並存

  此次透露的正處於生產階段的「航天母艦」早在2011年就已經開始研製,由斯凱爾德複合技術公司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莫哈維航空航天港建造。據稱,這架飛機名為「羅克」,裝有6個噴氣式發動機和28個輪子,翼展達到117米,機身寬度為波音737飛機的3倍,體積之大為現役飛機之最。如果將來試驗成功,一旦用於軍事目的就可擁有無可比擬的戰場優勢。

  首先,「航天母艦」的「母艦」特性將使其成為空天作戰新的力量源泉。所謂「母艦」即指可以為其他作戰單元提供補給、保障、支援與承載功能的大型平臺。那麼,無論「航天母艦」搭載的是無人機還是有人機,抑或是其他類型的武器裝備,它都將是未來戰場上除了陸上基地、海上航母之外又一新的作戰力量源泉。更重要的是,這個源泉具有「天馬行空」般的高度靈活機動性,且幾乎不受任何限制,這是其他大型運載和保障平臺都很難做到的。

  其次,「航天母艦」所處的高度和飛行特性將使其具備天然的偵察和打擊優勢。俗話說站得高看得遠,再加上其可以在一定空域保持長時間的存在。那麼,以「航天母艦」為依託的各類情報、偵察與監視裝備都可以充分發揮更大的對地、對空,甚至是對天的觀測效能。而「航天母艦」上搭載的飛彈、雷射器和各類有人、無人飛行器更可以在全方向上對各種目標實施攻擊,對上可攻擊在軌衛星和其他太空設施,對下可以任意打擊地面、海面的預定目標。這是陸地和海上平臺都不具備的位置優勢。

相關焦點

  • 美軍研發「航天母艦」:太空戰機摧毀敵核飛彈
    據悉,這架巨型飛機又被稱為「航天母艦」或「空天母艦」,其極有可能成為美軍第一種能夠在天上投放無人機等航空器的巨型飛行平臺。未來,美軍可能會以此為基礎,打造空天戰場上的又一種重要的新型平臺,從而在奪取和保持制空天權上發揮重要作用。
  • 美軍「航天母艦」明年試飛 可攜帶大量戰機與核彈
    有外媒報導稱,美軍將在2040年裝備第一艘空天母艦,並將在2050年建成三個核動力空天母艦編隊。此外,也有消息稱能夠投放無人機的巨型飛機「航天母艦」明年就要試飛。那麼,當航母真的飛上了天,未來戰場將變成何樣?美軍「航天母艦」明年試飛?英國媒體報導稱,世界上最大的飛機預計於明年起飛,它有3架波音737飛機那麼寬。
  • 美軍欲組建天軍 航天母艦與太空轟炸機可致命打擊
    一般來說,太空部隊可分為航天發射部隊、航天測量跟蹤管理部隊、防天監視作戰部隊和軍事航天員部隊等。  其中,航天發射部隊,主要負責運載衛星和其他太空飛行器的發射任務,包括檢查、測試、總裝、對接、推進劑加注、瞄準發射等。他們算是太空部隊中負責「送上天」的團隊。  航天測量跟蹤管理部隊,主要負責太空飛行器的軌道測量和控制、太空飛行器的內部監測和太空飛行器控制。
  • 美軍研製無人機航天母艦,欲針對主要對手,實施無人機群攻擊!
    美軍研製無人機航天母艦,欲針對主要對手,實施無人機群攻擊。無人機在納卡戰場大放異彩,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而在無人機領域,美國是領先者。目前,美國無人機主要是在高端市場,並且很多高端無人機都不會向外界出口。美軍擁有大量的高端無人機,並且很多款無人機都在實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美國航天母艦明年試飛 可攜大量戰機核彈(圖)
    人民網11月3日訊 據英國媒體報導,美軍將在2040年裝備第一艘空天母艦,並將在2050年建成三個核動力空天母艦編隊。此外,也有消息稱,能夠投放無人機的巨型飛機「航天母艦」明年就要試飛。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飛它有3架波音737飛機那麼寬。
  • 波音再次復活「空天母艦」!
    如果你是一名復仇者聯盟的粉絲,你就會熟悉空天母艦的概念。超級英雄專屬的「直升機航母」本質上是一艘普通的航空母艦,增加了四個大型可展開式涵道螺旋槳系統和隱形技術,由一些超級英雄和塞繆爾·傑克遜掌管。
  • 蘇聯的「TB-3」重型轟炸機,演化「空天母艦」,為何最終無法成功
    天空霸主「空天母艦」航母在現代軍事中佔據重要作用,是目前技術最複雜,威力最強大的武器之一,也成為國家實力的象徵。還有另一種更加強大的存在,在《復仇者聯盟》系列電影中震撼出場的空天母艦,想必給觀眾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不只是科幻電影中的設想,其實有很多先驅嘗試對製造空天母艦,美國、俄羅斯、歐盟等國都沒有停止過探索。在上個世界就曾出現過類似的武器裝備,它就是蘇聯「TB-3」重型轟炸機。
  • 美國正在研製一種新型的武器裝備,航天母艦距離形成為時不遠
    航天母艦是一種巨大的、空天一體宇宙飛船,可以在離地面約3.6萬千米的太空與地球同步飛行。異於空天母艦和航空母艦。航天母艦是以艦載機為主要武器並作為其空中活動基地的大型空中戰鬥群。如果要研製出航天母艦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不過目前這種的雛形可能已經形成,美國正在研製一種新型的裝備,這也是是另外一種航天母艦。
  • 美國已經開始研發地球人的「UFO」—航天母艦
    目前美國最大的動力公司和航天公司開始合作研發這一新型武器裝備,兩家公司目前已成功實現了對空中無人機的接收。按照構想,這種「航天母艦」可以在空中接收無人機的停靠,為他們加油、維修和補充彈藥。這些停靠的飛機全部可以摺疊安放在航天母艦的腹倉,並擔任起臨時指揮部的作用,實現搜索、追蹤、攻擊等多功能一體化,真正做到全面掌握敵人動態,全天候、全方位打擊。
  • 空天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發飛行仿真系統 培養航空航天複合型人才
    而該系統的研發涉及虛擬實境技術,人機工程以及機械等方面。   十年前因為技術問題,為國內大飛機配備的飛行仿真系統幾乎都需進口,而如今國內已可以實現該系統的研發。這背後的智造團隊,就來自四川大學空天科學和工程學院。   「走進佔地十幾平米的飛行模擬系統內部,就如同進入一個真實的飛機操作艙。前方有虛擬場景,飛行員不戴VR眼鏡就可以『觀察』到艙外的晴雨變化。
  • 剛剛,首飛成功,仍需警惕美重大動向,啟動空天網絡電磁攻防工程
    這也是在我長徵火箭接連兩次發射失利後,航天人不畏艱難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但祝賀勝利的同時,面對對手針對性的太空軍事化加速推進,我仍需增強憂患意識,提升空天網絡電磁攻防能力。為此,結合「新基建」推進,遵循航天強國、網絡強國戰略部署,以軍民融合模式,跨領域啟動空天網絡電磁空間攻防重大工程,全面提升國家網絡電磁空間體系化能力,在新疆域保持「對等制衡」已是刻不容緩。
  • 美軍要造空中航母 配大批全球鷹捕食者等無人機
    資料圖:美國電影中的空天母艦【環球軍事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25日報導,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準備開發只有在科幻世界中才有的「空中航母」。文章稱,雖然目前尚處於向研究機構徵集方案階段,但一旦「空中航母」成為現實,必將使「空戰形式」發生巨大變化。
  • 美軍玩兒上無人機航天母艦!空中直接回收,對接過程很驚險
    而是由經過改裝,充當無人機母艦的C-130運輸機,直接在空中釋放和拉回已經連接好回收纜繩的X-61A「小精靈」無人機。據達因公司技術負責人的介紹,進行該測試的主要目的是檢測這套空中纜繩無人機回收系統的實用性和可靠性,為後續的系統優化提供建議和基礎,並為下一階段實際回收做準備。
  • 中國空軍新戰略與新安全觀 空天一體是戰略選擇
    第二次世界大結束後出現的人類航天活動,也被首先應用到軍事領域,冷戰期間,美蘇在航天領域展開激烈而全面的競爭,太空飛行器中至少70%以上被用於軍事。霸權國家在打出和平利用空間和實現空間非軍事化旗號下,千方百計建設以支撐地面信息化系統的空間基礎設施,以獨享航天戰略利益。上世紀50年代前後,蘇聯和美國在相繼掌握髮射人造衛星技術後,在空間領域展開了激烈的軍備競賽。
  • 【西區故事】空天創客:航天科技STEM教育的開拓者
    進入空天創客在中關村大廈的辦公室,撲面而來的大大小小的太空梭、火箭、衛星模型與不明覺厲的衛星站教具,充分印證了這家公司的基因與氣質。空天創客是中國首家「航天教育高科技企業,創始人兼CEO耿賽猛堪稱國內青少年航天科技教育的開拓者,他和他的團隊正在讓更多的青少年親密接觸玄妙的衛星、火箭,播灑一顆顆航天夢想的種子。
  • 4.2萬顆星鏈衛星成美國太空霸權先鋒!軍事用途將讓美軍戰力提高
    可實際上,4.2萬顆「星鏈」完成組網後卻成了美國天空霸權的急先鋒,將會對世界各國都造成影響,尤其是那些在航天技術領域相對較差,起步較晚的,甚至是沒有航天技術的國家。「星鏈計劃」由4.2萬顆部署在低軌軌道上的衛星組成,當一部分衛星損壞或壽命結束後,SpaceX公司就會發射新的衛星進行補充。
  • 美國「全球1小時到達」計劃擱淺,中國負責實現:空天技術獲突破
    「五雲一車」商業航天新格局中,「騰雲」工程堪稱航天領域實現「航班化」的關鍵一步,其中包含可重複使用飛行器的目標形態——空天飛行器,從圖紙、到模型、到試驗器、到最終投產使用,當中每一項技術進步。我國可重複使用飛行器於今年9月4日,由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順利發射,並於9月6日安全返回。「新華社」評稱,此次成功試驗,為後續往返太空,提供了一種更為便捷、優惠的選項。
  • 中國組合動力發動機研發成功,空天自由往返將來臨
    9月22日,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微信公眾號發布:該所研製的某「組合動力發動機」驗證飛行器首飛成功。這標誌著我國在航天發動機領域又一次獲得了歷史性的重大突破,同時也意味著我國空天飛機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空天飛機,未來空天自由往返將不再是夢,空天客機載人太空旅行在不遠的將來也會實現。
  • 無視霸權!中法首顆聯合衛星升空,美國:不是讓你們不要搞嗎?
    根據這份文件,中國和法國將會共同研究,並在天氣變換、空天軌道和衛星運行等領域裡展開密切的計劃和安排,這將會是我國在空天探索裡邁出的又一個大腳步。最終在1977年,中國航天技術代表團在法國的幫助下成功走出了中國,對法國的先進空天技術研究所進行了短期的學習性拜訪。此後,中國在空天領域的研究開始逐漸步入正軌,我國空天技術的空白終於有了被填滿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