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國媒體報導稱,美國製造的世界上最大的飛機預計於明年試飛。據悉,這架巨型飛機又被稱為「航天母艦」或「空天母艦」,其極有可能成為美軍第一種能夠在天上投放無人機等航空器的巨型飛行平臺。未來,美軍可能會以此為基礎,打造空天戰場上的又一種重要的新型平臺,從而在奪取和保持制空天權上發揮重要作用。
美軍已經研製多種大型空天平臺
實際上,為了在技術上保持絕對領先的優勢,美軍一直都在努力研製新型的大型航空、航天,或者是空天通用的平臺,以用於未來航空航天力量的作戰。
在大型航空平臺方面,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美國海軍就曾提出過建造「空中飛船」的計劃,嘗試用飛艇掛載雙翼戰機。只是由於當時的技術條件難以實現,兩艘試驗飛船都在測試中墜毀而作罷。2014年,美軍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再次提出要研製「空中航母」,主要是作為用於保障無人機空中運載、操作使用和任務控制的大型航空平臺。它能夠在飛行中釋放無人機,對無人機進行控制,以及回收、維護等保障作業。同時,為了降低研發成本,美軍提出「空中航母」應由如B-1B和B-52戰略轟炸機,以及C-130運輸機等現役飛機改造而成。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研製出來的「空中航母」將首先是RQ-4「全球鷹」和RQ-1「捕食者」等型號現役無人機的母艦,這將使其航程和續航能力大大加強,從而明顯增強美軍無人機作戰的綜合優勢。
在大型航天平臺方面,X-37B則是美軍目前研製出來的最為引人注目的空天飛機。X-37B是由美國空軍研製的可重複使用、具有極強變軌能力的亞軌道飛行器,由火箭發射升空執行任務後可以像普通飛機一樣返回地面。至今,X-37B已經第四次升空執行任務。但是,美軍對其升空的任務和目的諱莫如深,使人感到神秘莫測。人們普遍推測,X-37B將是一種重要的在軌航天偵察打擊平臺。一方面,它將搭載多種觀測設備,對空天地目標進行偵察監視;另一方面,它還可搭載飛彈、雷射器等先進武器,以實施遠程精確打擊。同時,根據不同的任務需要,X-37B還能夠搭載不同的模塊,執行更多類型的多樣化太空作戰任務。其中,包括捕捉敵國衛星、進行衛星投放和實施太空布雷等太空專門任務。
在空天通用平臺方面,美國波音公司於2004年就正式啟動了代號為「暗星」的「空天母艦」計劃。該計劃準備設計製造長300米、高20米、翼展超過100米,載荷量為800噸的超級平臺,各項指標都遠超空客A380。這種「空天母艦」飛行速度將超過5馬赫,既可以在200千米高度的繞地軌道飛行,也可在大氣層內像常規飛機一樣起飛著陸。
而在2013年,俄羅斯《起飛》雜誌就曾援引美國航天界一位人士透露的消息表示,美軍有一項代號為「太空怒火」的計劃,旨在2050年左右在太空軌道上部署1~2艘核動力空間飛行器,即「空天母艦」。但是鑑於太空領域競爭形勢的日益嚴峻,美軍準備將首艘「空天母艦」的部署時間提前到2040年左右,力爭在2050年部署一支由3艘「空天母艦」、4架太空梭、2艘太空拖船和1座空間補給站組成的空天艦隊。按照設想,這種「空天母艦」上配備有常規飛彈、高能雷射器、動能武器和偵察監視裝備,可用於實施多維空間戰爭,並能夠從太空對有關國家的空天地重要軍事目標形成無可比擬的偵察和打擊優勢,威懾效應極強。
「航天母艦」的優勢與困難並存
此次透露的正處於生產階段的「航天母艦」早在2011年就已經開始研製,由斯凱爾德複合技術公司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莫哈維航空航天港建造。據稱,這架飛機名為「羅克」,裝有6個噴氣式發動機和28個輪子,翼展達到117米,機身寬度為波音737飛機的3倍,體積之大為現役飛機之最。如果將來試驗成功,一旦用於軍事目的就可擁有無可比擬的戰場優勢。
首先,「航天母艦」的「母艦」特性將使其成為空天作戰新的力量源泉。所謂「母艦」即指可以為其他作戰單元提供補給、保障、支援與承載功能的大型平臺。那麼,無論「航天母艦」搭載的是無人機還是有人機,抑或是其他類型的武器裝備,它都將是未來戰場上除了陸上基地、海上航母之外又一新的作戰力量源泉。更重要的是,這個源泉具有「天馬行空」般的高度靈活機動性,且幾乎不受任何限制,這是其他大型運載和保障平臺都很難做到的。
其次,「航天母艦」所處的高度和飛行特性將使其具備天然的偵察和打擊優勢。俗話說站得高看得遠,再加上其可以在一定空域保持長時間的存在。那麼,以「航天母艦」為依託的各類情報、偵察與監視裝備都可以充分發揮更大的對地、對空,甚至是對天的觀測效能。而「航天母艦」上搭載的飛彈、雷射器和各類有人、無人飛行器更可以在全方向上對各種目標實施攻擊,對上可攻擊在軌衛星和其他太空設施,對下可以任意打擊地面、海面的預定目標。這是陸地和海上平臺都不具備的位置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