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區故事】空天創客:航天科技STEM教育的開拓者

2020-07-20 中關村西區

進入空天創客在中關村大廈的辦公室,撲面而來的大大小小的太空梭、火箭、衛星模型與不明覺厲的衛星站教具,充分印證了這家公司的基因與氣質。空天創客是中國首家「航天教育高科技企業,創始人兼CEO耿賽猛堪稱國內青少年航天科技教育的開拓者,他和他的團隊正在讓更多的青少年親密接觸玄妙的衛星、火箭,播灑一顆顆航天夢想的種子。

【西區故事】空天創客:航天科技STEM教育的開拓者

一顆星星之火

2019年1月21日13時4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四顆衛星發射升空,衛星均進入預定軌道。耿賽猛當時在發射現場,同時觀摩此盛舉的還有來自青海玉樹、新疆克州、甘肅慶陽偏遠地區的45位學生。據了解,此次發射的瀟湘一號衛星裡有一個特別的「情系遠山」衛星載荷。此前,這些學生們已經將自己的心願寫下,整理後裝進了衛星載荷中。這些學生還在現場動手做了「瀟湘一號」的模型,通過自製的衛星天線,成功地接收到了衛星的信號。

事實上,這顆衛星載荷就是耿賽猛捐贈給情系遠山公益基金的,用於支持鄉村科技教育。耿賽猛介紹說,「情系遠山」號是一枚可編程衛星載荷,是空天創客自主研發,被外界視為航天科技教育領域的一項重大技術突破。該載荷採用雙Linux冷備系統,支持C語言程序與Python程序的星上自動部署,發射成功後,學生們可通過自己編寫的程序使其在太空執行,比如了解衛星狀態、調整衛星姿態等等,真正將衛星「玩」起來。

而這件事帶給耿賽猛的最大的震撼和觸動是,這些孩子對於航天科技的興趣以及動手能力並不遜色於大都市裡的同齡人。他相信,航天科技的種子已經深埋在這些孩子們的心中。這讓他堅定了自己創業的初心: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科技魅力。

一個吃螃蟹的人

帶著孩子們將衛星、火箭、月球車「玩起來」,耿賽猛是第一個「吃螃蟹者」。這位中年大叔程式設計師出身,一直有著深深的技術情節,2007年便開始創業,曾創辦了一家IT教育培訓公司,後被知名教育集團收購。2015年他決定再次創業,聚焦K12素質教育領域的科技方向。

最開始他和團隊選擇的方向是機器人科普。2019年少兒編程受到市場追捧,家長們對於人工智慧、機器人等未來科技的接受度很高,但是在2015年時這些新技術剛剛興起,在教育培訓領域還是處女地。當時市面上只有韓國一家機器人教育培訓機構,而耿賽猛在試水半年之後,發現獲客成本太高,轉化率極低。

機會給有準備的人。偶然的契機,一個關於「月球車」的項目擺在了他們面前。在他看來機器人和月球車有異曲同工之處,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做了第一個月球車課件。「沒想到學生很喜歡,本來每次課程兩小時,但下課了學生們還不走,學習勁頭特別足。」

無獨有偶,2015年下半年,耿賽猛去以色列參觀考察,發現當地的中學生居然可以直接拆解戰鬥機,這令他無比震撼。「我當時就在考慮,能否將中國的高科技也融入到課堂教學中。」當時STEM教育雖然在中國已經受到極大關注,但是航天科技教育領域還是空白。月球車項目與以色列之行的思想碰撞火花,讓他抓住了新的「藍海」:讓航天科技STEM教育走進校園,以課堂教學為渠道,培養青少年的科學實踐和創新能力,激發青少年的航天夢。

但現實很骨感。如何將高大上的航天知識落地,設計出有趣味又操作性強的課程,如何針對不同學段的課程設置難度梯度,如何根據真實的太空飛行器來開發教學工具,如何降低教具成本⋯⋯耿賽猛坦言,當時完全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他帶領團隊從零做起,從底層開始設計。比如教具完全按照1:1的比例模擬,唯一的區別是不能上天。在他們的努力下,一套衛星的教具銷售價格從最初的百萬元級別降至幾萬元。

而在更難的課程設計上,在教育培訓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耿賽猛有著自己的見解,採用了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問題為導向的教育方法)的方式,設計出適合小學、初中、高中學段的課程,目前已經有航天體驗與探究、衛星應用於實驗、遙感衛星應用、功能模擬衛星探究與製作、教學仿真衛星設計與應用、探空火箭設計、月球基地設計與搭建等內容。以前只能在科幻電影、科幻小說中看到的場景,現在可以親手體驗。

灑滿航天科普的種子

2019年6月23日,北京八一學校的同學們迎來了本學期最後一次衛星課程,內容是固定八木天線,實現雲臺替代人手自動接收衛星信號。衛星開始過境,八木天線小角度緩慢地旋轉著,接收記錄著衛星過境信號。這只是空天創客目前航天特色課程中的一角,學生們在動手與思考中將高大冰冷的航天知識化為指尖的遊戲。

依託航天院所與高校獨有產業教育資源,空天創客開闢了一方天地。據了解,目前該公司推出了航天科普、火箭衛星、宇航探測、創新思維、生涯規劃等系列近二十門航天科技教育STEM課程,在全國百餘所中小學校落地實施。除了特色課程,該公司還支持全國航天特色學校建設、航天科技教師培訓、科技探索遊學研學活動、高校合作研究性學習活動及航天與科創類賽事支撐。

耿賽猛坦言,創業之初最艱難的是如何提高社會的認知,打開學校的大門。引人關注的是,該公司幸運地參與了「中國首顆中學生科普衛星」工程,從而聲名鵲起。2016年12月28日,我國首顆中學生科普衛星「八一·少年行」發射升空,它由北京市八一學校學生參與研製。「這對我們是一個極大的鼓舞,意味著我們的課程實踐獲得了認可,對學生們的幫助是切實的。」耿賽猛說,團隊成員主要是做電子和通信的,通過這次實戰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衛星教學方面更加完善,在航天科技STEM教育方向上邁出更加堅定的步伐。

按照「中國青少年科普衛星星座工程」計劃,第二顆衛星「西柏坡號」由河北鹿泉市第一中學承擔,目前正在研發實施中。空天創客負責這顆星的可編程載荷其中的一部分。

2019年對於空天創客來說是高速成長的一年。除了「天上有星」,空天創客還在北極建了一個衛星地面站。與此同時該公司還在向二三四線城市拓展。

令耿賽猛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2016年湖北某三線縣的教育局局長參觀完空天創空時感嘆說:「地理位置上我們已經比較落後了,但是不能讓我們的孩子跟北京的孩子在科技視野上有這麼大差距。」這令耿賽猛堅定了將航天課程走向全國的信念,讓更多孩子享受到航天科技的啟蒙教育。

相關焦點

  • 空天創客成功協辦「2020中國拔尖創新人才(航天)協同培養校長論壇」
    (原標題:空天創客成功協辦「2020中國拔尖創新人才(航天)協同培養校長論壇」)
  • 共謀空天動力新發展 第五屆空天動力聯合會議閉幕
    9月16日至18日,第五屆空天動力聯合會議暨中國航天第三專業信息網第41屆技術交流會在南京市圓滿召開。作為我國重要的空天動力領域交流平臺之一,本屆大會以「新發展、新需求、新機遇」為主題,多位院士、國內外空天動力領域大咖集聚一堂,立足於國內外空天推進技術最新研究成果,探討相關研究領域的新發展、新思想和新理念。
  • 你一定想知道究竟國內stem教育現狀如何
    在中國stem教育是一個從國外引入的概念,中國stem教育興起有兩個重要因素,首先是國家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政策,第二個原因是信息技術發展。2016年stem和創客教育被寫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文件,此後stem教育在中國進入蓬勃發展階段。下面由格物斯坦小坦克帶您看看中國stem教育的發展現狀。
  • 優必選科技Robo Genius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挑戰賽亮相深圳市學生創客節
    大賽現場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1月13日訊(記者 金洪竹)近日,由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共青團深圳市委員會主辦的2020深圳學生創客節暨第36屆深圳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華潤深圳灣體育中心舉行
  • 「神舟七號」搭載物亮相拉薩航天科普展
    據悉,這是航天類科普活動首次在西藏自治區開展。本次活動由北京空天探索信息科技研究院攜手中國航天基金會、中共西藏自治區委組織部、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宣傳部、西藏自治區科技廳、西藏自治區教育廳、共青團西藏自治區委員會、西藏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西藏自治區紅十字會、北京援藏指揮部、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康師傅等單位共同舉辦。
  • 解放少年創造力,steam教育品牌運營平臺飛航創客欲以創客基礎課為...
    ,以科技為背景的教育革命已經來到。在STEAM教育的號召下,機器人、3D印表機進入了學校,歐巴馬也加入了全民學編程的隊伍,寫下了自己的第一條代碼。在國內,STEAM教育同樣也掀起了教育科技的熱潮。在《關於「十三五」期間全面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中,就提出要「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推進『眾創空間』建設,探索STE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使學生具有較強的信息意識與創新意識」。
  • 航天基地創客馬拉松 帶你來一次72小時創意風暴之旅
    2017年6月29日至7月1日,由西安航天基地主辦,西安航天基地雙創服務中心,泥巴創客空間承辦的大型創意實踐活動——航天基地創客馬拉松,在航天基地神舟四路航創廣場這次創客馬拉松大賽是西安航天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打通政產學研通道的一次有益嘗試,對於激發區內企業和創客創新活力具有重要的意義。航天基地正在努力打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熱忱歡迎廣大創客青年來航天基地實現理想抱負。
  • 煙臺高校首家創客教育研究基地落戶魯大
    煙臺高校首家創客教育研究基地落戶魯大  5月15日下午,魯東大學與山東誠海電子科技公司共建「創客教育研究基地」揭牌儀式在該校教育科學學院舉行,副校長亢世勇與山東誠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志強共同為基地揭牌
  • 美軍研發「航天母艦」維持空天霸權
    據悉,這架巨型飛機又被稱為「航天母艦」或「空天母艦」,其極有可能成為美軍第一種能夠在天上投放無人機等航空器的巨型飛行平臺。未來,美軍可能會以此為基礎,打造空天戰場上的又一種重要的新型平臺,從而在奪取和保持制空天權上發揮重要作用。
  • 用創客教育的理念學習數學
    創客教育是一種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並通過創造實體解決問題的新興教育方式。學生在製作產品的過程中,經常會用到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跨學科的知識。隨著創客運動的深入開展,許多教師也嘗試用創客教育的理念改造現有的學科教學,讓學生在動手創造中建構學科的概念和理解。本期我們將通過幾個例子討論創客教育理念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 深圳探索普遍開設STEM課程
    昨日公布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提出,依託現有資源,建立一批科普教育基地、科技主題公園。到2020年,全市70%以上社區建有較完善的科普基礎設施。    推進科技教育課程改革    深圳市政府昨日公布《深圳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7—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
  • 長沙小學生玩轉科技,爭當「創客」達人
    十餘種項目「點燃」創意活動現場,負責科技表演的老師將一塊「神奇」的物品丟進紙箱,「砰」地一聲,一個白色大煙圈從紙箱裡蹦出來,並逐漸地上升、變大,學生們都看呆了。「這和我們上課的時候看到的完全不一樣!」五(3)班的湯婷告訴記者:「原來-196℃的液氮這麼神奇!」
  • 創客教育對生物課堂教學的促進作用
    本文在對國內外和創客有關的文獻進行研究之後,初步總結了創客教育的發展歷程及其現狀,也明確了我國在創客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重點以生物學科為例介紹了創客教育對教學的積極影響,本著查漏補缺、進一步提升的原則探討和總結了日常生物教學上創客活動可行且高效的教學方法和深遠的教育意義。
  • stem教育案例
    近幾年,stem教育教學已經被家長熟悉,學生接受。STEM課程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是一種重實踐、跨學科,區別於傳統注重書本知識的單一學科教學的教育概念。接下來,格物斯坦小坦克來說說stem教育。
  • 邀請函 | @所有人 創客火邀您參加2020世界無人機大會
    中國AOPA青少年航空科技教育計劃 「夢天計劃」,是積極探索中小學STEM教育、創客教育和綜合實踐課程的實踐行動。「夢天計劃」宗旨是通過青少年航空科技教育,普及航空科學文化知識,傳播航空科學思想,弘揚航空科學精神,倡導航空科學方法,推廣航空科學技術應用。
  • 陝西空天動力研究院:破解空天動力領域「卡脖子」難題
    4月16日,陝西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2019年度陝西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由西北工業大學副校長、陝西空天動力研究院院長何國強主持完成的項目獲得陝西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該項目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成果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為航天領域的技術創新、產業發展、人才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
  • 南通開發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將航天精神融入愛國主義教育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我國於1970年4月24日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南通開發區實小教育集團能達校區三(8)班小創客趙易辰手拿花了3個多小時列印的「東方紅一號」3D模型,向大家講述其背後的故事,一下子吸引了同學們的眼球。這是學校開展「致敬東方紅」主題教育系列活動中學生積極參與的一個場景。
  • 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_睿誠教育
    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睿誠教育,2018年獲得亞太機器人競賽全球總決賽總冠軍(雙冠軍)。河南省兒童stem教育培訓, 16歲青兒童STEAM教育品牌的產品研發和營銷推廣,是國內唯一一家集課程評價、教學區運營、比賽舉行、師資培訓與驗證於一體,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STEAM文化教育綜合服務平臺和青少年兒童自主創新服務平臺。不論是只做樂高教育,還是致力於智慧機器人現代化的技術性文化教育,又或者綜合性的STEAM教育雲平臺,都是有分別的生存環境。非原創內容會有明確作者及來源標註。
  • 看看一家半官方的STEM教育機構是怎麼開展STEM教育的
    上海STEM雲中心是藉助上海市科協專業協會、學會、研究會的支持,依託華東師範大學及國內外高校、科技企業的資源,通過社會化合作和運行模式共同打造而成的STEM教育平臺。9月份教育部出臺的推進教育信息化文件中提到的源於美國的STEAM以及創客教育概念,也有他作為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貢獻的力量。除卻教改外,這家由他負責的連接三方的機構還為中國的創新教育做了許多事。也說校企合作 STEM雲中心能更好利用特有優勢「我們最主要的工作在教研上,當然,我們也會對接學校,將STEM教育引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