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玩兒上無人機航天母艦!空中直接回收,對接過程很驚險

2020-12-05 騰訊網

11月26日,美國達因技術解決方案公司(Dynetics)發布視頻,證實在今年7月,由該公司研製的無人機空中放飛和回收系統已經完成了第二次測試。根據視頻畫面顯示,這套空中回收系統主要是通過使用纜繩勾住編隊飛行的無人機,來實現回收的,而整個對接的過程則是非常危險。

C-130運輸機釋放吊掛的無人機

吊掛回收無人機

由於難度不小,因此這次測試沒有進行實際對接。而是由經過改裝,充當無人機母艦的C-130運輸機,直接在空中釋放和拉回已經連接好回收纜繩的X-61A「小精靈」無人機。據達因公司技術負責人的介紹,進行該測試的主要目的是檢測這套空中纜繩無人機回收系統的實用性和可靠性,為後續的系統優化提供建議和基礎,並為下一階段實際回收做準備。

而在將纜繩連接的無人機收回後,C-130母機再次發射了機翼下吊掛的另一架X-61A無人機,該機最後是以降落傘的方式完成了回收,而整個測試則是持續了2小時12分鐘。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展示中,達因公司還展示了C-130母機和「小精靈」無人機的密集編隊飛行,最近的時候,兩機相距不到40米,顯示了無人機飛控的良好的編隊保持能力。

回收

根據計劃,達因公司的這套系統最終將在今年下半年進行實際對接回收測試,而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則是希望最終的C-130空中母艦可以實現快速連續回收8架無人機的能力,每架機的回收間隔不超過7分鐘。

這次參與測試的X-61A「小精靈」無人機是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領導開發的一種廉價可重複使用小型無人機。每架無人機的重量約1200磅(550公斤),接近魚叉反艦飛彈的重量,所以掛載適配性很好。而它本身的最大掛載能力則是有145磅(65.7千克),載荷種類非常豐富。能夠掛載光電/紅外成像系統,合成孔徑雷達(SAR),雷射指示器和電子戰支援(EWS)吊艙,以執行偵察、監視和電子幹擾等任務。必要的時候,還能夠掛載小型彈藥對目標發動襲擊。

X-61A

在執行任務半徑方面,X-61A有兩種模式。一種是近距離長滯空模式,其能在45公裡半徑內,持續飛行4小時。而另一種則是遠距離短滯空模式,這種模式下,它能飛到555公裡外,但是只能在目標上空飛行1小時。而速度上,由於要配合C-130運輸機,所以其飛行速度在0.6馬赫左右,回收時的高度則是必須保持在6000米以下。

另外,由於X-61A在設計時就考慮了採用蜂群和人工智慧(AI)技術,所以它的集群攻擊能力很強。具備成群出動圍攻敵方空中和地面目標,幹擾敵方通信和雷達、迫使敵方人員不知所措。而且,由於這款無人機體積太小、數量又多,所以很難使用飛彈或機槍一一擊落。而這種子母無人機組合一旦成功,將使美軍的戰術發生重大改變。

相關焦點

  • 美軍研製無人機航天母艦,欲針對主要對手,實施無人機群攻擊!
    美軍研製無人機航天母艦,欲針對主要對手,實施無人機群攻擊。無人機在納卡戰場大放異彩,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而在無人機領域,美國是領先者。目前,美國無人機主要是在高端市場,並且很多高端無人機都不會向外界出口。美軍擁有大量的高端無人機,並且很多款無人機都在實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美軍研發「航天母艦」維持空天霸權
    近日,英國媒體報導稱,美國製造的世界上最大的飛機預計於明年試飛。據悉,這架巨型飛機又被稱為「航天母艦」或「空天母艦」,其極有可能成為美軍第一種能夠在天上投放無人機等航空器的巨型飛行平臺。未來,美軍可能會以此為基礎,打造空天戰場上的又一種重要的新型平臺,從而在奪取和保持制空天權上發揮重要作用。
  • 美軍研發「航天母艦」:太空戰機摧毀敵核飛彈
    近日,英國媒體報導稱,美國製造的世界上最大的飛機預計於明年試飛。據悉,這架巨型飛機又被稱為「航天母艦」或「空天母艦」,其極有可能成為美軍第一種能夠在天上投放無人機等航空器的巨型飛行平臺。未來,美軍可能會以此為基礎,打造空天戰場上的又一種重要的新型平臺,從而在奪取和保持制空天權上發揮重要作用。
  • 美軍「航天母艦」明年試飛 可攜帶大量戰機與核彈
    有外媒報導稱,美軍將在2040年裝備第一艘空天母艦,並將在2050年建成三個核動力空天母艦編隊。此外,也有消息稱能夠投放無人機的巨型飛機「航天母艦」明年就要試飛。那麼,當航母真的飛上了天,未來戰場將變成何樣?美軍「航天母艦」明年試飛?英國媒體報導稱,世界上最大的飛機預計於明年起飛,它有3架波音737飛機那麼寬。
  • 美軍要造空中航母 配大批全球鷹捕食者等無人機
    資料圖:美國電影中的空天母艦【環球軍事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25日報導,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準備開發只有在科幻世界中才有的「空中航母」。文章稱,雖然目前尚處於向研究機構徵集方案階段,但一旦「空中航母」成為現實,必將使「空戰形式」發生巨大變化。
  • 熱議:無人機發射平臺——無人機母艦
    中型的無人機已經發展到察打一體,已經具有一定的戰術價值,如彩虹系列、翼龍系列等。但小型無人機仍然以功能型為主,如最近曝光的無人機送餐,投送補給等。要想真正發揮小型無人機的戰術核心作用,應用到蜂群戰術就需要無人機母艦。無人機母艦可以攜帶大量的無人機,解決了小型無人機的航程和突防難題。這個畫面可以從科幻大片中得到想像,但現實中實現也並不是很難。
  • 美國正在研製一種新型的武器裝備,航天母艦距離形成為時不遠
    航天母艦是一種巨大的、空天一體宇宙飛船,可以在離地面約3.6萬千米的太空與地球同步飛行。異於空天母艦和航空母艦。航天母艦是以艦載機為主要武器並作為其空中活動基地的大型空中戰鬥群。如果要研製出航天母艦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不過目前這種的雛形可能已經形成,美國正在研製一種新型的裝備,這也是是另外一種航天母艦。
  • 美國已經開始研發地球人的「UFO」—航天母艦
    這種構想始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現在,這種只能在電影中看到的構想可能就要被實現。目前美國最大的動力公司和航天公司開始合作研發這一新型武器裝備,兩家公司目前已成功實現了對空中無人機的接收。按照構想,這種「航天母艦」可以在空中接收無人機的停靠,為他們加油、維修和補充彈藥。
  • 美軍欲組建天軍 航天母艦與太空轟炸機可致命打擊
    一般來說,太空部隊可分為航天發射部隊、航天測量跟蹤管理部隊、防天監視作戰部隊和軍事航天員部隊等。  其中,航天發射部隊,主要負責運載衛星和其他太空飛行器的發射任務,包括檢查、測試、總裝、對接、推進劑加注、瞄準發射等。他們算是太空部隊中負責「送上天」的團隊。  航天測量跟蹤管理部隊,主要負責太空飛行器的軌道測量和控制、太空飛行器的內部監測和太空飛行器控制。
  • 美國航天母艦明年試飛 可攜大量戰機核彈(圖)
    人民網11月3日訊 據英國媒體報導,美軍將在2040年裝備第一艘空天母艦,並將在2050年建成三個核動力空天母艦編隊。此外,也有消息稱,能夠投放無人機的巨型飛機「航天母艦」明年就要試飛。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飛它有3架波音737飛機那麼寬。
  • 美國海軍艦載無人機發射與回收技術分析
    在向上擺動過程中,繩索a上的張力、第一繩索管理器以及無人機收放機構產生的阻力將共同衝擊力進行吸收。當無人機的輔鉤掛上繩索b後,由於慣性將繼續向上擺動,而隨著繩索b被拉長,其產生的阻力將使無人機停止向上擺動。最終無人機在各阻力的作用下停止前移和擺動,回收過程完畢。  SideArm系統可以通過調節繩索管理器的參數適應不同重量的無人機。
  • 波音再次復活「空天母艦」!
    空天母艦概念的歷史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美國對這一概念進行了多次探索。20世紀30年代初,美國海軍嘗試從「阿克倫」號(USS Akron ZRS-4)和「梅肯」號(USS Macon ZRS-5)剛性飛艇上發射和回收雙翼戰鬥機。這些戰鬥機被存放在飛艇內部,並通過一個吊架裝置進行部署和回收。
  • 美軍無人機「蜂群」有多強,怎麼破
    屆時,DARPA希望可以達到每架C-130在30分鐘內回收4架「小精靈」的能力,且最多可以回收16架。與「灰山鶉」不同,「小精靈」目前沒有融合人工智慧或自主行為。該項目啟動於2011年,在2017年的海空天博覽上,展示了最新的MK5「蟬」式無人機原型。
  • 除了航空母艦和「航天母艦」,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母艦」們?
    航空母艦一般是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核心艦船, 艦隊中的其它船隻為其保護和供給,而航母則提供空中掩護和遠程打擊能力。在上海黃浦江楊樹浦江面回收江南造船廠的水上飛機 船身上塗有「大昌」字樣,將自己偽裝成商船 美國、日本在二戰中先後研製了一大批水上飛機母艦。
  • 美軍利用RQ-180無人機代替RQ-4B「全球鷹」無人機
    由於面對的是毫無防空能力的武裝分子,因此美軍無人機在空中暢行無阻。這也讓五角大樓和中央情報局變本加厲,將更多無人機派往他國執行任務。 2011年12月4日,一架美軍無人機在深入伊朗領空偵察時失聯。隨後,伊朗方面宣布「擊落」這架無人機,並拒絕美方的歸還要求。美國不得不公布這是一架執行特殊偵察任務的RQ-170「哨兵」無人機。而在此之前,美國從未承認過該型無人機的存在。
  • 中國首款「太空無人機」:代號無偵8,能在大氣層邊緣「打水漂」
    在完成任務後,火蜂會依照程序返航並在預定地點,由專門的飛機從空中回收,即使回收失敗,火蜂以機腹硬著陸後,依然可以被回收,並繼續執行任務。 火蜂無人機的回收方式非常驚險,直接由直升機使用吊鉤將其吊起 面對火蜂
  • "捕食者"無人機空投袖珍型無人機(附圖)
    今年夏季"捕食者"成為第一種能夠攜帶並空投袖珍型無人機的作戰型無人機。照片顯示的是在美軍愛德華茲空軍基地上空,一架化學檢測型"發現者"袖珍型無人機正從大型的"捕食者"無人機上被投放。    在今年六月中旬,RQ-1型"捕食者"無人機成功的在飛行過程中空投了一架袖珍型無人機,成為首架具備攜帶並空投另一架無人機能力的作戰型無人機。    掛裝在"捕食者"機翼下的袖珍型無人機被稱為"空中進入可消耗偵察探測器"FINDER"發現者",重量為57磅,在1萬英尺高度被"捕食者"投放。"
  • 美軍無人機部隊臂章驚現中國地圖,什麼意思?
    【文/觀察者網堵開源】美國《空軍》雜誌9月24日報導,美軍無人機部隊在西海岸參與的一場多軍種聯合的演習行動,照片顯示,美軍無人機部隊佩戴的臂章上出現了紅色的中國地圖剪影。據稱,這些無人機進行的演練包括為乘坐C-130滲透跳傘的特種部隊提供情報支援,監控識別水上目標,在特種部隊海上航渡期間為其提供空中火力支援,打擊小型武裝船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