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已經無可置疑,蜂群戰術也是大家研討的一個戰術策略,但是無人機畢竟受制於發射平臺,因為中小型無人機自身的航程、突防、單機的打擊力度都比較弱。
因此無人機想要發揮戰術核心的作用,一個是要數量,即蜂群戰術,另外一個就是無人機的平臺。
無論是大型的無人機,還是中小型的無人機,單機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大型無人機主要作用還是偵察,如全球鷹無人機。中型的無人機已經發展到察打一體,已經具有一定的戰術價值,如彩虹系列、翼龍系列等。但小型無人機仍然以功能型為主,如最近曝光的無人機送餐,投送補給等。
要想真正發揮小型無人機的戰術核心作用,應用到蜂群戰術就需要無人機母艦。
無人機母艦可以攜帶大量的無人機,解決了小型無人機的航程和突防難題。這個畫面可以從科幻大片中得到想像,但現實中實現也並不是很難。
首先已經有從大型運輸機發射無人機的實驗,大型戰略運輸機有著幾十噸,甚至上百噸的載重量,艙內空間充足,可以短時間發射成百上千架無人機。而運輸機又有二層的操作間,可以實現對無人機的操控。
當然這只是一個無人機母艦的實驗,要想真正發揮作用,還需要開發專門的無人機母艦。
空中無人機母艦
空中的無人機母艦雖然不一定需要像科幻大片那樣的科技,但是需要具備噸位夠大,數量夠多的需求。
目前大推力發動機已經發展成熟,可以實現400噸以上的空中大平臺,需要解決的是無人機是以平臺的零部件存在,還是以內部空間存在,再就是這些無人機的操控問題,如何短時間發射成百上千,如何回收等。
水面的無人機級母艦
水面的無人機母艦,相較於空中的無人機母艦,要簡單的多,因為它不需要飛行,只要能在大海上航行即可,唯一的要求可能就是航速需要達到30節以上的基本標準。
既然是蜂群戰術,那就必須要短時間發射100架以上的無人機,我們以100架為例,每架可以攜帶幾十斤彈藥,無人機便宜,但是彈藥可能必須是定製的,雖然小,但是穿透力和爆炸效果要足夠大,這樣才能發揮出最大作用,例如必須能夠穿透航母的甲板,或者坦克的鋼板。
想像一下,漫談無人機鋪面而來,即便是航母也是要心慌慌了!
當然,現在只是一個想法,但是隨著此次亞阿衝突,無人機再次引起熱議,未來圍繞無人機為核心的新式武器裝備必然會得到大的發展,可能以前在科幻大片中看到的畫面,我們有生之年都能看見。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