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母艦是一種巨大的、空天一體宇宙飛船,可以在離地面約3.6萬千米的太空與地球同步飛行。異於空天母艦和航空母艦。航天母艦是以艦載機為主要武器並作為其空中活動基地的大型空中戰鬥群。
這種超級的作戰平臺要比現役的航空母艦更為複雜,更為龐大,戰鬥能力也非今天的航空母艦可以比擬的,它能夠讓軍隊在遠離其國土的地方,不依賴當地的機場施加軍事壓力和進行作戰行動。
如果要研製出航天母艦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不過目前這種的雛形可能已經形成,美國正在研製一種新型的裝備,這也是是另外一種航天母艦。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月1日報導,美國正在研製一種微型無人機被命名為「小妖精」,一架C-130運輸機會在空中回收它們,運送它們返回基地,地面工作人員將在24小時內讓它們再次投入使用。
點擊播放GIF/678K
「小妖精」將從空中相對較大的軍機上發射,隨後再被軍機空中回收,這些無人機可以執行情報、監視和偵察系統,還有其他的作戰任務。
隨著無人機的迅速發展,人類的作戰模式也都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由於此類作戰飛機可大可小,投放的模式也變得更加的精彩,除了可以在空中大規模投放無人機之外,美國還在研製水下投放無人機。
這又和當年的水下航母非常的相似,水下航母又稱潛水航母,即通常在水面以下航行的航空母艦。相對於水上航母而言。水下航母的優點自然更為突出:隱蔽性好、攻擊突然性強、航行安靜等等,非常適合不能取得制海權的國家使用。
美國在20世紀90年代末就開始研製潛射無人機了,最先被研發出來的潛射無人機是俄亥俄級巡航飛彈核潛艇使用的「鸕鷀」無人機,該無人機重4100千克、長5.8米,翼展4.9米,能夠在海面和水下發射,並多次回收使用。在水下發射時,機翼摺疊的鸕鷀可從核潛艇的三叉戟彈道飛彈發射筒裡發射,升空後無人機機翼展開,啟動渦輪風扇發動機在空中飛行;在水面發射時,裝有鸕鷀無人機的密閉箱被潛艇投放浮出水面,密閉箱裡的兩臺戰斧巡航飛彈用火箭推進器將無人機推出升空,至一定高度後,無人機渦輪風扇發動機啟動工作。
此後,美國又研製出了潛射的「黑翼」微型無人機,「黑翼」是潛射無人機強化反移動目標先進武器(AWESUM)項目的一部分,驗證了潛艇發射、數據共享和聯合部隊控制。「黑翼」配備先進、微型光電/紅外(EO/IR)載荷,選擇可用性反欺騙模塊(SASSM)GPS,以及加密數字數據鏈(DDL)。「黑翼」繼承了航空環境公司可攜式無人機「折刀」相關技術,長20英寸(約0.508米)、重4磅(約1.812千克)、續航時間約1小時,速度和航程信息暫未公布。美國海軍水下作戰主管查爾斯﹒理察透露潛艇部隊將裝備150架微型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