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首飛成功,仍需警惕美重大動向,啟動空天網絡電磁攻防工程

2020-05-05 秦安戰略

重大喜訊,剛剛,首飛成功!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5月5日18時,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將搭載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也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

剛剛,首飛成功,仍需警惕美重大動向,啟動空天網絡電磁攻防工程


自1999年神舟一號發射以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已先後組織實施16次重大飛行任務,全部取得成功。

這也是在我長徵火箭接連兩次發射失利後,航天人不畏艱難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但祝賀勝利的同時,面對對手針對性的太空軍事化加速推進,我仍需增強憂患意識,提升空天網絡電磁攻防能力。

剛剛,首飛成功,仍需警惕美重大動向,啟動空天網絡電磁攻防工程

目前,世界各主要國家都將太空「高邊疆」和網絡「新邊疆」作為投資建設的主要方向和競爭博弈的核心領域。尤其是隨著美太空司令部成立和太空部隊攻擊型裝備配置到位,太空軍事化勢不可擋並有能力失衡的重大跡象出現。美在加緊形成攻擊能力的同時,加大輿論造勢,指責中俄在太空和網空的行動,這也表明其擔憂所在。為此,結合「新基建」推進,遵循航天強國、網絡強國戰略部署,以軍民融合模式,跨領域啟動空天網絡電磁空間攻防重大工程,全面提升國家網絡電磁空間體系化能力,在新疆域保持「對等制衡」已是刻不容緩。

剛剛,首飛成功,仍需警惕美重大動向,啟動空天網絡電磁攻防工程

一、美太空司令部演練、太空部隊成立、攻擊性裝備配置快速到位,對我具有明確的針對性

近日,彭博社撰文報導稱,美國太空部隊計劃到2027年採購48套幹擾系統,用於幹擾俄羅斯和中國的通信衛星信號。事實上,去年8月美太空司令部成立不到兩個月,就在我國慶期間就舉辦了針對性明確的太空網絡戰演習,此次幹擾裝備部署到位則是其最近的威脅性備戰行為。

剛剛,首飛成功,仍需警惕美重大動向,啟動空天網絡電磁攻防工程

其一,美太空司令部先於部隊成立,隨即舉行假想敵影射為中國的多國太空網絡戰兵棋推演。2019年8月29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宣布建立美國太空司令部,四星空軍上將約翰·雷蒙德擔任首任司令。10月4日,就舉行了司令部成立之後的第一次演習,即「施裡弗-2019」兵棋推演,明確將中國影射為假想敵,來自美軍27個單位的近350名人員,以及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和英國(「五眼聯盟」)等國也派人參加。

剛剛,首飛成功,仍需警惕美重大動向,啟動空天網絡電磁攻防工程

其二,作為2020《美國國防授權法案》的核心內容,美總統宣布太空部隊成立,為1947年以來美軍方首次籌建新武裝部隊。2019年12月20日,川普總統籤署2020財年《美國國防授權法案》時,正式批准成立太空部隊,其目的是在太空部署的兵力、兵器和其他裝備,以太空為主要戰場進行軍事行動,包括在戰爭甚至非戰爭狀態,對他國的衛星等實施破壞和幹擾。這是自1947年以來美國軍方首次籌建新武裝部隊,白宮稱,這邁出的是歷史性的一步。美國空軍方面稱,將有15000名人員重新分配到太空部隊。

剛剛,首飛成功,仍需警惕美重大動向,啟動空天網絡電磁攻防工程

其三,明確幹擾中國和俄羅斯通信衛星的攻擊裝備配屬部隊,逐漸形成規模化作戰能力。據報導稱,在接下來的7年時間裡,美國太空部隊將採購48套地面系統,並投入到實際運營當中。這些系統旨在「與大國發生衝突的情況下,幹擾中國和俄羅斯通信衛星的正常工作」,意圖毫不掩飾。這些系統將由美國防部承包商L3哈裡斯技術公司研發,首批此類研製工作已經於3月份完成,美國太空部隊已經列裝16套系統。應國防部的要求,製造商正在研發一種更為先進的改進型幹擾系統,它將更加輕便和緊湊,於2022年10月份左右交付太空部隊使用,預計2027年全部交付使用,累計將達到48套。

剛剛,首飛成功,仍需警惕美重大動向,啟動空天網絡電磁攻防工程

二、美軍針對我的空天網絡電磁空間攻擊行為具有整體性、系統化、鏈條狀的戰略戰役戰術特性

美國此次太空司令部成立,兵器推演、太空部隊成編,攻擊性武器配置到位,處於川普進入競爭季的關鍵時節和疫情肆虐的特殊關頭,但絲毫沒有影響其進度,這種節奏值得我們高度警惕。通過分析,以下突出特點尤其需要警惕。

剛剛,首飛成功,仍需警惕美重大動向,啟動空天網絡電磁攻防工程

其一,屬於美國家重大戰略行為,具有明確的頂層架構和長期規劃。美太空司令部從成立、演練、部隊到位、新裝備配置,也就半年多一點時間,結合2020財年《美國國防授權法案》,並直接針對中國和俄羅斯兩個主要對手,攻擊性裝備不僅很快部署到位,而且明確了未來7年的改造升級計劃,對維護其霸權領先地位,形成戰略威懾具有裡程碑意義。白宮也稱為,「這邁出的是歷史性的一步」。

剛剛,首飛成功,仍需警惕美重大動向,啟動空天網絡電磁攻防工程

其二,在戰役行動組織上,網電一體,聯合結盟,凸顯對我處心積慮的圍堵遏制。美太空司令部去年我國慶期間,舉辦包括「五眼聯盟」國家參加的太空網絡戰兵棋推演後,僅僅一個月後,於去年11月4日,聯合印尼、日本、捷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明確以我為敵,與臺灣省舉辦「首次聯合網絡攻防演練」。與此同時,在我周邊部署的RC-135、EP-3對我網絡電磁空間常態化監控,並長期對我實施網絡滲透攻擊。3月4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披露,美國中央情報局對中國航空航天等關鍵領域進行了長達11年的網絡滲透攻擊。

剛剛,首飛成功,仍需警惕美重大動向,啟動空天網絡電磁攻防工程

其三,在具體戰術實施上,不僅明確衛星幹擾裝備的技術升級,也做足了非戰時狀態的充分造勢,對中俄相關行為監控披露,實現威懾效果的最佳化。3月份美太空部隊第一批衛星幹擾裝備部署到位時,就明確了下一步改造升級計劃。美國防部要求製造商研發一種更為輕便和緊湊的先進改進型幹擾系統。美軍在提升強大力量的同時,賊喊捉賊的把戲繼續上演,公開攻擊抹黑主要對手中俄兩國,以便在國內爭取更多經費,在盟國顯示強大力量,對中俄公開實施威懾,以達到綜合造勢的最大效果。

剛剛,首飛成功,仍需警惕美重大動向,啟動空天網絡電磁攻防工程

三、結合「新基建」推進,啟動軍地跨域聯合的空天網絡電磁空間攻防工程

面對美國緊鑼密鼓的太空軍事化進程和網絡電磁空間一體化實戰能力,我們在加大航天強國、網絡強國戰略深度推進,尤其是啟動「太空新基建」的同時,絲毫不可放鬆空天網絡電磁空間攻防能力的提升,從系統工程的視角出發,堅持軍地跨域聯合,啟動涵蓋「一類基地、軍民兩用、三大作用、四方參與、五大戰區、六位一體、七種意識」的空天網絡電磁空間攻防工程。

剛剛,首飛成功,仍需警惕美重大動向,啟動空天網絡電磁攻防工程

一類基地:網絡電磁空間「朱日和」基地。作為空天網絡電磁空間攻防能力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依託,建立極限測試的網絡電磁空間攻防環境,對現有設備進行常態化攻防測試。可在已有網絡空間攻防和電磁空間對抗獨立測試的基礎上,探索網電一體的融合測試方式,逐漸形成網絡信息系統、空中目標,太空目標一體化的極限測試環境。

剛剛,首飛成功,仍需警惕美重大動向,啟動空天網絡電磁攻防工程

軍地聯合:軍隊和地方深度融合。根據軍民兩用的需求,緊緊圍繞國家戰略規劃,在中央軍民融合委員會辦公室,中央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的指導下,聚焦網信這個最有活力和潛力的領域,軍地雙方共同參與,進行頂層設計、資源整合、力量搭配,有力推進空天網絡電磁空間攻防工程實施。

剛剛,首飛成功,仍需警惕美重大動向,啟動空天網絡電磁攻防工程

三大作用:攻擊能力、防禦能力、應用能力。空天網絡電磁空間攻防國家重大工程,不僅要極限測試網絡電磁空間縱深防禦能力,攻擊滲透和幹擾對抗能力,也要攻防對抗過程中磨礪裝備,更要在長期磨練中出產品,實現攻擊、防禦和應用「三位一體」的能力提升,尤其是要推動「新基建」延伸到空天平臺,加緊推動衛星網際網路的廣泛應用。

剛剛,首飛成功,仍需警惕美重大動向,啟動空天網絡電磁攻防工程

四類力量:國家航空航天力量、軍事科學力量、網絡安全力量、國際合作力量。建議以航空航天為基礎力量,以軍事科學為對抗技術力量,以網絡安全產業和電子對抗產業為支撐力量,以國際合作為輔助力量,形成軍地跨域聯合,國際合作的空天網絡電磁空間攻防國家重大工程多元力量,提出整體架構的基礎上,根據需要融入其他力量。

剛剛,首飛成功,仍需警惕美重大動向,啟動空天網絡電磁攻防工程

五大戰區:東西南北中五大戰區的支撐演練。空天網絡電磁空間攻防國家重大工程的首要目的是「能打仗、打勝仗」。為此,應該根據我五大戰區複雜網絡電磁環境的特點,擬定各戰區的對抗能力測試方案,提升各戰區的空天網絡電磁空間攻防能力。

剛剛,首飛成功,仍需警惕美重大動向,啟動空天網絡電磁攻防工程

六位一體:陸海空天電網。空天網絡電磁空間攻防國家重大工程支撐平臺要承載於陸海空天平臺之上,貫通網絡電磁空間,突破「網電一體」對抗技術,探索「網電一體」對抗模式,以國家重點工程為牽引,實現作戰能力的體系化、系統化聚合、聯合、融合、化合,激發傳統戰場和網電領域戰鬥力的融合力量。

剛剛,首飛成功,仍需警惕美重大動向,啟動空天網絡電磁攻防工程

七種意識:主權、安全、發展、國防、法制、文化、合作意識。空天網絡電磁空間攻防國家重大工程的核心目的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我們既要提升鬥爭本領,也要發揚鬥爭精神。為此,在空天網絡電磁空間攻防國家重大工程實施過程中,要與航天日、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等國家重大活動結合起來,以維護國家主權為核心,以總體安全為保障,以高質量發展為根本,以國防建設為目標,以法治制度做規範,以文化建設為底蘊,以國際國內合作為輔助,形成可持續性發展的生態環境。

剛剛,首飛成功,仍需警惕美重大動向,啟動空天網絡電磁攻防工程

相關焦點

  • 我國組合動力發動機首飛成功!空天飛機又取得重大突破
    》的文章,透露重磅消息:中國的國產新型組合動力發動機,剛剛首飛成功了!筆者戍天九思認為,這是我國9月4日至6日成功發射並回收空天飛機之後又一舉世關注的重大突破!標誌著中國正加速進入屬於自己的空天飛機時代!
  • 發酵多年終見天日,中國太空飛機成功首飛,打破美X37B的驕傲
    關於中國正在研製太空飛機的消息已經發酵了十多年,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幾年前就表示會在2020年實現首飛。太空飛機指的是太空穿梭機,能夠像飛機一樣穿梭於外太空和地球大氣層內,可以重複使用,被認為是未來奪取制太空權的關鍵。
  • 發酵多年終見天日,中國太空飛機成功首飛,與美X37B比翼齊飛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關於中國正在研製太空飛機的消息已經發酵了十多年,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幾年前就表示會在2020年實現首飛。太空飛機指的是太空穿梭機,能夠像飛機一樣穿梭於外太空和地球大氣層內,可以重複使用,被認為是未來奪取制太空權的關鍵。
  • 中國組合動力發動機研發成功,空天自由往返將來臨
    9月22日,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微信公眾號發布:該所研製的某「組合動力發動機」驗證飛行器首飛成功。這標誌著我國在航天發動機領域又一次獲得了歷史性的重大突破,同時也意味著我國空天飛機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空天飛機,未來空天自由往返將不再是夢,空天客機載人太空旅行在不遠的將來也會實現。
  • 高超音速空天發動機首飛,速度3倍於殲20,空天飛機何時問世?
    今年上半年隨著長徵五號B型遙一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進入太空能力突破22噸,正式躋身世界航天第一梯隊。9月上旬一款被稱之為「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成功發射則預示著我國進入太空能力進入新紀元。基於組合動力的空天飛行器則是在機場跑道依靠吸氣式發動機滑跑起飛,不需要依靠自備氧化劑。
  • 中國版X37B發射成功,是國產空天戰鬥機雛形 並沒有落後美國
    據新華社、環球時報最新報導,我國剛剛成功發射了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據新華社、環球時報的最新報導,我國剛剛用長徵2號F型火箭成功發射了一款國產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這款神秘的太空飛行器極有可能和美國的X37B類似,是中國的未來空天戰鬥機雛形。
  • 剛剛!首飛成功!
    剛剛,領雁AG50在漳河之濱完成「首秀」!8月26日上午,湖北荊門漳河機場,由航空工業特飛所自主研製的「領雁」AG50輕型運動飛機首飛成功首飛現場,北京絲路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天津津津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湖北同誠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中業華威航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先鋒用戶與航空工業特飛所籤訂了購機合同,等公司與航空工業特飛所籤訂105架購機合同。
  • 我國成功發射空天飛機!「騰雲工程」獲重大進展!
    專家表示,「騰雲工程」技術方案的先進性遠遠領先於美國目前天地運輸系統以及軌道飛行器。但其技術複雜程度也是空前的,正如航天三院院長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言,目前主要是初期的技術研發階段。 當時,航天科工集團三院院長張紅文還介紹,該空天飛行器不同於現在火箭再回收的方式,是一種能從普通機場起飛,把太空飛行器運送到軌道上的方式,能夠帶來航天運輸方式的革命。它既可載人也可貨運。
  • 我國成功發射空天飛機!「騰雲工程」有重大進展!
    >航天三院正在研製一種用於天地往返運輸並可重要重複使用的「空天飛機」,該工程被稱為「騰雲工程」。專家表示,「騰雲工程」技術方案的先進性遠遠領先於美國目前天地運輸系統以及軌道飛行器。但其技術複雜程度也是空前的,正如航天三院院長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言,目前主要是初期的技術研發階段。 當時,航天科工集團三院院長張紅文還介紹,該空天飛行器不同於現在火箭再回收的方式,是一種能從普通機場起飛,把太空飛行器運送到軌道上的方式,能夠帶來航天運輸方式的革命。它既可載人也可貨運。
  • 發酵多年終見天日,中國太空飛機成功首飛打破美國X37B的驕傲
    關於中國正在研製太空飛機的消息已經發酵了十多年,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幾年前就表示會在2020年實現首飛。太空飛機指的是太空穿梭機,能夠像飛機一樣穿梭於外太空和地球大氣層內,可以重複使用,被認為是未來奪取制太空權的關鍵。
  • 空天信息產業深度報告:低軌衛星通信網絡呼之欲出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空天信息產業是指運用空間基礎設施和技術手段,收集、存儲、處理和分析來自空天領域的信息並提供多樣化服務的新興產業,主要由衛星製造、天基運營、地面平臺和下遊終端應用等環節組成。空天信息產業的主要基礎設施是衛星。隨著衛星製造技術、火箭發射、衛星通信、衛星終端製造等技術的快速進步,低軌道、高帶寬衛星星座的建設已經成為可能。
  • 中國空天飛機發動機獲突破 ,組合動力發動機首飛
    9月21日,中國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宣布,某組合動力發動機首飛成功,引發外界高度關注。北京時間9月21日,中國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篇題為《十年艱難求索路一飛沖天震九霄——我所研製的某組合動力發動機首飛成功》的文章,其中透露了一條重大信息
  • 星艦先鋒SN8成功挑戰猛禽三重奏,瞄準下周首飛
    看過嫦娥五號奔月、一箭七飛七回收之後,我們又會迎來下一齣好戲:下周某天,SN8首次高空飛——裡程碑式首飛,網絡直播。 ▲美中時間11月24日17:23(北京時間25日7:23),星艦第一先鋒SN8在博卡奇卡發射場測試臺,執行第4次靜態點火測試,這也是SN8完整合體後首次成功啟動三臺猛禽靜態點火。 儘管只有短短幾秒鐘,卻產生了6000千牛(約611噸)推力。無疑這是歷史性小突破,為下一步15公裡高空首飛成功預熱。
  • 騰雲工程,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運輸成本降至1/10
    」可水平起降並多次重複使用的新一代空天飛行器,實現廉價、安全、便捷的空天往返飛行。騰雲工程一期實驗發射成功,取得階段性成果9月4日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發射成功的消息相信大家都很高興,但官宣只有寥寥數語,只強調了「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
  • 我國空天飛機迎來重大喜訊!組合式發動機試飛成功,走在世界前列
    央視報導了「騰雲工程」空天飛機的最新進展,該項目就是我國的空天飛機計劃。已完成首次組合動力模態轉換飛行試驗,實現了空天飛行動力技術重大突破。此次試驗取得成功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必須為我國科技人員點讚。速度超過3馬赫時,衝壓發動機啟動,加速到5馬赫以上,開始進入太空環境開啟火箭發動機自行入軌。
  • 空天事業的一次新裡程碑: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發射成功!
    張聚恩/文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兩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這次試驗的成功,標誌著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這是我國空天事業的一次新突破,國人為之歡欣,世界為之關注,外界做出了不少推測與分析。
  • 空天事業的一次新裡程碑: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發射成功
    ,在軌飛行兩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由於特別的機緣,我深知成功來自我國航空航天界多年的共同奮鬥,喜悅之情難以言表。分別指在完成上次飛行任務後,飛行器系統的部分或全部具備下一次使用或執飛的基本能力,而無需作重大修整。
  • 「穀神星一號(遙一)簡陽號」商業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飛」出新高度
    這是星河動力公司實施的首次發射任務,也是中國民營商業火箭首次進入5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是中國商業航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星河動力新一代商業運載火箭創新研發生產基地項目,位於簡陽市成都空天產業功能區。穀神星首飛成功,引發誰是中國「馬斯克」的討論。
  • ...涉及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航空航天、電磁技術等領域
    共建項目涉及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航空航天、電磁技術、先進位造等技術領域,涵蓋基礎研究與應用技術研究,初步實現了多領域、多產業、多主體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為推動山東省和濟南市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提供了有力支撐。  2018年,4個「中科系」研究院所在濟南建設完成。其中,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醫療器械創新研究院建設了研發、工程化技術轉化平臺和專業孵化器。
  • 長徵七號改首飛發射失利,2020中國航天「超級模式年」蒙塵
    但實際上,2020年被視為中國航天發射「超級模式年」,宇航年度發射次數預計將首次超過40次,中國將有多個國家級重大航天工程完成收官或正式啟動,多個宇航型號首飛在即,產品交付數量歷史空前,發射密度亦有望創下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