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成功發射空天飛機!「騰雲工程」獲重大進展!

2020-09-10 笑看人生如駒

據新華社報導,9月4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這是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第14次執行發射任務。筆者聯繫央視此前的報導,應該就是中國的「空天飛機」——「騰雲工程」,或者說就是中國版X-37B


首次暴光的「騰雲工程」有了下文

早在2018年3月6日,央視新聞報導稱,航天三院正在研製一種用於天地往返運輸並可重要重複使用的「空天飛機」,該工程被稱為「騰雲工程」。它既能載人、也能把衛星等太空飛行器送到太空,它是一種可執行航天發射任務並多次重複使用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飛行器,可在地面機場水平起飛。專家表示,「騰雲工程」技術方案的先進性遠遠領先於美國目前天地運輸系統以及軌道飛行器。但其技術複雜程度也是空前的,正如航天三院院長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言,目前主要是初期的技術研發階段。

當時,航天科工集團三院院長張紅文還介紹,該空天飛行器不同於現在火箭再回收的方式,是一種能從普通機場起飛,把太空飛行器運送到軌道上的方式,能夠帶來航天運輸方式的革命。它既可載人也可貨運。載人時,可用於太空旅遊、航天員運送等,將為乘客提供舒適的太空往返飛行體驗;貨運時,可用於發射各類衛星、空間站貨物補給、太空應急救援等,可為用戶提供按需、及時、廉價的航天發射服務。還展示了空天飛機模型,模型中下面的大飛機才是該兩級入軌系統的「主角」。

「騰雲工程」進展如何?

「騰雲工程」最大的技術難點是超燃衝壓發動機,這是實現高超音速飛行的最佳動力之一,也是世界各大國研究的熱點和未來的戰略制高點。目前,超燃衝壓發動機有兩大技術難點:一個是高空高速狀態下難以順利點火和燃燒問題,即突破燃燒「音障」問題;另一個是在靜止狀態下不能自行啟動,須助推到一定速度後才能工作,且低速性能不好。

從2018年8月3日央視報導看,我國已突破超燃衝壓發動機技術,而且世界領先。當時央視報導稱,我國乘波體星空-2高超聲速試驗獲得巨大成功。2018年8月3日06點41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研製的高超音速飛行器系統星空-2火箭在西北某靶場成功發射,在經過近10分鐘飛行試驗,火箭完成主動段程序轉彎、拋整流罩、級間分離、釋放高超試飛器自主飛行、飛行器彈道大機動轉彎等試驗程序,最終按預定彈道進入落區。報導稱,這是中國研製的首款乘波體氣動布局的高超聲速試驗飛行器,採用航天科工四院某款火箭作為高超音速飛行器的助推系統,將高超音速飛行器投送到預定高度,並分離自主飛行,實現高度30Km,馬赫數5.5—6飛行窗口自主飛行400秒以上,完成氣動力/熱、分離幹擾、自然轉捩/人工轉捩等8項科學問題數據測量,標誌著我國在高超音速飛行器研發取得重大進展,中國又掌握一反導殺手鐧技術!

說明乘波體採用的超燃衝壓發動機,而且在30Km高度以5.5—6馬赫飛行首次突破400秒,自主機動飛行距離可達748—816Km,足以進行大範圍機動。此前,美國X-51A高超音速飛行器首次動力試飛時發動機只工作了120多秒,全部三次試飛,發動機工作從未達到美軍期望的300秒目標。

這次發射的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應該是「騰雲工程「上面的」空天飛機「部分,可見「騰雲工程「進展神速。

從運載火箭看,使用的是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這是載人航天用的火箭,運載能力達到8.8噸。因此,個人推斷我國的」空天飛機「重量應該接近8.8噸。而美國空天X-37B,大小相當於太空梭的1/4,空重3.5噸,滿載重5噸。這樣看來,中國的」空天飛機「可能比美國的X-37B略重一點。


相關焦點

  • 我國成功發射空天飛機!「騰雲工程」有重大進展!
    據新華社報導,9月4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這是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第14次執行發射任務。
  • 我國組合動力發動機首飛成功!空天飛機又取得重大突破
    筆者戍天九思認為,這是我國9月4日至6日成功發射並回收空天飛機之後又一舉世關注的重大突破!標誌著中國正加速進入屬於自己的空天飛機時代!雖然我們已經掌握了火箭發動機和超燃衝壓發動機這兩種發動機技術,而且高空高速渦輪發動機技術(雙3技術:3萬米、3馬赫)也已突破,但如果是渦輪基組合循環發動機可能就會掛載到飛機試飛,而不是火箭發射。即便如此,也是了不起的重大突破!可以說是全球首個空天組合動力發動機試飛成功!
  • 重大突破!「騰雲」項目斬獲頗豐,我國空天飛機指日可待
    古人云,扶搖直上九萬裡,我國一直沒有放棄過這個目標。前幾天在我國國際商業航天論壇上,「騰雲」航天工程引發熱議,尤其是兩級入軌可反覆使用的空天飛機系統。說到這個「騰雲」計劃,並不是首次亮相,早在三年前就已經提出,不過時間一久,人們就有所淡忘。
  • 我國空天飛機迎來重大喜訊!組合式發動機試飛成功,走在世界前列
    文/山峰人類終將進軍宇宙,而空天飛機就是未來航空飛行的主力。央視報導了「騰雲工程」空天飛機的最新進展,該項目就是我國的空天飛機計劃。已完成首次組合動力模態轉換飛行試驗,實現了空天飛行動力技術重大突破。此次試驗取得成功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必須為我國科技人員點讚。
  • 中國版X37B成功發射!還有升級版騰雲空天飛機隨後就到!
    「騰雲」空天飛機背負太空軌道飛行器不僅如此,我國向來都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如果你以為我國只是簡單模仿美國的X37B,那就大錯特錯了!美國的X37B採用火箭發射,發射準備時間較長。我國的「神龍」太空軌道飛行器則採用三步走,最終將採用「騰雲」空天飛機直接背負入軌。
  • 領先的風洞技術讓我國騰雲空天飛機進度領先各國
    這種飛機一旦研製成功,將直接改變各種太空飛行器(包括衛星、探測器、空間站等等)的發射方式。由於全機可重複使用,且動力效率超高,其發射成本、使用成本將比運載火箭便宜很多。我國研製的「騰雲」空天飛機(模型)它更像是一種升級版的太空梭,但又全方位超越太空梭。
  • 空天飛機獲重大突破,中國不再擔心被卡脖子,國產發動機試驗成功
    近日,有媒體報導了「騰雲工程」空天飛機的最新進展,據悉,目前已經完成了首次組合動力模態轉換飛行的相關試驗。不得不說,該試驗的成功就是一大突破,當然,對我們國家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有專家直言:中國將走在世界的前列。
  • 騰雲工程,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運輸成本降至1/10
    騰雲工程一期實驗發射成功,取得階段性成果9月4日中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發射成功的消息相信大家都很高興,但官宣只有寥寥數語,只強調了「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新華社酒泉9月6日電(李國利、趙金龍)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這次試驗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後續可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更加便捷、廉價的往返方式。
  • 空天飛機?中國航天最神秘任務官宣,可重複試驗太空飛行器發射成功
    important}時隔近四年後,有著「神箭」美譽的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迎來一次神秘發射。9月4日下午,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
  • 中國空天飛機組合動力,竟是美航天局放棄課題?只因技術難度太高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前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飛船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運行軌道,成為進入太空第一人,開啟了人類宇航時代的大門。在這期間,美蘇兩個軍事強國熟練掌握了,使用航空火箭發射太空艙把人類送入太空的技術,於是開始了技術更為尖端的空天飛機研究。蘇聯「暴風雪」、美國X-37B空天飛機的相繼出現,將載人航天技術推向一個新的高度。直到現在,美俄兩國也依然沒有停止空天飛機項目,還有更多的國家投身其中。
  • 空天飛機?中國神秘可重複太空飛行器凱旋
    早在1986年3月,我國就提出了著名的「863工程」,也就是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其中,該計劃中關於空天飛機的項目,代號為「騰雲」,由航天科工集團負責研製。該項目採用兩級入軌方案,利用飛翼運輸機背負小型太空梭,飛翼運輸機在起飛階段採用渦噴發動機點火起飛,當加速至3馬赫後,衝壓發動機啟動,將時速進一步提升至6馬赫。
  • 告訴你我國的空天飛機發動機進展到什麼程度了
    9月22日,我國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傳來令國人十分振奮的消息:某組合動力發動機首飛成功!目前主要發達國家之中,美國的組合動力進度最快,但至今都還沒實現火箭基組合動力首飛。其最新進展是2019年4月吸氣式火箭發動機關鍵部件通過測試。毫無疑問,我國的火箭基組合循環發動機技術已經領先美國實現首飛!
  • 中國正式開啟空天飛機時代,近日成功完成首次飛行
    而這個組合動力飛行器就是空天飛機,實際上這並非官方第一次發布有關我國空天飛機的研製進展,早在今年年初航天科工集團三院院長張紅文也在央視披露了我國空天飛機的項目計劃。騰飛一號組合動力空天飛機實際上是航天科工集團騰雲工程的研發成果,然而研製組合動力飛行器的企業並非航天科工一家,航天科技集團也有組合動力飛行器的研發項目。
  • 我國空天飛機亮相央視,或一舉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近日,中國第六屆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宣布我們已經突破空天飛機的核心技術難關。這就意味著,我們可能建造出一個空天飛機,並成功往返太空。與美國一向的嘴炮作風不同,這次我們中國是真的拿出了真本領。「騰雲工程」是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推進的,並研製了可重複使用的空天往返飛行器。
  • 中國空天飛機亮相央視,突破往返太空核心技術,軍事應用價值巨大
    10月19日,央視報導了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推進的「騰雲」工程再度亮相,並宣布突破了往返太空的發動機關鍵技術。研製空天飛機的關鍵是組合動力發動機,該項目已經完成組合動力模態轉換飛行試驗,意味著中國研製空天飛機突破了最核心技術。
  • 轟20瞬間不香了,這款空天飛機總重200噸,黑科技程度堪比X37B
    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力量的不斷發展,航天航空事業開展的如火如荼,近期我國剛剛完成了可重複使用的空間飛行器的首次試飛,該飛行器也被稱之為空天飛機。本次研發的空天飛機總重約200噸,長度約35米。全程無人操控採取自動化信息化的模式,其黑科技程度堪比美國正在研製的新型無人航天飛行器X37B。不僅如此連我國之前研製的轟20隱形轟炸機和它相比也瞬間失色了。
  • 我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
    這是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第14次執行發射任務。成功發射與成功著陸,我國權威媒體這簡短的報導、籠統的描述很是為外界的關注增添了神秘感。騰雲工程旨在研發可水平起降並多次重複使用的新一代空天飛行器,實現廉價、安全、便捷的空天往返飛行。
  • 低調,我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又一航天大殺器誕生
    9月4日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微信公眾號,有這麼一則報導:「9月4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
  • 中國本月4日發射的太空飛行器與美國X-37B究竟有什麼不同?
    本月4日下午,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2號F火箭,成功發射了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該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再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開展一系列在軌運行試驗和返回著陸的技術驗證。看到報導的朋友,不免會想起我國的「神龍」空天飛行器和「騰雲工程」,以及美國X-37B空天飛機。
  • 「空天飛機」?傳長徵二號F火箭今兒將射「大傢伙」升空
    【長徵二號F火箭將於明天執行重要發射任務】9月4日(明天)13時28分許,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執行重要發射任務。本次長二F任務是繼「神舟11號」之後,時隔4年首次執行載人航天之外的重大科研實驗任務。好神秘啊,事先怎麼沒說一聲是什麼?一般情況下中國航天都要先介紹介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