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英美!領先的風洞技術讓我國騰雲空天飛機進度領先各國

2020-09-06 細說科技

說起空天飛機,不少人立刻想起了美國X37B軌道飛行器,但其實這款裝備並非空天飛機。

既然X37B不是空天飛機,那美蘇研製的太空梭是不是空天飛機呢?也不是!

那麼什麼樣的飛行器才是空天飛機呢?

空天飛機是指可依靠自身動力,水平起降並多次重複使用的新一代空天飛行器,實現廉價、安全、便捷的空天往返飛行。這種飛機一旦研製成功,將直接改變各種太空飛行器(包括衛星、探測器、空間站等等)的發射方式。由於全機可重複使用,且動力效率超高,其發射成本、使用成本將比運載火箭便宜很多。

我國研製的「騰雲」空天飛機(模型)

它更像是一種升級版的太空梭,但又全方位超越太空梭。之前美蘇研製的太空梭都是採用垂直發射方式將太空梭送入太空軌道,這種飛行方式效率很低。

美國研製的太空梭(重達2800多噸)

主要體現在:

1、動力效率非常低。

太空梭必須採用體積龐大,推力1500噸以上,重達1000噸以上的助推器,再加上自身攜帶的火箭發動機配合才能將自重為68噸、最大有效載荷29.5噸的軌道飛行器送入軌道。太空梭起飛總推力達2800噸!這麼龐大的「變種火箭」,僅燃料費用就十分高昂!可見太空梭的有效載荷跟普通運載火箭沒什麼兩樣,都是低得可憐,僅有1%~3%,也就是說1000噸發射質量也僅能運載10~30噸有效載荷。

以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為例,其總長約56米,翼展約24米,起飛重量約2040噸,起飛總推力達2800噸,最大有效載荷29.5噸,有效載荷還不到總質量的1.5%(1.446%),效率低得可憐!

2、高度複雜導致費用超高、可靠性低下。

美國研製的太空梭由200多萬個零件組成,堪稱有史以來最複雜的科技發明!

如此高度複雜也導致其研製、生產、維護成本異常高昂!據統計,美國每架太空梭研製費用高達20億美元,每飛行一次費用高達5億美元。1980年美國的GDP為2.7895萬億美元,2019年為21.02萬億美元。若按照這個比例算,這25億美元的研製、飛行成本相當於現在近200億美元!若不是美國財大氣粗,根本沒有國家能夠承擔如此高昂的費用!最諷刺的是,原本打算通過多次重複使用分攤每次發射費用的太空梭反而與設計初衷背道而馳。即使從技術上來看,太空梭是成功的,但從設計初衷來看,這個項目是十分失敗的!

由於零件總數堪稱天文數字,也直接導致其可靠性很低。事故率非常高,美國的5架太空梭中,有2架在執行任務時候發生了爆炸、解體,總計14位太空人為此喪命。

3、發射準備時間和普通液體火箭沒什麼區別,甚至更麻煩。

美國研製的太空梭尾部有三臺氫氧發動機,總推力為60噸。其外掛燃料箱總質量達735.3噸,包括604.195噸液氧和101.606噸液氫。這兩種液體都是十分容易揮發且高度易燃易爆炸的液體火箭燃料,需要分別小心加注。即使十分小心維護,太空梭加注過程中也經常發生燃料洩露。因此,太空梭的發射準備時間很長且無法保證準時發射。

正是因為以上難以克服的缺點,美國才在2011年退役全部太空梭。為了尋求一種太空梭替代品,X37B應運而生。作為忠實美粉,作為腹黑的兔子,我國也開發了中國版X37B——「神龍」軌道飛行器。我國採取三步走策略,最終將採用「騰雲」空天飛機的入軌飛行器背負入軌。9月4日通過火箭發射的並不是空天飛機,而是「神龍」軌道飛行器,也就是將來最終版空天飛機的上面級軌道飛行器。

空天飛機由第一級入軌飛行器和第二級軌道飛行器組成,其中第一級採用渦輪基組合循環發動機(TBCC)。短期來看,在三種組合循環發動機渦輪火箭基組合動力(TRRE)、火箭基組合動力(RBCC)和渦輪基衝壓動力(TBCC)中,這種發動機發展前景是最好的,最有希望在短期內研製成功,也是最有潛力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熟悉航空知識的朋友都知道,衡量動力裝置動力效率的標準是比衝。比衝越高,推動同等一物體達到同一速度所需消耗的燃料就越少。目前各國火箭動力的比衝普遍不超過400秒,而各類吸氣式航空發動機(渦輪動力)比衝達3000秒左右。可見火箭動力是一種非常低效的動力,推動同一物體達到同一速度所需耗費的燃料達到渦輪基發動機的7.5倍。若不是因為吸氣式發動機無法在沒有空氣的太空中使用,人類早就放棄火箭動力了!這才導致人類一直想方設法開發更先進的動力——組合循環發動機。因此,未來若能研製成功渦輪基組合循環發動機,發射同等質量的物體到太空中消耗的燃料將只有現在火箭的五分之一左右。這意味著人類發射重達40噸的登月飛船將不再需要採用重達3000多噸的重型火箭,甚至僅需要其五分之一重量,也就是600噸的空天飛機就能做到!

我國正在研製的另一款空天飛機方案

那麼我國的空天飛行器到底進展如何呢?

總體來看,我國項目研究起步更晚,但進度最快!已經領先歐美各國中進度最快的英國!

早在上世紀60年代初(1962年),美國就研製出首架採用組合循環發動機J58發動機的SR71高空高速戰略偵察機。這款飛機在當時可謂十分超前,至今都堪稱黑科技!從組合循環動力角度來看,算是空天飛機的前身。由於其亞燃衝壓動力僅能維持在3~4.5倍音速,這款飛機最高飛行速度不到2.9倍音速。距離超燃衝壓發動機最高25倍音速還相距甚遠,完全無法達到最低入軌速度(7.9公裡/秒),無法實現單級入軌的目標,因此也就無法作為空天飛機的動力。基於這點,各主要強國從上世紀80年代初紛紛啟動空天飛機動力研製工作,也就是上文提到的那三種組合循環發動機。

美國上世紀60年代初研製的黑鳥高空高速戰略偵察機——SR71

由於技術難度實在太大,很多國家無法攻克,研究項目研發紛紛下馬。得益於我國領先世界的超級風洞技術,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研發並一直堅持至今。目前,我國的空天飛機已經取得十分輝煌的成果!

我國自主研製的的超級風洞(領先世界)

根據公開報導的信息來看,2018年9月,由我國自主研製的渦輪基衝壓動力(TBCC)已經實現了組合發動機模態轉換國內首次飛行驗證。

渦輪機組合循環發動機設計圖

更令人驚喜的是,我國不僅僅同時開展上述三種發動機研究!2019年初,我國航天科工集團北京動力機械研究所獨創的吸氣式組合動力方案——渦輪輔助火箭增強衝壓組合循環發動機或已於去年年底完成該發動機的首次原理樣機驗證,成功的進行了點火和模式轉換!這是一種比「TBCC」更加先進的發動機!

西方發達國家陣營中英國進展最快,但其研製的「佩刀」發動機也只是在去年取得關鍵技術突破,計劃於今年完成核心機整機製造,可謂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美國則計劃於2025年進行首次渦輪基衝壓動力(TBCC)飛行試驗。

2019年10月底,我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團十一研究院)又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該院第一研究所圓滿完成兩級入軌空天飛行器風洞自由分離試驗,兩級並聯飛行器成功分離,為未來兩級入軌空天飛行器的研製提供了技術道路探索!

兩級入軌空天飛行器風洞自由分離試驗

可見我國的空天飛機主要技術難點已經基本攻克,即將整機測試,也就是兩級集成測試階段,我國空天飛機已經呼之欲出!

你怎麼看?歡迎探討。

相關焦點

  • 我國成功發射空天飛機!「騰雲工程」獲重大進展!
    據新華社報導,9月4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這是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第14次執行發射任務。
  • 我國成功發射空天飛機!「騰雲工程」有重大進展!
    據新華社報導,9月4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這是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第14次執行發射任務。
  • 告訴你我國的空天飛機發動機進展到什麼程度了
    9月22日,我國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傳來令國人十分振奮的消息:某組合動力發動機首飛成功!目前主要發達國家之中,美國的組合動力進度最快,但至今都還沒實現火箭基組合動力首飛。其最新進展是2019年4月吸氣式火箭發動機關鍵部件通過測試。毫無疑問,我國的火箭基組合循環發動機技術已經領先美國實現首飛!
  • 「騰雲」項目斬獲頗豐,我國空天飛機指日可待
    古人云,扶搖直上九萬裡,我國一直沒有放棄過這個目標。前幾天在我國國際商業航天論壇上,「騰雲」航天工程引發熱議,尤其是兩級入軌可反覆使用的空天飛機系統。說到這個「騰雲」計劃,並不是首次亮相,早在三年前就已經提出,不過時間一久,人們就有所淡忘。
  • 神龍空天飛機重現江湖?速度24馬赫,系列獨創技術領先大洋彼岸
    火箭運力、大馬赫數飛行、風洞……這些技術難關並非無法攻克,但遠水不解近渴,如果當時選擇太空梭方案我國突破載人航天能力起碼要延後十年,甚至是更長時間。在軌管控還包括姿態控制能力,X-37B機身周遭遍布有多部可重複啟動上千次的姿控發動機,我國今年上半年發射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返回艙應用的世界最大推力的無毒無汙染高可靠性的雙組元發動機更是具有跨代領先優勢,同樣可以應用於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
  • 高超音速空天發動機首飛,速度3倍於殲20,空天飛機何時問世?
    各大國從上個世紀開始都在爭相發展組合動力,但由於技術難度極高不論是渦輪基還是火箭基組合動力大多都處於理論研究或者地面試驗階段,沒有任何一款組合動力發動機實現過超燃衝壓動力的多模態轉換,這一局面直到我國航天科技六院11所的此次試飛任務大功告成才得以終結。
  • 我國JF-12激波風洞,居世界領先地位
    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起步較晚,近年來取得的一些重大進展經常被一些西方媒體所忽視。而「JF12激波風洞」就是在這種環境下研製的,它能夠成為世界上表現最為先進的高超音速氣動試驗設備,被國際同行稱為「高超音速巨龍」,這也證實了中國的航空航天實驗技術已經與世界強國相抗衡。 那麼大家可能會問,風洞究竟是做什麼的呢?事實上!
  • 我國JF-12激波風洞,居世界領先地位
    我國在航空航天領域起步較晚,近年來取得的一些重大進展經常被一些西方媒體所忽視。而「JF12激波風洞」就是在這種環境下研製的,它能夠成為世界上表現最為先進的高超音速氣動試驗設備,被國際同行稱為「高超音速巨龍」,這也證實了中國的航空航天實驗技術已經與世界強國相抗衡。那麼大家可能會問,風洞究竟是做什麼的呢?事實上!
  • 中國空天飛機組合動力,竟是美航天局放棄課題?只因技術難度太高
    在這期間,美蘇兩個軍事強國熟練掌握了,使用航空火箭發射太空艙把人類送入太空的技術,於是開始了技術更為尖端的空天飛機研究。蘇聯「暴風雪」、美國X-37B空天飛機的相繼出現,將載人航天技術推向一個新的高度。直到現在,美俄兩國也依然沒有停止空天飛機項目,還有更多的國家投身其中。
  • 神龍空天飛機重現江湖?遠超國人想像,系列獨創技術領先大洋彼岸
    據環球時報報導,我國酒泉中心發射的一枚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已經成功返回,降落在了預定地點,整個實驗非常成功。這次實驗對外透露的信息不多,但可以肯定的說,是遠超國人想像的,因為我國很可能在該太空飛行器上應用了系列獨創技術,這一點領先大洋彼岸的美國。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人猜測這次實驗是不是意味著神龍空天飛機重現江湖了?畢竟這款太空飛行器很像曾經我國研究過的神龍1號。
  • 我國空天飛機迎來重大喜訊!組合式發動機試飛成功,走在世界前列
    文/山峰人類終將進軍宇宙,而空天飛機就是未來航空飛行的主力。央視報導了「騰雲工程」空天飛機的最新進展,該項目就是我國的空天飛機計劃。已完成首次組合動力模態轉換飛行試驗,實現了空天飛行動力技術重大突破。此次試驗取得成功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必須為我國科技人員點讚。
  • 還有升級版騰雲空天飛機隨後就到!
    甚至連自身都可以是試驗機,一旦各種新材料、新技術,甚至自身平臺發展足夠成熟,隨時可以進行放大,生產尺寸更大,功能更全的放大版「X37B」。這將大大加快本國太空技術的發展。二、能攜帶具備各種功能的微小衛星。1、衛星殺手:若這些微小衛星自帶彈藥,那麼它的攻擊力將很可怕,可以輕易摧毀造價昂貴的太空衛星!
  • 錢學森提出空天飛機有多牛?我國研發進度感人
    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太空梭早已更新換代數次,但始終脫離不了自身的桎梏,不過早在上個世紀中後期,我國就已經有目光長遠的科研人員,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創新性實驗 從這些實驗中脫胎而出的,便是著名的空天飛機理論,那麼,空天飛機理論究竟是什麼呢?
  • 我國組合動力發動機首飛成功!空天飛機又取得重大突破
    筆者戍天九思認為,這是我國9月4日至6日成功發射並回收空天飛機之後又一舉世關注的重大突破!標誌著中國正加速進入屬於自己的空天飛機時代!有了這種空天組合發動機,空天飛機才能實現從普通機場起飛。中國「騰雲工程」就是要研發出這種空天組合發動機。但是,這種空天組合發動機效率最高,研發難度最大,也是最先進、最經濟實惠的一種。
  • 又領先美國了?國產組合動力發動機首飛成功,我國空天飛機就靠它
    此次試驗成功引起了外界的熱議,也引發了外界對中國空天飛機發展的猜想。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能像飛機一樣飛行,既可以運輸貨物,也可以載人,並且能進行多次空地之間的往返。中國成功發射並回收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被認為離實現空天飛機更近了一步。然而,還沒過幾天,我國再次傳出關於空天飛機的好消息。
  • X37B黯然失色 中國空天飛機「燃爆」網際網路!
    國內媒體近日報導了一款工業部門在研的空天飛機方案,引發境外媒體集體關注。專家表示,這一技術方案的先進性遠遠領先於美國目前天地運輸系統以及軌道飛行器,在理念上看和英國「雲霄塔」空天飛機類似。但其技術複雜程度也是空前的,正如航天三院院長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言,現在主要是在初期的技術研發階段。
  • 我國空天飛機亮相央視,或一舉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近日,中國第六屆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宣布我們已經突破空天飛機的核心技術難關。這就意味著,我們可能建造出一個空天飛機,並成功往返太空。與美國一向的嘴炮作風不同,這次我們中國是真的拿出了真本領。「騰雲工程」是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推進的,並研製了可重複使用的空天往返飛行器。
  • 中國又一次領先世界!15分鐘飛越大西洋,英媒:簡直「反人類」
    我國的科技力量雖然發展起步較晚,但目前依舊是取得了不少成績。甚至於通過這些年的努力,我國部分領域已經逐漸超越了美國。就比如我國的風洞群,還榮獲了不少美國科技獎項,使得中國又一次領先世界!不僅如此,看到中國技術可以實現15分鐘飛越大西洋後,英國媒體也不由感慨道:簡直是「反人類」的技術。
  • 時速2.8萬公裡,軌道飛機有望在我國率先誕生
    放眼全球目前推進力度最大的當屬中國的系列空天飛機項目,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航空工業成飛集團都有自己的組合動力飛行器項目。其中曝光度最高的當屬航天科工集團翔天號空天飛機,該機型是「騰雲工程」的產品,目前他們已經完成騰飛一號組合動力飛行器首飛任務,驗證了組合發動機模態轉換技術。
  • 中國正式開啟空天飛機時代,近日成功完成首次飛行
    而這個組合動力飛行器就是空天飛機,實際上這並非官方第一次發布有關我國空天飛機的研製進展,早在今年年初航天科工集團三院院長張紅文也在央視披露了我國空天飛機的項目計劃。騰飛一號風洞測試以空天飛機項目為主的騰雲工程為例,該工程其實是航天科工集團「五雲一車商業航天工程」的組成部分,「五雲一車」分別指的是基於亞軌道太陽能無人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