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飛機」?傳長徵二號F火箭今兒將射「大傢伙」升空

2020-09-04 刀口評論


【長徵二號F火箭將於明天執行重要發射任務】9月4日(明天)13時28分許,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執行重要發射任務。本次長二F任務是繼「神舟11號」之後,時隔4年首次執行載人航天之外的重大科研實驗任務。

好神秘啊,事先怎麼沒說一聲是什麼?一般情況下中國航天都要先介紹介紹的。

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有逃逸塔,安全性也比其他長徵火箭高一個量級,是專門用來發射有人載荷的飛行器,比如神舟飛船。可是目前我國的空間站還沒發射,天宮實驗室又已經過期,所以不會是發射神舟飛船1.0,而神舟飛船的2.0需要用長徵七號發射。


左邊是超大直徑載荷,右邊是神舟飛船載荷(有逃逸塔)


那麼明天(4號)長徵二號F發射的這個載荷會是什麼呢 ?如果是發射下圖傳聞的這個,那整流罩的長度和直徑都會超大、沒有逃逸塔(無人載荷)。


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執行重要發射任務是什麼呢?用發射神舟這樣大載荷的運載火箭發射「重要任務」,不會是載人飛船,這是肯定的。每次載人飛船發射,都要事先在媒體上熱身一下。

我們先看看神舟飛船有多大再說,能力有了,能幹什麼才會心裡有數

神舟飛船是中國自行研製,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達到或優於國際第三代載人飛船技術的飛船。 神舟號飛船是採用三艙一段,即由返回艙、軌道艙、推進艙和附加段構成,由13個分系統組成。

神舟號飛船與國外第三代飛船相比,具有起點高、具備留軌利用能力等特點。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由專門為其研製的長徵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發射基地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回收地點在內蒙古中部的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航天著陸場。截至2019年4月24日,神舟飛船、天舟飛船正在進行正(試)樣產品組批生產。

在說我們要說的主題之前,先了解一下神舟飛船有多重?

「神舟」載人飛船全長8.86米,最大直徑2.8米,總重量達到7790公斤。從構型上來說,由版軌道艙,返回艙和權推進艙以及一個附加段組成。採用的是典型的「三艙一段」式結構。整個飛船按照功能還能分為13個不同的分系統。這13個分系統都是用它的功能來命名的,它們是:有效載荷、結構與機構、熱控制、指導導航與控制、推進、電源、數據管理、測控與通信、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乘員、回收與著陸、儀表與照明和應急救生分系統。這些系統分別布置在這「三艙一段」式結構的神舟飛船中,相互分工合作,完成一次太空遨遊。

根據傳聞,8月4日我國用久已未用的專門發射神舟飛船的長徵2F大火箭發射的神秘載荷,有可能是中國版的X37B,也就是傳聞已久的神龍飛船。

先了解一下美國的X37B,看完數據,感覺這艘美國吹的神神秘秘的飛船還沒有神舟個頭大。

X37B性能數據:

乘員:

長度:8.9米(29英尺3英寸)

美國X-37B空天戰機

翼展:4.55米(14英尺11英寸)

高度:2.9米(9英尺6英寸)

空重:3.5噸

載重:11000磅(4990公斤)

發動機:1×噴氣發動機AR2-3 火箭發動機(肼), 6600磅(29.3千牛)

電力供應:砷化鎵太陽能電池鋰離子電池

有效載荷艙:2.1米×1.2米(7英尺×4英尺)

軌道速度:28044千米/小時(17426英裡/小時)

軌道:近地軌道


X37B與「上帝之仗

有關X37B最邪乎的傳說是它可以發射「上帝之杖」。外界質疑,X-37B不單純是可重複使用的太空戰機,而是美國甘願裁減核武后的秘密武器,可在兩小時內攻擊地球任何目標的太空戰機,比核彈還危險,由於它的旅程非常神秘,令人擔心這是太空軍事化的開始。

專家預測21世紀作戰空間將延伸至太空,誰佔據了太空,誰就佔領了未來軍事的制高點。空天飛機可以跨大氣層飛行,進一步拓展傳統作戰空間。它不僅可以承擔高超音速飛機的所有任務,同時還可以對航天發射和空間作戰產生重大影響。例如,它可以作為天基監視和偵察、通信系統平臺支援作戰,還可以作為反衛星武器平臺,直接參與作戰,迅速擊毀敵方衛星或太空飛行器。可以作為戰時的空間指揮平臺,空天飛機能像空間站那樣在軌道長期停留,它可配備先進的指揮控制系統,一旦戰時需要,可以直接承擔起空間作戰指揮控制任務。

空天飛機具有的速度優勢不僅能通過熱輻射和衝擊波造成毀傷,而且其直接命中目標後巨大動能釋放的能量可輕而易舉地破壞目標的內部結構。比如只有1.5公斤重的高超音速炮彈,其威力足以使一座橋梁頃刻解體。後來,又有傳說X37B可攜帶的就是上帝之杖,是一種單靠動能攻擊地面目標的大殺器,這與上面所說的發射1.5公斤的高超音速「炮彈」就可以摧毀一座橋梁的說法不謀而合。

這種說法讓人充滿了想像力,比如從空天飛機上扔一顆1.5公斤的合金疙瘩就能炸毀一座橋梁,拿炸一艘航母也沒有問題。

中國的X37B「神龍」空天飛機

早就有傳說中國也在研發自己的空天飛機,曾經有照片顯示一架轟六的機腹下掛載著類似X37B的神龍空天飛機模型。



中國的空天飛機,研製時間並不比蘇聯和美國晚。早在1986年3月,我國就提出了著名的「863工程」,也就是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其中,該計劃中關於空天飛機的項目,代號為「騰雲」,由航天科工集團負責研製。該項目採用兩級入軌方案,利用飛翼運輸機背負小型太空梭,飛翼運輸機在起飛階段採用渦噴發動機點火起飛,當加速至3馬赫後,衝壓發動機啟動,將時速進一步提升至6馬赫。此後,火箭發動機點火,飛行器速度突破9馬赫,與此同時,空天飛機與運輸機分離,其自身液體發動機點火,將飛行器送進地球軌道。



在空天飛機完成入軌後,運載飛機將依靠自身剩餘燃料返回發射場;空天飛機完成任務後,減速回到大氣層,實現回收後可再次利用。

騰雲工程涵蓋了眾多的關鍵技術,其中包括飛機結構的研製、氣動外形的設計和動力系統的設計等,研製難度頗高。按照計劃,騰雲工程將在2020年完成首飛,待該項目成熟後,飛機將具備廉價、便捷、機動性強等優勢,我國的航空航天事業也將因此獲得新的進步和技術突破。

這次用發射神舟的大型運載火箭長徵二號F發射重要任務,會不會是中國的X37B,或者就是騰雲工程攜帶的空天飛機?讓我們拭目以待!

明擺著,神舟飛船比X37B還重還大,依照中國目前的航天科技水平,真的發射了中國的空天飛機,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補齊與美國這方面的差距,是早晚的事兒。

相關焦點

  • 空天飛機登場之日,電影裡的太空旅行將變為現實
    火箭將衛星送向太空後,自己卻沒跟著沒去。原來是因為火箭將人造衛星運到軌道任務就完成了。為了減小負重,要經過好幾級分離。1、火箭助推器和一級火箭分離後去哪了返回地球火箭助推器攜帶燃料將火箭加速到預定速度後就會分離,然後落回地面。落下時速度很快。而且這些大傢伙重達幾噸。
  • 長徵二號F火箭再出徵,將發射神舟十二號飛船
    上半年,長徵5號B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新一代載人飛船。這也是我國空間站階段任務的首次發射。據了解在空間站早期的建造階段,我國將實施12次發射任務。會用到三款火箭,分別是用於發射空間站主體艙段的長徵五號火箭,用於發射貨運飛船的長徵七號火箭和用於發射神舟飛船的長徵二號F火箭。
  • 空天飛機?中國神秘可重複太空飛行器凱旋
    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有逃逸塔,安全性也比其他長徵火箭高一個量級,是專門用來發射有人載荷的飛行器,比如神舟飛船。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是中國航天最安全的火箭,因為它與其他長徵系列火箭不同的是載人火箭發射,安全係數和可靠性最高。用這樣安全係數最高的火箭發射神舟差不多的載荷,就不得不先說說神舟載人飛船了,好類比一下。
  • 探秘長徵二號F-T2火箭:看「神箭」如何助力?
    2016年9月14日,甘肅酒泉,9月15日晚上10點,天宮二號將發射升空在這團圓之夜,西北大漠將又一次為中國航天的壯舉而歡騰。長徵二號F-T2運載火箭即將呼嘯升空,將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送入預定軌道,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二步二階段的大幕。作為運載工具,長徵二號F-T2火箭是整個飛行任務「第一棒」,作用重大。
  • 百噸級大傢伙從天而降,速度9馬赫!國產復用火箭發射過程公開
    兩天前又一枚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升空連續三年航天爆發式發展背後是進入空間需求的日益激增,以及空間進入能力的增強。近日,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首次公開了長徵8R垂直起降復用火箭宣傳視頻,完整展現了該型火箭從點火升空到垂直降落的全過程。
  • 神舟12號飛船座駕:長徵二號F火箭總裝現場曝光
    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圓滿完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踏上徵程,嫦娥七號月球探測任務和小行星探測任務官宣,中國航天事業正在邁上全新的臺階。那麼,仿佛很久沒有進展的載人航天項目怎麼樣了呢?
  • 射火箭都成習慣了,馬斯克火箭狂人!
    不吃魚看新聞了:射火箭都射成習慣了,馬斯克火箭狂人!又發射了,對!就是又!SpaceX第12批60顆衛星升空了!從2015年馬斯克宣布一項星鏈聯網服務後,計劃將1.2萬顆通信衛星送入軌道,一系列的準備搞定了,他的火箭就開始射,射 ,射!
  • 渤海輪渡為長徵十一號海射遙二火箭發射提供服務保障
    魯網9月15日訊(記者 管曉慧 通訊員 王建波 石澤鑫)北京時間9月15日9時23分,中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徵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九星」方式將「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從長徵2F發射試驗型重複使用飛行器看我國的空天飛機計劃
    該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的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這是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第14次執行發射任務。這一新聞可以說是近年來飛速發展,捷報頻傳的中國航空工業在疫情之年的又一重大成果。筆者認為其意義絕不亞於前些日子發射上天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 長徵2F運載火箭升空,國產版X37B成功入軌,專家:打破壟斷
    美國的太空梭是從2011年全部退出了現役,之後很長的時間內美國的太空人進入太空只能依靠俄羅斯的聯盟號宇宙飛船,在2020年美國SpaceX公司實現了載人龍飛船的載人發射和回收,這個代表了美國重新獲得了載人航天發射的能力,未來也就不用再看俄羅斯的臉色。美國是美蘇太空爭霸的王者,不過卻要在載人航天上向俄羅斯低頭,這個是個相當尷尬的過程。
  • 時隔近四年後,我國「神箭」長徵二號F火箭今天進行了一次神秘發射
    時隔近四年後,我國長徵運載火箭家族中,保持著100%成功率、有「神箭」美譽的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迎來一次神秘發射。9月4日下午,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消息稱,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
  • 長徵五號遙二火箭點火發射升空!
    今天晚上19時23分23秒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大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升空!而當時這枚火箭,其實是中國最早的一批航天人採用了借鑑飛彈技術來發展火箭的思路。△宇宙高歌「東方紅」長徵一號,這型中國人最早的運載火箭,進行過兩次發射,也讓中國人真正邁出了奔向太空的第一步,它當時直徑只有2.25米,而直到中國人研製成功長徵二號,中國的運載火箭才增大到3.35米的直徑,並一直沿用至今。
  • 神龍空天飛機重現江湖?速度24馬赫,系列獨創技術領先大洋彼岸
    本月4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
  • 空天飛機又取得重大突破
    筆者戍天九思認為,這是我國9月4日至6日成功發射並回收空天飛機之後又一舉世關注的重大突破!標誌著中國正加速進入屬於自己的空天飛機時代!即使有了這種空天組合發動機,空天飛機也不能實現從普通機場起飛,也只能火箭發射起飛。
  • 祝賀,中國航天再攀新高峰,空天飛機組合動力發動機首飛成功
    9月4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試驗太空飛行器在軌運行兩天後,成功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當時,這一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曾引起媒體熱議,有人認為它是太空梭,有人認為它是空天飛機。
  •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將用長徵二號F型火箭進行發射
    新華社酒泉9月20日電(記者 白瑞雪、張汨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負責人20日透露,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將用長徵二號F型火箭進行發射。    長徵二號F型火箭是中國目前唯一用於發射載人飛船的火箭。它是在長徵二號E型即「長2捆」火箭的基礎上,按照載人航天工程總體任務和技術指標要求而研製的。
  • 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首飛太空並返回,空天飛機科技樹已點亮
    而此前的9月4日,也是新華社短訊稱,我國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兩則短訊都是短小精悍,但是大家都知道,我們一般說「字越少,事情越大」!這就是明顯短訊報導大事件。
  • 飛機+火箭——空天飛機的發動機有多牛?
    英國工程師艾倫·邦德研製高超音速發動機就是如此,他的研製工作開始於1982年;最初,該高超音速發動機作為英國政府支持的水平起降(HOTOL)空天飛機項目的一部分來啟動研發,水平起降空天飛機項目由勞斯萊斯公司和英國宇航公司執行。到1989年,水平起降空天飛機項目資金被停,艾倫·邦德先生和兩位勞倫萊斯公司的工程師成立了一家「反應發動機公司」,繼續研製高超音速發動機。
  • 中國空天飛機曝光新技術:融合渦噴和火箭兩種發動機
    眾所周知,火箭發射是一件非常燒錢的事情,只有大國才玩得起航天發射,當我們每一次將人造衛星或者人類送到太空中的時候,往往代表的是數以億計的資金消耗。小火箭倒罷了,越大的火箭其價格就越誇張,虎哥舉個例子,就比如說目前人類歷史上發射成功的最大的火箭——美國土星五號運載火箭,每一發的成本都和當時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價格差不多。
  • 天舟一號今日發射 將給天宮二號「太空加油」
    據了解,發射窗口是指運載火箭攜帶著太空飛行器發射升空比較合適的一個時間範圍,有的以小時計算,有的以天計算,在此期間火箭都可以發射。由於此次發射天舟一號飛船要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實現交會對接,對發射精度要求很高,因此,發射窗口不是一個時間範圍,而是一個確定的時間點,一秒都不能差,這就是航天人所說的「零窗口」,這對於火箭和發射場系統的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