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麥穗魚在國內的養殖市場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經濟魚類,因為它不僅營養價值高,普遍以油炸的方式出現在大家的餐桌上,受到了很多熱愛美食的人喜愛。同時在養殖市場裡,水養寵物魚也日漸繁盛,麥穗魚作為高檔優質的餌料被普遍採購。所以麥穗魚在市面上的價格是居高不下反而有所上升,今天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些養殖麥穗魚都有哪些方法吧!
一、麥穗魚的苗種選擇和整池投放
如果選擇麥穗魚的苗種的話,體長一般在七八毫米左右,整體的體重要在五克以上。規格選好之後,要注意幼苗的身體是否完好無損傷,且鱗片沒有受損。一畝差不多可以放養一千三百頭幼苗,在投放之前要把幼苗放在鹽水中進行消毒,一般要長達九個小時的浸泡才可以撈出放養。池塘水深至少在一米半以上,而池塘底部要有七八釐米厚的淤泥,然後用消毒劑先進行清塘工作,在晾曬一周左右放水,以及栽種水草之類的。在幼苗階段為了促進性腺發育,在放養之後每隔六七天要進行一次衝水工作,每次衝水時間要超過二十小時以上,而水的溫度最好是控制在十二度左右。一般是自己配的飼料或者活餌來飼養麥穗魚,每天投餵兩次就差不多了,投餵的量不能過多,夠它們吃兩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
二、麥穗魚的催產技術和人工授精
產卵池需要單獨設一個,面積在五六十平方便可,水體高度在七八十釐米,在投放之前要進行消毒工作。常使用的催產藥物是促排卵素二號,雄魚每克用11.5微克,而雌魚每克用1.52微克便可。用過藥物之後要仔細觀察,發現雄魚開始追逐雌魚的時候,可以進行人工授精。一般最佳的催產時間是藥物之後的十二小時以內,先把麥穗魚撈出擠腹採卵,剖腹採精,半乾法授精之後,放入曝氣的水中,在輕輕的晃動水體連續進行二十五分鐘,然後在靜止半分鐘之後,把一些多餘的精巢組織和其他雜物排出,把受精卵投放在孵化池內,進行流水孵化工作。孵化池在之前要用高錳酸鉀消毒且池低設置好增氧設備,一般水深在五六十釐米,孵化池中的水用的是生態淨化池水,溫度保持在二十到二十五度 ,水中的溶解氧每升不得低於六毫克,期間每天要根據水質換水兩次左右,且要定期定量用藥物進行消毒。
三、麥穗魚的水質管理
水質後期管理還是比較重要的,剛開始魚苗的體積較小,需要的水量不是很多,水位控制在七八十釐米深便可,後期要根據魚的體積變更來增加水位的高度。差不多每周都要多注入水體一次,每次增加20釐米便可。 飼養過魚類的都知道,在飼養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食物在水找那個,而導致水體的質量下降。這個時候可以更換部分水和施肥來改善水質,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採用不間斷循環流水的方式營造良好的水質環境。差不多要五天左右更換一次水,更換的水量要在總體水量的五分之一以上,半個月左右施入一次微生物製劑便可。
四、麥穗魚養殖的病害防治
在日常的管理中要加強巡視工作,畢竟它們是生長在水中,且數量比較多,平時要多觀察水質和魚的生長情況。而病害問題肯定是提倡預防為主的,比如在水中發現劍水蚤和蝌蚪之類的生物,可以用晶體敵百蟲進行根治,殺死之後要及時撈出屍體,不然細菌會汙染水體。想要避免細菌性疾病發生的話,可以定期用一些強氯精或者阿維菌素等進行殺菌,但是一定要注意用量。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養殖內容暫時到這裡了,先感謝可以觀看到這裡的朋友。後期還有新的文章推出哦,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先關注起來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