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穗魚屬於鯉魚中的一種,由於麥穗魚的繁殖能力過強,在歐洲甚至被看作是水域中的入侵者,這也反映了麥穗魚的養殖比較方便。事實確實如此,麥穗魚在我國的養殖已經越來越常見,因為它和普通的魚的養殖沒有太多區別,成年的麥穗魚能夠長到十釐米左右。
麥穗魚是淡水魚類,一般生活在水池、湖、池塘當中,所以對於普通養殖戶來說也非常方便養殖。從經驗總結來看,大多數麥穗魚養殖基本上都處於盈利狀態,一旦出現了虧損,一般是由於養殖過程中忽略了環境安全這個細節所產生的,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麥穗養殖中如何做好環境消毒工作。
一、魚苗入塘前的消毒
魚苗放入池塘能否最快的適應環境、達到最佳成活率是養殖成功的第一步,也是關鍵性的一步。池塘的水溫、酸鹼度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何能夠保證成活率,最關鍵的還是要對池塘水徹底進行殺菌消毒,最佳方法就是徹底清理乾淨池塘中的淤泥,並抽掉所有的水,然後用較高濃度的消毒溶液浸泡池塘一周左右,再用清水清理乾淨並種植水草之後,才能放魚苗入塘。
二、定期做好換水工作
麥穗魚的環境適應性非常強,所以導致它們對於一些外界的刺激並不會產生太大的應激反應,但是水質的乾淨清潔一定要做到位,因為水生環境與麥穗魚的生長狀況和發育程度息息相關,最基礎的就是要做好日常的換水工作。換水之前還需要給麥穗魚提供一段時間的適應時間,直到麥穗魚能夠完全適應新水之後再將舊水抽調換新水,否則會導致麥穗魚出現食欲不振或其他不良應激反應。
三、防治蟲害
魚類養殖戶們都知道水生環境的豐富性對於養殖的成功也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我們之所以要在池塘中種植水草,是因為能夠為麥穗魚提供天然的飼料,又能夠豐富池塘中的水生物品種,能夠組成一個小型的食物鏈,為麥穗魚提供更多的生長便利。
但是隨著養殖時間的增加,水生環境過於豐富,也會出現對於麥穗魚生長有害的動植物,比如說蝌蚪。這些小型水生生物雖然微不足道,但是卻在無形之中會擠佔麥穗魚的養殖空間,搶奪它們的飼料,甚至會導致水中環境汙垢不堪,增加麥穗魚的患病機率降低養殖效率等等。
防治這些有害的水生生物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農藥防治以及人工捕撈等等,其中最徹底的方法是農藥防治,但是考慮到可能對麥穗魚產生不利影響,所以人工捕撈的方法比較實用。
在進行麥穗魚的養殖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這些細節問題,一旦掉以輕心就會為我們的養殖造成極大的困擾,甚至會出現養殖效率下降,導致經濟虧損的問題。對於水產養殖,提高產量遠不如降低損失重要,所以大家一定要將這些問題重視起來,保護麥穗魚的水生環境同時,要幫助它們清除一切阻礙生長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