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故漢得天下以來,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於當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 曰:『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譯文】
這句話本意是說,你站在河塘邊,與其急切地期盼著、幻想著魚兒到手,還不如回去下功夫結好漁網,這樣就不愁得不到魚,「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這句話,見於《漢書·董仲舒傳》,書中說:「故漢得天下以來,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於當更化而不更化也。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這一典故,也告誡人們,在目的與手段之間,有明確的目的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實現這一目的的必要手段,目的將是空幻而不切實際的。例如,我們的目的是打魚,但只有「退」而織好網,才有可能得到魚。這裡,「退」字很重要,「退」的意思就是在一定的條件下,有必要把目的暫時擱置起來,先去努力解決手段的問題,就如同我們要過河,得首先解決船和橋的問題一樣。在生活中,有的人看到別人先富起來了,會有羨慕之心,這當然是人之常情,但光羨慕是不行的,應該去努力掌握致富的本領,探尋致富的途徑,這才是最根本和可行的,這就是「退而結網」。
【解說】
夢想,是我們對未來的期望,人皆有之。然而在殘酷的現實壓迫下,夢想美好卻難以實現,人們往往將其當作彩虹,羨慕,卻只敢仰望,不敢觸碰。其實,追求夢想,確實會像追求無法觸碰的彩虹一樣,很難觸及,但臥薪嘗膽,終有苦盡甘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的時刻。就如俗語所說:「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即使現實多弊,理想難行,但仍要用盡全力,追求你我心中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