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起,雲飛揚,大地引吭高歌。
微風徐,雲舒捲,大地喋喋不休。
雲南大地是千山萬水合奏的高水流水,是溝壑縱深描繪的千姿百態,是一片片森林草場與鳥獸蟲魚的夢幻家園,是一片片紅色的肥田沃土上成長的糧食蔬果,血性陽剛,個性張揚,一頭面被城市村莊湮沒,一面被連綿不絕的山拉到天盡頭。
我的童年在大山上奔跑,像大地上瘋長的野草自由自在。春天最新長出的不是青草,是滿山遍野的藍豔花朵,像蝴蝶飛舞的野菖莆一山漫過一山。野百合總是開放在陡峭的山崖,招搖地張開大大的嘴巴,母親偶爾會挖來吃,大概製作麻煩,我也只吃過一兩次,已記不清味道如何。春天可吃的花隨處可尋,只是當時缺油少米的,有些暴殄天物,毀了那些鮮花的美譽。夏天四處瀰漫著動人的旋律,各種鳥在天空飛來飛去,在綠蔭翻滾的樹上鳴叫築巢交配繁育。我們像一群猴子,在樹上竄來蹦去乘涼追逐,任風從衣袖褲管裡爽遍全身。「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鬱達夫說的太好了。家鄉的秋天,是荒草開花的時節,茂盛的荒草一山一山地翻滾著波瀾,白花花的花像大海的浪花,一浪一浪消失在山巔。我一定要說那些野菊花,有很多品種,像波斯菊的那種,在森林草叢下靜靜開著白色、黃色的花朵;像滿天星的那些,竄得老高,盛過荒草,怒放著雅白或嫩黃的萬千小花,在秋風裡激蕩。
冬天才是我的童年最幸福的時光。我剛記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春風轟轟烈烈席捲而來,後來我知道,這一改革很了不起,使中國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我最深刻的記憶是父母和哥哥姐姐們的大汗淋漓,不知疲倦地從早幹到天黑,嘴裡哼唱著《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我幾歲的一個小屁孩,會被大人領到地裡去玩,他們隨便把我放在一個蔭涼處,就倥傯倥傯地在大地上忙過不停。我呆得無聊,就去搗亂,挨一頓訓後,又安靜一會兒。太陽還沒落山,我就呆不住山裡了,哭著鬧著回家。大人們總一遍又一遍地說:太陽不辣,剛好幹活,回什麼家。我鬧著鬧著就鬧真了,哭得傷心厲害,母親或姐姐只好領著我先回家做飯。反正天不黑,他們都不會回家,如果是「加一下班」就可以把那塊地的活做完,他們在月光下幹活也是有的,回到家,我都睡著了。後來,家裡有了一臺雲南產的山茶牌黑白小電視,我就不再跟他們到地裡了,他們想什麼時候回來就什麼時候回來。冬天到來,地裡長出秋播的冬麥,青嫩鮮綠。一串串玉米佔滿了一間間屋子,漫向屋外的樹架上,白銀一般白晃晃的。一大家人終於可以坐下來,圍著爐火,談天說地,父母講講他們遇到的一些奇門異事,哥哥姐姐們講講他們喜歡的小說電影電視,眼中憧憬著他們美好的人生。一年到頭坐在火塘邊的奶奶也有了生氣,喚孫子孫女燒紅署炒花生烤粑粑。有時,就直接在火塘上架上鐵三角,煮羅煱悶飯吃,父親總會把煱巴捏成團給我,像一種恩賜,很難拒絕這種好意,其實我不是很愛吃,只是特別溫暖。
我的青春在大地上飛揚,像稻田上的蜻蜓享受著芬芳。從學校畢業後,我成為一名最基層的公務員,到開遠市羊街鄉政府工作。就是盛產雲南六大名米之一雲恢290的地方,這是一片肥田沃土,廣袤的平壩田野在多山的雲南顯得彌足珍貴。上世紀90年代末,冬季農業開發如火如荼,羊街的白花大粒蠶豆種遍全壩每一坵田地,那芬芳十裡之外都能聞到。生機勃勃的田野,吸引了白鷺、野鴨等無數的鳥前來,周末的午後,我會去觀賞它們。冬陽不溫不火,那些鳥懶洋洋的,毫無警戒地在田地裡漫步,在沼澤中覓食,在三角海水庫上貼水逐浪。暖洋洋的時光,一個下午稍縱即逝,我都不知道我去了多少次冬天就過完了。儘管我時常佇立在田間地頭,可我不是麥田守望者,真正的麥田守望者是農民,他們匍匐在大地上,躬耕出美麗的生活。在長期的實踐中,2001年,羊街鄉古城村委會的草達、寬寨村農民首創了土地「集零為整」改革,這是一種全新的土地流轉方式。就是在堅持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變的前提下,把原先按肥瘦、遠近、水田、旱地等土地等級標準平均劃分給農戶的七零八落的耕地全面打散後,統一規劃平整,建設水利、田間道路等基礎設施後,再按農戶的承包面積整塊分配給農戶,使每個農戶擁有一整塊水通路通的土地,以滿足農業現代化、機械化發展需要。這變革,是農民在20年的包產到戶實踐中,通過不斷積累創新出來的,連片成塊的耕地,節約了農時、降低了生產成本等,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千變萬化的大市場要求與一家一戶細碎的土地不適應的矛盾和傳統農業與現代化農業要求的矛盾。用農民的話來說,就是這土躉躉的,好種。土地「集零為整」變革,在當時引起了強烈反響。雖然官方不好明確表態支持或反對,但農戶要求變革的願意強烈,前來學習、借鑑的村寨很多,「集零為整」也從最初的以村為單位的內部調整,逐步擴大到以村委會為單位,並且不斷向全市和周邊縣(市)蔓延。我之前坐著觀鳥的那些田埂不在了,縱橫交錯的阡陌消失在工整的「井」「田」字樣中,風更透爽了,規模化、機械化、科學化、精細化的現代農業漸行漸近,勢不可擋。大棚蔬菜廣泛種植,一年四季,收購銷往外地的車隊絡繹不絕。優質水稻雲恢290大規模種植,優質米加工企業應驗而生,有明顯開遠地方標識的優質米不僅成為雲南六大名米之一,更是得到日本前首相山村富士稱讚,成為開遠最拿得出手的農特產品。羊街產的雲恢290是口感最好的主食,軟硬皆可,香氣適中,吃不膩,忘不了。後來,我雖然離開羊街,卻離不開雲恢290,沒有這米煮的飯,我基本上就只吃菜了。
開遠大地總是五彩斑斕,讓人們迷幻般地以為這是自然,實際上大地呈現何種色彩和流動何種聲音都是人為的結果。大地聯繫著萬千農民甚至城市人,是農民的飯碗,播種什麼全由人決定,決定因素源於生存需要和市場需求。開遠一直都是一座工業城市,工商經濟所佔GDP的比重長期保持在90%左右,但開遠的農業時常讓人驚豔。在專家眼中,或許可以解讀為用工業化理論經營農業的生動實例。
2019年春天,走進開遠高效現代農業園,看得到花朵的綻放,聽得見花開的聲音,光鮮絢爛的生命跳躍著舞蹈。「高效」與「現代」是園區的關鍵詞,無處不在,直接可以觸摸它們的含義。愛必達園藝公司員工正忙於給天貓、小米商城等購物平臺的客戶發貨,看似簡單的花盆,其實是一個智能傳感器,藍牙、 WiFi 聯網便可監測盆內花卉的生長情況,自動給花卉加水、補光。作為小米生態鏈投資企業,愛必達系列產品已賣到全球 170 多個國家和地區。入駐開遠高效現代農業園的國際國內領先農業科技企業已18家,其中兩家亞洲第一,三家國際一流,五家投資過億。園區以商招商,共商共建共享發展,建設雲花創新中心,推動高端花卉發展。聘請荷蘭專家Anton •Koning﹙安通•科寧﹚在園區建立工作室,帶領10名研究生組成的科研團隊,專注非洲菊、玫瑰的選育和栽培。園區生產的 「虹華園藝」牌菊花種苗、「豐島牌」菊花鮮切花榮獲雲南省十佳花卉品牌,「七彩雲菊」等「雲花」系列農業品牌享譽全球,成為開遠最靚麗的農業名片。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開遠高效現代農業園,就坐落在羊街鄉。短短兩三年時間,規劃1萬畝的高效現代農業園拔地而起,瑰麗綻放,光芒萬丈。這得益於這片大地上曾經包產到戶激發了廣大農民勞動激情;這得益於曾經的土地「集零為整」變革,釋放了土地活力;這得益於隨著「集零為整」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民以土地作價入股方式建立起來的股份制合作社,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土地,入股農民變成了農業工人。極高的合作化水平給高效現代農業園的短期建成見效提供了土地保證和產業工人保證。曾經在這片土地上勞作的農民,華麗變身為土地流轉戶,收取租金收入;華麗變身為產業工人,領取工資性收入,年人均2萬元以上。農民沒有離開賴以生存的土地,沒有背井離鄉離開他們眷戀的家園便「轉變」了身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沒有比這更讓人欣慰的了。
高效現代農業園的建成推動了花卉小鎮的建設,以交易會展中心、鮮花酒店、特色商業街等工程為主的「知花小鎮」核心工程如火如荼地建設著。我堅信,憑著「說到做到,說幹就幹,攻堅克難,幹就幹成」的開遠現象,無須多日,人們可到這裡詩酒田園。戀人牽手,朋友並肩,家人集會,徜徉百花間,且聽風吟,田園牧歌。人生不易,生活更要有詩意。修行悟道千萬裡,終歸詩酒田園,國學大師南懷謹看透說破的人生,一定值得體驗。來卉花小鎮,讓生活回歸生活、回歸美好。
起風了,大地聲響,萬頃田野翻滾著如海大浪,一波追逐著一波、一層助推著一層奔向遠方。
(責任編輯:盧曄 審核:李玉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