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菲媽 成都養娃那些事2020-04-029 22:00:00
■【關注】成都養娃那些事各平臺號,收穫雞娃攻略,助您孩子早日成為牛娃!
■ 本文2873個文字,閱讀全文約5分鐘
上一篇寫的是數學,大家考慮的是何時找線下機構的問題,畢竟通過自雞把娃帶入小奧、超前賽道,甚至是競賽賽道,還是很難的。有家長讓我扒扒成都競賽培養那些事兒,主要是家裡養的是個普娃,感覺競賽和自家娃隔著十萬八千裡,所以沒啥動力去扒,這樣吧,大家在文章下方留言,如果想看競賽培養的比較多,我就把這個主題也定下來。
說回英語,雞娃圈的大部分家長普遍認為自雞的效率更高。當然,站在雞娃圈非資深會員我(大家知道我入雞娃坑的時間並不長)的角度來說,確實看到不少雞娃爸媽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娃帶上了原版之路。之所以是看到,因為我自己實操的結果也算不上優秀,沒臉拿出來分享。但是,英語確實是唯一可以在小學階段,達到中高考水平的科目,我的理解是小學六年級,進入初中以前完成這個目標也是很不錯的了。
要不要找線下機構,是你的目標方向、實現手段和執行效果綜合考量的結果。
目標方向
我們到底為啥雞英語,這個決定了目標走向。
第一類:目標是在國內應試體系裡,儘快完成應試英語技能提升。
第二類:孩子有可能要走上體制外的培養線路,要出國繼續學業。
第三類:孩子非常喜歡英語,沉浸於語言的世界,想要作為一項終身技能,深入發展。
我想咱們號的家長絕大多數是第一類,然後有部分第二類,最後一類是最少的,比如身邊有同傳或者外交官榜樣這類的。
第一類這種,如果英語被踢出高考,大概率會減少對英語投入,比如我。
但是這種可能性基本沒有,不但高考要考,考研考博要考,就連有些評職稱都要考,如果是這個觀點的家長,英語的應試能力是我們追求的一個重要指標。要知道,原版娃不一定是高分應試娃,能讀原版哈利波特,不一定是考霸的例子還是蠻多的,因為考試這回事,有它自己的規律和邏輯,話說,就算找個外國人來考英語,也不一定高分是一個道理。
第二類,以後打算送孩子出國的。以前出國留學也是個好方向,但是基於現在的國際形勢,一言難盡,到底未來的留學形勢如何,未來中國留學生畢業能否留在就學地就業,現在也是前途不明朗。
如果堅持體制外培養路線的,宜從長計議,如果暫時出不去,那為出國所做的語言類大筆投入是否要改變(話說考雅思託福還是很費錢的),比如節約下來買套房,投資回報率會不會還高一些,成都東部新區又獲批設立,真香。
第三類,如果真是喜歡,而且希望以此為職業的,那麼繼續根據自己的節奏走就好了。
實現手段
1、準備聽力資料,閱讀資料,備考資料,家長全主導教學和學習(自雞為主):
2、線上機構,家長半主導(藉助線上課程),家長課後輔導和執行周邊:
3、線下機構,家長協助(配合機構做後續),機構指定計劃,主要執行,家長輔助。
4、綜合各種手段,分階段來採取不同的方法。
現在基於大家對於習得和學得的認識,不少爸媽都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學習規劃中了,同時現在的英語學習資料獲取難度越來越小,從聽力資料(磨耳朵、考級聽力),閱讀資料(繪本、橋梁書、章節書)到AI學習,我們看到不少原版牛娃,甚至KP的高分過關牛娃都是由父母主導啟蒙和考級的,我們原備考群有個爸爸,都準備到FCE了才開始找線下機構,之前都是自己輔導和網上外教口語一對一。(這種是真正的戰鬥雞,我還差得遠)
自雞沒有什麼不好,尤其在啟蒙階段,這個優勢是任何機構都替代不了的,2-4歲之前,家長的強勢輸入,孩子就算暫時沒有輸出,在語感這一塊也是非常有優勢的。
補充一句:啟蒙階段的磨耳朵時間要夠,至少保證每天1.5小時。這些都是我的辛酸淚,這些都是後期孩子無痛學英語的基礎。啟蒙階段三大法寶:歌曲、動畫片、繪本,我是一樣沒堅持。以至於大童5歲多再來補救,也是得逼著聽才坐得下來。
4-6歲積累聽力詞彙,進入自然拼讀,過渡到自主閱讀。
6歲以上分級閱讀、橋梁書、章節書慢慢開始上了。我接觸的成都雞娃媽媽都是RAZ+牛津樹+各自補充資料。我目前也是RAZ+牛津樹+補充的蘭登、攀登這些。
再往後就是要檢測英語水平了,因為校內的英語體系已經完全沒辦法評估孩子的英語水平,又不能蒙頭學到小學畢業,所以準備劍少和劍五(KET、PET)是一種辦法。
老實說,不動筆還好,一動筆就曉得自雞全流程對於部分家長來說,還是有難度的。現在就讓背著寫寫單詞都很困難,不要說以後的英文寫作。會聽,會讀和會寫、會做題還是有距離的。
我應該是屬於第四種,什麼手段都嘗試了一下。
自雞啟蒙部分:現在做輸入部分的工作,我還是可以完成的,但輸出的話,我口語,配合娃練習口語這些還是不得行,我們那個時候初中才開始學英語,大學裡才見過外教上課,如果說為了衝刺英語四級,硬背的功力還有一點,但要開口講確實惱火。
線上機構:主要是外教一對一啥的,當時5歲去做的線上試聽,試聽的時候,孩子一直拉著我不準走,各種聽不懂。現在想來是聽力詞彙積累的不夠,這樣做一對一外教是沒有意義的,再雞個一兩年,還是要考慮外教口語,性價比比線下強。
線下機構:目前為了彌補我輸出的問題,我報了線下機構的課程,我找的是靈活性更強的工作室(線下機構分大機構和小工作室,其他不說,工作室的進度比大機構快多了),主要是解決自然拼讀和孩子張口說的問題,同時因為可以上我喜歡的教材wonders,但最主要的原因是離家近。
我依舊計劃了小學階段要讓娃考KP(戰線會拉長一點),但是會以短期培訓課程為主,應試嘛,考前衝刺就可以了。
對了,之前我建的本地KP備考群預計會升級重開。(北上廣的家長建議暫時不要加入了哈,讓我鴨梨山大,我們本地實操為主,西南片區的還可以)。
效果評估
以興趣導向來評估。
以考試能力水平來評估。
以交流能力、表達能力來評估。
英語需要堅持一段時間才能評估得了效果的,根據自己想要的結果來調整手段,前提是方向不變。
是否要藉助機構,因人而異,但做出任何選擇的前提,請保證家長對於英語的學習規劃並不是一無所知。
報機構不是因為別人說,不是因為他家孩子也學了。
英語的習得期到底是由機構完成啟蒙,還是「家庭作坊」啟蒙,取決於自己父母的執行力和機構的執行效果。
有高中畢業水平的家長自雞完成孩子到章節書的,用的就是動畫片、AI課程,聽力材料,精讀、泛讀閱讀材料。
也有機構學一年,一周兩節,每次1.5小時,中教外教輪番來,孩子蹦躂多歡樂,最後26個字母都沒學完的,又不張口又不說。
你能做多少,在孩子英語學習這條路上。
早期的磨耳朵和親子閱讀能夠保證時間和效果,自然拼讀講起來也問題也不大,那完全可以自己啟蒙,如果還能夠引導孩子從繪本到橋梁書再到章節書過渡那就太棒了。
如果又沒有時間磨耳朵,又沒有時間親子閱讀,自然拼讀是啥也沒概念,那還是找個機構吧,直接線上一對一外教是不行的,至少要積累1000個聽力詞彙。
線下機構除非你孩子是被你雞到厭惡英語,不肯再學英語,需要重頭恢復興趣的,不要選擇一個學期下來100個單詞都學不到的說唱班,一節課就三四個單詞那種。消費降級的經濟形勢之下,錢花在這種機構裡怪浪費的。
所以到底英語要不要找線下機構,這都取決於你的實際情況,把錢花在該花的地方,線下機構也未嘗不可。
作者丨成都菲媽
■【關注】成都養娃那些事各平臺號,收穫雞娃攻略,助您孩子早日成為牛娃!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點讚、轉發、收藏一下哦
孩子的旅程,漸行漸遠
讓我們結伴陪你走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