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厭美國?11月3日川普拜登選舉,前一天小行星撞地球,砸誰?

2020-11-29 騰訊網

在疫情、示威、社會撕裂的美國,即將迎來2020年11月3日的總統大選。然而就在此時,現在有一顆小行星向地球疾馳而來,就在美國總統選舉的前一天到達地球。那麼這顆流星又主何吉兇呢?

據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近地天體研究中心稱,這顆名為2018VP1的天體預計將於11月2日接近地球。數據顯示它的直徑為2米。於2018年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帕洛馬天文臺首次被發現。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已經確定這顆小行星可能不會有深層次的影響,更不用說帶來世界末日了。數據顯示,它直接擊中地面的可能性只有0.41%。

小行星是一種相對較小的、不活躍的、多巖石的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其中的彗星則一種相對較小的空間物體,其中含有冰,可以在陽光照射下蒸發,形成塵埃和氣體組成的慧尾。而流星是指小空間天體進入地球大氣層並蒸發時產生的現象。隕石則是流星的一種,它在穿過地球大氣層後,沒有完全燃燒,降落在地球表面後倖存下來。

每天,地球都會和100多噸沙塵大小的顆粒碰撞。大約每年一次,會有一顆汽車大小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大氣層,產生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火球,並在到達地球表面之前燒毀。大約每隔2000年,一個足球場大小的流星體就會撞擊地球,並對該地區造成重大破壞。每隔幾百萬年,才會有一個大到足以威脅地球文明的天體出現。地球、月球和其他行星體上的隕石坑就是發生這些大碰撞的證據。

小於25米(約82英尺)的太空巖石很可能會在進入地球大氣層時燒毀,造成的損害很小或沒有。如果一個大於25米但小於1公裡(略多於1/2英裡)的巖石流星體撞擊地球,很可能會對撞擊區域造成局部破壞。任何大於一公裡的小行星都可能對全球產生影響。已知最大的潛在危險小行星是直徑5.4公裡的Toutatis。分布在火星和木星之間主要小行星帶上、對地球不構成威脅的小行星,一般直徑可能高達940公裡。

小行星的軌道是通過找到最符合物體可用觀測的圍繞太陽的橢圓路徑來計算的。也就是說,調整物體關於太陽的計算路徑,直到對小行星在幾個觀測時間出現在天空中的位置的預測,與物體實際觀察到的位置相匹配。隨著越來越多的觀測被用來進一步改善物體的軌道,我們對確定太空物體未來在哪裡將變得越來越有信心。

美國NASA成立了行星防禦協調辦公室(PDCO),由位於華盛頓特區的NASA總部,由NASA的行星科學部管理。PDCO確保及早探測到潛在危險物體(PHO),如果直徑大於30米的小行星和彗星的軌道將距離在地球在800萬公裡以內,就將實施報警。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跟蹤並表徵這些物體,並發布關於潛在影響的警告,提供及時和準確的信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還負責協調美國政府應對實際撞擊威脅的計劃。

相關焦點

  • 天厭美國?11月3日川普拜登選舉,2日小行星撞地球,砸誰?
    在疫情、示威、社會撕裂的美國,即將迎來2020年11月3日的總統大選。然而就在此時,現在有一顆小行星向地球疾馳而來,就在美國總統選舉的前一天到達地球。那麼這顆流星又主何吉兇呢?據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近地天體研究中心稱,這顆名為2018VP1的天體預計將於11月2日接近地球。
  • 美國大選前一天,一顆隕石從天而降撞向地球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觀測,11月2日,美國大選前一天,一顆名為「2018VP1」2020年11月2日,這顆小行星將抵達近日點。圖片來源:NASA更何況,「2018VP1」還只是一顆直徑6.5英尺(約合1.98米)的「小」行星。退一步來說,就算地球真的那麼倒黴被它撞上,地球的大氣層也會將這顆小行星攔截,它在到達地表前就會被完全消解。
  • 行星撞地球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的觀測。一顆小行星會在 11 月 2 日,也就是美國總統大選投票的前一天,與地球發生「摩擦」或「碰撞」。AMAZING!根據 NASA 噴氣推進實驗室近地天體研究中心方面的觀測,一顆小行星將在今年 11 月 2 日臨近地球。
  • 美國大選前一天,將會有直徑2公尺小隕石撞上地球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今年面臨嚴重的新冠肺炎疫情、種族抗爭和分裂的選舉季節,根據美國太空總署(NASA)證實,一顆名為2018VP1 的隕石,將有很高的機會在美國總統大選的前一天撞上地球。
  • 科學家再議「小行星撞地球怎麼辦」
    科學家再議「小行星撞地球怎麼辦」沈敏一顆直徑100米至300米的小行星正以每秒14公裡速度穿越太陽系,目前距離地球5700萬公裡。天文學家預測,這顆小行星有1%的可能性在2027年4月27日撞上地球……地球人該怎麼辦?
  • 美國NASA報告 一顆小行星將在美國大選前一天接近地球
    將在今年11月3日正式進行,目前以現任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的共和黨和以喬·拜登(Joe Biden)為首的民主黨為競選第46任總統正鬥得水深火熱,當然還有一個湊熱鬧的獨立候選人說唱歌手坎耶·韋斯特(Kanye West)也引人注目。
  • 天文學家證實:1顆小行星或在美國大選前1天撞擊地球
    美天文學家證實:1顆小行星或在美國大選前1天撞擊地球根據美國知名天文學家泰森的描述,一顆命名為2018VP1的小行星,有可能會在11月2日襲擊地球,這個時間點剛好是美國總統大選的前一天,如此的巧合啊,真是意味深長。
  • 美國NASA:美國總統大選前一日,可能將有一顆小行星「光顧」地球
    據《環球時報》8月25日援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近地天體研究中心對外發出正式通報,一顆被命名為"2018VP1"的小行星正在朝著地球方向飛行而來,如果觀測結果準確無誤,那麼這顆小行星很有可能在極近距離上擦過地球,並有著進入大氣層並撞上地球的風險
  • 小行星撞地球,可能嗎?
    據2020年11月19日環球科學要聞報導:北京時間11月14日凌晨,一顆小行星2020 VT4與地球擦肩而過,距離地球最近時到達南太平洋上空370公裡處,接近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此距離打破了小行星2020 QG於今年創下的3000公裡的近地小行星距離記錄。
  • 2018小行星撞地球若真,百米海嘯有多恐怖?
    發出警報,稱一顆直徑700米的隕石(小行星)會在2018年的11月份靠近地球。「如果它不幸撞在了地球的大洋上,它造成海嘯將會達到恐怖的100米左右!」NASA的有關研究員說。2015年10月31日,一顆直徑達到2.4公裡的半人馬小行星就曾直奔地球,幸運的是它在50萬公裡的地方所受的綜合引力最終使其偏離了地球,令地球躲過一劫。
  • 「最危險」小行星撞地球風險被排除
    原標題:「最危險」小行星撞地球風險被排除  新華網華盛頓4月4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航天局日前說,一顆被認為未來100年內對人類「最危險」的小行星,現已被科學家從撞地球危險近地天體名單中移除。   這顆編號為2007 VK184的小行星直徑130米,自2007年11月被發現以來便被列入「地球殺手」小行星名單。
  • 11月美國總統大選前一天,小行星將撞向地球,概率為0.41%
    本周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對外透露,一顆名為2018VP1的小行星正朝著地球前進。據了解,這顆6.5英尺長的小行星將有0.41%的機會撞上地球,這個預測是基於在12.968天的過程中對小行星的21次觀察得出的。
  • 科學家預測小行星可能在美國大選前一天墜落地球
    美國天體物理學家奈爾德葛拉司泰森(Neil de Grasse Tyson)稱,在美國總統大選的前一天,一顆冰箱尺寸大小的小行星可能會撞擊地球。它可能在11月2日,即總統選舉的前一天衝撞地球。」泰森確信,小行星的大小不足以造成傷害。他認為:「如果2020年是世界末日,那將不是宇宙的錯誤。」
  • 美總統大選前一日,隕石或將光顧地球!NASA:概率不超過1%
    據《環球時報》8月25日援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近地天體研究中心對外發出正式通報,一顆被命名為&34;的小行星正在朝著地球方向飛行而來,如果觀測結果準確無誤,那麼這顆小行星很有可能在極近距離上擦過地球,並有著進入大氣層並撞上地球的風險。
  • 9月2日,如果這顆行星擊中地球…
    >,以12萬公裡的距地球最小距離飛過地球(地月距離38.4萬公裡)。>發現順序,也即2011ES4是2011年3月上半月內發現的第118顆小行星。小行星撞地球其實也並非什麼很罕見的現象。自從地球形成開始,這些天外來客們就頻繁地「拜訪」地球。過去的400多年內,約有20多人死於墜落的小行星。
  • 9月2日,如果這顆行星擊中地球
    日0時12分,以12萬公裡的距地球最小距離飛過地球(地月距離38.4萬公裡)。,也即2011ES4是2011年3月上半月內發現的第118顆小行星。一旦小行星撞地球,會發生什麼?小行星撞地球其實也並非什麼很罕見的現象。
  • 美國大選前一天有小行星撞擊地球?科學家:有0.41%的概率
    因為經過計算發現它有可能在美國大選的前一天撞擊地球!2018VP1科學家們實際上早已經注意到這塊太空巖石。它於2018年11月3日被發現,當時這顆小行星距離地球28萬英裡,太陽輻射延伸度為165度。這顆小行星的觀測弧只有短短的12.9天,自2018年11月以來就沒有再次被發現過。根據計算,2020年11月2日,它將非常接近我們,距離地球約4994公裡,而這個距離意味著它有可能撞擊地球。
  • 44億年前的行星撞地球,不只撞出了月球,還撞出了地球生命
    44億年前一場大碰撞,不只撞出了月球,地球也在這次大碰撞中獲得了大部分碳,氮和其他生命必需的揮發性元素。 44億年前,地球有點像今天的火星,地核含有揮發性元素,但除了地核以外的矽酸鹽質地層區域(全矽酸鹽地球,簡稱BSE),氮、碳、硫等揮發性元素卻相當貧乏,而地核不與地球的其他部分相互作用,但它上面的一切(地幔、地殼、水圈和大氣)都是相互聯繫的。
  • 美國NASA警告2022年小行星撞上地球 但機率只有0.026%
    地球霸主恐龍是怎麼滅絕的來著?之前流傳最廣的一個說法是6500萬年前有一顆小行星撞上地球,導致氣候大便,包括恐龍在內的多種生物被滅絕。這樣看的話,人類社會要是遭遇小行星撞地球呢?還別說,2022年還真有一次機會,雖然只有0.026%機率。
  • 避免小行星撞地球的三要素
    新華網美國舊金山2月16日電(記者王豔紅)過去兩年中,一顆名叫「阿波菲斯」的小行星因為有可能在幾十年內撞上地球而備受關注。雖然新觀測結果已基本排除撞擊的可能性,但這仍不免使人們思考:怎樣才能避免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