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長約626公裡,連通89個特色景點
新快報訊 記者許力夫報導 為促進廣東省北部生態發展區實現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日前,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印發《廣東南嶺生態旅遊公路規劃(2020—2035年)》(下稱《規劃》),作為廣東南嶺生態旅遊公路建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規劃期限為2020年至2035年。
串聯兩市
輻射沿線11區縣
本次規劃的廣東南嶺生態旅遊公路面積約27721平方公裡,路線全長約626公裡,串聯韶關、清遠兩市,包括新建路段12公裡、改造利用路段614公裡,並結合南嶺生態旅遊公路沿線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現狀情況,規劃慢行系統193公裡。全線經過11個區縣,34個鄉鎮,連通南嶺地區獨具特色的89個旅遊景點,包含3個少數民族自治縣、19個特色小鎮和6個產業園區。
按照《規劃》,南嶺生態旅遊公路將建設基於交通連接功能和生態基礎設施構建的廊道,結合旅遊公路沿途經過的旅遊景點等級、人文景觀、路側風景等,展現南嶺生態資源、自然風光、人文特色。規劃到2025年,建設新建路段12公裡、改造利用路段278公裡,新建慢行系統193公裡及旅遊附屬設施(公路服務驛站)36處,基本建成南嶺生態旅遊公路體系,形成南嶺生態旅遊公路品牌。到2035年,建設改造利用路段336公裡,新建旅遊附屬設施(公路服務驛站)13處,全面建成南嶺生態旅遊公路體系。
立足「交通+旅遊」
融合發展理念
按照《規劃》,南嶺生態旅遊公路將立足「交通+旅遊」融合發展理念。其中,旅遊開發之路串聯丹霞山、南華寺等景點,打造複合型生態旅遊廊道。文化展示之路發揮馬壩人遺址、南華寺、珠璣古巷、梅關古道等名勝古蹟的帶動作用,構建南嶺地區的石峽文化、禪宗文化、客家文化、民族文化等文化特色展示區。
根據區域旅遊資源地域分布情況及旅遊發展規劃,《規劃》還提出了沿線旅遊價值較高的五條線路作為精品旅遊路線,包括丹霞山環線、南水湖環線、尋宗之路(梅關至珠璣段)、禪意之路(南華寺至雲門寺)、南嶺風光之路(秤架至陽山縣城)。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規劃》,南嶺生態旅遊公路將建設公路服務驛站、慢行服務驛站、旅遊智慧設施等大旅遊附屬設施,進一步提升群眾出遊的舒適度,滿足群眾出行多樣化、個性化需求。
【來源:新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