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調研我縣項目建設
★我縣緊急部署安全生產工作
★邊界聯防聯治 共建平安慈利
★社會穩評「慈利經驗」獲推介
★「公益體彩 校園足球」進校園
★五「實」並舉織密平安校園網
★學前教育科學領域工作室成立
★陳志冬獲「新經濟領軍者」殊榮
【本地】
★市人大代表調研我縣項目建設
近日,市人大第六代表小組來到陽和土家族鄉、溪口鎮、許家坊土家族鄉,調研陽和體育運動休閒小鎮規劃建設情況。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市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柴蒙,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朱經偉參加調研。
陽和體育運動休閒小鎮項目規劃範圍為陽和土家族鄉、甘堰土家族鄉及溪口鎮3個鄉鎮8個村,總用地面積2161公頃,總投資80億元,建設內容為:陽和集散休閒服務組團、漁浦民俗休閒運動組團、紅巖嶺山地戶外運動組團、澧水半島休閒度假組團、五獅寨闖王谷戶外探險組團和澧水河風光帶。目前,項目已完成規劃招標、規劃編制、專家評審,規劃實施和基礎配套建設正有序推進中。
代表們建議,項目的開發建設要深入研究、科學謀劃,因地制宜做好總體規劃;要做實實體經濟,做好產業支撐,完善基礎設施,優化人居及旅遊發展環境,不斷展現新作為、取得新成效,確保項目順利推進。(蘇湘媛 田鵬 李曉慶)
★我縣緊急部署安全生產工作
30日,我縣組織收聽收看全省安全生產緊急視頻會議,並召開全縣安全生產緊急會議,安排部署下階段安全生產工作。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戴必欣參加會議,並針對當前全縣安全生產情況提出強調,要求全縣上下牢牢守住安全底線,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深入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大執法攻堅行動,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確保全縣安全生產工作平穩有序進行。(戴曉山)
★邊界聯防聯治 共建平安慈利
我縣地處武陵山脈,與周圍5個區縣交界,邊界線長達412公裡,管控難度大,聚居著苗族、土家族、白族等少數民族,社情民情複雜。我縣始終堅持以創建「平安邊界」活動為抓手,著眼於「矛盾糾紛聯調、界線界樁聯查、法治宣傳聯誼」,共同破解邊界地區治安難管的治理難題,今年來未出現因界線糾紛引發群眾性械鬥和群體性上訪的事件。
---界線界樁聯查,共築邊界安全。組建巡查聯防隊伍開展界線聯巡、界樁聯查,截至目前,已完成與永定交界的近90公裡的邊界線聯檢和界樁維護工作;與周圍區縣邊界鄉鎮籤訂「平安邊界」共建協議書,真正做到邊界工作聯防聯治,深化守土安邊的工作責任。
---矛盾糾紛聯調,共護邊界安穩。建立縣、鄉(鎮)、村(社區)、界管員「四級」管理網絡,及時排查邊界矛盾糾紛隱患,第一時間回應群眾安全關切,截至目前已成功化解10餘起邊界糾紛,確保各類隱患苗頭「早發現、早控制、早處理」。
---法治宣傳聯誼,共謀邊界發展。聯合開展邊界聯誼活動,不斷深入邊界共融、共建、共享的「協作效應」,進一步促進與兄弟區縣的交流協作,深化守土安邊的工作責任。(卓濤 丁敬)
★社會穩評「慈利經驗」獲推介
近日,我縣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以下簡稱「穩評」)經驗做法獲全國第一屆社會風險評估與治理學術研討會推介。
今年來,我縣堅持把穩評作為重要決策出臺、重大活動開展、重大項目推進的前置條件和剛性門檻來抓,做到了「應評盡評」「真評實評」,並藉助網格化平臺,探索出了「網格化+穩評管理」新模式。即網格員變身為穩評宣傳員、信息員和監督員,發揮其日常巡查監督作用,加強督促指導、風險防範措施落實以及日常考核,真正做到穩評事前、事中和事後的有效跟蹤督導。
截至目前,我縣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中心報備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57件,同比增加21%,跟蹤、管控、化解風險問題52個(次),重大事項實施前做到了事前評估、事中研判、事後管控,未發生一起信訪維穩事件,為維護社會大局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張嬌)
★「公益體彩 校園足球」進校園
30日,湖南「公益體彩 校園足球」活動走進我縣,為我縣全國足球示範學校--金慈實驗小學捐贈108個符合競賽級標準的高檔足球、近千冊青少年足球圖書等物品,讓學生感受足球運動的魅力。
「公益體彩 校園足球」是省體育彩票管理中心推出的品牌公益活動,致力於助推校園足球發展。在體彩公益金的支持下,繼2016年向全省足球特色學校及體育器材匱乏的中小學捐贈20多萬冊《中小學校園足球讀本》和1萬個符合競賽級標準的高檔足球後,今年再次在全省範圍內捐贈2萬個足球和20多萬冊青少年足球圖書,推動全省校園足球健康快速發展。(張嗣昀)
★五「實」並舉織密平安校園網
今年來,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下,我縣教育系統堅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突出人防、物防、技防建設,以「安全生產理論學得『實』、平安校園建設管得『實』、安全教育工作抓得『實』、安全宣傳工作落得『實』、安全演練工作練得『實』」的五「實」之舉,織密平安校園網,構建了平安和諧的育人環境。(秦勤 黎運洪)
★學前教育科學領域工作室成立
近日,我縣成立學前教育科學領域工作室。工作室設在金慈實驗幼兒園,主要以「學科(領域)工作室」為平臺開展網絡教研活動,積極構建「網際網路+教學」的新模式和新生態,加速教師專業化發展,以教師的專業成長帶動教育質量的提升,助推幼兒園科學領域的發展。(陳佳妮 吳遠山 向穎)
★陳志冬獲「新經濟領軍者」殊榮
28日,我縣再傳喜訊,張家界大峽谷景區掌門人陳志冬先生在「2020中國經濟傳媒大會」上榮獲「中國經濟新聞人物·新經濟領軍者」殊榮。
陳志冬用獨特的思維和視角,謀劃張家界大峽谷旅遊的發展,從名不見經傳到湖南旅遊新名片,以「旅遊+萬物」創新引領旅遊新風向。由他創意並開發的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更是創造了10多項世界之最,投入至今,景區共接待遊客1100萬人,實現營收17億和稅費4.8億元,周邊百姓因此脫貧致富,為中國經濟快速復甦、企穩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張家界大峽谷旅遊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