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不聚集,莫串門,疫病傳播不認人。2、加強居家防護,勤開窗、勤洗手,講究衛生;多飲水、早休息,均衡膳食。3、交通工具上、電梯間、工作場所請佩戴口罩。4、咳嗽和打噴嚏時使用紙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飛沫傳播。
二、公眾在搭乘公共運輸工具時,請預留充足出行時間,錯開上下班尖峰時間。全程佩戴口罩,保持適當距離,減少人員接觸。身體如有不適,可及時向現場工作人員求助。
三、復工防疫辦公要做到:1、進樓前接受體溫檢測。2、開會交談時儘量戴口罩。3、將線下會議改為網絡會議。4、重視手機、滑鼠、鍵盤文具等辦公物品的消毒。5、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6、準備帶蓋水杯,多喝水,每天喝水不少於1500ml。7、爬樓代替電梯。8、每天通風3次,每次30分鐘。9、勤洗手。
四、復工復產期間,如員工有發熱(體溫≥37.3℃)、乏力、咳嗽、腹瀉等症狀,應第一時間送到定點醫院(發熱門診)診治,嚴禁「帶病上崗」。個人防護三要素: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
五、疫情期間,返崗復工,企業要通過各種渠道和手段主動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和典型經驗做法,提高防控認識,消除恐懼情緒,杜絕僥倖心理,促使職工做到科學防控,傳播正能量,確保做到不信謠、不傳謠。
六、復工復產,防疫不能鬆勁。戴口罩、勤洗手,少聚會、多通風,有情況、勤報告,有症狀、速就醫。堅持防護,不要讓無數人的努力功虧一簣!
七、搭乘飛機、高鐵等交通工具時應重點關注:第一,提前進入候車室最長不宜超過3小時。第二,要做好個人防護,儘量減少直接接觸公共設施和設備,減少與陌生人交流,加強手衛生。第三,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採用肘臂遮擋等。
八、道路解封,是助力復工復產!不是為了走親訪友;公共運輸逐步恢復,不是放鬆疫情防控,而是要做到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同步推進。精準防控、重點防控,依法保障有序復工復產。
九、防疫期間,復工復產企業請摸清員工底數,設立臨時醫學觀察點,嚴格健康登記,落實返工返崗管理措施。個人防護請記住:戴口罩、勤洗手、常清潔、不聚集。謹記使用七步洗手法:掌心對掌心、手心壓手背、十指交叉摩、手握關節搓、拇指圍軸轉、指尖掌心揉、手腕別放過。
十、日常生活中,以下情況要更加重視洗手:在咳嗽或打噴嚏後;在照護病人時;在製備食品之前、期間和之後;吃飯前;上廁所後;手髒時;接觸過動物之後等要清洗雙手。
十一、防控「新冠」千萬條,佩戴口罩第一條。儘量不往人群擠,病毒肯定不纏你。科學洗手很重要,成效勝過吃補藥。自己健康第一位,千萬不要吃野味。家裡通風很要緊,疾病傳播無蹤影。
十二、進入辦公區前自覺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常可入樓工作,進入後先洗手。若體溫異常,回家隔離觀察休息,必要時到醫院就診。入室辦公每天早、中、晚開窗自然通風,每次30分鐘以上。人與人之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多人辦公時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飲水。堅持進食前、如廁後嚴格洗手。
十三、堅持疫情防控和推動高質量發展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兩必勝!
十四、科學防疫,人人有責,勿信謠言,從我做起;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眾志成城,共克時艱。
十五、養成勤洗手習慣,打噴嚏或咳嗽時要用紙巾、手絹、衣袖等遮擋;合理膳食、適量運動、規律作息。
十六、商場超市需要注意的七個問題:1.經常接觸的地方要重點消毒。2.開啟最大新風,開窗開門通風。3.體溫監測,健康申報。4.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5.電子付款。6.人人都應該戴口罩。7.發現可疑病例及時上報,綜合消毒。
十七、勤洗手,戴口罩,別亂摸,多通風,不扎堆,少閒逛,多鍛鍊,重營養,不舒服,早發現,若接觸,還發熱,發熱門診去就診。對醫生,不隱瞞,放輕鬆,遵醫囑,你我他,齊防護,好心情,才能贏。
十八、重點區域高風險,返員隔離十四天,樓道單元勤消毒,管控業主少外出,老人兒童關注到,特殊服務很重要,科普防護常宣傳,人人防控才安全,全民責任不掉線,打贏防控阻擊戰。
十九、辦公區域勤通風,保持距離來辦公。門口測溫要記住,體溫正常方可入,錯時工作彈性制,開會視頻抓落實,電梯密閉戴口罩,按鍵消毒很重要,錯峰就餐別擁擠,排隊間隔要一米,杜絕串崗風險低,如有不適快就醫。
二十、計程車輛載客前,內部消毒保安全,司機備足消毒巾,把手消毒頻次勤,司機乘客戴口罩,頻繁交流不可要,車上配備消毒劑,乘客嘔吐急處理。
二十一、集市聚焦莫要去,串門扎堆莫愜意,防外務工要防疫,科普防護記心裡,環境衛生常清理,消殺清毒不忘記,鄉村旅遊做到位,逐步開放要有序,你我幸福都注意,幸福健康又如意。